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COVID-19的临床症状多样,其中轻症或无症状患者合并嗅觉功能障碍被越来越多地报道。本文回顾了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COVID-19患者嗅觉障碍的潜在机制及应对措施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以期对疫情...  相似文献   

2.
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表明嗅觉障碍是COVID-19的临床症状之一,甚至是部分...  相似文献   

3.
2019年末,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全国。COVID-19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常累及多个器官,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性诊疗。虽然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及干咳,但临床数据分析显示有部分患者可以鼻塞、咽痛、嗅觉障碍等耳鼻咽喉科相关症状就诊。同时在标准诊疗方案中也涉及到耳鼻咽喉科的相关内容,故充分认识耳鼻咽喉科与COVID-19诊治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与掌握。本文从耳鼻咽喉科角度出发,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COVID-19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耳鼻咽喉科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部相关症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3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327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鼻塞、流涕、嗅觉改变等鼻部相关症状、全身伴随症状及基础疾病等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327例纳入研究的COVID-19患者中,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分别为33例(10.1%)、62例(19.0%)、146例(44.6%)、86例(26.3%);54例(16.5%)COVID-19患者合并鼻部相关症状,按不同症状发生的总例数统计,其中鼻塞35例(10.7%)、鼻腔干燥29例(8.9%)和嗅觉下降21例(6.4%),鼻痒 17例(5.2%)、喷嚏16例(4.9%)、鼻出血14例(4.3%)和流清涕11例(3.4%)。在各不同病情分型患者间,鼻部症状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例(58.7%)COVID 19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存在,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244例(74.6%)痊愈出院。结论COVID-19患者除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之外,鼻塞、嗅觉下降等鼻腔局部症状并不少见。鼻部疾病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师不能忽视COVID-19患者鼻部疾病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及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关键词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检索2022年12月之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COVID-19对听觉系统影响的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9篇文献,其中包括5篇前瞻性、6篇横断面、7篇回顾性及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的听觉系统患病率分别为听力损失10%(95%CI:0.06,0.17)、耳鸣10%(95%CI:0.06,0.17)和耳痛9%(95%CI:0.05,0.16)。结论 COVID-19可能通过影响听觉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或是削弱全身免疫系统而导致听觉系统问题。鉴于证据不足和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应谨慎解释。建议使用标准客观测试对COVID-19患者的听觉系统进行更为严谨的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嗅觉功能障碍(olfactory dysfunction, OD)被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COVID-19相关的O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其患者暂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论文通过回顾近年来OD的相关文献,结合目前COVID-19及COVID-19相关的OD的治疗方法,从安全咨询、嗅觉训练、药物治疗、针灸、中医药、日本汉方药等方面对相关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比较,探讨其在临床应用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方面的挑战,以期为临床治疗COVID-19相关的OD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梅-罗综合征     
梅-罗综合征是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但患者常因颜面部肿胀就诊于皮肤科或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医师在日常诊疗中并不常见到,相关文献也多是来源于皮肤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对耳鼻咽喉科医师指导意义较小。本文就梅罗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引起耳鼻咽喉科医师对此疾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常年世界窦是以鼻塞、流涕为主的一种常见病。然而鼻炎患者嗅觉减退的发生率有明显升高,往往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所忽视。对25例常年性鼻炎中15例嗅觉减退者,观察了用类固醇滴鼻治疗的效果。25例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6~64岁,平均41岁。鼻窦X线片均正常,22例皮肤试验阳性。I组:为15例嗅觉减退患者,年龄22~60岁,平均50岁。正组:为10例无嗅觉减退患者,年龄16~64岁,平均36岁。采用宾夕法尼亚大学带有40种气味的嗅觉识别试验(UPSIT)进行评分,最大得分为40分,34~40分为正常,20~34分为嗅觉减退,小于19分为嗅觉丧失。嗅觉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43例,根据术前T&T嗅觉识别阈值分为嗅觉丧失组(24例)与嗅觉减退组(19例),对可能影响CRSwNP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Lund-Macke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anterior olfactory cleft score, AOCS)、嗅裂后区评分、上鼻甲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数、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阳性细胞数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OCS是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越多,CRSwNP患者嗅觉障碍加重的风险越小。结论 AOCS、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与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严重危害全球公共卫生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随着疫情的发展,COVID-19患者病程中出现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SNHL)越来越多。SSNHL可以是COVID-19患者的后遗症,也有部分患者以SSNHL为首发和唯一的症状。该文对COVID-19相关SSNHL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希望有助于后续的相关研究和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08例在我院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后期不同取样方法的核酸检测阳性率,以及出院后采用鼻腔+口咽拭子(combined nasal and oropharyngeal swabs,NS+OPS)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复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COVID-19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2月4日~2020年3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出院的确诊为COVID-19患者108例,住院后期采取痰液、鼻咽拭子(nasalpharyngeal swab,NPS)或NS+OPS作为出院核酸阴性标准,在其出院后的第3、5、7、10、14天分别采集NS+OPS、粪便、痰液(如有)行SARS-CoV-2核酸实时RT-PCR检测,并对复阳患者监测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检测。统计并分析NS+OPS核酸复阳的COVID-19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08例COVID-19患者临床出院后,NS+OPS核酸复阳17例,复阳率为15.7%,其中合并粪便核酸阳性5例,痰液、NS+OPS、粪便核酸均复阳2例。17例中15例(88.2%)患者出院标准中以两次痰液SARS-CoV-2核酸阴性(至少间隔1天)作为核酸阴性标准,2例(11.8%)以2次NPS核酸阴性作为出院核酸阴性标准。其中有3例复阳患者当日血清学IgM/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17例核酸复阳患者中15例转阴时IgM和IgG抗体中至少一项为阳性。结论 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后仍有复阳的可能,我们推荐出院标准中可以两次NS+OPS核 酸阴性(至少间隔1天)作为核酸阴性标准,降低临床出院后核酸复阳率。我们需制定详细的出院随访制度,包括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检测,对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抗疫形势仍很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较长、传染能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给医护人员、患者和人民群众都造成了严重威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在疫情下仍需进行限期处理,因此在做好COVID-19排查和防控工作后,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措施,协调手术各方,合理有序地开展手术治疗及患者术后的规范化管理,对疫情下救治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人群中非常普遍的睡眠呼吸疾病,因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可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等症状,增加患者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近年来,几项大项队列研究均未能显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在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益处,更多研究者对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能否充分反映OSAHS患者病理生理损害程度、衡量其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出质疑,并从间歇性缺氧、反复觉醒等OSAHS的主要病理生理损害机制入手,提出许多新型风险预测指标,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于OSAHS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难题,对此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议,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阻止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嗜睡症状以及心功能,为此类患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将通过分析多篇国内外关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综合阐述其疗效,为临床医师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不断有鼻腔疾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发生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的报道,因此而发生的医患纠纷,甚至暴力伤医事件也时有发生。能否在术前筛查出严重心理障碍的潜在患者,有效规避鼻腔疾病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医患纠纷,是许多鼻科医师,甚至耳鼻咽喉科医师急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初步筛查了11例患者,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疾病,表现为在睡眠时反复发作上气道阻塞,伴有血氧饱和度降低和频繁的呼吸暂停现象。而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除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外,部分患者常需要外科配合,以手术治疗更为有效[1]。近年来,基于对悬雍垂功能的认识,保留悬雍垂的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an-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H-UPPP)在国内较为流行[2-3].  相似文献   

17.
钾离子通道与多种疾病有关,钾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可以造成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听力下降,表明在耳蜗听觉生理过程中,钾离子发挥着重要作用。耳蜗内淋巴液中富含钾离子,维持内淋巴内的高电位,转运大多数正电荷,机械电转导时在细胞顶部发生去极化。毛细胞的基底外侧(basolateral)通道中有KCNQ4、KCNN2和KCNMA1钾离子通道,顶端(apical)钾离子通道有KCNQ1/KCNE1,另外位于血管纹中间细胞的KCNJ10(Kit4.1)钾离子通道产生内淋巴电位。目前已经发现的与人类耳聋有关的钾离子通道有KCNQ4和KCNQ1/KCNE1。  相似文献   

1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障碍中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儿童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这些概念都不陌生,但在儿童OSAHS外科治疗领域,仍然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MRS)也称肉芽肿性唇炎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唇面面瘫综合征或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累及头颈部的神经、皮肤、黏膜疾病,临床以间歇性面瘫、再发性唇面肿及皱襞舌为主要病症。国内有散在病例报道,早期诊断困难,易被误诊。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其历史背景、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近年来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左侧鼻塞2个月,加重10天于2015-10-07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呈间歇性,并与体位有关,伴有头痛、嗅觉减退,无发热、流涕、鼻出血,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鼻炎,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10天以来患者鼻塞、头痛加重,自服药物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无皮肤裂伤.鼻前庭皮肤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