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由于具有较高肿瘤突变负荷(TMB)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可受益于免疫治疗。尽管免疫治疗作为TNBC的重要治疗策略已取得突破,但最近的一些临床数据表明,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表现出耐药,或对治疗有效果的患者出现进一步复发或进展。这些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其复杂的内在或外在免疫逃逸机制,可能是由抗原呈递异常、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与其他免疫检查点相互作用以及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的异常激活引起的。然而目前对于TNBC免疫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将对免疫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及TNBC对免疫治疗产生耐药性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人紫杉醇耐药基因1(TXR 1)的表达载体并对MCF-7 人乳腺癌细胞系进行转染且检测其表达。方法:RT-PCR 方法扩增TXR 1 CDS 片段,并将扩增的片段插入pEGFP-C3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含TXR 1 cDNA 的重组载体pEG ?FP-TXR1,以脂质体介导该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鉴定转染细胞中TXR 1 的表达。用MTT 法对转染前后的MCF-7 细胞进行紫杉醇耐药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含TXR 1 cDNA 的重组载体pEGFP-TXR1,转染MCF-7 细胞后成功表达TXR 1 蛋白,在转染的细胞中,证实有TXR 1 mRNA 和蛋白表达上调。MTT 法显示转染了TXR 1 的MCF-7 细胞获得紫杉醇耐药性。结论:成功构建TXR 1 表达载体,并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 得到表达,获得紫杉醇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eclin 1蛋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5-Fu敏感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慢病毒介导pLenO-GTP-BECN1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BT-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设立对照组.使用不同浓度5-Fu处理各组细胞,MTT法比较细胞对5-Fu的敏感度;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342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m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Beclin 1蛋白的BT-549细胞株.pLenO-GTP-BECN1组对5-Fu敏感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5-Fu作用48 h后,pLenO-GTP-BECN1组的IC50为(3.54±0.20)μg/ml,显著低于空白载体pLenO-GTP组(14.45±1.81) μg/ml和空白组(79.40±8.34)μg/ml (F=207.902; P<0.00).5-Fu作用前,pLenO-GTP-BECN 1组凋亡率为(12.14±0.76)%,同pLenO-GTP组(13.57±1.04)%和空白组(13.75±1.29)%(F=2.096;P=0.204)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5-Fu作用48 h后,pLenO-GTP-BECN1组凋亡率为(51.01±3.26)%,显著高于pLenO-GTP组(42.17±4.6)%和空白组(38.42±2.93)%(F=9.32;P<0.01);接受5-Fu处理后,pLenO-GTP-BECN1组细胞核凋亡特征改变较其他两组更明显.5-Fu作用后,pLenO-GTP-BECN1组细胞Caspase-3相对表达量为(0.57±0.0028),显著高于pLenO-GTP组(0.42±0.010)和空白组(0.30±0.046)(F=46.134;P<0.01);pLenO-GTP-BECN1组细胞Caspase-8相对表达量为(0.44±0.0038),显著高于pLenO-GTP组(0.18±0.0095)和空白组(0.27±0.00060)(F=1006.757;P<0.00).结论 Beclin 1显著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5-Fu的敏感度,其中促进凋亡发生可能是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并考察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在该细胞株紫衫醇耐药中的作 用。 方法: 以药物浓度递增法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成为紫杉醇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指 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生长周期,qRT-PCR检测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验证相关蛋白的 表达。对MDA-MB-231敏感细胞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FANCF的表达进行敲减,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敲减效果验证,以 CCK8法检测紫杉醇对该两种细胞的IC 50 。 结果: MDA-MB-231细胞紫杉醇诱导3个月后的耐药指数为9.9,该细胞的G0/G1期 细胞增多且S期细胞减少,细胞中FANC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NCF敲低后无论MDA-MB-231还是MDA-MB- 231/PTX细胞的凋亡增加,对紫杉醇敏感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FANCF基因在乳腺癌紫杉醇耐药中具有重要作 用,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PARP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收集所有关于PARP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关系的相关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2软件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700例病人,其中三阴性乳腺癌33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3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PARP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3.24,95%CI:1.45~7.23,P=0.004)。结论:PARP1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呈正相关关系,或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但仍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常规检测PARP1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约11.2%~16.3%乳腺癌患者属于此类型,常伴随BRCA1突变,是一类侵袭性强,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的乳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因此化疗是该组患者的主要全身治疗选择,但对蒽环类耐药的患者目前尚无标准的解救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阴性乳腺癌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K5/6、CK14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与TNBC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从浸润性乳腺癌中筛选TNBC病例,然后利用CK5/6和CK14从TNBC中筛选出BLBC的病例,分析两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TNBC的发病率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6.1%。TNBC中的CK5/6和CK14表达有正相关性(γ=0.463)。应用CK5/6、CK14从TNBC中筛选出的BLBC的百分率为54%。结论BLBC与TNBC有大部分交叉。CK5/6和CK14可以用来从TNBC中筛选出大部分的BLBC的病例。BLBC相对其他类型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必要将其从TNBC中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27a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QRT-PCR检测TNBC细胞株及非TNBC细胞株中miR-27a及P-gp的差异表达;上调TNBC细胞中的miR-27a的表达,通过CCK8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同时收集TNBC患者化疗前后血液标本,将其分为化疗敏感组和化疗耐药组,QRT-PCR检测患者血液标本中miR-27a及P-gp的表达,分析miR-27a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miR-27a在TNBC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TNBC细胞株,上调TNBC细胞株中miR-27a的表达能够降低P-gp的表达,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此外TNBC组中miR-27a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非TNBC组中miR-27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miR-27a参与调节TNBC细胞耐药,miR-27a可作为评估乳腺癌化疗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潜在靶基因。  相似文献   

10.
张蝶  高雅茹  刘丽 《肿瘤学杂志》2019,25(11):947-951
摘 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三阴性乳腺癌以侵袭力强、预后差、复发风险高为临床特点。由于基因组不稳定和较高的突变率,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抗原和免疫原性增加较快,目前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相比,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偏高,这也预示着PD-1、PD-L1可能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靶点。全文总结三阴性乳腺癌中的PD-1/PD-L1的调控机制和相关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以期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NTN-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62例为TNBC,86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中CNTN-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TNBC病例中,CNTN-1阳性表达率为61.29%(38/62);在NTNBC病例中,CNTN-1阳性表达率为25.58%(22/8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以Ki-67表达为指标进行的分组中CNTN-1表达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患者月经状况、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指标进行的分组中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TNBC中,CNTN-1的表达高于其在NTNBC中的表达,而且与反应肿瘤增殖、侵袭的指标Ki-67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周静  杨岩  王静萱 《现代肿瘤医学》2021,(22):4063-4067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均呈阴性的临床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5%~20%。与其他亚型相比,TNBC更具侵袭性,其预后差、复发转移率和病死率高。一直以来,TNBC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治疗靶点的缺乏,细胞毒性化疗是唯一被批准用于TNBC的全身治疗方案。为了改善TNBC患者的疗效,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来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乳腺癌干细胞(BCSC)的自我更新分化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能够调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和治疗抵抗,TNBC中肿瘤干细胞(CSC)比例的升高与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本综述阐述了TNBC的治疗现状以及CSC在TNBC的发生发展、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CSC及相关信号因子作为TNBC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ARP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TNBC及30例非TNB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RP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60例TNBC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分析PARP1、E-cadherin和Vimentin在TNB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PARP1与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关性。结果:PARP1在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TNBC。PARP1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ARP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ARP1高表达,PARP1可能通过调控 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促进TNBC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4.
张惠玲  李彬 《现代肿瘤医学》2015,(10):1364-1366
目的:探讨ALDH1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ALDH1的检测,并通过生存分析了解ALDH1与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ALDH1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1.22%,且ALDH1表达阳性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LDH1阴性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ALDH1与淋巴结转移(P=0.003)、肿瘤大小(P=0.040)存在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ALDH1表达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一样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5),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ALDH1也是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P=0.018)。结论:ALDH1在三阴乳腺癌中表达较高,提示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肿瘤干细胞,进一步解释了三阴乳腺癌患者容易复发及预后不良的特点。同时,ALDH1作为三阴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能够预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硒结合蛋白1(SBP-1)与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观察组(45例)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75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测定两组患者病变组织SBP-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SBP-1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SBP-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SBP-1和Caspase-3表达阳性率,并进一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SBP-1与Caspase-3表达的Spearman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组织病理学分级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Western blot实验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乳腺癌组织中SBP-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病变组织中SBP-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5.56%(34/45) vs 96.00%(72/75),P<0.001];观察组患者病变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44%(20/45) vs 64.00%(48/75),P=0.037]。经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SBP-1与Caspase-3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SBP-1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的凋亡机制来促进患者病情的发生及发展,同时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与脱嘌呤/脱嘧啶内切核酸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的表达水平,分析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60例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标本中PD-L1和APE1表达水平;使用Spearman等级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D-L1与APE-1表达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关系;建立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组织标本中PD-L1阳性表达率为56.67%,与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21);APE1阳性表达率为58.33%,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11)。PD-L1与APE1表达呈正相关(r2=0.383,P=0.003)。PD-L1、APE1共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差于共阴性表达患者(P=0.018)。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P=0.025)。结论:PD-L1与APE1可能共同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临床上检测其表达对预测乳腺癌进展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孙莉  赵毅 《现代肿瘤医学》2019,(13):2420-2424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按其功能特征可归纳为5类分子分型:以DNA修复缺陷或生长因子为途径的基底细胞样三阴性乳腺癌;以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为特征的间质样三阴性乳腺癌;免疫调节型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过表达的管腔/分泌型三阴性乳腺癌;HER-2富集型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且异型性较大,其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很多学者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各有研究,并有临床试验证实下述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CD2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CD24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CD2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相关预后因素的关系;收集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CD24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选CD24high/low细胞亚群,Transwell小室检测CD24high/low细胞不同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D24high/low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变化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CD24在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与CD24low组比较,CD24high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免疫组化提示,CD24在TNBC中高表达,阳性率达82.19%,CD2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关(P>0.05),仅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表明,CD24low细胞群的迁移能力明显弱于CD24high细胞群(t=22.81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24low组的E-cadherin和β-catenn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D24high组,而 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24high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2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相关,可能参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ARP-1和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三阴性乳腺癌中PARP-1和p53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PARP-1和p53表达的相关性及PARP-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ARP-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过表达率为61.18%(52/85),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5.88%(56/85),PARP-1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ARP-1与p53共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非共表达的患者(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ARP-1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状态(P〈0.05)密切相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术后生存时间也显示PARP-1阳性表达的患者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PARP-1和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且PARP-1和p53共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具有易侵袭、复发率高且生存期短的临床特征。局部手术与全身化疗是目前对三阴性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毒性反应重,且一旦耐药肿瘤会迅速出现复发转移。目前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新内分泌治疗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及新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