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羡萱  郑少青  高杨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3):132-132,95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有一定诊断价值。我们对1984年10月至2004年12月间106例ITP患者进行骨髓象分析,如果如下。1检查对象患者组:106例ITP患者均参照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  相似文献   

2.
炔羟雄烯异(?)唑(Danazol,DNZ)系人工合成的男性化作用减弱的雄性激素。1986年我院应用该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6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6例ITP 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9~64岁,中数年龄43岁。除2例儿童外,余皆为成人。治疗前血小板(BPC)10~69×10~9/L,中数值26×10~9/L。起病仅数日者3例,余均为慢性ITP。初治3例,复治13例。部分病例临床有牙龈出血、鼻衄及月经过多。11例为难治性ITP,病程长,经多种升血小板药物,包括强的松和/或长春新硷等治疗无效或仅短暂有效。1例已经脾切除。治前均经骨髓穿刺检查,符合ITP。治疗前6例作血小板相关IgG(PAIgG)测定(ELISA 法)为12~661ng/10~9血小板(正常值为17~161ng/10~9血小板),4例增高。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1.BPC<100×  相似文献   

3.
清补合剂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阴虚火旺络伤之病机特点,拟复方中药清补合剂治疗 42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42例自1998年9月~2003年9月在血液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成人慢性 ITP患者,其中男 11例,女 31例;年龄20~58岁,中位年龄 35岁;病程 6月~18年。患者除符  相似文献   

4.
赵袁娣  赖伟权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15-1116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对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diopathic thrombocy topenic purpura,ITP)血小板参数和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活动限制、避免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等进行治疗,存在出血症状的患儿给予止血药物,其中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0.6-1 mg·kg-1·d-1,研究组基于此加用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1.0g·kg-1·d-1,连续治疗2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出血时间(BT),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两组治疗后PLT、PCT、MPV、PDW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T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ITP的效果相比单独采用激素治疗更佳,同时可缩短BT,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生成素 ( thrombopoietin,TPO)为调控巨核细胞造血和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 ,经研究发现其调节机制发生在转录后。为了探讨 TPO在不同发病情况下的调节机制并为 rh- TPO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测定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CAA )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 ,测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血小板减少疾病组 :CAA13例 ,平均年龄 40岁 ( 18~ 71岁 ) ,男 9例 ,女 4例。 ITP患者 2 6例 ,平均年龄 3 8岁( 12~ 76岁 ) ,男 11例 ,女 15例 ,诊断均符合文献 [1]标准。1.1.2 正常…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我们对18例ITP患者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对肾功能的影响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03年5月~2005年1月住院病例,38例小儿均无肾脏病史,均经临床、血象、骨髓检查确诊[1],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急性型14例,慢性型4例,年龄1·5~12岁,初治11例,曾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7例,其中1例接受长春新碱治疗,病程2天~3年;对照20例,情况与观察组相似,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  相似文献   

7.
近研究表明 ,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 bocytopenic Purura,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 ,因此认为应改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mmuneThrombocytopenic Purura,ITP) [1 ] ,ITP约占小儿出血性疾病的 1/ 4。我科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 ITP患儿 33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33例 ITP患儿均符合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关于 ITP诊断修订方案所提出诊断标准 [2 ] 。其中男 15例 ,女 18例 ;年龄 2个月~ 15岁之间 ,<3岁 11例 ,3~6岁 7例 ,>6岁 15例。急性病例 3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老年ITP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初诊IT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rhTPO组[62例,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疗程1...  相似文献   

9.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疾病。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可调节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成熟,有效增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可能成为治疗难治性ITP的一种新选择。本研究观察了23例难治ITP患者对rhTPO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的难治性ITP患者2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18~69岁,中位年龄37岁。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Brox等首先用大剂量维生素C(Vitc)治疗ITP,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大剂量VitC同时联合泼尼松治疗ITP20例,亦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治疗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18~51岁,平均33.2岁,病程1周至20年,初治8例,复治12例。1.2对照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5~47岁,平均28.4岁,病程1周至21年,初治5例,复治7例。两组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极,符合第五届全国血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和泼尼松片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10mg·d^(-1),qd,静脉滴注,疗程7~10 d,然后序贯泼尼松每次20 mg,tid,口服,并逐渐减量维持治疗3~6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300 U·kg^(-1)·d^(-1),qd,皮下注射,疗程10~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53例/60例)和71.67%(43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轻微肌肉酸痛和低血钾,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血糖升高和低血钾。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和泼尼松片治疗重症ITP具有显著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我科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静注治疗13例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应用强的松治疗的25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8例均为我科住院患儿,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关于急性ITP的诊断标准,丙球组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4.2岁;激素组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4.4岁。治疗前丙球组Bpc11~68×10~9/L,平均35×10~9/L,激素组12~74×10~9/L,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紫癜进展中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的疾病,成人大部分为慢性期,病程较长,可达1年至数10年,具有病程长、停药后易复发的特点,动态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分4组,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收治ITP初期患者40例,治疗后恢复期ITP患者30例,复发ITP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为外科住院患者,无血液疾病患者)。1.2方法EDTA-K2抗凝管抽取静脉血,取标本后2h内检测,用sysmex-kx21血球仪检测血小板各参数,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血…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儿童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少数儿童及成人病例治疗效果不佳 ,反复发作 ,更有因严重出血 (尤其是颅内出血 )而死亡者。因此 ,如何改进对ITP的治疗和出血危象的抢救是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现报告我们 1 992~ 2 0 0 1年间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HIVDM)治疗ITP 2 1例的临床情况。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ITP2 1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1 3~ 4 7岁 ,均经临床血象和骨髓象确诊 ,符合 1 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 ] ,病程5个…  相似文献   

15.
<正>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PLT)减少症(ITP)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年发病率为(5~10)/10万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各半。其主要机制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从而导致自身抗体和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不足。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标准剂量为:泼尼松1~1.5mg·kg-1·d-1,可使2/3的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血小板,使血小板破坏为特征。我院共收治ITP患者2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男7例,女18例,男女比例为1:2.57;年龄15~65岁。20岁以下7例占28%,50岁以上者6例占24%,中青年11例占48%;其中有7例患者因复发再次住院。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出现瘀斑、瘀点12例,鼻衄9例,牙龈出血12例,月经过多5例,便血7例,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84年8月开始应用VLAP方案(长春新碱、左旋咪唑、氨肽素、强的松)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ITP)住院患者86例,获得良好效果,目前尚未见以此方案治疗本病的报道,现将衩步结果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86例,男14例,女72例,男:女=1:5.1;年龄15—68岁,50岁以上者仅8例(9.3%),其中7例为女性患者,中数年龄31岁。经过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部分病例进行了PAIgG检查,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关于ITP的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我院自 1993年至今共收治 ITP患儿 95例 ,采用 4种不同的方法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95例 ITP患儿均为住院病例 ,符合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 ITP诊断标准 [1 ] 。 95例 ITP患儿中急性 74例 ,慢性 2 1例。其中男性 6 3例 ,女 32例 ,年龄 45天~ 11岁。临床表现为 95例患者均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 ,鼻衄6 0例 ,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18例 ,血尿 12例 ,消化道出血 11例 ,球结膜下出血 3例 ,颅内出血 2例。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 <2 0× 10 9/L 31例 ,…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适当治疗愈后较好,偶有病例无效。作者报道对治疗无效的3例患者,用α干扰素治疗获得成功。1例ITP患者,血小板为2×10~9/L,骨髓显示有较多的巨核细胞,用强的松、长春新碱及苯丁酸氮芥等药及脾切除治疗无效。后每日皮下注射重组α干扰素3 U,共12次。3周后血小板逐渐上升,1周后维持血小板400×10~9/L达4月之久。其他2例为严重ITP,经短程干扰素治疗,未作脾切除,血小板恢复正常。并分别在8年和5年后开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分析我院1976~1985年收治的82例ITP病例,探讨骨髓巨核细胞象改变对ITP的诊断意义。一、临床资料:82例诊断标准按1984年全国血液病会议提出的标准。其中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66岁,25岁以下64例;男性42例,女性40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2年,1个月以内38例,6个月以内56例;急性型29例,慢性型53例。其中81例均有皮下出血,且为就诊的首要症状;粘膜下出血以鼻衄、牙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