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加胺碘酮组(Ⅰ组)与胺碘酮组(Ⅱ组),Ⅰ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加胺碘酮0.2 mg/d,Ⅱ组给予胺碘酮0.2 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左心房功能变化.结果 Ⅰ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能有效预防心房颤动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改善左房重构.  相似文献   

2.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心房颤动复发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敏  崔旭  谢志军  蔡宝坡 《山东医药》2009,49(19):102-102
文献报道,心房颤动(AF)转复为窦性心律后1a复发率高达50%。2004年5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AF复发,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将211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105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B组)106例,治疗随访3 a,研究的-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3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为(37.01±1.56)mm,明显大于B组的(35.32±1.62)mm,P<0.05.实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5%,明显低于B组的83.52%(P<0.05).认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抑制左心房扩大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7%和80%,高于对照组的84%和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个月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7%,对照组为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9.8±1.4)mm、(38.3±1.9)mm、(37.5±1.6)mm;对照组为(38.7±1.7)mm、(38.7±1.7)mm、(39.8±1.5)mm,两组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大量研究显示,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房颤一旦发生,心房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即启动,经药物或电复律成功后极易复发。本文旨在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患者逆转心房重构,减少复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并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最主要的手段。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及维持窦律的药物,其有效率达40%~60%;然而对老年阵发性房颤,其能否进一步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尚未见充分报道。本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厄贝沙坦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或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方法阵发性、症状性房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 胺碘酮、胺碘酮、厄贝沙坦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mg/d 胺碘酮0.2mg/d、胺碘酮0.2mg/d、厄贝沙坦150mg/d,随访1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第一次复发间隔、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①房颤复发率: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52.2%,85.0%,p<0.01);②第一次复发间隔: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显著高于厄贝沙坦和对照组(p<0.01;p<0.01),与胺碘酮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胺碘酮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发作频率: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1)、对照组(p<0.01)以及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组也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房颤持续时间: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低于对照组(p<0.01)、厄贝沙坦组(p<0.01)和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胺碘酮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单用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应用,预防房颤复发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高建国  双丽  邢永生 《山东医药》2006,46(17):69-70
2003年10月~2005年12月,我们观察了胺碘酮和厄贝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口服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及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和安全性进行此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及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及胺碘酮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房颤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及左心房内径大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房颤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房颤复发次数以及缩短的持续时间,同时长期使用厄贝沙坦还可以抑制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超过7d)患者,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给予胺碘酮0.2g,1次/d;Ⅱ组48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胺碘酮0.2g,1次/d;两组均连服6个月。分别于治疗后第1周、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及6个月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复律后次日及6个月后做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观察左心房功能变化。结果共87例完成治疗。随访6个月,心房颤动复发Ⅰ组为34.9%(15/43),Ⅱ组为13.6%(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复律后次日及治疗6个月后,超声测量左心房内径由(42±12)mm缩小为(34±11)mm,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Ⅰ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降低左心房压,有利于消除心房颤动复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房颤预防及治疗的作用。方法104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降压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基础治疗外加用厄贝沙坦。3个月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房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房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左房上下径、左房最大容积改善程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大(32.47±7.38 mm vs 38.47±6.47 mm;18.45±3.67 mm vs 30.56±3.68 mm,P<0.05或0.01)。治疗组的房颤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6次vs2.1±0.42次,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改善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降低房颤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迂10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发展迅速,消融方法日渐完善,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近年的研究表明房颤消融术后与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降低早期的房颤复发率^[1],任能否降低房颤的远期复发率仍存在争议心^[2-3]。本研究的目创是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近期和远剪复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Pd、左房内径、hs—CRP均降低(t=4.025-13.546,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Pd、左房内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1.51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Pd、左房内径和hs—CRP水平,其效果与坎地沙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抑制作用及对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的阵发性AF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螺内酯20 mg/d,对照组(48例)不予螺内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Ald)浓度、AF发作情况、左房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应用螺内酯12个月后Ald水平较前明显降低(5.30 ng/dl vs 7.70 ng/dl,P<0.01),AF发作次数及AF负荷明显减少,左房内径、左房最大容积、左房最小容积及左房收缩期前容积均减小,左房射血分数增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够抑制阵发性AF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减少AF发生率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胺碘酮对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07~2014-12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且已达消融终点的PA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消融术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者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心率为61~89(69.3±3.1)次/min,对照组心率为68~108(77.8±4.5)次/min,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早期复发率、晚期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12个月时LAD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可预防AF的复发,逆转左心房的结构及电活动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特殊起搏程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阵发性房颤进行早期干预,防止过早地进展为慢性房颤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电生理机制的研究表明,房性早搏(房早)等触发因素在房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itatron公司根据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