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 SS)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固有免疫途径的激活一直被认为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而Ⅰ型IFN是固有免疫防御机制抵抗病毒威胁的重要介质。近年来,有证据显示,Ⅰ型IFN在S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Ⅰ型IFN的激活,诱发SS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以及基于Ⅰ型IFN的治疗进展等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Szgren's Syndrom,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是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是一种主要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并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异常改变是p SS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特征还包括B细胞过表达、外周血产生大量异常的自身抗体、出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B细胞亚群异常,选择性浸润外分泌腺等组织、形成异位淋巴样组织。调节性B细胞是B淋巴细胞中具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的亚群。调节性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L-10、TGF-β、Foxp3等及与T细胞直接接触等参与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性B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表达及功能异常可导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晰。近年来研究表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还可能与IFN-γ的异常表达有关联。本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IFN-γ与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对IFN-γ与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涉及到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和原上皮细胞之间广泛而又复杂的相互作用,神经内分泌参与并影响免疫反应。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可释放催乳素、热休克蛋白70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催乳素和热休克蛋白70作为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中的成员在SS唇腺局部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关注。Th1/Th2失衡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内累积大量免疫原性核小体,刺激T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加重自身免疫反应。Th17/Treg失衡可能诱发或加剧SS的发生发展。B细胞反应性增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局部组织炎症损伤。SS患者唾液腺及血清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均较高,并与炎症活动及损害程度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SS炎性细胞迁移至病灶腺体及促进异位生发中心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外分泌腺的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口眼干燥,还可影响肺、肾、肝等多个系统。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途径的激活均可诱发SS,在SS患者中发现激活Toll样受体、JAK-STAT、TNF、NF-κB等信号通路均与SS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其潜在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SS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IL-7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通过影响T、B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体高度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瘤高发生率为特征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L-7/IL-7R的高表达与SS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关系密切,因此通过封锁IL-7/IL-7R可能会阻止SS患者炎症和组织破坏的发生,可能会为临床治疗SS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舍格伦综合征(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外分泌腺炎症为特点,可同时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症状.近些年来,随着对舍格伦综合征的免疫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而该病的病因机制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作为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 可以激活初始T细胞, 在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 DC分化、成熟及功能的调控机制备受关注。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快速发展,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这一庞大家族逐渐被人们熟知。近年来, 越来越多研究报道ncRNA在DC分化、成熟及其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对微小RNA(microRNA, 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DC分化、成熟及功能方面的相关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是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晰。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干燥综合征的关键发病机制与免疫紊乱及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存在关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血管活性肠肽(VIP)逐渐成为研究干燥综合征的热点。本文整理近年来VIP与干燥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成果,介绍VIP的的来源、结构、受体及其生物学活性,阐述干燥综合征在发病机制上与VIP的相关性,并从Th1/Th2、Th17及水通道蛋白角度归纳VIP对干燥综合征的影响,进而对VIP与干燥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但其临床研究远落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其他风湿性疾病[1],故对病因形成及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性研究,为加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抗Ro52抗体又称抗TRIM21抗体,是结缔组织病(CTD)中普遍存在的自身抗体之一。因最早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中发现,长期误认为是抗SS/Ro抗体中一个意义不明的组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抗Ro52抗体已正名为独立的自身抗体,然而其临床作用仍存在较多不确定。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结缔组织病可独立或联合存在抗Ro52抗体导致更异质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IL-22为IL-10家族成员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因子,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最近大量证据表明IL-22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等.然而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IL-22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可能起致病性作用,也可能起保护性作用.因此以IL-22作为靶点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干燥综合征(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iod Disease,AITD)一般包括常见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和少见的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AITD的免疫学特征有: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前者包括血清中可查到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后者的证据有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甲状腺细胞表达MICⅡ类抗原,末梢血中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活性变化等.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实验室异常有血清SSA(又称Ro抗体)、SSB(又称La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本文就AITD与SS的关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只有口、眼干燥而不并有另一肯定的结缔组织病者,称为原发性SS;如合并有其他结缔组织病者称为继发性SS。继发性SS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通过对我院70例原发性SS和91例继发性SS的常用实验室检测结果来探讨这两种类型的SS,以进一步了解本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类绝大部分基因可发生转录,约98%的产物为非编码RNA(ncRNA)。ncRNA参与调控基因转录、RNA成熟和蛋白质翻译,在机体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研究发现,ncRNA与卵泡生长发育、精子生成、胚胎植入等密切相关。本文总结近五年ncRNA在生殖领域的相关研究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体内能产生多种针对正常细胞不同成分的自身抗体,已证实其中一些自身抗体与特定的疾病表现有相关性~[1]。应用免疫印迹法能同时检测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为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ENA抗体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84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ENA抗体的阳性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来源为本院1997-12~1999-06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共84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3,皮肌炎21例,硬皮病11例,干燥综合征(SS)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2实验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核抗体核型和抗线粒体抗体核型分布特征。方法收集143例干燥综合征(SS)和1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SS患者中ANA阳性率(83.9%)明显高于PBC(72.5%)(P0.05),而PBC中AMA阳性率(88.3%)明显高于SS(14.0%)(P0.05)。斑点型和着丝点型(阳性率分别为55.9%和18.2%)是SS主要核型,对SS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和4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和56%;着丝点型和核模型(阳性率分别为23.3%和20.8%)是PBC主要核型,对PBC阳性预测值为52%和100%,阴性预测值均为60%。高滴度(≥1∶1 000)的ANA在ANA阳性的SS中占57.5%,PBC中占42.5%,两者差异显著(P0.05),而高滴度的AMA在AMA阳性PBC患者(67.0%)明显高于SS(40%)(P0.05)。结论 ANA和AMA的检测可用于对SS和PB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陛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DM)、干燥综合征(SS)和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出现周围动脉循环异常,导致相关临床症状,包括雷诺现象、手足掌面及甲周红斑和皮肤溃疡、坏疽。临床治疗自身免疫病引起末梢循环障碍主要是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