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6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E)和单纯静吸复合麻醉组(G),每组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气腹后10 min、1h、2h及术毕时外周血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及向细胞介素-10(IL-10)浓度,记录上述各点循环指标(SBP、DBP、MAP、HR).结果 GE组Cor、A-Ⅱ浓度在气腹1h后各点及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组HR较麻醉前降低(P<0.05),G组MAP、HR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两组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相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减轻,循环状态稳定,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30 min(T2)、拔管后5 min (T3)、拔管后2 h(T4)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与T0比较,2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时BS、NE、AE和Co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4时间点时NE、AE和Cor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和T4时间点时NE、AE和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和B时间点时B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间点时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2和T3时间点时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值得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食管癌根治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应激反应、神经阻滞及苏醒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广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3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9例,对照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应激反应和苏醒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Ramsay镇静和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心率和血压均低于阻滞前(P<0.05),对照组患者阻滞后5、15 min的心率和血压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和皮质醇(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警觉-镇静(OAAS)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显著提高神经阻滞和镇痛效果,改善术中应激反应和苏醒效果,在食管癌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不同二氧化碳气胸压力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麻醉的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均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带领其治疗组筛选出来的早期食管癌患者60例,在全麻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0±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按术侧胸腔缓慢充二氧化碳的压力值为4、6、8 mmHg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观察三组单肺通气时(T0)、单肺通气注入二氧化碳压力达标后1 min(T1)、5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120 min(T6)时和双肺通气5 min(T7)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气道压力(PaW)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T2 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PO2、VT与T0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血压和心率在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中T3时的SBP、DBP和T2时的SPO2、VT与T0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T1-T6时的HR与T0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T2-T6时PaW、PETCO2较T0时升高(P<0.05);B组呼吸指标在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在T3-T6时HR较A组升高(P<0.05),SBP、DBP在T3-T5时较A组降低(P<0.05),在T2-T5时PaW、PETCO2较A组升高(P<0.05)。结论:在胸腔内缓慢注入二氧化碳压力为6 mmHg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更为合理可行,但对麻醉中呼吸、循环管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即刻(T1)、术毕(T2)、术后24h(T3)和术后72h(T4)等时间点,外周血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情况及CD3~+、CD4~+、CD4~+CD25~+、CD4~+/CD8~+比值改变情况。结果给予不同麻醉至术毕,两组患者血清Cor和IL-2水平均明显降低,A-Ⅱ和IL-10水平则较T0时点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时点,观察组患者Cor、IL-2、IL-10及A-Ⅱ水平均趋于术前水平,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Cor、IL-2、IL-10和A-Ⅱ水平至T4时点远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1、T2时点CD3~+、CD4~+、CD4~+CD25~+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T0时点水平,且观察组患者各比值均较同期对照组水平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时点,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25~+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近术前水平,且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至T4时点各免疫指标水平开始升高,较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相较于单纯静脉麻醉能明显减轻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应激状态下的机体反应,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徐翔 《实用癌症杂志》2014,(12):1601-1603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硬膜外复合全麻术和气管插管全麻术,观察两组术后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的总积分及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够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较气管全麻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BI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2组麻醉均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研究组同时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浓度行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_0)、插管时(T_1)、插管后1 min(T_2)、切皮时(T_3)、术毕(T_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T_0、T_2、T_3时的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2组麻醉后SBP、DBP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_1(DBP),T_2、T_3(SBP),T_4(SBP、DBP)的变化较研究组更明显(P<0.05)。2组麻醉后血浆Cor、E、NE水平均持续升高,对照组在T_2(Cor、E、NE)、T_3(Cor、NE)的变化较研究组更明显(P<0.05)。结论根据BIS调节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及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复合全麻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组给予QLB复合全麻,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恢复情况、免疫功能(CD3+、CD4+、CD8+)及术后不同时刻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晚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地佐辛补救镇痛率[17.50%(7/40)]低于对照组[37.50%(15/40)](P<0.05);T1、T2时两组CD3+、CD4+、CD8+水平均较T0降低,但T2时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刻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QLB复合全麻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麻醉中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及舒适度,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规全麻与联合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全麻,治疗组患者术前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常规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中麻醉剂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肺部啰音、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手术探查时、拔管时、拔管5 min的SBP、DBP及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麻醉剂的应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及肺部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胃癌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联合麻醉相对于常规全麻可降低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术中的SBP、DBP及HR,降低麻醉剂的应用剂量,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及肺部啰音的发生率,对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观察患者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麻醉后,其HR显著升高,麻醉后与麻醉前、手术结束放气后5 min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与气腹前后的10 min的HR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经过麻醉后,其MAP显著升高,麻醉后与麻醉前、手术结束放气后5 min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与气腹前后的10 min的M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3、5.573,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肌松效果为优38例(95.0%),良2例(5.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具有干扰小、应激反应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值得应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别在术前、麻醉复苏前、术后第1天,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糖(BS)、肾上腺素(AD...  相似文献   

12.
高振英  王建 《癌症进展》2015,(2):218-221
目的:研究靶控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入组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靶控麻醉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靶控麻醉或全身麻醉。结果麻醉成功后,靶控麻醉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分别为(87000.00±180.00)μg/L和(125.00±24.00)ng/L,对照组TNF-α和IL-6分别为(73000.00±160.00)μg/L和(105.00±23.00)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控麻醉组患者的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降低程度分别为(52.98±5.74)%、(32.85±4.27)%和(22.52±4.20)%,对照组这三类细胞的降低程度分别为(58.14±5.65)%、(36.86±4.36)%和(24.68±4.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较,靶控麻醉能够明显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麻醉深度对肿瘤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肿瘤患者选择适宜的麻醉深度,减少围术期炎症反应维护术后免疫力,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08月-2019年01月我院普外科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性切除患者66例,年龄34~88岁,体重40~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镇静麻醉深度,分为浅镇静麻醉组(AAI值在40-30范围内)、深镇静麻醉组(AAI值在29-20范围内)、传统麻醉组,根据血压、心率波动及制动、流泪、呛咳等指标及麻醉医师的经验调控镇静麻醉深度。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手术开始后2 h(T2)、手术后24 h(T3)、手术后48 h(T4)及72 h(T5)时点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 )、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组间比较,IL-2血浆浓度T1时点浅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浅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T4和T5时点深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深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L-4血浆浓度比较,T2和T4时点浅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浅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T4时点浅麻醉组与深麻醉组比较,深麻醉组明显升高(P<0.05)。TNF-α血浆浓度比较,T1、T2和T4时点浅麻醉组与传统组比较,浅麻醉组明显降低(P<0.05),T1时点浅麻醉组与深麻醉组比较,深麻醉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浅镇静麻醉即AAI值在40-30范围比深镇静麻醉即AAI值在29-20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肿瘤患者围术期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IL-4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控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保护患者免疫状态,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应激、炎症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80例于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横肌组和硬膜外组,各40例。腹横肌组给予全身麻醉+腹横肌平面阻滞,硬膜外组给予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刻[入室即刻(T1)、气管插管5 min(T2)、建立气腹5 min(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术后不同时刻[麻醉复苏时(T5)、术后6 h(T6)、术后24 h(T7)、术后48 h(T8)]的疼痛和镇静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2、T3、T4时刻的MAP、HR、Cor、NE水平与本组T,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横肌组T3、T4时刻的MAP、HR、Cor、NE水平均低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患者T4时刻的血清CRP、IL-6含量均高于本组T,时刻(P<0.05)。腹横肌组患者术中的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24 h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均明显少于硬膜外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R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横肌组患者术后T5、T6、T7时刻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硬膜外组(P<0.05)。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硬膜外阻滞,其能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对术中循环、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对术后舒适度的影响较小,且未增加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78例,分为3组(n=26),Ⅰ组:全凭静脉麻醉+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Ⅱ组: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Ⅲ组: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PCEA。观察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时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记录患者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呕吐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T0比较,3组患者在T1、T2时点CD3+、CD4+、CD4+/CD8+及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0.05);Ⅱ组和Ⅲ组在T2及T3与Ⅰ组比较,CD3+、CD4+、CD4+/CD8+及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Ⅰ组(P<0.05),其中术后呕吐和患者满意度Ⅱ组明显优于Ⅲ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并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小,术后恢复快,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与B组43例。A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且于术后实施自控静脉镇痛;B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且于术后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3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患者VAS评分,及术前和术后3 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变化。结果:B组麻醉优良率(100.00%)高于A组(86.05%),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患者VAS评分低于低于同期A组(P<0.05);两组术后3 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降低(A组:t=35.450 0、7.789 3,B组:t=67.800 6、15.495 2,P<0.05);B组术后3 d患者血清VEGF-C和PEG2含量低于A组(t=34.095 1、7.711 9,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血清VEGF-C和PEG2含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尚  姬安乐 《现代肿瘤医学》2018,(16):2584-2589
目的:观察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对直肠癌近期疗效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进展期低中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为单药卡培他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照射野,观察组采用改良野小靶区。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清除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R[75.00% vs 68.18%]与DCR[95.45% vs 9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R率、清除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总发生率[36.36%、45.45%、27.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91%、72.73%、54.55%](P<0.05),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次数[(2.65±0.53)次、(3.01±0.74)次、(2.36±0.60)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8±0.49)次、(3.43±0.79)次、(2.84±0.53)次](P<0.05)。结论: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同时在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敏  戴成燕  丁平  闫睿 《现代肿瘤医学》2020,(14):2431-2435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TC(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72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予以TC化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曲妥珠单抗治疗。统计两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亚群、糖链抗原125(CA125)、TPS水平及生存质量(KPS)评分。采用方差、卡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44.44%较对照组22.2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32.10±3.46)IU/ml]、TPS水平[(263.41±53.84)IU/ml]低于对照组[(38.59±2.39)IU/ml,(355.26±47.84)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91.06±3.85)分]高于对照组[(85.49±5.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9.22±1.37)个月较对照组(15.43±1.35)个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TC化疗同时,加用曲妥珠单抗,可明显提高化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TPS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且未增加免疫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胸腔镜和开放性肺叶切除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46例采用开放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应激反应、呼吸功能、康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小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降低[(4.18±0.98) ng/ml vs (4.92±1.09) ng/ml,P=0.001];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12.94±2.46) mg/L vs (17.68±2.62) mg/L,P=0.000]。两组患者术前用力肺活量和呼气峰值流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用力肺活量显著升高[(2.18±0.44) L vs (1.98±0.36) L,P=0.019];呼气峰值流速显著增高[(331.72±29.91) L/min vs (294.74±28.87) L/min,P=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72.81±9.21) h vs (78.74±9.59) h,P=0.00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1.96±1.86) d vs (12.92±1.84) d,P=0.015];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244.91±37.62) ml vs (299.74±41.48) ml,P=0.000]。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有助于降低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维度姑息护理对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营养、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核工业416医院住院治疗的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多维度姑息护理,1个月后采用全面主观营养评定法(PG-SGA)评估营养状况,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况,采用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1.8) vs (5.5±1.6),P>0.05],干预后观察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5.6±1.4) vs (6.3±1.6),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S:(42.0±9.4) vs (46.9±9.7),SDS:(38.8±8.1) vs (45.6±9.1),P<0.05];干预前两组QLQ-C30及FACT-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QLQ-C30总分低于对照组[(70.4±10.7) vs (79.0±11.5),P<0.05],而整体健康状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0±1.5) vs (8.9±1.8),P<0.05]。干预后观察组FACT-G总分及功能、社会/家庭和情感3个维度均低于对照组[总分:(76.1±8.3) vs (84.3±8.8);功能:(19.8±3.6) vs (23.1±3.8);社会/家庭:(20.9±3.8) vs (22.9±3.2);情感:(14.6±2.2) vs (16.5±2.4),P<0.05]。 结论:多维度姑息护理能有效改善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