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或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起至2023年5月收录的关于重复经颅磁刺激或经颅直流电刺激(试验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假刺激或仅采用常规治疗), 筛选及应用Cochrane文献质量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 以渗透误吸量表、纤维内镜吞咽困难程度量表、功能性由口进食等级量表评分为结局指标, 应用Reviewer Manager 5.4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 以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 包含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患者的渗透误吸量表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40, 95%CI:-1.020~-0.460, P<0.001);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性由口进食等级量表评分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80, 95%CI:0.220~1.130, P=0.003);试验组患者的纤...  相似文献   

2.
痴呆(dementia)是一种发病率高的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的综合征。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早期阶段。近年来关于AD的大型药物临床试验屡屡宣告失败,而非药物治疗备受重视。无创神经调控是一类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IBS),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目前rTMS、tDCS在改善AD认知功能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而且安全性高、靶向性好,故被认为是AD治疗的新契机。然而,目前尚缺乏对rTMS、tDCS相关研究的系统性总结与评价。本共识总结现有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辅助AD治疗的研究证据,依据技术类别对AD痴呆期及aMCI适宜治疗方法作临床推荐,并对rTMS与tDCS的进一步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疗效,为rTMS治疗失眠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关于rTMS治疗失眠或睡眠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3.0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8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SMD=-1.11,95%CI:-1.46~-0.76,Z=6.22,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患者,rTMS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原发性:SMD=-1.22,95%CI:-1.72~-0.72,Z=4.77,P0.01;继发性:SMD=-1.04,95%CI:-1.55~-0.54,Z=4.04,P0.01)。高频和低频rTMS对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高频:SMD=-0.44,95%CI:-0.76~-0.13,Z=2.73,P0.01;低频:SMD=-1.24,95%CI:-1.61~-0.86,Z=6.45,P0.01)。结论高频或低频rTMS联合常规治疗对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均有效。  相似文献   

4.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神经刺 激技术,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皮层,改变皮层兴奋性而达到治疗作用。近年来, rTMS在失眠的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临床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 就rTMS 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从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关于tDCS对PSD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RCT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显示tDCS能够明显改善PSD(SMD=1.85,95%CL=1.13~2.57,P<0.00001)。结论 tDCS能够改善PSD,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物质成瘾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的脑部疾病,成瘾者通常会陷入从耐受到渴求直至复吸的过程。其机制被认为是多巴胺释放增多引发的奖赏兴奋效应。近年来,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因其无痛无创、易耐受、便捷安全等优势成为治疗物质成瘾的研究热点。己有研究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经颅超声多普勒刺激(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DU)三种技术均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和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的释放,对物质依赖起到较好治疗效果。本文就非侵入性脑调控技术治疗物质成瘾的疗效机制和具体应用作出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θ节律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治疗卒中后忽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方法,全面收集rTMS和TBS治疗卒中后忽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个试验(69例患者),包括2个随机双盲假刺激对照试验和1个非随机假刺激对照试验。3个试验采用不同的量表的评价治疗期末忽视改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刺激对卒中后忽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61,95%CI(-4.70,-0.52),P=0.01];其中2个试验采用TBS治疗卒中后忽视(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BS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2.53,95%CI(-5.96,0.90),P=0.15];纳入的所有试验中,均未报道治疗过程中的严重不良反应,1个试验报到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的一过性头痛,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5.0,95%CI(0.27,93.55),P=0.28];1个试验报道了治疗期末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50,95%CI(4.98,20.02),P=0.001]。无临床试验评价进行长期的随访结果。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rTMS和TBS能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的忽视状况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纳入文献的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预防慢性偏头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rTMS预防慢性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是从建库开始至2016年7月,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项RCT研究,共有1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rTMS预防治疗1个月后rTMS组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改善情况(MD=7.55,95%CI:6.88~8.21,P0.00001),偏头痛指数(发作频率×头痛程度)改善情况(MD=23.31,95%CI:21.50~25.12,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低频rTMS刺激在预防慢性偏头痛方面疗效不显著。两项研究显示不良反应主要有易怒、肌震颤、嗜睡等,但这些症状在短时间内都可自行缓解。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高频rTMS能有效预防慢性偏头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方法,全面收集重 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试验(664例患者),包括3个假刺激对照试验和6个空白对照试验。9个试验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价治疗期末抑郁的改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和低频rTMS对抑郁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频:MD=-5.49,95% CI-10.37~-1.50,P=0.009;高频:M D=-7.66,95% C I -12.09~-3.24,P=0.0007);3个评价治疗期末神经功能缺损试验(172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SMD=-0.59,95% CI -0.94~-0.25,P=0.0007);5个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组治疗期末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SMD=1.30,95% CI 0.93~1.68,P<0.00001);5个试验报道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一过性头痛和恶心,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93,95% CI 0.87~9.93,P=0.08);仅1个试验(120例)进行长期的随访,结果显示,rTMS组治疗期末抑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其治疗抑郁的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安全性较高,为无手术适应证或无法手术获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了选择,其中,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通过抑制皮质兴奋性,恢复脑功能网络平衡,减少痫样放电和癫痫发作频率。但是由于各项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综述经颅直流电刺激原理及其治疗癫痫的潜在机制,以及近3年在癫痫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为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难治性癫痫临床治疗的潜力和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认知障碍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神经电生理技术,通过改 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目前 rTMS在卒中后执行功能、记忆功能、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的康复应用中均取得了较为积极的疗效, 且在指南推荐的治疗参数范围内操作基本是安全的,但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 试验进一步明确其最佳刺激参数与治疗效果。rTMS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 来有望进行更深入的机制研究,为rTMS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更切实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给患 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剌激(rTMS)是一种成熟的非侵入性神经调节技术,其被 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目前,rTMS 在 AD 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 选择最佳刺激靶点、频率等治疗参数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从优化与治疗 AD 相关的 rTMS 刺激参数 的角度,对 rTMS 治疗 AD 的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 rTMS 应用于治疗 AD 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安全无创的非侵入性干预技术,在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rTMS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ISCI)方面也取得一定疗效。本文从rTMS的基本原理、治疗PISCI的作用机制、在PISCI中的应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rTMS在PISCI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电/磁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9月无创电/磁刺激治疗的144例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资料。常规对症治疗36例(对照组),正中神经电刺激(MNS)治疗36例(MNS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36例(rTMS组),MNS联合rTMS治疗36例(MNS+rTMS组)。应用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2周、1个月,无创神经电刺激治疗病人CRS-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MNS+rTMS组明显高于MNS组和rTMS组(P<0.05),MNS组和rTM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治疗后不良事件(肺部感染、癫痫、交感神经兴奋发作)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慢性意识障碍病人,无创电/磁刺激治疗可改善病人意识状态,联合应用MNS+rTMS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rTMS技术在精神和神经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复经颅磁刺(repe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TMS)是在经颅磁刺激(T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本文就其基本原理和精神与神经科临床应用及安全性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一、经颅磁刺激概述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电极刺激形式,通过颅外放置的电磁刺激器在大脑皮质诱导产生感生电流直接刺激特定的皮质神经元,受到刺激的皮质产生瞬间可逆性功能障碍,可看作是一种“虚拟性损毁”.对比磁刺激前后发生的功能变化,可以粗略了解和判断特定时刻所刺激的皮质结构的脑功能.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与单脉冲TMS(sTMS)比,rTMS不仅影响刺激局部和功能相关的远隔皮质功能,而且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持续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时间,已成为研究神经网络功能重建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吞咽障碍可能是由吞咽皮质中枢、皮质下行纤维、延髓吞咽中枢及锥体外系损伤 所致,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干预以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等康复治疗为主。经颅直流电刺激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通过直流电刺激来改变神经可塑性和皮质兴奋性,以 改善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刺激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者逐渐重视tDCS对大脑活动的调节作 用和生理效应,并对tDCS刺激神经网络的作用机制展开探索。本研究从tDCS的神经作用机制、刺激 参数以及刺激后效应等方面阐述tDCS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寻找有效的康复方式, 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项非侵入的脑刺激技术。它被认为是一项安全而有前景的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治疗方法。然而尚无系统综述对tDCS治疗幻听的效果进行评价。目标:探索tDCS对于有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们从以下数据库搜索了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台湾电子期刊服务网等数据库,时间截止于2016年2月13日。根据预先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研究文献。纳入文献的质量经过偏倚风险评估,主要结局的证据等级水平采用GRADE评定,应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总共检索到415篇文献。最终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合计样本量87。其中2篇的研究评价为“低偏倚风险”,1个研究为“无法判断”。3个纳入研究均为小样本量、主要结局指标结果不一致,主要结局指标的证据等级被评为“低水平”。结论:已发表的文献样本量均小,而且主要结局指标的结果不一致。我们无法从这些研究中得出一致结论。关于tDCS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的疗效评价,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数十年,神经刺激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疾病的临床治疗。神经刺激治疗主要包括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经颅直接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本综述将简要回顾神经刺激治疗在焦虑障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rTMS)对以疼痛症状为主焦虑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8例以疼痛症状为主焦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口服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组35例,在口服抗焦虑药物的同时,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2组疗效作对比。结果2组治疗前后 HAMA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rTMS)治疗以疼痛症状为主的焦虑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