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峰  姚直垠  高彭来 《江西医药》2006,41(2):112-113
目的了解彭泽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1992-2004年彭泽县各医疗机构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92~2004年全县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53例。平均年发病率3.81/10万.以1992年发病率最高。2000—2004年年平均发病率(0.93/10万)明显低于1992-1999年年平均发病率(5.97/10万):12月至翌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男女之比为3.25:1,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8.89%。结论彭泽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牢总体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但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加强环境卫生的治理。采取综合方法进行科学灭鼠,仍是今后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重点;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和加强个人防护也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卫辉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卫辉市1983—2005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结果1983—2005年全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535例,年均发病率7.42/10万,1986年以后呈散发。宿主动物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健康人群存在隐性感染情况。结论春季灭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卫辉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卫辉市1983-2005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结果1983-2005年全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535例,年均发病率7.42/10万,1986年以后呈散发。宿主动物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健康人群存在隐性感染情况。结论春季灭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省南部既往无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报告。1985年初,我们从闽南褐家鼠肺脏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从而证实该地区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1985年4月下旬,该地发生1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经采集其双份血清,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T)进行特异性检测,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1岁。1085年4月22启晨自感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体温39'2℃,曾口服扑尔敏,注射庆大霉素,未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梅河口市2000年前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录入、分析梅河口市1977~2006年3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结果:疫情数据分析显示,自1975年形成流行高峰以来,每隔5~6年出现一次发病小高峰,9~10年出现一次发病大高峰的发病规律.1977年至1999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呈现秋季一个高峰,2000年以来流行性出血热呈现两个高峰并以春峰为主.1999年以前基本上都在农村发病,2000年以后虽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但有向城市发展的趋势.结果与结论 梅河口市1999年以前发病类型为野鼠型,2000~2006年为家鼠野鼠混合型.目前梅河口市仍处于流行性出血的发病高峰期,且流行性出血热秋冬季流行高峰即将到来,应采取以灭鼠和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杭建 《淮海医药》2006,24(6):473-474
目的 探讨我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以制定切合实际的控制疫情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 1987~2001年共发病1 840例,年均发病率3.99/10万;发病最高年份为1991年,发病率17.30/10万,2001年出现疫情上升趋势;县区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3.91%;性别特征明显,以男性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秋冬季季节高峰明显,10月、11月、12月次年1月份为高发月份.结论 洪涝灾害对外环境的影响能够导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突然上升,为保护易感人群,应在10月份以前适时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工作,尤其是高发区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防治重点地区为市辖三县郊区农村地区,沿水系分布的乡镇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乡镇.重点人群为青壮年农民,但不可忽视城镇居民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1999年我县共报告性病114例。发病率为35.54/10万与1998年的93例相比,上升了22.58%。现将性病疫情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 来源于性病门诊及21个医疗保健单位所报告的疫情资料。  相似文献   

8.
1987~1995年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168例均做心电图检查,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本组168例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南京会议)制订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试行)方案》的诊断、分期、分型标准。全部病例血清出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某些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们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病人8例,8例病例均治愈出院,3年间随访未留下任何后遗症。其中,于2003年4月18日收治的1例较为典型,以此为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病例常以某脏器损害或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而成为特殊临床类型者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医师重视。我院自1965年5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出血热患者142例,其中24例(占16.9%)表现为特殊临床类型,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7~60岁,其中21~40岁16例(占66.6%)。轻型2例,重型5例,危重型17例。特殊症状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并发疟疾4例报告张晓刚(河南省确山县中医院确山县463200)近年来,我们从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发现有4例在恢复期并发疟疾,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93年1月至1994年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8例,其中在恢复期并发疟...  相似文献   

12.
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肝损害国内报告较少。我们对1978年5月~1985年2月收冶的3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系统的肝功能观察25例,其中11例异常占44%,特报告如下。本文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是:①按1981年西安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科研工作座谈会确定的诊断和分型标准;②血液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1:320以上阳性。流行性出血热的肝损害即符合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肝功能异常,HBsAg 阴性。  相似文献   

13.
汤慧华  王麟士 《河北医药》1989,11(2):110-111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多脏器受损,有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发病的始动环节是病毒引致的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我室自1984年以来对28例流行性出血热进行免疫功能的检测,免疫学表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患者来自我院内科二病区共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3~65岁,青壮年占21例。二、免疫学实验方法: (一)血清IgG、IgA、IgM测定: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2年冬至1976年春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699例,其中21例并发急性睾丸炎,占3.6%。现报告如下: 21例年龄均在20~40岁之间,最早发生于第1病日,最迟第八病日,大部分病例(71%)并发于第3~5病日。皆于出血热发热期住院,全诉睾丸肿痛之日畏寒、发热、头痛、眼眶痛及腰痛加重。体温39℃以上9例,余在38~39℃之间。睾丸炎发生在右侧者10例、左侧者3例、双侧者8例,单侧为多。睾丸局部均红肿,质较硬,压痛明显,触之无波动感,腹股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发现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市迄今尚无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但近年来其周围地区不断发现疫情。为明确当地是否存在出血热疫源地,我们于1985年11月5~26日选择该市鲤城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一、本次调查用笼日法测鼠密度,结果室内家栖鼠类,为14.5%,室外野鼠类为21.2%。共捕获家鼠120只,其中褐家鼠48只,黄胸鼠49只,食虫类鼩鼱  相似文献   

16.
饮食护理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 ,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饮食在临床护理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仍沿用以病人自选饮食或家属自配 ,依靠补液维持营养。以上做法均缺乏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营养的正确评估、科学指导 ,以致病程延长。笔者于 1996~ 1999年对我院 163例出血热病人进行饮食护理探索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63例 ,男 13 1例 ,女 3 2例 ;年龄 16~ 70岁。按1987年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试行 )中临床分型标准分为轻型 16例 ,中型 78例 ,重型 5 7例 ,危重 12例。入院时病人多以发热为主…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贝那普利(苯那普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56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郭健  孙计田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2):935-935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此病容易被误诊。1992年以来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2例中,误诊12例,现就误诊病例特点及原因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0—10~1992—03我们对4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肾脏形态学进行B型超声图像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系224医院和佳传染病院病人,男40例,女7例,年龄18岁—61岁,平均35.4岁。诊断标准符合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区域广,死亡率高。临床以出血及肾损伤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有关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所见不多。现将我们对10例出血热的初步观察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10例患者均有典型或比较典型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