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 评价鼻用类固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单纯腺样体生长儿童261例, 其中腺样体肥大190例(72.7%)。观察组为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生长儿童162例, 其中腺样体肥大110例(67.2%)。两组均给予鼻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喷剂)持续喷鼻3个月后于鼻内镜下复查。结果 对照组并发腺样体肥大构成比为72.7%,观察组并发腺样体肥大构成比为67.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 P>0.05)。对照组采用鼻用类固醇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减少112例(58.9%),观察组有效腺样体体积减小89例(80.9%)(χ2=19.04, P<0.01)。结论 经鼻用类固醇治疗, 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体积减小程度较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明显。对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可优先考虑应用鼻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治疗对其行为方面的影响。方法:117例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2例,局部使用类固醇喷鼻剂,连续使用2~3个月,同时给予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研究组75例,给予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同时使用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3个月后对所有患儿进行行为调查比较,内容包括睡眠、性格、记忆等方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在腺样体肥大、鼻部症状以及临床问卷分值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经治疗后在"响鼾"、"不安宁的睡眠或频繁醒觉"、"鼻阻塞而张口呼吸"以及"频繁的上呼吸道感染"4个症状较对照组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宜采用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利于行为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腺样体肥大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OME)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岁以下87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病史,分析AR、咽鼓管功能不良及OME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AR发病率为30.11%,A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P<0.01)。6岁以内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及OME的概率高,其中1~3岁组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最大(P<0.01)。春季OME发病率高(P<0.001)。与不伴AR患者相比,伴有AR患儿患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概率增加了0.4倍(P=0.042);但患有OME的检出率减少了32%(P=0.0472)。结论 在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多种因素使咽鼓管功能不良乃至OME高发。其中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生理、病理、发育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变态反应是次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者因逐渐发育完善,致病性降低,后者致病性增高,但总的发病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及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9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研究组观察3、6个月,对照组观察3个月,采用VAS评分记录患者鼻过敏和睡眠打鼾症状的变化,采用鼻内镜检查及鼻咽侧位片A/N比检测患儿腺样体大小的改变。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过敏症状、睡眠打鼾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②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组睡眠打鼾症状VAS评分低于舌下含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治疗后腺样体A/N比率均小于治疗前,且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组小于舌下含服组(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过敏症状、睡眠打鼾症状及腺样体大小,可作为非手术干预治疗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抽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均对患儿进行鼻咽侧位像DR扫描,测定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值)来评定腺样体的大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供患者对疾病程度和生活质量所受的影响程度进行自我评估,依据症状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对睡眠、学习及工作的影响程度评分。应用Spearman秩相关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合并变应性鼻炎20例,占33.3%。腺样体肥大1级患儿4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1-4分;2级6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7分;3级10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10分。腺样体肥大等级越高,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也越高。腺样体肥大与合并变应性鼻炎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和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相关性,腺样体肥大也是造成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因素之一。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明确主要病因与腺样体肥大有关时,可采用对腺样体肥大的专业治疗,可有效消除变应性鼻炎的病源,改善患儿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腺样体(咽扁桃体亦或是增殖体)好发于鼻咽顶后壁衔接处的淋巴组织,一般情况下,该病在儿童出生时就存在,当生长至6~7岁症状明显,而10岁会缓慢萎缩,直至彻底性消失。如若其毗邻器官(鼻部、咽喉部等)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则会增加腺样体的萎缩,进而诱发腺样体病理性肥大,对儿童生命产生严重威胁。西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其副作用较多,需找寻其他治疗方法。文章综述近年来中西医于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治疗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提高患儿疗效。  相似文献   

8.
自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8月 ,本科对 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 ,在鼻内镜下 ,利用微波热凝原理进行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6例。年龄 5~ 13岁 ,平均 8.7岁 ,病程 2~ 7年 ,其中合并分泌性中耳炎 7例 (12耳 ) ,慢性扁桃体炎 2 2例 ,慢性鼻窦炎 8例。全部病例均作纯音测听加声导抗检查、鼻镜检查、咽腔检查及鼻内镜检查。 3例有腺样体面容 ;7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鼓室压图均为B型 ,纯音测听听力损失 16~2 5dB ;2 2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者 ,其中两侧扁桃体Ⅲ°12例。8例鼻镜检查 ,…  相似文献   

9.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ETA)和传统的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TCA)的优缺点.方法 将资料完整的14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吸切术组78例(ETA组)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组70例(TCA组),随访6~12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TA组术后腺样体切割干净,无残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TCA组术后有25例残留.结论 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术野清晰,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儿童腺样体肥大11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由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的病例逐渐增多,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危害性引起了人们重视。我科3年来收治腺样体肥大患儿110例,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群体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OME)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并发OME的发病情况,有无AR病史,有无鼻类固醇激素使用病史等资料。结果: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在不考虑鼻类固醇激素的作用下,伴AR组和不伴AR组中OME发生率分别为25.56%和32.4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3,P>0.05)。对未使用鼻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儿进行分组分析,伴AR组OME发病率为51.11%,明显高于对照组(32.26%)(χ2=5.019,P<0.05)。伴AR患儿中,使用鼻类固醇激素组中OME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不使用鼻类固醇激素组中OME的发生率(51.11%)(χ2=23.32,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中OME的发病率较高,其中AR是影响OME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鼻腔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可以减少OME的发病率,对中耳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具体疗效评估及治疗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样体肥大是小儿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容易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也极易并发小儿鼻窦炎,并且互相影响。既往治疗脉样体肥大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1997年5月以来,我科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与方法1.至一般资料:本组腺样体肥大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8~10岁12例,11~15岁30例,15例以上3例。病程6个月~6年不等,平均1.3年。其中听力下降作为首次就诊的35例,反复鼻塞多涕、咳嗽就诊的8例,夜间打鼾首诊的2例.全部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鼻炎、具窦炎和渗出性…  相似文献   

13.
14.
儿童腺样体肥大3种切除方式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经鼻腔腺样体切除术及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术后患儿夜间打鼾、鼻塞、鼻漏及听力等症状的恢复和腺样体残留等情况。结果: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后6例患儿存在腺样体残留,其他2种术式术后无腺样体残留。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打鼾、鼻塞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腺样体肥大的理想手术方法为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腺样体肥大及鼻-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可阻塞鼻腔,影响鼻腔正常通气引流,继而诱发甚至加重鼻窦炎;反之,鼻腔分泌物可进一步刺激腺样体,使之增生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可对儿童鼻-鼻窦炎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明显提高其治愈率,而伴发鼻窦炎亦是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指征,在诊断鼻窦炎的同时不能忽视腺样体肥大的可能。本文就儿童腺样体肥大伴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儿童腺样体肥大再次手术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是在盲视下采用腺样体刮匙刮除,手术带有盲目性,加上手术器械本身的局限性及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术后易残留致复发,复发率高,常需再次手术治疗。我科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鼻内镜及XPS动力吸割系统,在电视显示系统监视下行腺样体吸割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患儿曾经接受过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因术后症状复发而需再次手术。我们对20例再次手术患儿的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儿童鼻窦炎发病率高,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鼻窦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可通过影响鼻腔发育、阻碍鼻腔引流和不断释放致病菌而持续影响鼻窦炎的发生发展,鼻窦炎则可通过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肥大增生。变态反应因素可同时影响到鼻窦炎和腺样体炎症,是治疗儿童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治疗靶点。腺样体与儿童鼻窦炎关系密切互为因果,而腺样体切除术可作为儿童鼻窦炎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时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腺样体肥大儿童在行腺样体切除术后睡眠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120例行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的儿童,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夜间睡眠多导监测,比较手术前后宏观、微观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S1期和S2期所占比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WS期和REM期所占比例增加(P>0.05)。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觉醒指数AI(2.8±0.3)较术前(6.3±0.4)明显减小(P<0.01);术后最低SaO2(93.4±1.4)较术前(70.3±1.3) 明显提高(P<0.01)。 结论 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宏观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善,微观睡眠结构的改善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腺样体位于鼻咽后壁与顶壁交界处,位置较隐蔽,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故局部肥大及炎症既可表现有鼻部症状,也可引起咽喉部及耳部不适感.在鼾症患者中,尤其在OSAHS 患者中,腺样体在鼻咽部的占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科2004-07-2009-06对53例成人腺样体肥大及相关症状的患者采用以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腺样体肥大儿童睡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AH)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导睡眠图分析了47例AH患儿(AH组)睡眠结构,并与11例同龄儿童(正常组)睡眠结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同龄儿童睡眠结构正常值相比AH组的睡眠结构存在如下异常:①S1期所占比例增加:AH组15.4±9.3,正常组7.9±6.8(P<0.01);S2期所占比例减少:AH组41.8±9.7,正常组46.7±7.6(P<0.01);Delta期所占比例增加:AH组26.2±10.6,正常组23.3±8.7(P>0.05);REM期所占比例减少:AH组7.7±4.9,正常组27.3±5.6(P<0.01)。②总醒觉指数:AH组32.8±26.03,高于正常儿童18.3±12.2(P<0.05)。③REM潜伏期:AH组(157.1±71.4)min,比正常儿童(84.5±36.5)min延长约2倍(P<0.01),AH组睡眠效率(89.6±8.4)%,略低于正常值的(90.2±8.7)%(P>0.05)。结论:AH主要引起睡眠结构紊乱、醒觉的指数增加、REM睡眠剥夺睡眠片段,但深睡眠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