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技术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普通饲料喂养及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和模型组(16只,高脂饲料喂养加CCl4溶液灌胃处理).第8周及12周ARFI测定两组肝脏剪切波速度(SWV),同时分批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两组SWV值与肝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 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第8周时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第12周时肝脏表现为肝硬化改变.两组大鼠第8周和第12周肝脏SW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SWV值增加.结论 ARFI能有效地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郭威  周莹  鲁有水  高斯媛  钱冬斌 《医药导报》2010,29(9):1157-1159
[摘要]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qd;安络化纤丸6 g,tid;对照组42例,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qd,两组疗程均为1 a。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 1 a后,①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②治疗组血清清蛋白(ALB)升高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③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脾厚度)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在小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小肾肿瘤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 CEUS动态图像绘制肿瘤时间-强度曲线(TIC), 并获取造影剂到达肿瘤病灶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增强速率、消退时间,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分析CEUS鉴别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 VTQ检查获得肿瘤及周围背景肾组织剪切波速度(SWV), 绘制ROC曲线, 分析VTQ鉴别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 分析CEUS联合VTQ鉴别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 79例小肾肿瘤患者中, 良性肿瘤27例, 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肾嗜酸性细胞瘤9例;恶性肿瘤52例, 其中肾透明细胞癌31例、肾乳头型细胞癌14例、肾嫌色细胞癌7例;CEUS联合VTQ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6.90%, 特异度为100.00%,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 95%CI为0.855~0.977。结论 CEUS联合VTQ能应用于小肾肿瘤的临床诊断中, 具有较高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心脏构型及左心功能指标参数,探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对新生儿心脏构型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 25例,其中轻度组(11例)、中度组(9例)、重度组(5例),将新生儿黄疸患儿23例设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Dd)、右房内径(RAD)等指标,对其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均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均P <0.05),肺动脉高压组RVDd[轻度(8.45±1.21) mm、中度(9.56±0.88) mm、重度(11.40±1.94) mm]、RAD[轻度(11.27±1.34) mm、中度(13.00±1.87)mm、重度(15.80±1.78)mm]增大,并随肺动脉高压程度加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3、7.09、2.14、4.77、2.88、2.04、4.59、7.12、2.34、5.12、3.07,均P<0.05),重度纽LVDd(14.80±2.16)mm,较对照组的(15.26±1.83)mm及轻度组(16.55±1.50)mm、中度组(15.67±1.87)mm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4.80、3.74,均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PPHN重要的无创诊断方法,它不仅可准确测量肺动脉压,还能提供心脏构型及功能指标,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研究VTQ技术对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8例,按照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36例,同时选择36例同期非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上述各组肝左叶S4段、肝右叶S5段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同时测量腹直肌及皮下脂肪厚度。对3组NAFLD患者进行非药物性干预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SWV值、腹直肌及皮下脂肪厚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4组对象肝脏S4、S5段SWV值分别为:对照组(0.90±0.11)m/s、(1.10±0.09)m/s,轻度组(1.01±0.19)m/s、(1.03±0.22)m/s,中度组(1.16±0.17)m/s、(1.21±0.18)m/s,重度组(1.25±0.20)m/s、(1.34±0.13)m/s。4组对象各测量指标间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3组NAFLD患者的各测量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SWV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增加差异更加明显;而腹直肌及皮下脂肪厚度的比较,仅重度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非药物干预后,轻、中、重3组NAFLD患者的肝S4段、S5段的SWV测值分别为:(0.81±0.11)m/s、(0.83±0.24)m/s,(0.98±0.17)m/s、(1.01±0.18)m/s,(0.96±0.20)m/s、(0.99±0.13)m/s,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VTQ技术评价NAFL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定量诊断,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2例行肝穿病理诊断和肝纤维化分级为慢性乙肝患者,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一致。乙肝患者 PLT、MPV、PDW 和 PCT 的 S0~S4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PLT、PCT 的数值越来越低( P <0.05),而 MPV 的数值却随之升高( P <0.05)。 PDW 的 S0期、S1期、S2期、S3期、S4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S4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血小板4项参数,可作为评价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动态分析、观察乙肝肝硬化血小板降低的原因,监测其病程发展和出血倾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定量检测在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某院门诊部和住院部收治的128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n=72)和肝硬化组(LC组,n=56)。比较两组血清HBc Ab定量滴度与HBV血清标志物、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LC组HBs Ag的定量滴度显著低于CHB组(P <0.05),HBc Ab和HBV-DNA的定量滴度显著高于CHB组(P <0.05)。LC组的ALT、AST、ALB值显著低于CHB组(P <0.05),TBil值明显高于CHB组。LC组HBc Ab滴度水平与HBV-DNA无显著相关性(r=-0.010, P> 0.05),与ALT呈显著正相关(r=0.316, P <0.05)。LC组的HBs Ag和HBc Ab的滴度水平与未出现肝纤维化组、轻度纤维化组、中度纤维化组和重度纤维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发展程度与其HBs Ag滴度水平呈负相关(r=-0.697...  相似文献   

8.
陈康荣  陈聪  梁金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96-2798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75例慢乙肝患者作为慢性肝炎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慢性轻度肝炎组75例、慢性中度肝炎组72例、慢性重度肝炎组65例、肝炎后肝硬化组63例.另外选择5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和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四个肝纤维化指标,另外比较不同指标联合的诊断结果.结果 慢性肝炎各组HA、PCⅢ、Ⅳ-C、LN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567、2.687、2.811、2.741,均P<0.01);四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随病情的加重以及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t=2.665、2.787、2.755、2.811,均P<0.01);PCⅢ、IV-C、LN、HA的浓度-时间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680、0.825、0.716、0.826;在指标组合中以HA+PCⅢ+IV-C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应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指导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非损伤性的良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NF-α及T细胞亚群与肝组织活动性指数( HAI )的关系。方法237例乙型肝炎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肝组织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按Knodel方法计算HAI积分,并依据肝组织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n=12)、慢性乙肝轻度组(n=67)、中度组(n=89)、重度组(n=8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检测血清TNF-α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组血清TNF-a水平[(29.65±10.15)μg/L、(38.96±7.32)μg/L、(47.73±6.99)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78±6.40)μg/L](q=14.38、19.97、24.83,均P<0.05),TNF-a水平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活动性指数呈正相关(r =0.708,P <0.05)。慢性乙肝中度、重度组患者外周血 CD8+T 细胞的水平[(27.66±6.63)μg/L、(28.98±5.92)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32±1.84)μg/L)](q=3.84、4.76,均P<0.05),CD4+/CD8+T细胞的比值[(1.32±0.37)、(1.19±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67±0.14)(q=4.20、5.72,均P<0.05),不同级别组织病变活性积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冯景  王洲  李健  任永凤 《安徽医药》2020,41(2):156-159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与声触诊定量技术(VTQ)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I-RADS 3~5类乳腺肿瘤患者6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33例与恶性组27例,分别以术前VTQ及VTIQ弹性成像检查所获取的病灶剪切波速度(SWV)作为观察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种技术对BI-RADS 3~5类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VTIQ与VTQ技术的有效检出率分别为100%与86.67%(P<0.01)。采用VTIQ检查,良、恶性组SWV均值为(3.79±0.87)m/s、(5.40±0.81)m/s(P<0.01),以4.29 m/s为鉴别界值,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59%、特异性为84.85%;采用VTQ检查,良、恶性组SWV均值为(4.03±0.92)m/s、(4.70±0.72)m/s(P<0.01),以4.02 m/s为鉴别界值,VT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69.70%;VTIQ与VTQ技术的曲线下面积(AUC)对比提示,VTIQ诊断效能优于VTQ(0.89比0.75)。结论 VTIQ与VTQ技术均可用于BI-RADS 3~5类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但VTIQ技术较VTQ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应用超声造影定量评价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试验分组:健康对照组20名,肝硬化组30例。超声造影观察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肝实质的显影动态过程,应用造影分析软件(QLAB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得到定量参数,包括有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肝实质开始显影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并计算出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V-HVTT)。结果肝静脉开始显影时间肝硬化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HA-HVTT及PV-HVTT肝硬化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肝实质达峰值时间肝硬化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肝静脉开始显影时间、肝脏渡越时间及肝实质达峰值时间等参数可作为无创诊断早期肝硬化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肝中静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慢性肝病患者在接受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同时,采用B型超声检测肝中静脉内径,用ROC曲线分析肝中静脉内径诊断肝硬化的强度.结果 肝硬化患者肝中静脉内径[(3.82±1.84)mm]小于慢性肝炎患者[(6.15±1.67)mm](P<0.01),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肝中静脉内径[(2.98±1.15)mm]小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4.42±2.20)mm](P<0.05);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肝中静脉内径逐渐缩小,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s=-0.465),肝中静脉内径诊断肝硬化的截断点为4.7 mm,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813(P<0.01),其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73.5%,Youden指数为57.5%.结论 B型超声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对慢性肝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常实验兔肝脏的超声造影规律。方法应用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40只实验兔肝脏进行超声造影,测量正常实验兔肝静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HVAT)及肝动脉内造影剂出现的时间(HAAT),分析正常实验兔肝脏的超声造影规律。结果 39只实验兔在实验中观察及测量了HAAT及HVAT,在注射声诺维(SonoVueTM)后4~5 s,肝动脉出现了强化,随即强化信号减弱消失,肝静脉出现强化。注射0.1 ml及0.2 ml声诺维所测得的肝动静脉血流参数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声诺维对实验兔肝脏进行超声造影,能清楚的显示出实验兔的肝动脉及肝静脉的强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层粘连蛋白(LN)在不同阶段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观察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血清标本均来自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A组)20例、急性肝炎组(B组)15例、慢性肝炎组(C组)80例、肝炎肝硬化组(D组)8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LN。结果(1)肝病患者血清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NF-α含量逐渐增高(P<0.05)。慢性重度肝炎组血清TNF-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也明显高于慢性轻度肝炎组(P<0.01)。血清TNF-α含量从ChildA→B→C级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肝炎组患者血清LN含量较对照组较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度肝炎组血清L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轻度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LN升高幅度较大,与慢性肝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A→B→C级LN含量逐渐增高,且C级显著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TNF-α与LN二者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肝细胞损伤及其纤维化发展进程中,随着病情进展,TNF-α及LN含量逐渐增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侯长利 《中国药房》2005,16(1):53-5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15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 )、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 ,比较其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 ,与治疗前及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有明显改善慢性肝炎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效果 ,且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研究肝血管瘤超声造影(CEUS)的表现,总结肝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的表现特征。方法通过运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CPS)技术对17例肝血管瘤(共21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从而观察其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的增强表现。结果超声造影肝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早期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门脉期缓慢向心性充填,延迟期为最大增强。结论肝血管瘤在肝脏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中具有特异性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美洲大蠊提取物1组(APA1组)、美洲大蠊提取物2组(APA2组)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组(R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以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于造模7周(C组、M组、APA1组、R组)、9周(APA2组)分2批处死大鼠,评价各组大鼠转氨酶、白蛋白、透明质酸、层连蛋白、肝细胞形态、纤维组织增生及Bax、Bcl-2表达的情况。结果M组大鼠营养状况差,转氨酶、透明质酸、层连蛋白明显升高,血白蛋白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广泛坏死,伴有明显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肝硬化。APA1组、APA2组及R组大鼠转氨酶、透明质酸、层连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白蛋白高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肝小叶形态完整,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中央静脉区肝组织中Bcl-2/Bax比值高于模型组(P<0.05),而汇管区Bcl-2/Bax比值低于模型组(P<0.05)。APA1组大鼠体质量及白蛋白水平高于R组(P<0.05),转氨酶水平略高于R组,肝细胞变性较R组多见。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对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营养状况及调节细胞凋亡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超声造影(CEUS)血供增强模式的显像特征,探讨HCC 组织学分化程度与CEUS 的关系。方法回顾术前应用SonoVue 超声造影剂的224 例259 个HCC 病灶CEUS 表现,将所获得曲线形态、灌注参数及灌注模式与标本的组织分化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同分化程度HCC 始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达峰、增强和始消时间出现均最早,其次为中分化组,高分化组最晚;低分化组增强时间和廓清时间均最短,其次为中分化组,高分化组最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相早期造影剂灌注模式分为蛛网样、放射样及混合样三类,高分化组以放射样为主28 例(47.14%),蛛网样最少7 例(14.29%);低分化组大部分表现为蛛网样88 例(69.29%),只有6 例(4.73%)为放射样;中分化组大部分为混合样(49/83, 59.04%)。结论不同分化程度HCC 超声造影声学定量参数变化特征及动脉相灌注模式不同,CEUS 可作为评估 HCC 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扬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1):1060-106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5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其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与治疗前及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有明显改善慢性肝炎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效果,且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全部病人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为88.57%,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GG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0、7.084、7.414、2.460,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连黏蛋白(LN)、IV型肽原(Ⅳ-C)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A、PCⅢ、LN、Ⅳ-C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4、3.666、3.896、4.362,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