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3.
4.
抗肿瘤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会导致肿瘤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更高的易感性,且预后极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患者的日常生活节律和治疗计划被扰乱。疫情和病情让患者感受到极大的生命安全威胁,共同构成了叠加性压力,给患者带来的严重的心身危害。因此,应当建立以患者自助防护为中心的全方位多层级心理服务模式,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肿瘤患者在新型冠病毒疫情期间的心理应激反应特点和发生机制,并提出了以患者自助防护为中心的三级心理防护对策,以期为加强危机管理,完善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心理应激干预及管理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生,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打破了很多患者原有的治疗计划,患者健康教育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在这样的特殊形势下,应提倡减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缩短患者在院停留时间,因此如何做好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肿瘤患者的影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及重要性,疫情期间如何针对肿瘤患者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做好健康教育等问题,本文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希望能够引发肿瘤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实施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思考,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连贯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其传染性强、病情进展迅 速,造成了重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已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成为 COVID-19的重点高危人群,其罹患COVID-19的风险高,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高、预后差。但是,目前抗肿瘤相关治疗尤 其是肿瘤免疫治疗与COVID-19的关系仍不明确。因此,了解COVID-19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阐明COVID-19感染与肿瘤免疫 学及免疫治疗的关系,制定COVID-19疫情下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疫区中心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月22日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腹部肿瘤放化疗科的13名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从医护人员感染防控、留院患者和家属感染防控以及出院肿瘤患者的居家防控三个角度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结果:有1例发热患者诊断结果为疑似,2名医生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患者、家属、医护无感染。结论:在疫情期间做好科室医护筛查与防护、患者个人防护、病区环境清洁消毒、发热患者及时隔离等措施可以防止肿瘤患者院内交叉感染,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疫情关注情况、疾病诊治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统计分析影响患者焦虑量表评分的因素。结果:60例肿瘤患者SAS评分平均为(52.71±8.2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疫情造成严重生活影响以及肿瘤诊治延迟或停止是造成肿瘤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肿瘤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尤其针对疫情严重影响生活、肿瘤治疗延迟或停止及居住在城市的患者可考虑针对性给予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9.
自2019年12月起,我国爆发了一场进展迅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其传播性强、传播范围广、人群普遍易感的疫情现状,对全国人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心理压力。肿瘤患者群体,因其基础心理状态的特殊性,则需承受相比常人更大的心理压力。对其自身肿瘤基础疾病的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等,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本文旨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应的调整策略。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肿瘤患者防控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染性、隐蔽性强,传播迅速,因此防控难度极大。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由于患者需要多次往返医院进行放化疗、复查及维护,且反复治疗导致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若防护不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对此,我院导管门诊建立了一整套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措施并对维护流程进行了优化。2020年2月3日-2月28日共维护肿瘤患者758人次,其中包括外地返深(除湖北外)患者159人次,湖北返深患者8人次,未发生一例院内新型冠状病毒交叉感染,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方法:通过统计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纳入的313名本院肿瘤科在新冠疫情期间肿瘤合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情况,汇总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影像学特点,总结肿瘤合并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转归等,并提出自己建议。结果:科室总共313名患者住院,5名新冠感染患者,新冠病毒肺炎发生率为1.6%,这比之前所报道的武汉市新冠病毒普通人群发生率0.37%要高接近3倍,肿瘤合并新冠患者死亡率接近20%。结论:对于疫情结束初期病房应尽量减少患者非必要往返医院次数,实行肿瘤患者分层管理,加强轻症患者随访,线上管理等;而对于住院患者,则采取缓冲分诊模式,做好病房消毒隔离以及管理,避免感染,减少肿瘤病房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概率。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8日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后,该病呈现快速蔓延。由于其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等特点,国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紧张阶段,黑素瘤患者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更加易感。因此,如何做好黑素瘤患者的个人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专家共识,以满足当前黑素瘤患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需要,帮助黑素瘤患者更好的应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 结果:2例患者以低热、干咳、乏力伴全身肌肉酸痛入院;患者病情进展相对迅速,早期出现胸闷及轻微呼吸困难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抗感染治疗无效;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均减少;血气分析提示,急性呼吸衰竭;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性改变并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以肺外缘为主,多考虑病毒性肺炎,早期给予α-干扰素雾化吸入、力托那韦口服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补液、纠酸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胸部CT检查病变部分吸收,甘肃卫健委呼吸道分泌物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结论:对低热、干咳伴全身肌肉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性改变并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以肺外缘为主,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高、淋巴细胞计数均减少的患者,在无病毒学诊断依据情况下,及早给予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