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家良 《眼科》2020,29(6):409-413
防盲和眼健康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来,特别是实施“视觉2020”行动的二十年来,我国防盲和眼健康取得重要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防盲和眼健康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眼病防治(沙眼、白内障、其他眼病)、建立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和防盲体系等几个部分,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普遍眼健康的发展,以及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防盲治盲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眼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跨入世纪之交新千年的时候,在中华眼科杂志创刊50年之际,回顾我国50年来,尤其近10余年来,防盲治盲工作的历程,展望21世纪防盲治盲的发展前景,使我们更增加了防盲治盲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一、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历程解放前和建国初,我国的眼病及盲目情况十分严重。当时致盲的主要原因是以沙眼为主的传染性眼病、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角膜软化症、外伤及青光眼等眼病。沙眼的患病率为500%,偏远农村的患病率为800%~900%。新中国建立初期,各级政府大力组织…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大力推进防盲治盲工作,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盲的患病率下降25%。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相关性眼病逐渐增加,眼病谱也发生了改变,因此,防盲工作已从防盲、患病人群的治疗向眼健康管理、眼病的预防进行转变。“全国防盲治盲规划”转变为“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 “十三五”期间,眼健康规划的实施将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防治导致盲和视觉损伤的主要眼病,到2020年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眼健康水平。(眼科,2017, 26: 1-3)  相似文献   

4.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既是“十三五”眼健康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视觉2020”行动倡议目标之年,我国在消除可避免盲、完善三级防盲和眼健康服务体系、眼科资源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0全国眼健康工作交流会暨国际眼健康交流会在总结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视觉报告》中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加强全球眼健康工作的提法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2006年前WHO和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有关眼健康方面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开展防盲工作”,而2006年之后的相关决议强调了“根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这种转变扩大了眼健康工作的重点范围,反映了全球促进眼健康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对眼健康需求的增长。这种转变也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十三五防盲规划”时明确地将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作为眼健康工作的重点是必要的。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简单变动,在实际工作内容上也会有较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眼健康工作在深入开展,可以惠及更多的公众,可以促进我国眼健康和眼科学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81-483)  相似文献   

6.
我国防盲与眼科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uan HJ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938-943
2005年以来的时期是我国防盲与眼科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最显著的一个时期.全国眼病和视力残疾人抽样调查发现白内障(56.7%)、视网膜葡萄膜病(14.1%)和角膜病(10.3%)是目前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重大防盲项目已取得巨大成就.2005年至2009年我国共施行了387.1万白内障复明手术,2009年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达到796.2.全国已建成白内障无障碍县673个、无障碍市70个、无障碍省(自治区)2个.近5年已为175 501例低视力患者验配了助视器,为47 009例盲人提供了定向行走训练.初级眼保健和沙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成果.5年来,虽然基本完成了国家防盲任务,但远未达到"视觉2020"行动的目标要求,特别是还存在白内障手术率仍然偏低、主要致盲性眼病并未根治;流行病学研究缺少创新性、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应切实把握好眼科流行病学的良好发展趋势,开展原创造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还应整合包括初级眼保健在内的各级眼保健力量,"高质量、低价格"地开展白内障、视网膜病、角膜病、沙眼、屈光不正、低视力、青光眼等防盲工作,争取早日达到"视觉2020"根治我国可避免盲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实施视觉2020行动计划,提出并实施适合四川省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方法利用我省已经建立的眼初级防盲网络,在几个防盲先进县及拟建立的防盲项目基地开展青少年屈光不正及弱视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建立视力保护网络,对屈光不正给予医学验光、配镜和弱视治疗,同时给予正确的视力健康指导。结果已试点建立青少年视力保护网络,正逐步实施青少年视力保护策略,减少由于屈光不正及弱视引起的低视力和盲的发病率。结论四川省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根除可避免盲,实现“视觉2020”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初级眼保健网络与防盲治盲工作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初级眼保健网络与防盲治盲工作的方法。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南通市10年初级眼保健网络建设与防盲治盲工作资料。结果 10年建立了5级眼保健网络,举办各级培训班1007期,对6817259例人群进行了致盲眼病的调查,发现双眼盲13496例(0.20%),并为83.16%的可治白内障盲患者做复明手术,脱盲率为98.22%。所辖的8个县均被评为全国防盲先进县。1997年南通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防盲先进市。结论 初级眼保健是防盲工作的基础。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开展初级眼保健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复明手术经费的解决、质量的保证、查治结合是防盲治盲工作的关键。创建防盲先进县、市是开展防盲治盲工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胡爱莲  杨晓慧 《眼科》2022,31(3):242-244
2022年5月3日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葆忱教授因心脏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良师益友。孙葆忱教授1980年到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工作,1987年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专家特殊津贴。曾任国际防盲协会(IAPB)中国国家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全国及北京市低视力专家组组长、中国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顾问及中国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等。在我国防盲及低视力康复领域做了多项开创性工作,贡献杰出。 全国防盲治盲工作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1981年初在张晓楼、李荣德教授的领导下,孙葆忱教授具体牵头与邹留河、严肃、李莉等教授组成早期的防盲小组,积极取得政府的支持,以治沙防盲为重点,着手筹建“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并开展前期工作。1983年在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成立防盲办公室,形成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的雏形。1984年卫生部发布关于成立“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的通知(84卫防寄字第193号),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由原卫生部领导担任,负责指导全国防盲工作,办公室设在北京市眼科研究所。1986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召开第三次全国防盲会议时,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防盲指导组。1987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作为专家组协助中残联制定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内完成了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部分的流调资料分析。同时开展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防盲组的交流与合作,促成了于1988年2月WHO确认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成为中国首个WHO防盲合作中心。 首个中国防盲规划的主要撰稿人 针对当时中国的情况,孙葆忱教授与WHO防盲官员Konyama博士等一起制定第一个中国防盲规划——《全国防盲和眼保健七五规划》,并由原卫生部在1988年7月发布。规划中提出的防盲主要任务为:七五期间,制订眼卫生保健计划和初级眼卫生保健计划、进行白内障手术,制定全国防盲先进县标准等。此防盲规划呈送WHO获得认可。1988年卫生部第一次授予十个县为防盲先进县。至2000年防盲先进县及地区达204个。 代表中国成功申办国际防盲大会 1989年我国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WHO防盲规划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孙葆忱教授代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介绍了我国防盲治盲工作开展情况。1990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卫生部司长张自宽以及孙葆忱、胡铮、罗文彬等教授应邀到肯尼亚第一次参加国际防盲协会(IAPB)第四届大会,孙葆忱教授当选IAPB西亚太地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国家委员。 1994年孙葆忱教授赴德国柏林参加第五届IAPB大会,代表中国递交了在中国召开第六届IAPB大会的申请并进行了陈述,及随后的成功申报环节。1999年9月5日至11日,第六届国际防盲协会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至今为止国际防盲领域唯一一次在我国召开的专业会议。会议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与前国家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国际防盲协会联合举办。在这次大会上,原卫生部张文康部长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视觉2020”全球宣言,庄严承诺:“到2020年,在我国消除可避免盲”,这是全球防盲里程碑式的壮举。 中国推广WHO沙眼SAFE战略的第一人 在解放初期,沙眼是中国第一位的致盲眼病,为了更好地防治沙眼,1990年5月WHO防盲合作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一个WHO新的沙眼分级标准培训班,全国20个市县参加了培训。在得到WHO授权后,孙葆忱教授率领团队翻译并在我国全面推广了WHO的沙眼防控手术、抗生素治疗、清洁脸部和改善环境(Surgery, Antibiotic treatment, Facial cleans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AFE )战略4本手册,制定了在全国举办沙眼骨干培训班的计划及实施方案,并亲自赴云南省、成都市、重庆市、北京郊区等地进行沙眼筛查,协助重点省份如山西、海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筛查、防治沙眼。 牵头创刊并发行《全国防盲简报》 1988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出版了《全国防盲简报》第一期。为促进防盲工作建立了交流平台。 中国低视力专业的奠基人 1982年孙葆忱教授首次按照WHO盲及低视力标准在中国开展眼科流行病学调查,推动了我国视力残疾流行病学调查的规范化。上世纪80年代初低视力康复工作在我国是一片空白,1983年孙葆忱教授创建低视力专业,首次将低视力学科引入中国,在北京同仁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低视力门诊,当时《文汇报》及《北京日报》采访了孙教授,对此进行了报道。 建立低视力门诊之初,孙葆忱教授于1984至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及墨尔本大学从事防盲及低视力研究工作,与国际低视力康复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回国后,得到WHO总部的支持,获得了第一批助视器以及对比敏感度检查设备。WHO授权北京同仁医院低视力门诊为“WHO低视力门诊”。鉴于国内缺乏康复的辅助器具,1986年孙葆忱教授团队成功研制第一套国产助视器,成为我国低视力患者的常用康复器具。同年,北京同仁医院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低视力培训班。1988年出版我国第一部低视力专著《临床低视力学》,目前已出版第三版;2004年受中国教育部邀请主编我国第一部低视力全国高等教材《低视力学》。研制了适用于儿童使用的《儿童图形视力卡》。 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低视力康复人才 在原卫生部、WHO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及资助下,孙教授与国内各地眼科学会、金钥匙中心及国外非政府机构、大学等合作,在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全国各地举办各种层次的盲及低视力培训班三十余次,培养低视力专业医生、护士、教师及残联工作人员两千余名。 2005年起孙教授因为疾病无法行走,但他仍然关心低视力康复发展,带领低视力团队人员更新《临床低视力学》第三版,撰写《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康复》与《眼与全身病》等多部专著,连续九届在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中国视觉障碍资源中心主办的“国际低视力论坛”上发言,在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技术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同仁医院)承办的低视力培训班授课。 在全国范围内领导开展了低视力康复工作 孙葆忱教授曾担任全国低视力专家组秘书及组长,对全国低视力康复工作进行技术性指导:1988年参与国家多部委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编制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1992年)》,这是由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包括有低视力康复在内的全国性规划。1991年协助制定了国家八五计划纲要(1991-1995),1995年协助制定了国家“九五工作纲要(1996-2000)”。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低视力康复工作开始受到眼科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原卫生部、中残联及各地残联的领导下,孙教授帮助全国各地建立了约一千个低视力康复门诊,为当地的低视力患者带来了福音。 率先开展科研工作推进低视力学科发展 孙葆忱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始了一系列的低视力康复相关研究,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对比敏感度与视觉康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功能性视力”的概念引入中国,并对功能性视力开展研究,引领儿童低视力患者康复方向。后续进行了一系列的低视力康复相关研究:眩光与视功能、滤光镜与视功能、老年与儿童低视力特点、视觉康复与教育康复、低视力助视器应用、中国盲童学校低视力分班教学教育改革等,WHO新的沙眼分类标准的研究、WHO简化白内障分类研究等项目,发表论文近百篇,编译国外低视力专著近十部。作为第一完成人,低视力系列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组织国内外交流推动低视力学科发展 在国内,孙教授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合肥、石家庄、乌鲁木齐、南宁、南京、济南、长春、沈阳、太原、兰州、郑州、泉州及中国香港等地,参加有关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及讲座。良好的英文能力,不但让孙教授赴澳大利亚、泰国、越南、印尼、日本、西班牙、荷兰、美国、肯尼亚、突尼斯、德国、瑞典等参加有关低视力国际学术会议与讲学,同时也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低视力专家与学者。包括美国低视力代表团、美国视光学院代表团、泰国眼科代表团,法国、日本及菲律宾等国专家及WHO邀请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和专家等。 依托WHO北京同仁医院低视力门诊提供康复服务 低视力患者相对于其他的眼病患者,问诊、检查更加复杂困难,在北京同仁医院的WHO低视力门诊。孙教授耐心、认真地询问,带领团队为患者适配不同的助视器,为眼病患者提供最后一次看见的希望。累积为全国14万低视力患者适配助视器,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孙葆忱教授热爱防盲与低视力康复事业,一生为我国防盲事业和低视力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为孙葆忱教授的逝世而无比痛心。愿敬爱的孙葆忱教授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顺义县初级眼保健网和无白内障区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北京市顺义县进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1987年建立了县初级眼保健网和3个眼病防治中心,以手术治疗白内障为重点,开展防盲工作,具体采取以下措施:(1)成立防盲治盲领导小组;(2)建立3级初级眼保健网、转诊制度和监测信息系统;(3)培训眼科医师7名、初级保健员449名,验光医师6名;(4)大力宣传眼病防治知识;(5)盲和低视力调查,全县筛出致盲白内障815例;(6)开展义诊咨询活动。截止1991年12月,共做白内障手术667例,占总数的81.84%,达到无白内障区的标准。90.64%的盲人恢复了视力(脱盲),59.16%的盲人能参加劳动(脱残)。无一例感染,无并发症者占97.42%。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正处于有利的时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近5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防盲治盲项目,白内障手术率显著提高;我国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深入持久地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我国已有较好的条件和足够的技术力量来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但是,防盲治盲依然是我国眼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根治白内障盲的进展缓慢。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盲治盲工作,包括进一步提高对防盲治盲工作的认识,加强眼病防治和防盲治盲的网络建设,做好眼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以及加强防盲治盲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Zhao JL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9):769-772
At present,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in China is in the favorable period and got some important progress. Recent five years, Chinese government conducted a series of the program for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cataract surgical rate is increasing.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system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 is favorable to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There have been better situation and enough technique and personnel to conduct cataract surgery. However,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is still a big challenge to Chinese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 Blindness and visual impairment is still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 The cataract surgical rate is still quite low. Thus, Chinese ophthalmologists should further promote "Vision 2020" Initiative and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in China. They should further recognize the significance for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streng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and eye care, a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ye diseases and conduct the research work in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相似文献   

1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irst Western-style eye hospit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in China and determine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eye health today.METHODS: Data about eye health, blindness and cataract surgery rate of China from public website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ORBIS International, Ministry of Health (MOH) of China, Pubmed center and Historical Archives of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ZOC)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RESULTS: ZOC is China’s first Western-style eye hospital. In 2012, the ORBIS Flying Eye Hospital has chosen ZOC once again as one of its destinations, 30 years after ORBIS expanded internationally to train eye care professionals and treat underserved pati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1982.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cataract surgery rate and public awareness of blindness prevention were improved greatly in China, in which ZOC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CONCLUSION: ZOC, as China’s first Western-style eye hospital,has improved in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Eye health has become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4.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role of health promo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avoidable blind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examples from eye health and other health topic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review demonstrates that effective eye health promotion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three components: health education directed at behaviour change to increase adoption of prevention behaviours and uptake of services; improvements in health services such as the strengthening of patient education and increased acces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and advocacy for improved political support for blindness prevention policies. Current eye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can benefit by drawing on experiences gained by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other health topics especially on the use of social research and behavioural models to understand factors determining health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appropriate choice of methods and settings. The challenge ahead is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we know does work. An expansion of advocacy-the third and most undeveloped component of health promotion-is essential to convince governments to channel increased resources to eye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goals of Vision 2020.  相似文献   

15.
In the first 12 years of VISION 2020 sound programmatic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are capable of delivering equitable eye health services to even the most remote and impoverished communities. A body of evidence around the economic arguments for investment in eye health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has fuelled successful advocacy work resulting in supportive high level policy statements. More than a 100 national plans to achieve the elimination of avoidable blindnes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some notable contributions made from the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sectors to resource eye health programs. Goo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 control infectious blinding diseases and at the very least there is anecdotal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global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blindness and visual impairment has been reversed in recent years, despite the ever increasing and more elderly global population. However if we ar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VISION 2020 we require a considerable scaling up of current efforts-this will depend on our future success in two key areas: i) Successful advocacy and engagement at individual country level to secu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national government commitment to financing their own VISION 2020 plans.ii) A new approach to VISION 2020 thinking that integrates eye health into health system development and develops new partnerships with wider health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6.
防盲治盲依然是我国眼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5年来,我国防盲治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视力残疾的患病率为1.53%.以此推算,我国视力残疾的人数达2003.5万人.导致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我国根治白内障盲的进展缓慢,白内障手术率仍然相当低.如果不努力抓好防盲治盲工作,我国有可能不能实现"视觉2020"行动的目标.防盲治盲依然是我国眼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已经为进一步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我国已有大量开展防盲治盲的人力、财力资源;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有利于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已经能够为防盲治盲提供足够的技术力量.在防盲治盲的实际中,我国眼科界还面临着探索建立持续、高效的防盲治盲机制的任务.最近我国实施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是我国防盲治盲工作中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必将加速推进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5年来,我国防盲治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视力残疾的患病率为1.53%.以此推算,我国视力残疾的人数达2003.5万人.导致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我国根治白内障盲的进展缓慢,白内障手术率仍然相当低.如果不努力抓好防盲治盲工作,我国有可能不能实现"视觉2020"行动的目标.防盲治盲依然是我国眼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已经为进一步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我国已有大量开展防盲治盲的人力、财力资源;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有利于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已经能够为防盲治盲提供足够的技术力量.在防盲治盲的实际中,我国眼科界还面临着探索建立持续、高效的防盲治盲机制的任务.最近我国实施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是我国防盲治盲工作中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必将加速推进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