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鼻腔血管瘤治疗丰富手段,促进有效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鼻腔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取鼻内镜下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案,对照组行传统的鼻内镜下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组均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传统切除术均可作为鼻腔血管瘤手术方法选择,但相比传统切除,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有良好的微创优势,对鼻腔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侵扰和破坏小,能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双极射频联合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探讨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6月~2010年6月利用鼻内镜下双极射频联合鼻腔微型填塞治疗出血部位明确的鼻腔深部出血79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9例鼻腔深部出血,一次性治愈76例,术后患者痛苦小,随访1个月未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双极射频联合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患者术后痛苦少,是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6年7月至2003年5月经鼻内镜下剪切分离加双极电凝治疗鼻腔粘连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7~53岁,平均29.6岁。双侧粘连19例,单侧7例;粘连范围均达鼻甲长度的1/4以上。发生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11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摘除术6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为顽固性后鼻腔出血的治疗提供了简捷而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内外已普遍应用鼻内镜技术治疗鼻出血。我们科室采用鼻内镜下电凝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后鼻腔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0月~2017年4月完成的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51例,并对术中采用的吻合泪囊瓣的方法、术后处理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49例,无效2例,手术成功率96.1%,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二次手术进行泪道置管。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首选手段,妥善的处理泪囊瓣以及合理细致的术后局部处理,符合鼻腔生理功能恢复,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和减少局部瘢痕增生和骨炎的反应,提高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超声刀在鼻内镜鼻腔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超声刀应用于鼻腔血管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点. 方法 10例鼻腔血管瘤患者在鼻内镜下,利用超声刀直接闭合切除血管瘤. 结果 10例均一次成功摘除血管瘤,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2~3天治愈出院. 结论鼻内镜下超声刀切除鼻腔血管瘤,具有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鼻腔血管瘤极易出血,加之鼻腔鼻窦血运丰富,手术切除病变时出血较多,有时因出血使术野不清,病变范围显示不清,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不利于肿瘤彻底切除。如何能减少出血,缩短术程,保证彻底切除肿瘤,我们研制了一种具有电烧、切割、剥离、吸引功能的吸引管,与鼻内镜配合使用。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63例鼻腔血管瘤,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鼻鼻内镜入路(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EEA)手术在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将近20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取得了不低于开放手术的近期疗效,由于其微创的特点,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颅底解剖知识、手术器械和材料、鼻内镜技术的进步, EEA的手术范围和适应证逐渐扩大,但现有研究证据级别低,其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证实,仍缺乏被广泛接受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对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结果:随访1~4.5年,仅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病例12例,其中筛窦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鼻中隔乳头状腺癌1例、鼻中隔黏液表皮样癌1例、腺样囊性癌4例.结果 根据内镜下所见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2例肿瘤全部切除.所有病例随访1 5~52个月(...  相似文献   

11.
鼻腔血管瘤是发生于脉管组织的良性肿瘤,分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类。前者多见,并多发生于鼻中隔。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及上颌窦内,多见于青壮年。我科2005年3月~2006年8月将鼻内镜与等离子系统联合应用治疗鼻腔血管瘤42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血管瘤是鼻腔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往多以手术切除、激光、冷冻或电灼等方法治疗,损伤范围大,出血较多,恢复慢,且鼻腔深部的肿瘤因视野受限,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我们将鼻内镜与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治疗9例鼻腔血管瘤病人,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9例病人中,男7例,女2例,年龄13~51岁,平均37.8岁。病史2周~5个月,平均1.2个月。病人均表现为鼻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诊治的15例鼻腔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于鼻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1次完整切除,出血量为1~150 ml,平均约15 ml,术后鼻腔仅以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未另行其他填塞止血,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随访2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卜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鼻腔血管瘤具有简单、微创等优势,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治疗鼻腔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优越性。方法:将鼻内窥镜与射频联合应用治疗鼻腕血管瘤患者15例。结果:15例均一次成功摘除血管瘤,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随访0.5 ̄4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治疗鼻腔血管瘤,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手术安全彻底、患者痛苦少及不遗留面部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正>鼻内镜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以来,其适应证已逐渐拓展到鼻眼相关外科及鼻颅底外科,且越来越多应用于鼻腔鼻窦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科自2006年来应用鼻内镜电视监视系统下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用于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经鼻行腺样体切除术35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0.5~2年,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病变切除更加彻底,手术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7.
18.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状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头面部胀痛及嗅觉减退和丧失等。近年来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CRS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虽然鼻窦手术方法较以往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临床实践发现鼻内镜手术仍无法彻底清除病灶,术后鼻腔黏膜粘连、水肿、愈合延迟等发...  相似文献   

19.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严重者大量鼻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鼻腔前端出血视野好,治疗较容易,而隐蔽性鼻出血部位深在,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暂归为难治性鼻出血。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近年来我科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烧灼治疗鼻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2005-2009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改良及其疗效,就改良手术方法和目的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1例(35眼)。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9~70岁,平均31岁。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随访6~20个月。结果31例(35眼)慢性泪囊炎,双眼患者4例;2例(2眼)为鼻内镜手术损伤致泪囊炎。前期泪囊鼻腔激光手术病史4例(5眼),鼻外径路手术2例(2眼)。28例(91.4%,32/35眼)治愈,症状消失,鼻腔造孔通畅。1例术后1周取出膨胀海绵时发生鼻腔黏膜瓣位置移位;2例术后6个月造孔瘢痕闭锁,其中1例再手术后治愈。总有效率97.1%(34/35眼)。结论保留鼻腔黏膜瓣并以此修复裸露骨质,可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骨质和瘢痕增生,有助于提高和取得满意的临床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