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蒙世佼  吴均  肖佳琳  任依 《中国卒中杂志》2007,15(11):1248-1250
目的 探讨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考试现状和问题,以及灰色关联在博士招生考试成绩分析中的
意义。
方法 分析2014-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方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
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
结果 与初试成绩相比,2014-2018年度脑血管病研究方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博士研究生复试
成绩均与普通招考总成绩灰色关联度更大。
结论 复试综合能力对博士普通招考影响更大,各高校应重视复试阶段的科学量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向博士为例,对我国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下简称专培并轨)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对专培并轨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见解。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0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了解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现状;向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介入方向在校的150名博士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其中33名进行访谈,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向博士关于专培并轨培养模式的认同及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25份(83.3%)。125名博士对专培并轨制度的整体了解情况,非常了解12名(9.6%),一般了解95名(76.0%),不了解18名(14.4%),不同类型的学生专培并轨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获取专培并轨制度的途径主要来自网络媒体(67.2%)、官方平台(49.6%)。调研对象对专培并轨制度的认同水平并不理想(40.8%),但是对专培并轨模式的接受度较高(90.4%)。专培并轨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减少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时间,学生对于同工同酬的意愿较为强烈。结论 神经外科博士对专培并轨培养模式的认知度需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近年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生源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生源 质量提高策略。 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7-2019年入学的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 研究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及是否为应届生等一般情况,毕业院校情况及入学方式等进行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生源总量持续增长,依次为35名,41名和59名;女生构成 比高于男生,三年女生比例分别为82.9%、85.4%和78.0%;以应届毕业生(84%以上)及本校生源 为主(56%以上);来自“211”或“985”高校毕业生较少,不足10%;近三年推免生占比分别为14.3%, 12.2%和22.0%,首都医科大学“5+3”长学制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分别为34.3%,22.0%和15.3%。 结论 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生源存在着优质生源缺乏、优质生源流失等问题。应在扩大 招生宣传、制定相关奖励配套政策、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不断推进,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无论是从临床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脑血管病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学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神经外科具有亚专业分类多、专业性强的特点,而其中脑血管病专科研究生又需要面对内科治疗和外科干预的双重学习,如何提高脑血管病专科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脑血管病专业的未来发展~([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方向博士专业学位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培养的方案,找到最优化的培训模式,保证教育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比网络远程招生与非网络远程招生方式下脑血管病方向统招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和成绩等信息,探讨网络远程招生方式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7—2022年脑血管病方向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招生方式将其分为两组,2017—2019年招收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为非网络远程招生组,2020—2022年招收的为网络远程招生组。本研究主要通过历年的研究生复试名单来获取研究数据,收集的信息包括考生的性别、年龄、民族、毕业院校、是否是应届生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对两组考生的上述指标进行差异化分析。结果 2017—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方向的统招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在所招收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中,女性88名(33.98%),比例低于男性,民族以汉族(246名,94.98%)为主,来源以应届毕业生(203名,78.38%)为主,网络远程招生组与非网络远程招生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网络远程招生组生源的平均年龄显著小于非网络远程招生组[(23.1±1.1)岁vs.(23.5±1.3)岁,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脑血管病方向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核评分细则,促进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公 平和高效。 方法 制定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流程,编制包括材料基础得分、学术表现和科研潜力得分、个 人特质得分三个项目的“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查评分细则。对2021年报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专业博士的学生材料进行审核和评分。 结果 2021年共58人报考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专业博士,全部提交了合格的报考材料。根据 评分细则对材料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申报者的基础得分均较高,平均为9.55±0.82分;学术表现 和科研潜力得分差异较大,最高116.84分,最低0分,中位得分为5(0~20)分;个人特质得分平均 4.93±3.36分。 结论 “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查评分细则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反映了脑血管病方向博士研究 生申报者的基本情况、学术和科研水平以及个人特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期刊俱乐部教学方法在硕士研究生重症脑血管病教育方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的重症医学专业(神经重症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 象,利用重症脑血管病方面的文献,前后分别采用文献解读报告教学法和期刊俱乐部教学法进行科 研素质培养。教学过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下医学研究生在重症脑血管病方 面的文献阅读量、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文献归纳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共入组硕士研究生14名,其中男性11名,女性3名。与文献解读报告会教学相比,应用期刊 俱乐部教学方法后,文献阅读量显著提高(10.64±0.40篇/月 vs 4.63±0.39篇/月,P <0.001);专 业英语阅读能力(86.54±4.60分 vs 76.91±4.49分,P <0.001)、文献归纳能力(76.43±3.52分 vs 66.43±3.66分,P <0.001)、英语口语表达能力(82.04±3.62分 vs 71.21±2.55分,P <0.001)均有显著 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也有提升(89.77±2.36分 vs 79.19±2.12分,P <0.001)。 结论 在医学研究生培训过程中,期刊俱乐部教学法是进行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习的10名脑血管病专业研究 生,开展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使学生对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 英语表达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结论 在精准医疗时代,开展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是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 性和拓宽知识面的有效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6-2017年新入血管神经病学科轮转的神经病学专 业学位研究生30名,随机分为PBL组(15名)和传统授课式教学的对照组(15名)。在血管神经病学科 临床轮转阶段对2组分别采用PBL教学与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比较2组出科考核时对缺血性脑血管 病的临床诊疗能力。 结果 接受PBL培养的研究生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影像判读能力、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病 例鉴别诊断能力、病例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患者预后预测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 的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的年龄和基线学习成绩并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相比传统授课式教学法,PBL有助于调动临床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及提 高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年度考核中应用客观结构化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对提升脑血管病住院医师结业考核成绩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核的脑血管病住院医师,收集其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北京市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脑血管病住院医师培训方案的改进.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北京市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结业技能考核成绩,对技能考核是否通过,以及辅助检查、病例考核、技能操作及人文沟通等分项成绩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二元logis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脑血管病患者98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20例)和90名健康对照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应用酶比色法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E3/4基因型频率及E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1%&#8197;vs&#8197;7.8%;14.7%&#8197;vs&#8197;5.0%,P均<0.05);而E3/3基因型频率及E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6.4%&#8197;vs&#8197;78.9%;75.6%&#8197;vs&#8197;88.3%,P均<0.05)。脑出血组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poE基因型之间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患因子,而ApoE3等位基因则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叶玉梅  许蓉  任依 《中国卒中杂志》2021,15(12):1360-1362
进修教育是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每年都会吸
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基层的脑血管病专业进修医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落后于临床需要,随着新兴
科技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教学新模式、新技术在教学中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叶玉梅  许蓉  任依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60-1362
进修教育是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每年都会吸 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基层的脑血管病专业进修医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落后于临床需要,随着新兴 科技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教学新模式、新技术在教学中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晨  汪凯 《中国卒中杂志》2007,15(11):1239-1243
尼麦角林是一种麦角生物碱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治疗。多项临
床前研究显示,尼麦角林对于认知障碍的改善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尼麦角林除能够改善脑循环,
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外,还具有营养神经及抗氧化等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尼麦角林能够改善患者
卒中后抑郁相关的情绪障碍以及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尼麦角林具
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暂无尼麦角林治疗导致纤维化或麦角中毒的研究报道。本文就尼麦角林在神
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晨  汪凯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1):1239-1243
尼麦角林是一种麦角生物碱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治疗。多项临床前研究显示,尼麦角林对于认知障碍的改善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尼麦角林除能够改善脑循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外,还具有营养神经及抗氧化等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尼麦角林能够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的情绪障碍以及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尼麦角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暂无尼麦角林治疗导致纤维化或麦角中毒的研究报道。本文就尼麦角林在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MRI及MRA对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120例颅脑MRI和MRA资料,包括自旋回波T1WI、T2WI和3D TDF(MOTSA法)MRA及3D重建(包括MIP及Navigato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正常脑血管、动脉瘤、血管畸形及动脉硬化的MR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3DTOFMRA可显示较细的血管分支,原始图像对末梢血管显示更加清楚。较小动脉瘤常规MR显示困难,MRA的MIP像部分显示,所见动脉瘤均可借助原始图像上作出诊断;Navigator技术可进一步观察动脉瘤颈部开口和瘤腔内壁;对已行GDC栓塞治疗后的动脉瘤,MRA原始图像可提示治疗后瘤体是否完全闭塞或再通。小血管畸形尤其静脉畸形诊断较困难,C,d—DTPA增强后可显示。MRI可显示硬化血管腔狭窄、血管壁增厚或粥样斑块,MRA结合Navigator,可进一步发现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腔狭窄程度。结论MRI和MRA相结合,尤其对MRA原始图像观察和Navigator技术的应用,对小动脉瘤、血管畸形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性均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叶玉梅  陈瑛  许蓉  任依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11):1194-1196
临床研究是现代循证医学的基础,临床医师是临床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临床医师科 研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临床试验的规范和医学科研的进步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研究医 师培养的必要性,明确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途径。通过培养医 师临床研究能力推动脑血管病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