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偏头痛是一种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笔者采用针刺太冲穴为主的方法治疗本病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治疗组7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者10年。左侧痛者38例,右侧27例,双侧交替者13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 相似文献
4.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而顽固性头痛临床在治疗方面也是更为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99年至2004年期间,在临床治疗上,采取了指穴治疗顽固性头痛44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午流注开穴治疗头痛5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98年,作者应用子午流注开穴[1]治疗头痛53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3例头痛患者,男22例,女31例,年龄18~63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麦粒肿伴发的疼痛,点按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后溪穴3-5min即可达到止痛目的。该穴位于第五掌骨指端掌骨小头处。既可交叉取穴,也可同侧取穴。若条件许可,也可在此穴行针刺治疗。后溪穴为小肠经之输木穴,木气通于肝,肝主风主目,故岳溪穴有较好的止痛、舒肝去风之效。麦粒肿属中医“热证”,后溪穴有清热解毒、退热祛邪之功效,故治疗眼部疾病有较好疗效。点按此穴对结膜炎伴发的疼痛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本院确诊的经行头痛72例患者,均采用药物结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61%,治愈率为70.83%,复发率为5.88%。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经行头痛临床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龈交穴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情况 56例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29~67岁,平均48岁;扭伤至就诊时间最长3d,最短0.5h。 1.2 治疗方法 ①针刺龈交穴。操作: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8号或30号1.5毫针在龈交穴向上平刺,快速捻转,强刺后留针15~20min,留针期间令患者逐渐旋转腰部运动,随着疼痛逐渐减轻,不断加大活动幅度,至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后取针。②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上身尽量挺直,医生坐其身后,用双手大姆指指腹由上至下循行按摩…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软组织病理改变引起的头部疼痛。在临床头痛病例中占有较高比例,也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内科治疗本症效果不理想,笔者于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运用针刺颈部夹脊穴位治疗该症150例,并与口服镇痛剂治疗139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10.
本组84例均为男性,年龄17~42岁。均为腰部软组织伤,其中棘上、棘间韧带损伤18例,急性腰扭伤23例,腰肌劳损45例。腰痛穴位于前额正中。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或头后仰坐位。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双侧痛/中腰痛向下平刺;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痛向左平刺;腰下部痛向上平刺。进针深度均为1—2寸。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局限性酸麻胀针感即可出针。 相似文献
11.
12.
“落枕”是常见病之一,其病因主要在睡眠时由于头顶部位不当或受风寒刺激所致。笔者用针刺外关穴治疗“落枕”6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与超声波配合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5例患者采用针刺与超声波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结果:针刺与超声波配合治疗,显效94例,有效91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25%。结论:针刺与超声波配合治疗的刺激,激发了穴位经气,通过经络的主治作用,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来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比单独用针刺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TDP照射治疗头痛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3例均系门诊患者 ,其中男7例 ,女26例 ;年龄23岁~76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4年。2治疗方法2 1穴位注射 :将维生素B120 5mg注射于安眠穴后 ,再行针刺。2 2针刺法 :取穴 :风池、脑空、脑户、百会、合谷、神庭等。选取无菌28号1 5寸长毫米针 ,针与头皮呈30度夹角 ,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 ,进针后持续捻转1分钟 ,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再行针1次 ,配合TDP照射30分钟 ,快速拔针。每日1次 ,连续治疗10次… 相似文献
15.
针刺后溪穴治疗眼睑关闭不全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神经炎,是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临床表现以患侧面肌运动障碍,皱额消失,眼险不合,口角下垂,说话漏风,口角流诞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通过治疗,面部及嘴角的恢复一般尚理想,但眼睑关闭不全却往往久治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在临床上采用针刺后溪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引起的眼睑关闭不全,42例收到较好疗效,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65-66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动脉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分为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使用针刺颈部夹脊穴的方法,对照组使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一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可治愈和改善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脑供血,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耳针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收到满意效果。3例均为男性,连续呃逆为2~15天,其中1例为24h从不间断。用毫针进行耳针治疗,针耳穴、横膈、丘脑、肝,呃逆停止;连续3天,双耳交替行针刺疗法至痊愈。治疗后随访5年,无1例复发。本组3例病因各不相同,均采用毫针针刺耳穴,说明耳针疗法适宜各种原因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 ,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两大类。 1999年以来 ,用自拟通络祛风汤治疗顽固性头痛 86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6例均为住院患者。中药治疗组 5 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35例 ,年龄 2 5岁~ 6 8岁 ,病程 6 0 d~ 30a。西药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1岁~ 4 1岁 ,病程 30 d~ 2 5 a。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以头部一侧或两侧发病 ,疼痛呈复发性持续性钝痛 ,阵发性加剧 ,甚者恶心呕吐 ,用镇痛药难以镇痛 ,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 ,脉弦或涩 ,故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正>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血管性头痛在头痛中最为多见,又最为痛苦。其主要特征是在头的一侧(也有双侧或左右交替痛的)跳到性如刀剜,如锥掘样疼痛。发作甚急,采势凶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有些还伴有恶心,呕吐、流泪、面红、目赤、苔黄、脉数,当时可见颞动脉怒张,博动明显,脑血流图多为血管紧张度增强。这些都说明头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颞动脉剧烈扩张所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