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上颌窦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因上颌窦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应用3 D打印技术打印出患侧上颌窦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对钛网进行塑形,制备出个性化钛网,将个性化钛网植入缺损区。通过临床和CT检查,评价其颌面部外形与功能。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两侧对称,未见复视及眼球内陷,植入的钛网与缺损周边骨床贴合紧密。术后随访8~30个月,经临床和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3 D打印技术在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提高上颌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精确性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软骨外膜与胸骨舌骨肌用于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应用甲状软骨外膜和胸骨舌骨肌进行喉功能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修复组织全部成活,喉腔光滑,拔管率97.4%,均恢复发音、吞咽功能,无并发症发生,5年生存率86.8%。结论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对于至少保留一侧2/3以上甲状软骨者应用甲状软骨膜和胸骨舌骨肌进行喉功能重建损伤小、效果理想,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的个体化钛网在修复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上颌骨良恶性肿瘤行上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或严重复合性外伤后的获得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共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16~51岁。其中鳞状细胞癌2例;良性肿瘤7例,包括血管瘤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骨囊肿2例和骨巨细胞瘤1例;复合性上颌骨外伤5例。根据术前薄层CT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建模数据传送至3D打印机,分别打印出原始状态和重塑后的上颌骨树脂模型。在患者的原始模型上,术前模拟肿瘤切除和上颌骨重建,在重塑的模型上塑形钛网,使其能恰当重建缺损的骨结构。术中将预制好的钛网植入缺损区域,将软组织瓣复位,分层缝合,术后局部加压包扎。术后通过临床和CT检查,评价患者颌面部外形、鼻腔功能及并发症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肿瘤病例均能在术前3D打印模型预测的范围内完整切除病灶,与外伤病例在清创后植入钛网一样,无需于术中再次对钛网进行塑形和修剪,钛网可完整覆盖缺损的骨面,周边贴合紧密,钛钉固定顺利,植入钛网坚固稳定。术后随访6~20个月,患者对面部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钛网应用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能精确恢复上颌骨骨性结构对于软组织的支撑,恢复面部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4.
喉部分切除声带重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宏  虞幼军 《耳鼻咽喉》1998,5(6):353-356
本文回顾我院1994 ̄1997年间共行喉癌手术31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22例,占全部喉癌手术的71%,全部病例1 ̄4年均存活,拔管率100%,同时介绍垂直喉部分切除术20例,术中用颈前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同时行声带重建,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提出术时应注意重建喉正常形态,并促进新声带的形成,并对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和修复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3D打印是一种基于预先设计、利用特定的材料逐层叠加,构建出三维物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耳科学教学与解剖训练、术前规划与手术模拟、修复重建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在耳科学的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评价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265例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同期采用会厌瓣、颈前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加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修复喉缺损。其中79例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65例患者鼻饲管于术后10~15d拔除。术后拔除气管套管218例,拔管率为82.26%。12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其中2例发生咽瘘。3、5年生存率分别是74.72%、70.88%。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后应用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Ⅰ期喉功能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成活率高,手术效果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减少晚期头颈肿瘤手术的风险及盲目性,增加头颈肿瘤手术的精准度,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患者头颈部模型,精准切除肿瘤,优化修复及重建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10例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行术区三维CT,MRI及血管功能成像,将影像学数据导入,构建3D打印模型,确定手术切除及手术修复重建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整体切除及修复重建,其中下颌骨肿块5例,上颌骨肿块2例,侵犯上颌骨,软腭及颅底肿块2例,翼腭窝肿块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除1例发生原发灶复发外,其余9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可辅助完成复杂的头颈肿瘤切除手术,能较好提高手术精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及术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4例,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鼻窦CT扫描,3D重建并打印出病变鼻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需修复重建部位,确定手术方案后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均予以放疗并密切随访,通过CT复查与功能检查,对疗效、手术精准度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经3D打印术前设计,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8例患者同期行缺损部位修复重建,其中6例患者上颌骨和眶壁骨质缺损植入钛网,2 例患者颅底骨质缺损较大行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2例缺损较小且硬脑膜完整者未行骨性重建。术中能够明确肿瘤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并实现了全部切除、准确定位缺损并修复,精确度高。术后CT复查显示切除范围、骨缺损部位、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10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访12~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助于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可提高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精确性、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992年 1 2月~1 996年 1月 32例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 ,将残存会厌下移保留喉功能。结果  2 1例声门型喉癌术后 1 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 ;1 1例声门上型喉癌 5例恢复喉全部功能 ,并于术后 1 4~ 1 8d恢复吞咽功能 ,无 1例出现误吸引起严重并发症。 3年生存率 87 5 %(2 8/ 32 ) ,5年生存率 5 8 3%(7/ 1 2 )。结论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会厌取材方便 ,无需重新进行皮肤切口 ;其喉面有完整粘膜 ,创面愈合时间短 ;喉结构重建扩大了喉的左右径 ,提高了术后拔管率同时防止误咽发生 ,对提高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双蒂颈前带状肌修复喉部分切除缺损的经验.方法 40例喉部分切除术后采用同侧双蒂颈前带状肌修复喉缺损和发音重建.结果 40例患者,术后发音满意率100%,吞咽功能恢复100%,无1例咽瘘.拔管率95%.结论 该方法有取材方便,操作简便,修补组织血供良好等优点,术后发音、吞咽功能恢复满意,拔管率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颅底肿瘤及周围的组织结构,获取颅底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参数,铸造并打印个体化三维模型,研究3D打印技术在颅底瘤性病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5例复杂颅底肿瘤(包括脑膜瘤、垂体瘤、嗅神经母细胞瘤、颅咽管瘤、神经鞘瘤、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如CT、 MRI、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的原始数据,利用“MINICS”软件读取患者影像学原始图像,应用3D打印软件及三维重建技术,个性化设计颅底占位的手术方案。结果 三维重建并打印15例患者的颅底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个体化模型。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分析肿瘤周边重要血管的分布及走行,术中加以保护及预防损伤。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例获得全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术后并发症;1例大部分切除患者(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予手术+放疗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后好转。结论 利用3D技术打印的个体化颅底肿瘤三维模型,可用于设计和规划颅底肿瘤切除及术后修复重建,对于指导临床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保护毗邻神经、血管及术后修复缺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虽然在鼻-颅底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鲜有报道,但凭借其快速成型、立体化三维实物重现等优势,在鼻-颅底外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临床应用主要涉及鼻-颅底缺损修复、术前规划及术前手术模拟、解剖教学及培训、患者教育等方面。本文围绕3D打印技术在鼻-颅底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作一概述,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3例上颌骨区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2~55岁。其中行上颌骨次全切除4例,全上颌骨切除9例。手术根据术前CT表现在上颌骨三维图像上模拟截骨切除范围,将健侧上颌骨镜像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再根据镜像后的骨形态设计个性化腓骨修复的3D模型,根据3D模型进行腓骨雕塑成形和上颌骨缺损修复。分别从口腔、鼻腔、眼功能及外形恢复等方面观察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肌皮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结果随访5~40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危象皮瓣坏死,余12例皮瓣全部成活。13例患者随访期间,经CT或MRI证实均未见肿瘤复发。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腭瘘,余10例患者可经口进食,无鼻腔反流。11例患者发音效果满意。全部患者鼻腔通气良好。全部患者未出现视力下降和复视,眼位正常。术后外观恢复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13例患者VAS平均数为8分,除1例皮瓣坏死患者,余12例患者对外形修复满意。结论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不仅能保全口腔、鼻腔和眼的功能,而且能获得较满意的外形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3D技术在修复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眶壁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6例鼻窦恶性肿瘤破坏眶壁的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应用3D技术打印出患侧眼眶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对钛网进行塑形,术中将预成形钛网植入眶壁缺损区。通过临床和CT检查,根据眼球容积和眼球突出度评价眶壁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预成形的钛网不需要术中再次修整,植入的钛网与缺损周边骨床贴合紧密。术后3个月经临床和CT检查,所有病例眶壁重建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眼球内陷矫正在3 mm内,无眼球内陷,1例一个象限存在复视,患侧眼眶容积和眼球突度与健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应用3D技术预成型的钛网用于鼻窦肿瘤术后的眶壁修复,能精确恢复眼眶的解剖形态和容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l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治疗甲状软骨受侵的局部晚期喉癌的操作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96~2006年3月10年间采用SCPL治疗的甲状软骨受侵的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20例,其中声门上型9例,声门型10例,声门下型1例,术中整块切除喉内病变、大部分甲状软骨与受侵的喉前组织,残喉上下拉拢缝合。总结术后病理结果,随访喉功能保留及生存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成功拔除胃管和气管套管,拔管率85%,全组病例局部复发3例,死亡3例,Kaplan—Meier法估计3年生存率84.7%,局部控制率85%。T3(12例)和T4(8例)病变2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415)。结论部分甲状软骨受侵的局部晚期喉癌仍可通过部分喉切除保留喉功能,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前带蒂肌皮瓣(任意和巨形)在喉部分切除中重建喉功能的效果.方法:对54例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和扩大部分切除后应用颈前带蒂肌皮瓣行喉功能重建.结果:54例恢复吞咽、发声和呼吸功能,拔管率100%,5年以上生存率92.59%.结论:喉部分切除中应用颈前带蒂肌皮瓣修复喉腔是喉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6年施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声门型喉癌75例。其中男71例,女4例。其中行CO2激光声带切除术1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18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33例,喉额侧部分切除术5例,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4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cricohyo idoepiglottopexy,CHEP)2例。结果本组75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94.6%。其中T1、T2病变患者48例分别为97.9%和97.9%。T3、T4病变患者(27例)分别为92.5%和85.1%。全部患者吞咽功能及发声功能均可恢复,拔管率为92.1%(58/63)。术后1个月内拔管率为85.2%。结论喉部分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的首选治疗措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术式、正确的修复技术是保证手术的疗效及保留喉功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喉癌外科手术的重点已经由单纯重视患者术后生存率转到兼顾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后能否拔除气管套管、有无误咽及发声质量好坏是喉功能是否较好地得以保留的评价指标。我科使用双蒂接力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甲状软骨膜瓣修复喉功能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