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IL-10和IL-12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免疫反应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38例Graves病(GD)患者(18例未治疗的初诊患者,为GDa组;20例抗甲亢药物治疗的患者,为GDb组)、2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D)患者及22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了血清中IL-10,IL-12的表达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IL-10和IL-12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用放射免疫法。结果:GDa组的IL-10、IL-12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以IL-12的增高占优势,IL-12/IL-10比值增高(P<0.05)。GDb组的IL-12水平和IL-12/IL-10比值较GDa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L-10水平较GDa组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对照组(P<0.01),HD患者IL-12水平和IL-12/IL-10比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P<0.01),较GDb组也显著增高(P<0.05,P<0.01),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GDb组(P<0.05)。结论:GD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时,由Thl细胞产生的IL-12水平和低表Th2细胞活力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提示Th1和Th2的表达均增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入了甲亢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在HD患者也有IL-12水平的显著增高,表明了Th1细胞因子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在HD的病理反应中起主导作用。在GD和HD患者,均表现有IL-12/IL-10比值的变化,提示Th1/Th2间的平衡紊乱可能对介导甲状腺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免疫调节治疗结节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诊断为结节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n =59)和对照组( n =53)。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结节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3±2.7)dvs(21.1±5.2)d,P <0.01],甲状腺结节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9.7±3.4)dvs(33.5±4.9)d,P <0.01];②治疗6个月后的有效率(局部症状消失,结节消失)观察组为88.14%(52/59),对照组为47.17%(25/5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01);③治愈后随访12个月,注射组复发率15.4%(8/52)显著低于对照组28.0%(7/25)( P <0.01)。结论结节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优于口服泼尼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免疫反应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30例VMC患者、40例DCM患者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I(IL-8)水平;ABC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从(NC)对照。结果:VMC组、DCM组血清TNF、sIL-2R、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0.001),T细胞亚群中CD4、CD8显著低于NC组(P<0.05-0.01),CD4/CD8显著高于NC组(P<0.001)。结论: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网络功能的失衡在VMC、DC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小剂量131碘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采用131碘进行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碘进行治疗的平均剂量为2.85 M Bq/g ,对照组应用碘进行治疗的平均剂量为4.47 MBq/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变化情况、疗效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的 T3、T4、FT3、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内T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5%)明显小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十分有效,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状态。方法检测了21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E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并与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CD3、CD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sIL-2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CD3、CD4明显高于术前(P<0.05),CD8低于术前(P<0.05),血清TNFα、sIL-2R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低下,切除肿瘤有益于改善患者的兔疫功能;测定T细胞亚群和血清TNFα、sIL-2R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仿  何德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70-471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机制。方法:采用APAAP法、^3HTdR掺入法,检测5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R^+细胞数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粘附增强因子活性(RFER)及抑制因子活性(RFIR)试验,观察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总数(56.6&;#177;3.4)、IL-2R^+细胞数(15.0&;#177;4.2)及血清IL-2水平(33&;#177;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CD4^+细胞(40.5&;#177;3.2)和CD4^+/CD8^+比值(1.65&;#177;0.1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海洛因依赖者RBC-C3bRR(15.3&;#177;2.1)、RFER(71.4&;#177;8.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RBC-ICR(4.8&;#177;1.2)、RFIR(28.1&;#177;4.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吸食海洛因可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患白细胞介素-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AL患IL-2含量显低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3^ 、CD4^ 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CD8^ 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经治疗缓解患IL-2、CD3^ 、CD4^ 、CD8^+达正常水平。结论 IL-2和T细胞亚群可作为AL辅助诊断指标,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2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激活T细胞中IL-2R和TfR的状况,以及CD5、CD4、CD8的变化并与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IL-2R和TFR明显低于对照组,CD5细胞和CD4也明显降低。说明该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应注意用免疫调节剂改善机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Ig)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了80例ACVD患者血清及60例ACVD患者脑脊液(CSF)中TNF-α、IL-2和1g含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CVD患者血清和CSF中TNF-α、IL-2和I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以CSF中TNF-α和1g改变最明显(P均<0.001),且与病情程度明显相关(P<0.01)。 治疗后TNF-α、IL-2和1g水平随病情好转、血-脑脊液屏障的修复逐渐趋于正常。结论:ACVD发病过程中存在TNF-α、IL-2介导的免疫反应,ACVD患者血-脑脊液障碍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患者免疫学方面的异常。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50例甲真菌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采用双抗体夹收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2,sIL-2R的水平,结果:甲 真菌病患者外周血T^ 8细胞数增加,T^ 3细胞数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 4细胞数、IL-2、sIL-2R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上述改变说明细胞免疫异常类甲菌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9名,变应性鼻炎(鼻炎组)70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IL-12及总免疫球蛋白E(TlgE)水平,结果:鼻炎组特异性免疫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IL-6,IL-8,IL-12均明显升高,P<0.01,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L-8显著降低,P<0.01,IL-6明显降低,P<0.05,IL-12呈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L-6,IL-8与TlgE呈正相关,IL-12与TlgE呈负相关,结论:特异性免疫的治疗使变应性鼻炎患者IL-6,IL-8,IL-12的分泌趋于正常。提示特异性免疫治疗有可能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许文凯  张炳勇 《临床荟萃》2001,16(19):871-87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内科危重病的发病和转归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和IL-6反应细胞株CESS测定法,分别检测内科危重病98例患者血浆或腹水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发现脏器功能不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卒中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1)。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中IL-6水平显著高于其血浆水平(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时,增高更明显(P<0.001),肝硬化腹水死亡患者最初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P<0.001)。结论:TNF-α和IL-6在内科危重病的发病机制、诊疗和转归中有重要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中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符合SIRS诊断48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8小时和第2、3、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TNF-α、IL-6、TGF-β和IL-10,并设对照组。结果 TNF-α和IL-6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GF-β和IL-10入院后第小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8小时以后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NF-α和IL-6峰值出现早于TGF-β和IL-10,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拮抗炎症因子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是治疗SIRS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肺癌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检测RBC-C3bRR、RBC-ICR、NTER;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NO及NOS含量。结果:肺癌患者RBC-C3bRR、NTE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BC-ICR、血清NO及NO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患者RBC-C3bRR、NTER较术前明显升高(R<0.01及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RBC-ICR、血清NO及NOS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另外,肺癌患者RBC-C3bRR与血清NO及NO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NO及NOS含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联合检测这些免疫指标对肺癌发病机理探讨,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白介素-3(IL-3)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 测定50例再障患者(慢性再障40例,重型再障10例)血清IL-3水平,18例高于正常(P<0.01),其中慢性再障10例,重型再障8例;IL-3水平升高的再障患者CFU-GM数明显低于IL-3水平正常的患者(P<0.05)。IC-3升高的再障患者同IL-3正常者疗效无差异(P>0.05),而治疗有效的IC-3升高患者治疗后IL-3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再障患者IC-3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血液病与非血液病患者共59例,正常健康人45例作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测定。结果正常组IL-1为2.23±0.62,IL-2为1.88±0.51,二性间无统计学差别。血液病中IL-1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的(P<0.05~0.01)有AL、ITP、MDS、IL-2活性明显低下的有AL、CML、ITP、CAA、MDS。在非血液病中SLE、PUB、CHD,IL-1与IL-2活性也都较低下,说明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紊乱。对少数AL与CML等在治疗过程中复测结果,IL-1与IL-2的回升与下降与病情好转或恶化相平行,说明检测IL-1与IL-2活性可作为疾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变化水平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1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173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和60例正常人的血清β2-MG水平,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比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和正常人的血清β2-MG明显增高(P<0.05),高β2-MG血症发生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63.39%)较良性疾病(16.76%)明显增高(P<0.01),血清β2-MG增高在进展期肿瘤中占92.86%,相对稳定期肿瘤中仅占53.57%(P<0.01),结论:血清β2-MG有助于鉴别消化系统良、恶性疾病,而动态观察肿瘤患的血清β2-MG变化对判断病程进展,评价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病患者采用受体粘附法检测肿瘤红细胞花环(TE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结果各组病例的RBC-I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RBC-C3bRR明显下降(P<0.01),肝癌患者的TBC-C3bRR下降(P<0.05);各组的TER值与对照组比较,肝癌患者明显下降(P<0.01),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的TER降低(P<0.05),结论:肝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各组肝病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继发性低下,监测上述各项指标,对临床的诊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ACI)时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对照组30例)与常规药物加针刺治疗组(治疗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组作比较,结果:患者入院时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与健康人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2组免疫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0.01和P<0.001),且针药联合治疗组下降产单纯常规药物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Ⅱ型糖尿病并发ACI患者的免疫病理反应,这种变化可能是其调整中风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痰液炎性标物测定在哮喘气道症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酶标法测定15例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和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价素2受体(sIL-2R)、哮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R)水平,并同步测定肺通气功能。结果 痰液IL-5、TNF-α、sIL-2R及EC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痰液IL-5、sIL-2R、ECP与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间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70、-0.65、-0.68,P均<0.01)。结论 痰液L-5、sIL-2R、ECP可能成为监测哮喘气道炎症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