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受体亚家族2F组成员1-反义RNA 1(NR2F1-AS1)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07月至2017年02月诊治的93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结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患者癌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结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无关(P>0.05);结肠癌患者LncRNA NR2F1-AS1低表达组术后36个月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明显低于LncRNA NR2F1-AS1高表达组OS、DFS(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NR2F1-AS1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LncRNA NR2F1-AS1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低水平LncRNA NR2F1-AS1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有利于判定结肠癌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前列腺癌(PCa)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4例PCa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TUG1表达水平,分析TUG1表达与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分析PCa患者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TUG1在PCa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Ca患者癌组织中TUG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有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TUG1低表达组PFS、O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TUG1表达、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是影响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TUG1在PCa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反义长链非编码RNA HOXC13-AS(lncRNA HOXC13-AS)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7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HOXC13-AS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HOXC13-AS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lncRNA HOXC13-AS表达情况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情况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素。结果:试验组HOXC1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ncRNA HOXC13-A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HOXC13-AS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和FIGO分期有关(P<0.05);绘制宫颈癌患者术后1~60个月生存曲线,lncRNA HOXC13-AS高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HOXC13-AS表达、淋巴结是否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和FIGO分期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lncRNA HOXC13-AS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HOXC13-AS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和FIGO分期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HOXA-AS3(lncRNA HOXA-AS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4年02月本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4例结肠癌患者癌变及癌旁结肠组织冻存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HOXA-AS3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HOXA-AS3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lncRNA HOXA-AS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ncRNA HOXA-AS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ncRNA HOXA-AS3高表达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60.98%)明显低于低表达组(94.34%)(χ2=16.41,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HOXA-AS3高表达、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ncRNA HOXA-AS3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有关,其表达变化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进程有关,有潜力成为结肠癌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指标及潜在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5.
梁静  梁超  邢鲁奇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242-2245
目的:研究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CB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PCBP1-AS1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PCBP1-AS1与乳腺癌病理参数关系;分析lncRNA PCBP1-AS1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试验组lncRNA PCBP1-AS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绝经情况和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明显(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绘制乳腺癌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曲线,lncRNA PCBP1-AS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对lncRNA PCBP1-AS1表达、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PCBP1-AS1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TNM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lncRNA PCBP1-AS1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独立保护因素,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之一,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CF7(LncRNA TCF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胃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TCF7的相对表达量,根据检测结果中位值将其分为高表达组(57例)与低表达组(29例),观察LncRNA TCF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TCF7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将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组LncRNA TCF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ncRNA TCF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LncRNA TCF7高表达组患者PFS与O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LncRNA TCF7表达水平均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LncRNA TCF7表达水平高低均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TCF7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PVT1(lncRNA PVT1)和miR-30d-5p的表达,探讨其与I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间经手术切除的47例I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PVT1、miR-30d-5p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3年总生存率(OS)的关系。结果:ICC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30d-5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lncRNA PVT1表达与ICC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30d-5p表达与ICC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CC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与miR-30d-5p表达呈负相关(P<0.05)。lncRNA PVT1低表达者3年OS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5),miR-30d-5p高表达者3年OS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5)。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lncRNA PVT1表达、miR-30d-5p表达均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组织中lncRNA PVT1高表达、miR-30d-5p低表达,二者表达与ICC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诊治并保存完整的KIRC患者癌组织标本56例为KIRC组,同时另取患者配对癌旁正常肾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lncRNA UCA1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UCA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KIRC患者肾癌组织中lncRNA UC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cRNA UCA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Robso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lncRNA UCA1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 UCA1低表达组(P<0.05)。lncRNA UCA1高表达是影响KIR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UCA1在KIRC患者肾癌组织中高表达,与TNM分期、Robso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是影响KIR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 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1,AFAP1-AS1 R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及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手术切除的274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胃组织中AFAP1-AS1的表达,并分析AFAP1-AS1表达量与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FAP1-AS1在胃癌组织比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高表达(P<0.01).AFAP1-AS1在早期胃癌组织中平均表达量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P<0.01).在不同病理类型胃癌中,AFAP1-AS1的表达量没有差异(P>0.05).AFAP1-AS1表达量和胃癌淋巴侵袭或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在伴有淋巴结侵袭或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AFAP1-AS1明显高表达(P<0.01).结论:AFAP1-AS1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望成为新的胃癌预后标志物,用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手术的7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胃癌及其邻近正常胃组织中GLI1表达情况,分析GLI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邻近正常胃组织(75.6% vs 26.9%,P<0.001),且GLI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无关(P>0.05)。生存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结果提示胃癌患者中GLI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GLI1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未来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PD-L1及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PD-L1及PI3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74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术且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患者的病例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GF-β、PD-L1以及PI3K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PD-L1、PI3K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TGF-β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和PI3K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TGF-β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TGF-β与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I3K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TGF-β、PD-L1、PI3K阴性相比,TGF-β、PD-L1、PI3K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TGF-β、PD-L1以及PI3K的高表达,并且TGF-β、PD-L1、PI3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activating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4,AP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用Kaplan-Meier计算不同AP4表达情况患者的生存率曲线。结果: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相比,胃癌细胞株BGC823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AP4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3.848±0.426 vs 1.411±0.405,P<0.05);在蛋白水平,胃癌组织也显著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且AP4蛋白表达与胃癌的脉管浸润(P<0.05)、浸润深度(P<0.05)及TNM分期(P<0.05)相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Kaplan-Meier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4蛋白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4蛋白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AP4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能成为协助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FAL1(long non-coding RNA FAL1,lncRNA FAL1)在前列腺癌(PCa)患者癌组织(Tum)和相邻非癌变组织(Non-tum)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治疗的89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初诊时的年龄、病理Gleason评分、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以及TNM分期等。qRT-PCR检测癌组织或相邻非癌变组织中lncRNA FAL1相对表达水平,根据lncRNA FAL1表达水平的中位值将PCa癌组织组分为低、高表达组,通过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FAL1对PCa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后,Cox多因素分析评估lncRNA FAL1表达与 PCa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与Non-tum组织相比,Tum组织中lncRNA FAL1的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另外,lncRNA FAL1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PCa患者Gleason评分分级、T分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和年龄及PSA等指标无关。lncRNA FAL1高表达组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降低(P<0.05);lncRNA FAL1高表达是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961,95%CI:0.635~2.107,P=0.012)。结论:lncRNA FAL1在PCa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是预测PCa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PCa治疗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