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评估甲状腺手术中自体移植甲状旁腺的功能,为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检测120例甲状旁腺正常志愿者双侧肘部头静脉血清中甲状旁腺素,将其作为正常对照,检测34例在甲状腺手术中由于误切或因缺血等原因无法保留的甲状旁腺进行自体移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甲状旁腺移植于患者的非正力侧前臂肱桡肌肌腹内,分别于手术当日、术后3d、7d及术后2个月检测移植甲状旁腺在双侧肘部头静脉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质量浓度,根据移植后其差值,判定移植甲状旁腺是否成活并具有分泌功能.结果 正常对照组120例志愿者双侧肘部头静脉血清甲状旁腺素差值的绝对值平均((x)±s)为(1.19±0.98) ng/L,极大差值为4.52 ng/L,本研究以极大差值的2倍即9.04 ng/L作为评估实验组受试者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有效的标准.实验组34例患者术后2个月甲状旁腺移植有效例数为26例,有效率为76.5%( 26/34).结论 大多数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具有分泌功能,因此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已经游离或严重缺血的甲状旁腺进行自体移植是保留甲状旁腺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甲状旁腺损伤引起的暂时性和永久性功能减退目前仍不可避免。近年发现甲状旁腺含特有的荧光物质,机制未明。目前在甲状旁腺实时定位中可以使用两种自体荧光探查设备(Fluobeam影像系统、PTeye纤维探针接触式系统),用于甲状旁腺的术中定位和保护。在切除标本中挽救性检出甲状旁腺是该技术的优势,甲状旁腺和甲状腺自体荧光强度比值分别是1.23~7.71。甲状腺术中自体荧光甲状旁腺探查比例76.3%~98.0%,在甲状旁腺术中探查准确性达到90.5%~99.0%。甲状旁腺的自体荧光技术非侵入性,优点是准确实时费时少,不使用染料作对比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必要性。方法对首次收治的两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第1组243例患者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寻找甲状旁腺;第2组260例患者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保留甲状旁腺的血供,两组患者再依据病灶情况采用3种术式,分别为术式1、2、3组,观察术后甲状旁腺的功能情况。结果在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组中,采用术式2和术式3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未寻找甲状旁腺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尤其是甲状腺叶全部切除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大部分或次全切除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亚甲蓝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4年8月~2015年1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1 例,其中男9例,女32例,中位年龄46岁,初次手术38例,二次手术3例。均行甲状腺手术,并在术中应用3~4 mg/kg亚甲蓝静脉快速滴注。结果 蓝染甲状旁腺84枚,39例染色患者平均染色时间(31.27±9.41)min。3 mg/kg组和4 mg/kg组染色率及染色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24、0.20,P 均>0.05)。术后各组患者均未出现口周麻木、肌肉酸胀、疼痛、肌痉挛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术后监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持续性功能减退。无患者出现神经中毒症状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经静脉低剂量亚甲蓝甲状旁腺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实施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稀释法自体输血在喉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Ⅲ、Ⅳ期喉癌患者采用稀释法自体输血(稀释组),仅在术中失血过多时,再输入适量异体血;将30例病情及手术方法与稀释组一致的喉癌患者为对照组,不采用稀释法自体输血,有输血指征时输入异体血。结果:稀释组中仅8例需输入异体血,对照组中19例需输入异体血,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稀释法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手术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术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再次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再次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癌残留43例(49.4%),Ⅵ区淋巴结转移65例(74.7%),颈侧区淋巴结转移42例(48.3%);再次手术后发生短暂性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4例甲状腺癌手术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及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碳将其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碳,实验组术中应用纳米碳.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术...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尿毒症规律透析患者几乎必然的并发症,随着致病因素的持续刺激和疾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进展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是近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偶可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报道,但尚无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 hyperparathyroidism,...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加绘图技术对甲状腺切除过程中甲状旁腺术前定位的效果,提高甲状旁腺辨认阳性率,有效保护甲状旁腺,降低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方法 将头颈外科拟行甲状腺手术的160例患者按甲状腺拟全切除、单侧叶切除及年龄段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前采用甲状旁腺超声定位辅加手绘图标记技术,B组未采用。术中记录A组定位甲状旁腺与术中位置符合率及漏诊率、两组术中辨认率,两组甲状旁腺误切情况;术后记录两组患者血钙、甲状旁腺素(PTH)实验室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术中辨认阳性率、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后第1天与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A组术前定位甲状旁腺176枚,与术中位置符合率为92.63%(176/190),另有14枚旁腺超声未检测到,漏诊率7.37%(14/190);A组术中辨认阳性率86.36%(190/220),B组术中辨认阳性率77.27%(17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2枚甲状旁腺误切除,B组中有9枚甲状旁腺误切除,A组误切率低于B组(P<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血钙及PTH实验室检查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前实施超声辅加绘图技术定位甲状旁腺,对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寻找并保留甲状旁腺及降低术后低钙血症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甲状旁腺腺瘤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使诊断和定位诊断均有一定困难,易发生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误诊甲状旁腺腺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总体上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一部分难治性甲状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甲状腺癌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进展,以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步在晚期甲状腺癌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晚期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例,男4例;年龄为36~62岁,中位年龄59岁.结果 6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中甲状旁腺腺瘤5例,甲状旁腺囊肿1例,4例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6例患者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均升高.术前多普勒超声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66.7%(4/6),甲状旁腺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60%(3/5).6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和(或)探查术,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时间5个月至3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结论 临床医师应对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疾病的患者进行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术前影像学检查应首选多普勒超声,并辅以甲状旁腺显像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肿瘤,生长缓慢,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经手术治疗后生存率高,甲状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存在争议。目前对明确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cN+)行颈淋巴结清扫已成共识,但对于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颈部超声  相似文献   

16.
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42例患者中男8例,女34例,男女比例为1:5.25;年龄12~77岁,中位年龄39岁;甲状旁腺癌2例,甲状旁腺腺瘤29例,甲状旁腺囊肿11例.临床表现有颈部肿物40例次、骨质疏松或骨纤维囊性变34例次、泌尿系统症状29例次、声音嘶哑7例次、消化性溃疡4例次、呼吸困难及吞咽受阻症状3例次、胸腔内肿物3例次、淀粉酶升高2例次等.术前定性检查采用血清钙离子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术前定位检查分别采用B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CT、MRI.甲状旁腺腺瘤29例经手术治疗,28例症状缓解,1例手术后23个月复发;甲状旁腺囊肿11例均经手术治疗,随访未见复发.甲状旁腺癌2例均经手术治疗,分别随诊28个月和50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 血清钙离子及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结合B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CT、MRI有助于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甲状旁腺囊肿行单纯肿物切除术,甲状旁腺腺瘤的主要手术方式为双侧颈部探查术,甲状旁腺癌的首次手术应为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术中检测甲状旁腺素在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12—10收治的37例功能性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检查手段及手术方式,观察手术前后及术中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术前能够明确诊断,颈部彩超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为86.5%和97.6%,Tc-99m-MIBI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为97.2%和100.0%。肿瘤切除术后10min较手术切皮前甲状旁腺素下降84.9%。术后血钙下降,症状缓解。结论:肿瘤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症状有反复发作骨病、长期泌尿系结石、不明原因消化道症状等。颈部彩超和Tc-99m—MIBI适于甲状旁腺肿瘤定位。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肿瘤疗效确切,术中检测甲状旁腺素能够保证功能性甲状旁腺肿瘤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患者,男,63岁,体检发现甲状腺占位入院。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双叶多个低回声团,边界模糊,边缘不规整,呈毛刺状,甲状腺右叶后方见低回声,大小约3.1cm×2.4cm,边界清,形态不规整,与甲状腺界限欠清,双颈部Ⅱ~Ⅴ区淋巴结肿大,诊断甲状腺双叶实性占位,甲状腺右叶后方异常回声,双侧淋巴结转移。入院后第3天全身麻醉下行双颈部淋巴结探查加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探查左Ⅲ区,右Ⅳ区淋巴结一枚,送检快速冷冻。探查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范围和要点及连续整块切除原则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至2006年北京肿瘤医院收治因外院手术范围不足,需再次手术的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男10例,女65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5.5岁.病例均为甲状腺原发灶和Ⅵ区淋巴结可疑肿瘤残留患者,采用连续整块切除的方法将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同侧带状肌+同侧Ⅵ区淋巴组织切除.结果 再次术后病理证实,第一次术后有癌组织残留39例,残留率为52.0%,其中单纯原发灶残留10例,单纯Ⅵ区淋巴转移8例,原发灶残留并有Ⅵ区淋巴转移21例.29例Ⅵ区淋巴转移患者中共发现转移淋巴结63个.再次手术发现,第一次手术造成喉返神经损伤8例,其中神经被完全切断4例,神经被结扎4例,被结扎的位置均在喉返神经入喉附近.喉返神经被结扎的4例术中拆除缝线,术后声音均明显改善,随访见患侧声带活动基本恢复.结论 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同侧带状肌+同侧Ⅵ区淋巴组织切除是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基本术式,连续整块切除原则在甲状腺癌二次手术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肿瘤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旁腺肿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疗效.22例患者中男9例,女13例.首次接受手术治疗15例,均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如提示恶性肿瘤,则在解剖喉返神经后将肿瘤同邻近的甲状腺组织及同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一并切除.对7例外院术后复发性甲状旁腺癌患者切除局部肿瘤同时行不同区域淋巴清扫术.对术后缺损器官一期修复.术中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监测,5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结果 术后病理示甲状旁腺瘤14例,甲状旁腺癌8例,其中伴淋巴转移4例.22例次手术后PTH于术后2h内恢复正常,高钙血症均于术后48 h内消失,1例肿瘤定位困难而行试验性颈部手术者PTH值无下降.术后发生左颈部淋巴管瘘和食管瘘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另有胸骨愈合不良1例.预防性气管切开者出院时均拔管.首治患者除1例甲状旁腺瘤患者出院后1周死于低钙血症亡外,其余随诊12 ~ 40个月,PTH和血钙均在正常值范围.6例外院术后多次复发且侵犯上消化呼吸道患者中3例随诊16 ~ 34个月PTH和血钙均在正常范围,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8个月再次局部复发,另1例复发性甲状旁腺癌患者术后PTH及血钙维持正常44个月后再次升高,术后52个月死于高钙血症.结论 甲状旁腺肿瘤宜行局部扩大切除并常规术中监测P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