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前房冲洗及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发生的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急性眼内炎,急诊行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前房冲洗及玻璃体腔注射。观察其疗效。结果6例眼内炎患者治疗后炎症控制,视力提高,无明显并发症,无1眼摘除眼球。结论早期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前房冲洗及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急性眼内炎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娜  余乐明 《抗感染药学》2019,16(4):721-723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玻璃体腔给药与前房冲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对视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53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构成比),以及采用万古霉素玻璃体腔给药与前房冲洗联用治疗后第1、2、3、4周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无光感、光感、手动视力和视力0.05~0.30间)发生情况。结果:53患者中,其中19例病原体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其阳性率为35.85%;术后第1周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明显高于术后第2、3、4周(P<0.05);治疗前后视力无光感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力光感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视力0.05~>0.3复明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玻璃体腔给药与前房冲洗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7 d内极易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应及早做分泌物细菌培养,以控制病情恶化,改善其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病因素,观察预后情况。结果49例患者致病因素中白内障手术占比最高,为32.65%;内源性因素占比次之,为16.33%。治疗后,患者视力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1.90±1.10),治疗后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3.00±1.40);治疗后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5,P=0.000<0.05)。结论导致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两大因素为内眼手术与眼外伤,其中白内障手术因素最常见,针对感染性眼内炎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其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钟文金  李梅 《贵州医药》2023,(1):100-101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小梁切除术,n=28)和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n=58)。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变化、前房深度、视力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前方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助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降低,扩大其前房深度,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84例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观察组视力(0.08±0.03)与对照组的(0.08±0.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P=1>0.05)。术后,观察组视力(0.61±0.16)高于对照组的(0.5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14.68±6.46)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18.35±6.25)mm Hg,前房深度(2.32±0.49)mm高于对照组的(2.00±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分别为(96.52±8.24)°、(3.25±0.15)mm、(15.63±2.44)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99.89±6.52)°、(3.06±0.19)mm、(18.79±3.58)mm Hg,视力(0.82±0.29)高于对照组的(0.67±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低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临床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压状态以及房角开放度度、中央前房深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研究组(2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前房深度、眼内压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视力(0.5~1.0)优于对照组,视力(0.05~0.1)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1~0.5)对比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眼内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前房深度无明显改善,眼内压降低,而研究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眼内压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9.53%,研究组为4.5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符合此次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2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其中对照组36例均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6例则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结果所有病患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2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及眼内压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术后视力为(0.8±0.3)、眼内压为(12.3±0.8)mm Hg较之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P <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提示观察组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眼内压,且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房角粘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0.77±0.12)、眼压(11.33±7.56)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57±0.06)、(16.50±9.6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3.53±0.51)mm、房角粘连闭合度(58.55±26.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0±0.35)mm、(206.20±3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眼部视力与眼压程度,在临床中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媛  张文  陈韵 《抗感染药学》2021,18(1):132-134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门诊眼科诊疗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 645例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 57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另取2019年1月-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 070例为观察组(采用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钠1 mg/0.1 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眼内炎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术后4周内75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1.0,636例患者视力>0.5~0.9,而视力小于0.1患者仅为29例;而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4周内57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1.0,392例患者视力>0.5~0.9,而视力小于0.1仅有9例;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内未见眼内炎的发生,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眼内炎2例,两组间数据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0.05);对照组发生的2例眼内炎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而观察组患者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给药后均未见角膜内皮失代偿、视网膜毒性等药物相关毒性和过敏反应.结论: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有效预防了术后眼内感染,避免了术后眼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周媛  张文  陈韵 《抗感染药学》2021,18(1):132-134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门诊眼科诊疗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 645例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 57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另取2019年1月-12月间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 070例为观察组(采用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钠1 mg/0.1 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眼内炎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术后4周内75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1.0,636例患者视力>0.5~0.9,而视力小于0.1患者仅为29例;而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4周内579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1.0,392例患者视力>0.5~0.9,而视力小于0.1仅有9例;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内未见眼内炎的发生,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眼内炎2例,两组间数据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0.05);对照组发生的2例眼内炎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而观察组患者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给药后均未见角膜内皮失代偿、视网膜毒性等药物相关毒性和过敏反应.结论:头孢呋辛钠眼内前房注射有效预防了术后眼内感染,避免了术后眼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依据治疗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根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8)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散光度数、裸眼视力、临床疗效、再粘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散光度数、裸眼视力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央前房深度、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视力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93.10%vs75.8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粘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1.72%、12.07%vs8.62%、24.14%差异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可有效加大中央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和视力散光度数,提高视力,且安全可靠,分析是该方法可有效摘除病变晶状体,并通过置入人工晶状体,避免瞳孔阻滞,达到治疗效果。而小梁切除术虽然有效,但其有眼压水平限制,且操作复杂,因此容易出现创伤,因此不仅效果较差吗,还容易引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定期检查患眼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压为(15.26±3.37)mmHg,明显低于术前眼压(25.69±13.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为(3.27±0.64)mm,明显大于术前前房深度(1.58±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单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术源性散光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22±0.12)优于对照组的(0.35±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源性散光程度为(0.32±0.1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9±0.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有效降低术源性散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甜  刘学群  幸正茂  叶波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06-1508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前房给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预防眼内感染的疗效及其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行防盲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10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钠前房给药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视力复明率、眼内感染发生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术后脱盲率(94.34%)和脱残率(83.02%)均高于对照组(71.70%)和(56.60%()P<0.05),眼内感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2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前房给药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复明率,减少了术后眼内感染,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8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前接受前房穿刺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平均眼压为(12.17±1.81)mm Hg(1 mm Hg=0.133 k Pa),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5±2.5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为其行前房穿刺处理,可有效降低眼压和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20,(2):126-128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94例(107眼)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5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47例(53眼)在对照组手术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BCVA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BCV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M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感染、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雷珠单抗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5例,共计102眼。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对照组,53眼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的手术指征、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8.1±5.2)min,长于对照组的(16.7±4.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小于对照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超声乳化配合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治疗的价值。方法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共24例(小梁切除+超声乳化摘除)、观察组共26例(房角分离+超声乳化摘除),观察不同术式治疗患者角膜散光值、眼压、前房深度、视力治疗前后差异,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房深度、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20.8%(P 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房角分离配合治疗方式,临床眼压明显得到降低,视力、前房深度显著改善,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