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6例住院患者,9例植入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DDDR),1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或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或VVIR).用Swan-Ganz漂浮导管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在RVOT成功植入螺旋电极.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的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均明显增加(P<0.05).感知、起搏阈值、心室阻抗等起搏参数两者无明显差别;术后随访6~30个月,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采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传统的RVA起搏.  相似文献   

2.
朱琳 《中国医药》2022,(2):183-185
目的分析右心室心尖部(RVA)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诱导心肌病(PICM)发生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351例患者,筛选其中心脏收缩功能正常且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154例,按照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A起搏组81例(RVA组)和RVOT间隔部起搏组73例(RVOT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术前及术后1、2、3年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PICM发生率,分析发生PICM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即刻RVA组QRS波群时限明显长于RV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3年,RVA组LAD、LVEDD均高于术前且高于RVOT组,LVEF均低于术前且低于RV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A组术后1、2、3年PICM发生率均高于RVOT组[6.2%(5/81)比0(0/73)、11.1%(9/81)比0(0/73)、17.3%(14/81)比0(0/73)],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RVOT间隔部起搏和RVA起搏两组,分析两组起搏参数、标Ⅱ导联QRS宽度。结果 RVA组起搏术后3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为(173.80±5.42)ms,RVOT组为(118.35±3.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心室起搏比率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能保证左心室与右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外采用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 治疗有严重心衰的心肌病患者.由于RVOT接近房室结水平,可更好地恢复心室生理激动顺序,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CHF常为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 病死率高.如何提高CHF患者的生存率, 拓宽其治疗途径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RVOTS及RVA 起搏患者心电图QRS 波宽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旨在探讨两个不同部位的起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玉露  丁坤  孙春启  关欣 《淮海医药》2009,27(3):193-195
目的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房、室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前所测定的LVEF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OTS组起搏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RVA组和RVOT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RVOT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8例病窦或Ⅱ°AVB、Ⅲ°AVB行RVOT间隔部埋藏式起搏术患者,26例DDD起搏,12例VVI起搏,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上述患者术后7~10d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并与54例行RVA埋藏式起搏术患者(其中42例DDD起搏,12例VVI起搏)进行对比;同时对上述2组患者行RQS间期(QRSd)测试及6min步行试验(6MWT)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RVOT间隔部起搏比RVA起搏、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充盈时间(LVFT)、6MWT均有明显的提高,QRSd有显著的减少。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比RVA起搏能获得更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RVOT间隔部起搏和RVA起搏两组,分析两组起搏参数、标Ⅱ导联QRS宽度.结果 RVA组起搏术后3个月心电图 QRS波宽度为(173.80±5.42)ms,RVOT组为(118.35±3.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心室起搏比率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能保证左心室与右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心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其整合素β3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A组),低O2高CO2 4周组(B组)和低O2高CO2 4周+葛根素组(C组).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心肌骨桥蛋白(OPN)及其整合素β3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B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均明显高于A组(P<0.01),而C组mPAP、RV/LV+S明显低于B组 (P<0.01);②A组大鼠右心室心肌OPN和整合素β3 mRNA 表达水平均很低,B组大鼠心肌OPN和整合素β3 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大鼠右心室心肌OPN与整合素β3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OPN及其整合素β3受体的表达而抑制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并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心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DDD)患者58例,分为心功能Ⅲ级组25例,其中13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12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心功能Ⅰ~Ⅱ级组33例,19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14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分别比较两组以及各亚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各指标以及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术后组间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QRS时限,B型钠尿肽(BNP),二尖瓣口反流面积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起搏方式主要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但RVA起搏可引起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导致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而且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与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2].近年来研究的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表明可获得比RVA起搏更高的心排血量,但对起搏后左室心肌同步性的研究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在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50例行瓣膜置换患者分为新活素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分别泵入新活素和生理盐水,连续使用72 h,观察用药后15 min、30 min、1 h、2 h、4 h、24 h的桡动脉收缩压(ABG)、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及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和肺血管阻力(PVR)。结果:新活素组在用药30 min后,肺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比较,变化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4 h后肺动脉楔压(PCWP)的变化值,新活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心脏指数明显提高(P<0.01),新活素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活素能显著改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汉防已甲素(90~120mg)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wan-Ganz导管的实验方法,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120s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静注汉防已甲素后5min,SAP(收缩压)、DAP(舒张压)、MAP、RAP(右房压)、TSR、TPVR、PVR开始降低,30~60min时,TSR显著降低(P<0.01),SAP、DAP、MAP显著降低(P<0.05),90min后作用开始减弱,作用持续120min恢复到用药前水平。30~60min,MPAP(平均肺动脉压)降低非常显著(P<0.01),PCWP(肺小动脉楔压)降低显著(P<0.05)。以上参数降低的同时,CO、CI、SVI、SWI升高,用药后30~60minCO、CI较用药前显著升高。结论汉防已甲素降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RAP、SAP、DAP、MAP、PCWP、MPAP、TSR、TPVR、PVR及SAP×HR,提高CO、CI、SVI、SWI,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使心功能改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宋建平 《安徽医药》2013,17(3):408-410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或流出道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6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VVI或DDD)患者,根据起搏部位,选择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32,男15,女17),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n=28,男14,女14)。追踪术前、术后(18±7)个月两组心电图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QRS波时限变化、左房容积指数(LAVI)、主动脉射血前间期(APEI)与肺动脉射血前间期(PPEI)差值来评价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房电活动影响程度。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Pd、Pmax、QRS、LAVI均明显增加,但RVA组Pd、Pmax、LAVI及QRS时限增量变化较RVOT大,P0.05。与RVA组相比,RVOT组APEI-PPEI差值及LAVI较小,P0.01。结论 (1)与RVA相比,RVOT起搏心室间电激动与机械收缩更同步;(2)右室起搏可致心房的电生理紊乱,导致Pd、Pmax的增大;(3)与RVA相比,RVOT起搏对心房电活动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并与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比较。方法:对12例ARF患者随机任选BIPAP和P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保持两种通气模式最高压力和呼气末压力(PEEP)相同及吸入氧浓度相等。BIPAP吸呼比为1∶2,给定呼吸频率为20次/min。观察通气期间呼吸力学、血气、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BIPAP模式通气时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高于PSV;其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率(HR)低于PSV,差异显著。BIPAP时心输出量(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PSV,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临床呼吸衰竭患者,与PSV相比,BIPAP氧合功能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BIPAP与IPPV对健康和急性肺损伤猪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水平压力调节(BIPAP)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IPPV)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ALI)猪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猪麻醉后气管切开,分别给予IPPV及BIPAP两种模式通气,IPPV时潮气量:12~15ml/kg,BIPAP时吸气压参照IPPV时的平台压设定,测定不同通气模式下的呼吸力学指标。从颈内静脉置入Swag-Ganz导管,从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测定不同通气模式下的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以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猪模型,重复测定两种通气模式下的上列参数。结果不论有无ALI,BIPAP通气时呼吸频率(RR)较快,气道峰压(PIP)较低(2者均P<0.05)。在ALI状态下,BIPAP与IPPV比,PaO2,PvO2和PaO2/FiO2较高(3者P<0.05),mPAP较低(P<0.05),CO较高(P<0.05),DO2较高(P<0.05),Qs/Qt较低(P<0.05)。结论与IPPV相比,BIPAP有利于开放自主呼吸,降低PIP,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降低肺内分流,提高DO2,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心动过缓患者分为RVOTS起搏观察组(38例)和RVA起搏对照组(30例),起搏植入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比较心室收缩同步性.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做功指数(Tei指数),评价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起搏植入后观察组QRS波宽度为0.14±0.04 s,对照组QRS波宽度为0.17±0.03 s,较植入前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QRS波宽度比对照组窄(P<0.01).随访6个月后2组LVEDD及LVESD均无显著变化;第6月时LVEF对照组较观察组低(P<0.05);Tei指数在术后随访的第1月、第3月、第6月时对照组均较观察组高(P<0.01);对照组Tei指数第6个月与第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VOTS起搏对维持心室收缩同步性及保护心室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压(mPA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系统血管阻力(S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优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病情恶化及改善治疗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启旸  俞杉  陈欣  夏旻  张萍 《贵州医药》2005,29(8):675-677
目的对比研究右室双部位(RV-Bi)起搏、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及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QRS宽度(QRSd)、QRS电轴(QRSa)及心功能。方法8例患者于起搏器植入术中一次性完成研究.其中5例进行了永久性RV-Bi起搏并于术后3月重复术中研究。结果RV—Bi与RVOT起搏的QRSa相似,但与RVA起搏的QRSa明显不同;RV—Bi起搏的平均QRSd(148ms)最窄,比RVA(191ms)缩短43ms(22.5%),比RVOT(174ms)缩短26ms(14.9%)。RV—Bi起搏时心功能最佳,其平均射血分数、每搏量及心输出量比RVA起搏分别提高20%、22%及24%,比RVOT起搏分别提高10%、11%和10%。RVOT起搏采用普通心房J型电极,经3月随访,无一例脱位。结论RV-Bi起搏可改善心室的激动顺序及同步性,提高心功能,并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及价格便宜的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应用漂浮导管监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心、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背驮式肝移植患者不同时段的容量管理。方法选择117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术中适量控制输液及血液制品;Ⅱ组:大容量输注晶、胶体及血液制品。两组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麻醉平稳,经颈内静脉置放Swan-Ganz漂浮导管成功,监测术前(T1)、无肝期前5 min(T2)、无肝期30 min(T3)、新肝期30 min(T4)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量(CO)、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输入量、出血量及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入、出总量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容量输注不利于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管,于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然后在右侧股静脉放入大头消融导管,在房室结交界区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后,放电消融房室结,在阻断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进行右室流出道VVI(R)起搏器植入。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在半年的随访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LVEF从手术前(0.32±0.03)增加到(0.67±0.04),前后比较P<0.01;半年后平均LVIDd从手术前(62.5±3.1)mm到(57.5±2.9)mm,(P<0.01);且无1例起搏电极脱位,随访起搏阈电位,阻抗在正常范围。结论: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房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