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ACC)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对成纤维细胞PD-L1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EXO分离试剂盒提取SACC-83细胞系来源的外泌体并以电镜鉴定其颗粒大小、密度和表型;使用PKH67荧光标记后将EXO与成纤维细胞HPLF共孵育,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XO可否被HPLF细胞摄取;将EXO与HPLF细胞共孵育后,全转录组测序检测筛查该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合KEGG富集分析阐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信号通路;使用qPCR、Western blotting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EXO对HPLF细胞中PD-L1、LAG3 和IDO1 在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SACC-83细胞源EXO特异性表达CD63、CD81和TSG101分子,并可被HPLF细胞内吞摄取;EXO处理HPLF细胞后,细胞中PD-L1 分子显著上调表达(Fold change=10.19),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TNF、NF-κB、cGAS-String 等免疫反应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证明EXO可以从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促进HPLF细胞中PD-L1 的表达(24.7±4.75 vs 1.03±0.11,P<0.0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 细胞来源EXO可以促进HPLF细胞中免疫检查点配体PD-L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3.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但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NaB对SACC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探索NaB作用ACC-M细胞的最佳浓度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aB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M细胞中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NaB 0.625、1.25、2.5、5及10 mmol/L的5组均能抑制ACC-M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5组浓度NaB均可抑制ACC-M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能降低ACC-M细胞HMGB1、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NaB可抑制ACC-M细胞增殖,显著降低ACC-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2者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提示NaB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来实现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电镜检测来进一步探索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超微形态特征.方法: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系注射入5只裸鼠双侧臀部肌肉内,切取其中发生神经侵袭并出现功能障碍的荷瘤;通过透射电镜检测来观察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侵袭过程. 结果:肿瘤细胞破坏神经外膜及神经束膜,进入神经纤维之间,并以吞噬的方式对神经纤维进行侵袭,致使髓鞘、轴突发生变性、溶解而被吸收.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在对神经的侵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吞噬作用,且这种现象在神经侵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对人腺样囊性癌(SACC)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GTP处理SACC高转移细胞株ACC-M,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及黏附能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SACC细胞TGF-β1、MMP2、TIMP2表达的改变。[结果]形态学上GTP处理组细胞形态较规则、异形性小。GTP能明显抑制ACC-M细胞侵袭、黏附及运动能力(P〈0.05),并随浓度提高作用增强。GTP处理组TGF-β1表达降低(P<0.05),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P〈0.05),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P〈0.05),MMP2/TIMP2比值下降。[结论]GTP能抑制SACC侵袭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抑制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酶及转化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9.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1年3月~1986年8月收治51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其中单纯放疗9例,术后复发再放疗14例,术后补充放疗16例,术前放疗4例,单纯手术8例。照射剂量30~80Gy/3~8周。5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是51.0%(26/51)、40.9%(9/22)和36.4%(4/11),5年、10年和1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39.2%(20/51)、31.8%(7/22)和36.4%(4/11)。单纯放疗及术后复发再放疗共23例中放疗后完全消退3例,消退≥50%10例,消退<50%10例,年生存率为47.8%(11/23),有较好的姑息作用。术后补充放疗5年生存率68.7%(11/16),疗效肯定应予提倡。单纯放疗剂量应70~80Gy/7~8周甚至更高。颈部淋巴结不做预防照射后转移率10.3%(3/29)。不主张预防照射颈部。 相似文献
10.
11.
12.
鼻腔及鼻窦腺样囊性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elcarilnoma,ACC)常见于头颈部的大小唾液腺以及上消化道,而发生鼻腔鼻窦者则较少。我科于1981~1989年期间共收治13例鼻腔鼻窦ACC。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治和复发等问题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3例鼻腔鼻窦ACC中,男毛例,女9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51.8岁,以反复持续性鼻堵为首发症状的11例,占7O%,其次表现为浓血涕者8例,偏头痛者8例,面部麻木感、肿胀疼痛5例,嗅觉丧失4例,眼痛、视物不清、眼球外交4例,口齿不清、张口困难1例。就诊前病史~般在1个月至5年不等。病变部位:一般多发生于单侧鼻腔…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20余天于2002年10月23日入院,无疼痛、发热、乳头溢液等不适,肿物位于左乳外上象限,直径约2.5cm,质硬,界不清,腋窝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0.5cm~0.8cm,活动,未融合。X线表现为分叶状肿物,边缘毛糙,符合乳腺癌特点;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物,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探及动脉血流;穿刺发现癌细胞。2002年10月28日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大体表现为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直径约0.1cm~0.5cm,内含清亮的黏液。镜下见2种细胞,一种为小而着色深的肌上皮细胞,另一种… 相似文献
14.
15.
16.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经过常表现为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目前尚无确切的预后判断指标。本文探讨ACC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4例腺样囊性癌E-cad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实体型A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患者(P<0.01)。临床分期与ACC复发转移(P<0.01)及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E-cad低表达者(占50.0%)在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小于5年者多见(P<0.05)。PCNA高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5),前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显著低于后者(P<0.005)。E-cad与PCNA在ACC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5)。结论:E-cad、PCNA的表达及临床分期可作为ACC判断预后的指标;E-cad和PCNA可能在ACC恶性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 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 头颈肿瘤科的616 例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62例腺样囊性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约为10% ,原发于舌根、舌体及口底部的腺样囊性癌较其他部位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9.2% 、17.6% 和15.3% ,转移部位多发生在Ⅰb区与Ⅱ区。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以经典的管道性转移为主,直接浸润型转移仅常见于下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累及颌下淋巴结。原发部位及瘤周淋巴血管浸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临床预后明显较差(P < 0.01)。结论:舌- 口底复合体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原发部位,在临床治疗及随访上应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
男性,60岁。进食梗阻感1个月余,于1999年9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6.50C,脉搏76次/分,血压13.010.0kPa。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下段约3.0cm长狭窄,其上段扩张。胃镜检查,距贲门40cm处食管的右侧壁见一肿物,直径约3.0cm,其表面糜烂。取活检病理报告为中分化鳞癌。于10月9日手术切除下段食管。病理检查切除食管一段,长8cm,直径约4.0cm。距远切端1.0cm处有一肿物,向食管外膜突起,灰白色质地较硬。切面见肿物由粘膜面向腔内突出,颜色灰红与灰白相间,大小3.0cm×2.5cm×1.…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经过常表现为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目前尚无确切的预后判断指标.本文探讨ACC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4例腺样囊性癌E-cad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实体型A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患者(P<0.01).临床分期与ACC复发转移(P<0.01)及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E-cad低表达者(占50.0%)在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小于5年者多见(P<0.05).PCNA高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5),前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显著低于后者(P<0.005).E-cad与PCNA在ACC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5).结论:E-cad、PCNA的表达及临床分期可作为ACC判断预后的指标;E-cad和PCNA可能在ACC恶性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