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在缺血型烟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21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接受同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2支血管吻合,16例接受同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单支吻合.结果 21例患者术中荧光造影显示吻合口全部通畅.16例术后1周内复查了CT血管成像,5例复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其中20例显示吻合血管通畅,l例吻合血管闭塞.21例缺血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等症状在术后第2天即有明显改善.1例失语患者症状消失,4例头晕,4例头痛患者症状减轻.有2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应用直接联合间接血管重建术能明显改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自 2014年 3月至 2018年 7月同一术者收治的连续 96例烟雾病病人,所有的病人均行颞肌贴敷 -硬脑膜翻转 -颞浅动脉 -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围手术期接受血流动力学管理。结果共行 117侧手术,其中 21例病人行双侧脑血流重建术, 75例病人行单侧手术。统计分析脑血流重建术后 14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 92(78.6%)侧术后顺利恢复,未见急性期相关并发症,余 25(21.4%)侧脑血流重建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高灌注综合征 17(14.5%)例,缺血型并发症 3(2.59%)例,癫痫 1(0.86%)例,切口愈合不良 3(2.59%)例, 1(0.86%)例病人高灌注综合征合并切口愈合不良。结论对于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加强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可降低缺血型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桂明  夏承东  杜向阳  韩飞 《淮海医药》2013,31(5):389-391
目的总结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DSA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烟雾病患者11例,采用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治疗,术后随访、复查DSA,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24个月,11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有3例2年内复查DSA见烟雾状血管较术前减少,可见颈外动脉向皮层动脉供血,余未复查DSA。结论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是治疗烟雾病的一种间接血管融合手术,手术相对简单,部分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Moyamoya(烟雾)病是一种特殊发展过程中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有多种侧枝循环类型。该病手术方法有二,即直接吻合血管和间接非吻合血管再生法,前者有STA-MCA(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0A-MCA(枕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和静脉移植术,后者则有EMS(脑肌联合血管术)、EDAS(脑硬膜动脉联合血管术)及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在1950年 Henschen 曾将带蒂的颞肌植于大脑表面,造成脑与颞肌间的血管通联,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脑缺血性疾患。1978年 Karasawa 用于治疗烟雾病。1982年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术中将硬膜中动脉做成硬膜中动脉瓣,移植于颞肌内,同时用钛板颅骨成形,谓之改良式脑—颞肌贴敷术,至今共做50例,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脑缺血或脑出血,致残率较高。本文从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及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来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0年10月~1992年10月共收治脑缺血性中风131例,现将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结果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男80例,女5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为55岁.高血压病史者64例,早期意识障碍23例,131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单瘫。面瘫者55例,语言障碍者58例。脑动脉造影示大脑前动脉闭塞者22例,并且有10例病人呈现烟雾病征象.头颅CT53例,均示脑内有梗塞缺血灶,SPECT40例,也同样显示出不同部位的脑梗塞灶。2 治疗方法及结果本组内科保守治疗40例,均采用20%甘露醇脱水,以便消除早期因缺血而造成的脑水肿,并使用小量的糖皮质激素稳定神经细胞的功能,同时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及尿激酶等抗栓制剂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50%以上.外科手术治疗42例,其中使用颅内外动脉架桥术式12例,大网膜带蒂脑表面贴敷10例,脑-硬脑膜-血管联合术19例,动脉架桥+大网膜颅内移植联合术3例。在这些手术中最繁琐和复杂的是颅内外动脉架桥十大网膜颅内移植,最简便而又最易推广的术式为脑-硬膜-血管联合术。此手术方法是将颞线动脉游离约5~7cm长,颅骨切除2×4cm大小,将硬脑膜切开,然后,将蛛网膜切开,最后将游离的颞线动脉置入蛛网膜下,最后缝合头皮。手术总的疗效为60%以上.  相似文献   

8.
门焕丽  宋贺  刘莉  王坤 《河北医药》2014,(13):2075-2076
目的:探讨缺血型儿童烟雾病( Moyamoya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近3年收治并手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儿23例,行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对患儿术前、术后进行针对性严密观察病情,药物、心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术后患儿症状好转率82.61%。结论对缺血型儿童烟雾病围手术期针对性严密观察病情,药物、心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利于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 30岁。脑出血术后左侧肢体活动障碍5月余, 于2021年11月3日入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既往于2017年以"左侧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 诊断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于2018年行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 bypass), 术后均未遗留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于2021年5月23日 01:00左右突发头痛、呕吐、左侧肢体无力, 急诊头颅CT及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TA)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右侧额颞叶出血继发脑室出血, MMD, 右侧颈内动脉C6段与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分叉部动脉瘤。急诊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大骨瓣减压术, 术毕颞肌直接贴附脑表面, 硬脑膜敞开未予缝合修补。患者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本次入院查体:神清语利, 头右侧额颞顶部约13 cm×10 cm颅骨缺损, 骨窗稍塌陷, 张力不高。右上肢肌力3级, 右下肢肌力4-级, 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未引出。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80分(轻度功能障碍)。于2021年11月5日局部麻醉下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右侧颈内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STA-MCA+ED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2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STA-MCA+EDMS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2年,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脑血管造影(DSA)表现、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1例为术侧脑梗死,1例为头皮愈合不良,术后3-6个月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21例。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mRs评分较术前降低。结论 STA-MCA+EDMS术治疗烟雾病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照组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造影结果,记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左右两侧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升高,血流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造影显示,对照组造影后变化不大,研究组颞浅动脉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明显,可改善脑部血流,降低术后并发症,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54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血管造影。结果 54例患者中累及大脑前动脉31例,累及大脑中动脉19例,同时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18例,其中82.76%闭塞,7例累及大脑后动脉,6例出现基底动脉异常,7例合并动脉瘤。结论出血型烟雾病血管病变不仅累及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亦可累及,动脉闭塞多于狭窄,可出现于单侧型烟雾病,可合并动脉瘤,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9例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手术治疗病人的资料,总结分析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治疗的方式。结果:本组29例病例,腔内介入治疗17例,传统外科旁路手术12例;术后随访,失访4例,23例获得随访,术后6月通畅率为87%(20/23),术后12月通畅率为85%(17/20),术后12月保肢率为95%。结论:对于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病变病人,腔内介入治疗和传统外科旁路手术治疗都是有效方式,应该将腔内手术及传统外科旁路手术的优缺点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兼顾减低麻醉、围手术期及手术风险,以达到中远期较好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 iem ens 1.0T超导型MR I系统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分析70例烟雾病的MRA表现。结果MRA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49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21例;大脑前、中动脉狭窄闭塞70例;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血管跳跃征18例;颈外动脉分支代偿性扩张19例,大脑后动脉代偿扩张43例。脑底异常烟雾血管70例。结论MRA是一种无创伤性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对照组(n=15)。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则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主动脉开放后5min(T2)、手术结束后1h(T3)、2h(T4)、6h(T5)和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蛋白。结果两组S-100蛋白在T2~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蛋白浓度在T2-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血脑屏障,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景辉  王连群  王强 《天津医药》2018,46(5):462-466
摘要: 目的 回顾总结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体会。方法 154例行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成人组112例, 未成人组42例。手术经右胸肋间切口, 胸腔镜辅助暴露视野, 上腔静脉及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手术原则与开胸手术相同。监测2组患者手术时间、 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 术后重症监护病房 (ICU) 监护时间、 住院时间、 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组患者手术时间、 体外循环时间、 主动脉阻断时间、 ICU时间、 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成人组术后引流量多于未成人组 (P<0.05)。成人组发生并发症4例 (3.6%), 术中转正中开胸手术1例, 二次手术止血1例, 术后气胸1例, 迟发性胸腔积液1例; 未成人组发生并发症2例 (4.8%), 其中股动脉内膜撕脱, 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手术 1例, 迟发性胸腔积液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是安全可靠的, 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严重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医生需要一定学习曲线, 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及类型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将60例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无侧支循环颈动脉狭窄组和颈动脉闭塞组,利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分析。另取对照组正常患者60例,利用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3组患者比较,患侧顶、颞、额叶皮层的血流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4,P=0.020;t=-2.356,P=0.020;t=-2.767,P=0.015)。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试中,颈动脉狭窄组60例患者正常率为10%,异常率为90%;对照组60例患者正常率为100%,异常率为0。结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及类型与脑血流灌注损伤有关系,并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临床出现认知障碍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DSA造影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病变分布以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对42例60岁以上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DSA造影术,并根据DSA造影的结果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和部位,以及老年患者进行全脑血管DSA造影术的常见风险和避免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完成,结果显示:在28例出血性老年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破裂18例,动静脉畸形6例,烟雾病4例;在14例缺血性老年患者中,共发现颈部血管狭窄8处,前循环血管狭窄5处,后循环血管狭窄3处,未破裂动脉瘤1处。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脑血管痉挛,术后使用尼莫地平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动静脉瘘,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均经过加压包扎、间断性按压后消失,1例出现导管扭曲打结,后经手法解旋后更换导管完成手术。在造影过程中,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继发性脑梗塞、动脉夹层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DSA造影术作为一项诊断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应用在老年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徐屹  尤斌  高峰  李平  许李力  刘硕 《安徽医药》2011,15(11):1368-1370
目的探讨气囊漂浮导管对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心血管功能监测的方法和结果。方法观察22例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插入气囊漂浮导管同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对病情判断及治疗进行整体效果的评估,同时选用重度冠心病18人进行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搭桥并进行监测。结果该组22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术后心指数基本正常,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二次开胸止血等严重并发症没有发生。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心血管功能监测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