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切线野(TW)、野中野调强(FIF - IMRT)、切线逆向调强(T -IMRT)和容积调强(VMAT)4种放射治疗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方法:15例左侧早期(pT1-2 N0 M0)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放疗。CT 模拟定位扫描后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在同一患者 CT 影像上分别做 TW、FIF - IMRT、T - IMRT 和 VMAT 4种治疗计划设计。PTV 剂量为50Gy,V47.5≥95%。4种计划的剂量限制相同。在剂量-体积直方图中读取4种计划靶区剂量的分布参数,心脏、双侧肺脏及对侧乳腺受照剂量和体积,对各参数的均数进行比较,并比较4组平均机器跳数差异。结果:4种计划都满足 V47.5≥95%。VMAT 与 T - IMRT、FIF - IMRT 和 TW 计划相比,明显提高了靶区适行指数(CI,P ﹤0.05)。VMAT、T - IMRT和 FIF - IMRT 与 TW 相比,明显改善了靶区均匀性指数(HI,P ﹤0.05)。VMAT 增加了危及器官(心脏和同侧肺脏)V 5、V10和 V20的受照射体积,但是没有增加﹥ V30的照射体积。VMAT 明显增加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 ﹤0.05),T - IMRT 和 FIF - IMRT 明显降低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 ﹤0.05)。VMAT 与T - IMRT、FIF - IMRT 和 TW 相比,明显增加了机器跳数(P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4种计划比较,VMAT 明显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增加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和机器跳数,延长了治疗时间。T - IMRT 和 FIF - IMRT 也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半弧容积动态旋转调强(VMAT)放疗、切线弧VMAT放疗和逆向调强放疗(IMRT)3种放疗技术在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使用MONACO 5.1计划系统,分别采用半弧VMAT、切线弧VMAT和IMRT三种放疗技术,处方剂量均为计划靶区(PTV)50 Gy/25 f、计划肿瘤靶区(PGTV)60 Gy/25 f,评估3种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以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 半弧VMAT的PGTV靶区CI优于IMRT(P﹤0.05).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较IMR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患侧肺组织V10的照射范围(P=0.04).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较半弧VMA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健侧肺组织V5(P﹤0.001)、V10(P=0.04)、心脏的V10(P=0.01)、Dmean(P=0.01)及健侧乳腺组织V5(P﹤0.01)的剂量范围.而IMR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健侧肺组织V5、V10的剂量范围(P﹤0.05).结论 对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同步推量放疗,VMAT放疗技术尤其是半弧VMAT放疗技术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可以降低周围大部分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种放疗方式(3DCRT,IMRT,VMA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20例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所有靶区及危及器官均由同一高级放疗医师勾画,包括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OAR),并由同一高级放疗物理师分别设计3DCRT、IMRT、VMAT 三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比较三种计划的计划靶区(PTV)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度指数(CI),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最小剂量(Dmin);肺、心脏的V5,V10,V20,V30,V40,Dmax,Dmean及Dmin等。结果:3DCRT、IMRT、VMAT三种放疗计划适形度指数(CI)分别为 0.75±0.08、0.84±0.04和0.89±0.04(P<0.05),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 0.11±0.12、0.11±0.08 和0.10±0.09。VMAT与IMRT计划降低了危及器官高剂量区体积,但相应增加了低剂量区体积,尤其VMAT计划的心脏、患侧肺V5、V10明显增加(P<0.05)。结论:IMRT计划不仅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而且降低了心脏和肺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及平均剂量。因此,IMRT计划更适用于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靶区以及心脏、同侧肺的照射剂量分布情况。方法对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疗的37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采取CT定位并行调强放射治疗,采用IMRT及3D-CRT 2种照射计划,总剂量均为50 Gy,1次/d,5 d/周,共照射25次。观察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计划D95剂量高于3D-CRT计划,而IMRT的V105%、V110%、HI明显低于3D-CR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MRT的肺V20、V30、V40以及心脏V5、V30、V40均显著低于3D-CRT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5例患者左侧乳腺体积超过500 cm3,22例小于500 cm3,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IMRT计划的D95、V105、V110、HI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IMRT靶区剂量更接近于处方剂量,靶区剂量分布较3D-CRT更均匀,有更好的适形性,能更好地保护肺脏、心脏等周围组织,而且IMRT放射治疗受CTV影响较小,靶区内剂量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旭  李凯  李娜  贾明轩 《现代肿瘤医学》2016,(20):3213-3216
目的:比较3D-CRT、IMRT、VMAT三种技术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皮肤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3D-CRT、IMRT、VMAT三种计划,比较三种计划间靶区适形度、均匀指数等剂量学参数及皮肤等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靶区适形度IMRT(0.64±0.04)及VMAT(0.64±0.09)均优于3D-CRT(0.33±0.03)(F=82.2,P<0.05);均匀指数IMRT及VMAT分别为(0.12±0.02)和(0.11±0.02),好于3D-CRT(0.14±0.01)(F=8.1,P<0.05)。皮肤受照剂量比较中V30、V40、V45、V50、Dmean各项指标IMRT及VMAT均好于3C-CRT(F=9.0~125.6,P<0.05);对IMRT及VMAT作进一步LSD比较:V30、V5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等于0.109、0.571、0.258),而V40及V45 VMAT比IMRT分别降低了5.6%和3.47%(P分别等于0.000及0.027)。结论:左乳腺保乳术后放疗中相比于3D-CRT,IMRT及VMAT两种技术提供了更好的靶区剂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受照剂量;而VMAT相比于IMRT可进一步降低皮肤V40及V45受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6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1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4例,右侧乳腺癌2例,应用三维调强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常规切线野与IMRT2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来比较2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在2种计划中,95%PTV均接受50Gy,99%PTV均接受95%的处方剂量;但在IMRT计划组V110%(接受大于110%处方剂量体积占PTV的百分比)下降了9.1%(46.3%比37.2%,P<0.05);同侧肺的V20(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肺体积占同侧肺体积的百分比)下降了7.2%(26.8%比18.0%,P<0.05);同侧肺的V30下降了12.0%(23.2%比11.2%,P<0.05);4例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V30下降了3.8%(7.0%比3.2%,P<0.05)。结论全乳IM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改善了靶区内剂量的均匀性,降低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缩小了危及器官的照射体积,尤其是同侧肺、心脏的照射体积,降低放射性肺炎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is~2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6例,右侧乳腺癌4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为每位患者设计两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即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TV)、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7.83 %、97.61 %,与常规计划相比IMRT计划的PTV接受<95 %处方剂量与>103 %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和(IHI) 从25.42 %减少到2.71 %,PTV接受至少105 %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 %)从25.79 %减少到1.08 %,IMRT计划改善IHI和减少V105 %的平均值,在PTV较大的患者中更明显。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6.72 Gy减少到4.95 Gy、心脏接受3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30)从7.23 %减少到1.04 %。所有患者同侧肺的Dmean从9.19 Gy减少到7.65 Gy、至少接受20 Gy 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从22.34 %减少到20.18 %。对侧乳腺Dmean从5.12 Gy减少到3.52 Gy,对侧肺Dmean从2.76 Gy减少到1.79 Gy。右侧患者肝脏Dmean从7.23 Gy减少到1.04 Gy。结论 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是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OARS的受照剂量与容积,乳房体积大的病例可以通过IMRT获得更好的剂量学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VMAT和IMRT靶区与OAR剂量行Meta分析。 方法 文献检索纳入相关研究,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参数。 结果 11项研究的154病例纳入Meta分析。PTV-全乳和PTV-瘤床的 Dmean、均匀性指数均相近(P>0.05),VMAT计划中PTV-全乳、PTV-瘤床适形性指数值较IMRT计划高(P=0.000、0.002)。当靶区平均体积≤634cm3时,心脏 Dmean、V5、V20、V30,左肺 Dmean、V5、V20,右肺、右侧乳腺 Dmea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心脏 Dmean、V5、V20 IMRT计划优于VMAT (P=0.037、0.005、0.030),V30 VMAT计划优于IMRT (P=0.001)。左肺 Dmean、V5、V20及右肺Dmea IMRT优于VMAT (P=0.013、0.000、0.000及0.001)。右侧乳腺 Dmean也相近(P>0.05)。 结论 VMAT和IMRT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对于危及器官,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VMAT和IMRT受量无明显差异;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IMRT在心脏、肺的保护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Huang XB  Jiang GL  Chen JY  Chen LF  Hu WG 《癌症》2006,25(7):855-860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三维计划系统评价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与适应证。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is~2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00c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s,DVH)来比较各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at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8.3%和97.7%。与常规计划比较,IMRT计划的PTV接受<95%处方剂量与>103%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和(inhomogeneityindex,IHI)从29.9%减少到2.9%,PTV接受至少105%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从28.2%减少到0.6%;IMRT计划改善IHI和减少V105%的平均值在PTV较大的患者中优势更明显。左侧患者中冠状动脉的最大剂量(Dmax)以及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分别从5057.1cGy减少到4832.9cGy和从629.8cGy到450.7cGy;右侧患者肝脏的Dmean从283.9cGy减少到172.0cGy;所有患者中同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925.2cGy减少到765.9cGy,从16.0%到15.3%,Dmean与V20的平均值在IMRT计划中减少的百分比在不同射野中心肺厚度(centrallungdistance,CLD)亚组中分别是14.7%与20.9%,7.0%与12.9%;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Dmean也分别从75.4cGy减少到20.3cGy和从30.9cGy到16.1cGy。结论: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在于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并一定程度上降低OARs的受照剂量与容积。乳房体积和CLD较大的病例可以通过IMRT技术获得更好的剂量学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VMA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混合调强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和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设计两组放疗计划。第1组仅以全乳作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50 Gy分25次完成;第2组以全乳及瘤床同步加量区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全乳50 Gy、瘤床同步加量区60 Gy,分25次同步完成。分别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与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相比,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未能提高单纯全乳照射者靶区CI、HI值(P=0.866、0.056),反而全面增加了OAR受量和调强野机器跳数(P=0.000~0.050和P=0.002);但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能减少肺受量、脊髓受量、调强野机器跳数、计划执行时间(P=0.004、0.001、0.000、0.000)。结论 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能更好保护OAR,提高计划执行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及锁骨上下区同时照射的固定野静态IMRT、固定野动态IMRT (DMLC)与VMAT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选择2012—2015年本院女性乳腺癌患者 14例,照射范围包括胸壁及锁骨上下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3种计划并使用相同优化条件,以DVH为依据比较PTV及OAR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 IMRT、DMLC、VMAT三者的 V95、V98、CI、HI值组间比较结果均为VMAT最优(P<0.009)。患侧肺 V5、V20及 Dmean值,健侧肺 V5及 Dmean值VMAT计划值均最优(P<0.022)。脊髓平均剂量VMAT最低(P=0.004)。 结论 对于全乳及锁骨上下区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方式首选VMAT,在能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正常组织受量,减轻放疗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放疗科2018年度收治的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左、右侧乳腺癌患者各25例。分别采用正向调强、逆向调强、容积调强等3种调强治疗方法制定全乳同步瘤床加量放疗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度(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同侧肺(V 5 、V 20 、V 30 )、心脏(D mean 、左乳癌V 25 、右乳癌V 15 )、对侧乳腺(D 2 、D mean );单次治疗的总跳数(minute,MU)及出束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乳房体积大小对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正向调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全乳靶区CI分别为0.69±0.09、0.86±0.06和0.79±0.07(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CI分别为0.71±0.15、0.79±0.15和0.80±0.12(两两比较P=0.007、P<0.001和P=0.624),全乳靶区HI分别为0.17±0.03、0.13±0.03和0.18±0.03(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HI分别为0.17±0.05、0.07±0.01和0.10±0.02(两两比较P<0.001)。同侧肺V 5 为56.08±7.24、46.08±5.48和57.82±6.64(两两比较P<0.001、P=0.079、P<0.001),V 20 为27.96±2.57、20.28±2.13和23.44±2.71(两两比较P<0.001、P=0.025、P<0.001),V 30 为22.34±2.20、15.40±2.37和16.42±2.82(两两比较P<0.001、P=0.006、P=0.012)。左乳癌心脏D mean 为775.48±113.23、584.20±223.04和634.24±174.38(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45),右乳癌心脏D mean 为209.32±84.60、125.56±41.65和200.80±49.74(两两比较P<0.001、P=0.524、P<0.001),左乳癌心脏V 25 为8.20±1.73、5.02±1.38和6.65±1.56(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37),右乳癌心脏V 15 均为0值不做比较。对侧乳腺的D mean 为288.05±105.14、108.25±56.47和123.59±73.79(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23)。单次治疗MU为285.74±17.73、1463.94±227.74和445.50±98.22(两两比较P<0.001),出束时间为205.12±20.68、343.26±37.59和138.06±13.53(两两比较P<0.001)。50例患者以患侧乳房体积平均值764.89 mL为界分成两组,乳房小体积组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CI、HI以及单次MU与出束时间优于乳房大体积组,而在正常器官剂量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在靶区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正向调强计划。其中逆向调强计划稍优于容积调强,推荐用于耐受较好、有长期生存预期的中、青年患者;而容积调强计划的单次MU更少,出束时间更短,建议老年、乳房体积较大的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及锁骨上下、内乳淋巴结引流区三种放疗方式在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20例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的定位CT资料,设计固定野滑窗调强放疗(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dMLC)、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HT)三种计划,并对剂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T在术后瘤床(plan targetvolume of tumor bed,PTVtb)的平均剂量(mean dose,Dmean)、D1、适形度(homogeneity index,HI)和全乳及淋巴引流区的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PTV)的Dmean、均匀性(conformity index,CI)均优于dMLC和VMAT,并且降低心脏和患侧肺的Dmean、V5、V10、V30。HT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Dmean以及D1比较中剂量最低,但相比VMAT及dMLC,HT增加健侧乳腺的D1和Dmean  结论  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HT对降低心脏毒性和保护患侧肺最有优势,但对健侧肺低剂量控制不如VMAT和dMLC,dMLC对健侧肺及健侧乳腺低剂量控制最佳,但对心脏及患侧肺的高剂量控制最差。在临床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划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保乳术后全乳照射 VMAT 与静态 IMRT 的剂量学差异,探索 VMAT 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2015年入组乳腺癌患者10例,左侧、右侧乳腺癌各5例。用 Varian Eclipse 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双弧VMAT 和5野 IMRT 计划,PTV 处方剂量50Gy 分25次,用 Delta 4进行剂量验证。配对 t 检验比较两组计划PTV、OAR 受量、机器跳数及有效治疗时间。结果: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 VMAT 与 IMRT相比CI 值分别为(1.01±0.1)和(1.36±0.2)(P <0.05);HI 值分别为(0.124±0.01)和(0.173±0.02)(P <0.05);心脏 V20、V30、Dmean增高(P =0.041、0.012、0.002);肺 V20-V3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增加了患侧肺的 V5(58.2±3.5)% vs (51.4±4.2)%(P <0.05);机器跳数分别为(452±98)和(786±32)(P <0.05);有效治疗时间(2.5±0.89)min 和(15±1.78)min(P <0.05)。结论:在靶区覆盖率相似前提下,VMAT 可降低部分 OAR 受量,并能改善 CI 值、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有效治疗时间。Synergy 平台上的 VMAT 计划剂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