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YFRA21-1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可溶性片段,当分布有CK19的细胞恶变时,可释放CYFRA21-1进入血液循环而被检测出来.采用CYFRA21-1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用于辅助诊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本文就CYFRA21-1的特点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鳞癌)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肿瘤,免疫逃逸及T细胞信号的破坏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免疫治疗以此为靶点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成为了又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若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或者不同的免疫治疗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及当前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且发生机制不明.研究发现趋化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可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器官特异性转移,本文就CxCL12-CxCR4、CcL19/CCL21-CCR7生物学轴在头颈部鳞癌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由于解剖结构的限制,导致局部区域晚期、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存在治疗上的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Iressa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英]/TavinE…//Laryngoscope.1996,106(2).156~158对1961~1992年间于美国纽约大学医疗中心就治的388树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37名有转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不包括唇癌、外回道鳞癌、粘膜鳞癌和Bowen’s病以及夫访病例。37例中男29例,女8例,年龄47岁~87岁,平均年龄70岁。常见肿瘤原发部位:面颊部及耳前区9例,领部7例,耳廓6例,头皮6例,前额眉毛区4例,鼻背皮肤4例,下眼睑1例。其转移部位:颈部23例,腮腺16例,其次为肺、骨服、乳突淋巴结、肝脏。7例病人(1%)在初诊时已有转移,其中5例肿瘤原发于颞…  相似文献   

6.
RECK基因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K是新发现的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抑制剂和肿瘤抑制基因,它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能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研究发现此作用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密切相关.现就RECK与ECM、MMPs、TIMPs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做一综述,以期为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样细胞,目前认为,它是肿瘤细胞的起源,与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同样存在肿瘤干细胞,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蛋白质具有磷脂磷酸酶及蛋白磷酸酶双重活性,通过PIP3、FAK和MAPK等途径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黏附、细胞迁徙与分化及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理活动,与多种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作用已在众多恶性肿瘤中得到证明和进一步的扩展,但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提示PTEN在鳞状细胞癌中失活可能存在其特有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发生与宿主免疫功能抑制有关,主要发生于肿瘤的局部微环境中,并部分与癌细胞产生的可溶性抑制因子调节有关。其中一类为包括前列腺素(PGE_2)、白细胞三烯(leukotriene B_4,  相似文献   

11.
12.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肿瘤之一,超过95%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手术与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总体生存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同时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常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放化疗效果也差。靶向治疗的发现为HNSCC、特别是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了进一步认识靶向治疗的临床治疗作用,就HNSCC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常染色体畸变是否会引起头颈部鳞癌患者出现第二个原发性肿瘤 ,该文作者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法 (CGH)对 19例头颈部鳞癌患者肿瘤原发部位组织及周围 1cm和 5cm处粘膜组织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三处标本组织取出后立即液氮冷冻 ,取标本部分组织切片行苏木素 -伊红染色光镜下检查 ,除 1例 1cm处粘膜有原发性肿瘤外 (不足标本总量的 5% ) ,其他 1cm和 5cm处粘膜组织均未见肿瘤细胞 ,但有炎症反应 ,不影响 CGH的检测结果。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法检测肿瘤周围粘膜组织的基因 ,未发现有基因突变的情况。对 19例肿瘤组织进行同样基因检测 ,发现肿…  相似文献   

15.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DNA参与编码氧化磷酸化复合体系中的13种多肽链亚单位,线粒体DNA突变可以引起细胞氧化呼吸功能紊乱.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异常是其特点之一,因此线粒体DNA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就线粒体DNA突变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由于当前检查手段的局限性,无法准确的评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是否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灶,因此不能为我们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信息而使得许多患者接受了不适当的治疗.近些年来分子学的发展使我们能通过分子学手段来定义肿瘤的特征,从而为此类患者诊疗策略的确定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而针对相应分子的靶向治疗也有望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线粒体DNA参与编码氧化磷酸化复合体系中的13种多肽链亚单位,线粒体DNA突变可以引起细胞氧化呼吸功能紊乱.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异常是其特点之一,因此线粒体DNA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就线粒体DNA突变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作者使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判明头颈部鳞癌(SCCa)患者循环血液中免疫细咆成分之间的相互比例。OKT_(28)识别全部循环T细胞;OKT_4—Leu3a识别辅助T细胞;OKT_8-Leu2a识别抑制T细胞;Ia7.2识别Ia抗原-B细胞。巨噬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LeuM-1识别单核-巨噬细胞;抗IgD识别免疫球蛋白D-早期B细胞;抗κ-λ的抗体,识别所有携带免疫球蛋白的细胞:Leu7识别杀伤细胞;TH5.2识别产生IL-2的T_4阳性T细胞。检查对象为住院SCCa患音16人(8人最近诊断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作为免疫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是近来研究热点,而不同分化程度的喉、下咽中TMB的情况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既往诊治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探究TMB高低相关的因素及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3月~2016年6月诊治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24例,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样本TMB水平,结合患者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χ2检验或t 检 验,Kaplan-Mer ier单因素及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  截止到2019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24例患者中8例死亡。患者年龄41~77岁。根据AJCC分期III期患者8例,IV期16例。24例患者中低分化患者7例,中分化12例,高分化5例;TMB水平分析显示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即高分化TMB水平低,低分化TMB水平高;并且与化疗疗效相关,TMB水平高患者化疗疗效敏感。结论 TMB在病理分化程度不同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达水平不同,对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结合TMB及分化程度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