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根据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表达水平构建炎症反应评分(IRS)系统,分析IRS 对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至2020 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1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成功的198 例患者术后3年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n=93)和生存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多因素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R语言rms 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两组胃癌患者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NLR、PLR、LM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NLP、PLR、LMR-IRS(NPL-IRS)构建标准,不同分值的胃癌患者OS率表现出一定的等级趋势差异(χ2=61.129,P<0.01)。病理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低、脉管侵犯、NPL-IRS>1分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风险阈值>0.16 时,此预测模型可以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病理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低、脉管侵犯、NPL-IRS>1分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术前泛免疫炎症(PI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探讨胃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3月至2019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38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PIV、NLR、CEA水平预测总生存期(OS)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 PIV 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采用 χ2 检验分析不同PIV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OS的影响,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 R4.1.1 软件绘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1、3、5年O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然后使用 X-tile 软件根据列线图风险得分将该模型分层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V、NLR、CEA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27、 0.584、0.59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6.8、1.98、4.93 ng/mL。PIV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神经或脉管侵犯、术前NLR水平相关(P<0.05)。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神经或脉管侵犯、PIV、NLR、CEA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1、3、5年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包含以上独立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分别为0.797、0.805、0.780,校正曲线提示该模型区分度良好,低风险患者的OS明显优于中、高风险组(P<0.001)。结论:PIV、NLR、CEA对于胃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基于PIV、NLR、CEA水平及胃癌相关病理资料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于临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志军  张澄  马泰 《肿瘤学杂志》2022,28(12):1020-1025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在晚期胃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建立晚期胃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9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X-tile程序软件计算出CHE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评估CHE、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临床病理参数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晚期胃癌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验证。[结果]CHE的最佳截断值为3 611 U/L,CHE与年龄、ECOG评分、ALB、NLR、HB相关(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E、ALB、NLR、ECOG评分、是否接受一线化疗与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ECOG评分、CHE、NLR、HB以及是否接受...  相似文献   

5.
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为胃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4年间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61例,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相关(P〈0.05);而在相同浸润深度时,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对于浸润深度相同,而淋巴结转移程度不同的胃癌,积极手术治疗能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为胃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4年间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61例,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相关(P<0.05);而在相同浸润深度时,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 对于浸润深度相同,而淋巴结转移程度不同的胃癌,积极手术治疗能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腹膜转移相关基因MYH-9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0例组织标本取自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同一患者的腹膜转移组织标本。组织固定在10%的缓冲甲醛溶液用于病理诊断,冷冻于液氮中备于免疫印迹分析、细胞培养、siRNA转染、细胞粘附实验。结果 MYH-9在所有的鳞状细胞癌组织(100%)和8个邻近正常组织中表达(26.7%,P=0.000)。癌组织中MYH-9高表达水平与腹膜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差和较晚的肿瘤分期显著相关。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胃癌病灶是否切除、腹膜转移的存在、MYH9高表达(基于免疫组化染色)与患者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8、P=0.001、P=0.006和P=0.007)。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与MYH-9高表达是与总生存期相关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MYH-9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较高的癌细胞迁移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人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mRNA(PPARγmRNA)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53例胃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对PPARγmRNA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PPARγmRNA表达量在胃癌组织较切缘正常组织表达高(P<0.05),PPARγmRNA的表达量与胃癌的TNM分期有关(P<0.05)。PPARγmRNA高表达者预后较好。结论胃癌组织中PPARγmRNA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相关;PPARγmRNA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1个评价指标,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1个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E)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接受一线化疗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建立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诊断为晚期胃癌且接受一线化疗的97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X-tile程序计算CHE、NLR的最佳截断值,并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晚期胃癌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CHE最佳截断值为3167 U/L,NLR最佳截断值为3.5。CHE与NLR呈负相关(r=-0.299,P=0.003)。结果显示,CHE仅与糖类抗原125(CA125)有关(P=0.029);NLR与年龄、ECOG评分、CA125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E、NLR、ECOG评分、CA125是影响晚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包含CHE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85,0.5、1、3、5年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汇编(GEO)及癌症和肿瘤基因表达图谱(TCGA)数据集中胃癌组织的SMARCA1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利用GEO和TCGA数据集汇总胃癌相关数据,下载胃癌组织SMARCA1表达数据及临床病理参数。分析SMARCA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SMARCA1相关的基因通路。 结果在GSE62254数据集中,SMARCA1表达与T分期有关(P=0022),而与TNM分期、性别、年龄和N分期均无关(P>005)。在TCGA数据集中,SMARCA1表达与T分期、性别、年龄、N分期、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GSE62254数据集中,SMARCA1高、中及低表达组胃癌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64个月、894个月和未达(P=0001);TCGA数据集中,SMARCA1高、中及低表达组胃癌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37个月、294个月和562个月(P=0033)。GSEA结果显示,SMARCA1高表达样本富集了K Ras、Akt、BMI 1和mTOR通路等基因集。 结论胃癌组织中SMARCA1的表达与T分期有关,高表达患者的预后不良,可作为潜在评估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筛选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 因,以获得用于胃癌诊断、治疗靶标选择及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与胃癌(gastric cancer,GC)相 关芯片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 对DEG 做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筛选关键基因(key gene),进而构建共表达网络、生存曲线以及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 261个GC相关DEG,通过分析获得14个关键基因,分别为PLOD1、PLOD3、COL1A1、COL1A2、COL2A1、COL3A1、COL4A1、 COL4A2、COL8A1、COL12A1、COL15A1、ITGA2、LUM、SERPINH1。关键基因主要参与胶原纤维的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组织、 细 胞外结构的组织、皮肤形态发生、胶原的合成及血管的发育等生物学过程。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基因COL3A1(P=0.0241)表达的 改变显著降低了胃癌患者整体生存率;基因ITGA2(P=0.0679)的表达改变也显示与G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降低有关。与正常胃 组织相比,层次聚类分析表明,GC组织中基因PLOD1、PLOD3、COL3A1、ITGA2、COL1A2、COL1A1、COL4A1、LUM、COL12A1、 SERPINH1、COL8A1表达上调。结论:经筛选获得的关键基因可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GC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选择和预 后判断,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控基因家族(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NDR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研究NDR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DRG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表达。在60例胃癌组织中,42例高表达,阳性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显示NDRG3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NDRG3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NDRG3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相关,提示NDRG3与胃癌转移机制密切相关,为胃癌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NA含量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IMS-2000型癌细胞DNA分析系统测定163例胃癌患者的DNA指数、平均CV值、DNA主峰面积、DNA主峰质量(pg)、平均DNA质量(pg)、G0G1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G2M期细胞百分率以及5倍体超过率等9项指标,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9项指标与生存率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含量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无相关性。DNA含量不能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CR8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4例胃癌组织及其30例癌旁组织中CCR8的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胃癌组织中CCR8阳性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CCR8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等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有关(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胃癌中CCR8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CCR8的表达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6.121,95%CI:3.389~11.054,P<0.001).结论:CCR8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差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应用SNP芯片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仙游县96例胃腺癌患者与96例健康对照人群基因组中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筛检,应用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芯片(Sequenom MassARRAY)在344例胃癌患者中对筛检出来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取得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患病后1年的生活饮食习惯,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共筛检出11个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包括5个miRNA自身SNPs、5个miRNA靶序列SNPs以及1个miRNA生物合成通路基因相关SNPs。单因素分析显示miR-1297 rs9536676、MSH2 rs17502941位点的多态性与胃癌预后有关联性,其余的多态性位点均与胃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TNM分期、rs17502941 AA/AG基因型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TNM分期联合分层得出,miR-1297 rs9536676、miRNA-519b rs10413288、miR-379 rs7143252、FAS基因rs1468063、EGFR基因rs10277413位点均与胃癌患者的生存分布有关联。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同时携带rs9536676 AA/AG和rs17502941 GG、rs9536676 AA/AG和rs10413288 AA、rs17502941 GG和rs10413288 AA基因型可能会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P < 0.05)。结论:胃癌差异表达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与胃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应用SNP芯片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仙游县96例胃腺癌患者与96例健康对照人群基因组中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筛检,应用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芯片(Sequenom MassARRAY)在344例胃癌患者中对筛检出来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取得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患病后1年的生活饮食习惯,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共筛检出11个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包括5个miRNA自身SNPs、5个miRNA靶序列SNPs以及1个miRNA生物合成通路基因相关SNPs。单因素分析显示miR-1297 rs9536676、MSH2 rs17502941位点的多态性与胃癌预后有关联性,其余的多态性位点均与胃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TNM分期、rs17502941 AA/AG基因型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TNM分期联合分层得出,miR-1297 rs9536676、miRNA-519b rs10413288、miR-379 rs7143252、FAS基因rs1468063、EGFR基因rs10277413位点均与胃癌患者的生存分布有关联。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同时携带rs9536676 AA/AG和rs17502941 GG、rs9536676 AA/AG和rs10413288 AA、rs17502941 GG和rs10413288 AA基因型可能会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P < 0.05)。结论:胃癌差异表达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与胃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USP5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USP5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预测USP51表达对胃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从人类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胃癌样本数据集GSE62254的series matrix数据,只保留临床资料和生存信息完整的患者病例,共收录胃癌患者295例。分析不同USP5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分析和预测受USP51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USP5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年龄、T 分期、pTNM分期及Lauren分型均有关(P均<0.05),与胃癌患者性别及N分期无关(P均>0.05)。随着USP51表达程度的增加,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明显缩短(P<0.001)。USP51高表达富集了黏着斑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等相关的基因通路(P<0.05,FDR<0.25)。结论:在胃癌中,USP51高表达是一种预后不良因素,推测其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脂蛋白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胃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22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或胃息肉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脂蛋白(HDL-C、LDL-C、ApoA1等)水平差异,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脂蛋白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术前脂蛋白水平与生存的关系,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其在胃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LP(a)明显较高,HDL-C明显较低(P<0.05);胃癌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与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而LDL-C则与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Apo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DL-C水平≥1.40 mmol/L,ApoB水平≥0.90 g/L时,患者的生存期显著较长(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术前HDL-C和ApoB水平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ApoB和HDL-C水平异常,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胃癌患者术前HDL-C和ApoB等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0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296例N0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男性248例,女性48例。中位年龄58岁(28~82岁)。中位肿瘤大小4 cm(0.3~15 cm)。168例患者为TNM I期,126例患者为TNM II期,仅2例患者为TNM III期。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2.3个月(1~73.4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6%、89.2%和83.7%。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方式、CEA、CA125、脉管侵犯、T分期和TNM分期为影响N0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然而,仅CEA、CA125、脉管侵犯和T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0期胃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好。CEA、CA125、脉管侵犯和T分期为影响N0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