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将MBPS值≥35 mm Hg列入MBPS组(32例),MBPS值<35 mm Hg列入非MBPS(48例),计算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身高体质指数(BMI),常规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通过心电图测量患者左心室电压,通过心脏超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分析两组的MBPS值,分析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危险因素,分析MBPS与LVH的关系及危险性.结果 两组患者BMI、TC、TG、HDL-C、LDL-C和F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高血压病程为(22.69±4.32)年,非MBPS组为(17.42±4.5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左心室电压为(5.03±0.46) mV,非MBPS组为(4.76±0.53)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PS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血压分别为(139.66±3.09)、(76.86±4.15)、(108.25±3.17)mmHg,非MBPS组分别为(138.08±2.07)、(75.02±4.34)、(107.42±3.19) mmHg,MBPS组24h平均收缩压与24h平均血压高于非MB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PS组LVMI为(123.44±3.35)g/m2,非MBPS组为(121.60±3.27)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PS组MBPS值为(37.44±1.66)mm Hg,非MBPS组为(24.67±4.11)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LVH的发生率(56.25%)高于非MBPS组(29.常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有MBPS比非MBPS者风险高1.10倍.结论 MBPS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有MBPS者更易发生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
王纬 《现代保健》2014,(29):10-13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压晨峰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压晨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53.4%明显高于〈60岁组的41.9%,血压晨峰值(33.1±18.1)mm Hg明显高于〈60岁组的(27.1±15.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的相关性,为后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为对照组(68例,无血压晨峰)和观察组(60例,有血压晨峰)。比较两组患者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LVEDD、IVST、LVPWT、LVMI及血清BUN、SCr、Cys-C、GFR、尿mAlb、α1-M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压晨峰与心室重塑、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  相似文献   

4.
焦念会  陈炜 《职业与健康》2004,20(6):125-125
高血压晨峰现象和昼夜节律的消失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1,2 ].日常诊疗工作中偶测血压,很难了解患者的晨起血压和昼夜节律.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可根据血压的变化特点,调整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减少血压的晨峰和保持昼夜节律,减轻靶器官的损害.笔者通过对单纯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血压晨峰和昼夜节律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说明,高血压晨峰和昼夜节律消失,对靶器官的损害;强调测量动态血压减少晨峰和保持昼夜节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CHD)并发糖尿病(DM)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心肌梗死发生率高,预后差[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93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临床及CA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CAG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2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肥胖情况、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情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情况、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情况、服用抗血小板药情况、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记录服用降压药种类。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版)》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130/80 mmHg为血压达标;以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之间,餐后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为血糖控制达标。结果 22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54例(23.68%),血糖控制达标116例(50.88%)。血压达标情况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肥胖情况、缺血性脑卒中情况、PCI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压达标情况在不同降压药种类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情况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服用降压药种类...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CHD)并发糖尿病(DM)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心肌梗死发生率高,预后差[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93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临床及CA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CAG的特点。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7~1999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CAG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7例.使用自制的调查表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现场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计算体质量指数,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患者中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受教育程度、吸烟及饮酒情况、高盐饮食情况、规律锻炼情况以及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心率、规律服药情况、血脂水平、空腹血糖、尿酸水平。出院时测量血压,将收缩压≥15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血压未达标,分为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水平,将39例患者归入血压达标组,58例患者归入血压未达标组。血压未达标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饮酒史、吸烟史、高盐饮食比例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规律锻炼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比例、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未达标组患者心率、总胆固醇、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规律服药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10.
每天清晨血压升高称之为高血压晨峰。是清晨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的现象。虽然正常人的清晨血压也可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夜间血压的20%,不产生症状,不必治疗。而高血压患者常常超过夜间血压的30%,甚至更高,所以必须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每天清晨血压升高称之为高血压晨峰。是清晨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的现象。虽然正常人的清晨血压也可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夜间血压的20%,不产生症状,不必治疗。而高血压患者常常超过夜间血压的30%,甚至更高,所以必须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有无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特点。结果在22:00-6:00,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时段伴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晨峰出现频率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受到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的直接影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明显,晨峰增加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并诊断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118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分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正常心电图为26例,异常心电图为92例,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77.97%,其中,T波改变占58.17%,ST-T改变占34.78%,心律失常占33.95%;患者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男女性别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年龄组比较,患者年龄越高,检出率越高,三个年龄组之间,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血压分级比较,高血压分级越高,检出率越高,三个分级之间,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血压的分级的升高而增加。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的检查,积极接受治疗,控制血压,减少对心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研究对象按每组4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随机偶测血压法,观察组的患者则实施24h血压动态监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监测满意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白天、夜间、24h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舒张压总负荷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收缩压总负荷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监测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监测过程中,采用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可全面掌握患者的血压状况,有效提升患者的监测满意度,更有利于达到预期监测效果,从而更好地预测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时间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为观察组,以同期入院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24h血压动态监测,对比分析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白昼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24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颈动脉硬化、微量蛋白尿(Micro albuminuria,MAU)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为晨峰组(n=86)和非晨峰组(n=74),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比较两组患者CCA-IMT、颈动脉斑块的差别.所有对象于血压监测次日进行晨MAU、血糖和肾功能检测,观察两组间的差别.结果 晨峰组CCA-IMT显著>非晨峰组(P<0.05);CCA-IMT与年龄、24h平均收缩压、空腹血糖和血压晨峰呈正相关(P<0.01);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明显增高.晨峰组MAU、尿酸与非晨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与年龄、血压晨峰、血糖及尿酸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MAU有关,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重视晨峰血压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简易智能心率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对血压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收的9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实施随机固定某时段监测,观察组采用简易智能心率血压监测仪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心率改变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日夜血压水平变化异常率及晨峰出现率。比较两组患者对于血压检查的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天血压、日间血压、夜间血压与全天血压总负荷水平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日夜水平变化异常分型中非杓型较对照组低,而晨峰出现概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于血压检查的满意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简易智能心率血压监测仪进行血压监测能够更好地发现血压异常状况,指导临床调整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艳芳 《医疗装备》2020,(19):100-101
目的探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医院就诊的11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期间的血压测量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偶测血压法,试验组采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测量血压,两组均根据血压测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测量血压,利于及时准确地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并可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有高血压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晨峰现象进行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变化、晨峰血压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24h舒张压和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晨峰值均低于对照组,血压晨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晨峰控制率,降低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20.
肖倩 《医疗装备》2021,(6):68-70
目的探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偶测法测量血压,试验组采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测量血压,比较两组24 h、昼间、夜间的平均血压、血压总负荷情况及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率。结果试验组24 h收缩压(SBP)为(144.39±11.28)mmHg、舒张压(DBP)为(94.12±9.53)mmHg,昼间SBP为(151.09±12.76)mmHg、DBP为(95.07±10.15)mmHg,夜间SBP为(137.39±10.05)mmHg、DBP为(84.79±9.31)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130.05±10.87)mmHg、(82.23±9.10)mmHg,(141.13±10.97)mmHg、(90.12±7.34)mmHg,(130.48±10.59)mmHg、(77.58±8.64)mmHg;试验组SBP总负荷为(50.53±9.71)mmHg,DBP总负荷为(35.30±10.37)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56.59±10.31)mmHg、(48.39±11.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全面掌握血压情况,对病情预测及稳定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