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研究虽有大量文献报道,但研究数据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的EMT特征差异.方法:Real-time 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和SW620 E-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配对结直肠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石蜡组织标本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HE染色观察30例配对结直肠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形态以及SW480和SW620的细胞形态.结果:SW480与SW620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均以后者为高;E-cadherin和vimentin在结直肠癌与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P=0.660).部分淋巴结转移癌中E-cadherin的表达高于结直肠癌(4/30),且vimentin表达比结直肠癌弱,甚至表达缺失(6/30);结直肠癌与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SW480和SW620两者形态类似.结论:结直肠癌对比其淋巴结转移癌、SW480对比SW620发现EMT特征无显著差异,推测是由于淋巴结转移癌和SW620发生TEM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 基因(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 Id1)和Id3 是否协同促进结肠癌SW620 细胞EMT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Idl 和Id3 单或双基因敲减的结肠癌SW620 细胞,实验分为4组:SW620-Sh-Id1 组(转染shRNA-Id1)、SW620-Sh-Id3 组(转染shRNA-Id3)、SW620-Sh-Id1-Id3 组(共转染shRNA-Id1 和shRNAId3)、SW620-NC组(转染阴性空载慢病毒)。用qPCR 法和Western blotting 法分别检测敲减效果,显微镜下观察稳定下调Idl 和Id3 后SW620 细胞形态的变化,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SW620 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EMT标志分子及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Idl 和Id3 单基因敲减与双基因敲减的结肠癌SW620 细胞株。(1)Idl和Id3 的敲除诱导SW620 细胞形态由上皮样向间质样转变;(2)与对照组相比,SW620-Sh-Id1 组和SW620-Sh-Id3 组SW620 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显著下降(均P<0.05);SW620-Sh-Id1-Id3 组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较SW620-Sh-Id1 组和SW620-Sh-Id3 组也明显下降(均P<0.05);(3)与对照组相比,SW620-Sh-Id1 组和SW620-Sh-Id3 组β-catenin、snail1 及MMP2 蛋白表达降低,上皮黏蛋白及TIMP2 蛋白表达增高(均P<0.05);SW620-Sh-Id1-Id3 组与SW620-Sh-Id1 组和SW620-Sh-Id3 组相比,β-catenin、snail1 及MMP2蛋白表达也下降,同时上皮钙黏蛋白及TIMP2 蛋白表达也增高(均P<0.05)。结论:Id1 和Id3 可能通过诱导EMT协同影响结肠癌SW620 细胞侵袭与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框蛋白2(F-box only protein 2,FBXO2)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 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细胞系 MGC-803、AGS、SGC-7901、MKN-28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 GES-1,qPCR 法检测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设计靶向抑制FBXO2表达的特异siRNA,并瞬时转染MGC-803细胞,转染siRNA无义序列的为阴性对照。qPCR法检测转染48 h后MGC-803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用MTT法、细胞划痕愈合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降低 FBXO2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B 法检测细胞中 EMT 相关蛋白 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4种胃癌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P<0.05或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1]FBXO2组MGC-803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下调(P<0.01),该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 P<0.01)。结论:低表达的 FBXO2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该抑制作用可能与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5.
李蓉  敬敏  黎小兵  朱少平  黄培春 《肿瘤》2011,31(7):627-632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和p38在鼻咽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调控作用,分析其介导的EMT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等检测鼻咽癌组织及鼻咽癌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LMP1和p38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结果:E-cadherin在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降低趋势(P<0.01),而vimentin和LMP1的阳性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01),p38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LMP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LMP1与E-cadherin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在CNE1-GL和CNE2Z细胞中的表达减弱,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强。LMP1蛋白在CNE1-GL和CNE2Z细胞中高表达,p38蛋白则在CNE1-GL中高表达。Transwell实验证明,LMP1能够促进鼻咽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能力(P<0.001)。结论:LMP1可诱导鼻咽癌EMT,增强鼻咽癌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ncRNA SNHG10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与可能的机制。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HT-29和LoVo)及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中lncRNA SNHG10和miR-532-3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SNHG10和miR-532-3p间的靶向关系。向SW620细胞中转染si-SNHG10或miR-532-3p mimic或共转染si-SNHG10+miR-532-3p inhibitor,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采用WB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SNHG10 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 或 P<0.01),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miR-532-3p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或P<0.01),SNHG10和miR-53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25, P=0.048)。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NHG10靶向调节miR-532-3p的表达。下调 SNHG10 或上调 miR-532-3p 的表达后,SW620 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抑制miR-532-3p表达后,敲低lncRNA SNHG10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被逆转(均P<0.05)。 结论: lncRNA SNHG10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与TNM分期和远处转移相关,lncRNASNHG10靶向调控miR-532-3p表达并通过EMT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miR-76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观察miR-76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技术检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术的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miR-762的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762模拟物(mimics)、miR-762抑制物(inhibitors)及其阴性对照序列(scramble序列)分别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iR-76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胰腺癌细胞株BxPC-3、PANC-1、AsPC-1、SW-1990中miR-762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DE(P<0.01)。转染miR-762 mimics后PANC-1细胞miR-762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而转染miR-762 inhibitors后PANC-1细胞miR-76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同时miR-762 mimics组450 nm处的吸光度(D 450 )值、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及间质表型细胞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量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及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量显著降低;而miR-762inhibitors组D 450 、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及间质表型细胞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表达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76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上调miR-762表达可能通过调控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表达促进EMT进程,从而增强PAN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ETTL14介导的m6A甲基化修饰Snail-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PIA分析ESCC患者METTL14的表达情况及对其生存期进行评估;实验分为si-NC组和si-METTL14组;qPCR检测METTL14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nail-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eRIP-qPCR检测m6A修饰Snail-1的水平;加入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检测Snail-1 mRNA稳定性。结果:ESCC患者和细胞系中METTL1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METTL14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P<0.01)。si-METTL14组中METTL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上升(P<0.01),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lncRNA LOC440173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探讨其对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中2014至2017年手术切除的72例NSCL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以及6种NSCLC细胞株(H520、H358、A549、HCC827、H1703和H1299)中LOC440173的表达水平;构建LOC440173的敲低及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H520 和 H1703 细胞,应用 MTS、克隆形成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低及过表达LOC440173对 NSCLC 细 胞 增 殖 、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 LOC440173 对于 EMT 过程相关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 及 vimentin)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B法检测其对 E-cadherin、N-cadherin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OC440173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TNM 分期和肿瘤大小有关联(P<0.05 或 P<0.01)。敲低 LOC440173 可以抑制 H520 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 或 P<0.01),过表达LOC440173可显著促进 H1703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 或 P<0.01)。在转录水平上,敲低LOC440173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 ,间充质相关标志物 N-cadherin、vimentin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 或 P<0.01);而过表达 LOC440173 后,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降低,间充质相关标志物 N-cadherin、vimentin 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 或 P<0.01)。在转录后水平上,LOC440173负向调节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正向调节N-cadherin的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LOC440173在NSCLC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LOC440173可显著提高NCSCL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MT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康清杰  向征 《中国癌症杂志》2020,30(10):785-790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2(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2,Gli2)是Hedgehog 信号通路重要的转录因子,它不仅与正常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而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激活。探讨Gli2对结肠癌细胞系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Gli2干扰慢病毒载体感染SW620细胞,实验设干扰组、空病毒载体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li2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实验和倍增时间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RK1/2、p-ERK1/2、Bcl-2、Bax和cyclin D1蛋白水平。结果:SW620细胞转染慢病毒载体72 h后,可见明显的荧光表达;与空病毒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的Gli2基因表达被有效抑制(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周期阻滞,G 1 期细胞比例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ERK1/2、Bcl-2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Bax表达增加(P<0.05)。结论:沉默Gli2可以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系SW620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ERK1/2 、Bcl-2和cyclin D1表达的下调和Bax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modulator 1,ORAI1)对SW480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ORAI1干扰慢病毒感染SW480细胞,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OR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黏附实验、血管形成及拟态分别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同、异种细胞间黏附及血管生成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2+ entry,SOCE),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RK1/2、p-ERK1/2、MMP-2、VEGF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SW480转染ORAI1干扰慢病毒72h后,可见明显的荧光表达;较空病毒组和(或)对照组,干扰组ORAI1的表达降低(P < 0.01);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P < 0.01);同种黏附能力增强(P < 0.05);异种黏附能力减弱(P < 0.05);血管生成能力减弱(P < 0.01);SOCE内流峰值降低(P < 0.05);p-ERK1/2、MMP-2和VEGF的表达降低(P < 0.01)、E-cadherin表达增加(P < 0.01)。  结论  ORAI1可以促进SW480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SOCE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凝蛋白(transgelin,TAGLN)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7例CRC患者的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CRC细胞系SW620、SW480、HC...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40(recombinant human rho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40,ARHGEF40)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ARHG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ncRNA MALAT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生物学功能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方法在TCGA数据库和Oncomine数据库中分析比较MALAT1在CR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比较高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是否存在差异。采用cBioPortal在线分析TCGA数据库中MALAT1突变种类及频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30例CR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肠癌细胞系(SW620、LOVO、HCT116)及正常人肠上皮细胞(NCM460)中MALAT1的相对表达水平。小干扰RNA敲低SW620细胞中MALAT1表达后观察MALAT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情况。siRNA下调SW620细胞MALAT1,利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上皮间质化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CRC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MALAT1的研究有6项;30对人配对CRC组织标本中,相比癌旁组织,MALAT1 在46.7%(14/30)的CRC患者组织中表达增高(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肠癌细胞系(SW620、LOVO、HCT116)中MALAT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人肠上皮细胞(NCM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LAT1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融合突变、扩增突变及深度缺失突变,其在各种肿瘤中的总体突变率为1.1%,在CRC组织中的突变率为0.34%。小干扰RNA抑制MALAT1表达可明显抑制SW620细胞的划痕迁移与小室侵袭能力。抑制MALAT1表达后,SW620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同时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表明上皮间质化过程受到明显抑制。MALAT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DFS存在明显的关系,高表达患者DFS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HR=1.6,P=0.044)。结论:lncRNA MALAT1在肠癌中表达上调,并通过抑制上皮间质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MALAT1高表达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可能成为结肠癌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大肠癌SW620细胞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Sp1)的表达,观察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Sp1基因的干扰载体(pGenesil-1-Sp1),脂质体介导转染SW620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Sp1 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SW620细胞增生活性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针对Sp1的干扰载体,转染后能够有效抑制大肠癌SW620细胞中S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在转染48h抑制作用最强,其对Sp1 mRNA和蛋白质抑制率分别为68.47%和73.8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下调Sp1表达可显著抑制大肠癌SW620细胞的体外增生能力。结论Sp1基因沉默能够抑制人大肠癌SW620细胞的增生,为以Sp1为靶点的大肠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