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病种,病情缠绵反复,中医辨证以湿、热、瘀、虚为关键。三焦主运行水液和通行元气,而湿热下注,败精瘀阻是前列腺炎发生的基本病机,所以祛除湿热和败精等病理产物,从三焦论治前列腺炎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和中医治疗等方面论述痰、瘀、毒是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病理环节,冀为临床从痰瘀毒论治间质性肺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总结王志刚主任医师通过"三焦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经验。其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基本病机为毒郁津亏、痰瘀互结、虚实夹杂,以毒郁津亏、阴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理演变符合三焦传变的规律。通过"三焦辨证"分期论治,立足整体观念,辨治准确,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名中医邵长荣教授应用三焦辨证法治疗痰浊咳嗽。上焦之痰从肺论治,中焦之痰从脾论治;下焦之痰从肾论治。对痰浊咳嗽的辨证治疗具有指导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施治过程中,无论从心论治、从脾胃治、从肾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气论治、从火毒论治等诸多观点,都只是对三焦整体气化失常中某一发病环节的个别侧重。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通道通畅,五脏安和,才能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所以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考虑到三焦气化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扩宽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心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进行理论探讨,认为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血失调、供血障碍。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应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别采取气血同治、痰瘀同治、心脑同治或气血痰瘀并治等方法,并以中医观点从生理、病理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病理变化与三焦的功能息息相关.上焦从心肺论治,以宣散为主;中焦从脾胃论治,以健运为主;下焦从肝肾论治,以滋养升清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从三焦论治,以脾肾为本,以祛痰瘀为要,令三焦通利,常收显效.  相似文献   

8.
痤疮在中医学上称为"皶",历代中医文献对此都有记载,或从三焦论治,或从营卫论治,文章分别从肝郁化火、邪郁肌腠、中焦湿热,循经上扰、心肝火旺,热毒壅滞、肺肾阴虚,痰瘀互结4个角度进行临床辨证,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痤疮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名中医邵长荣教授应用三焦辨证法治疗谈浊咳嗽,上焦之痰从肺论治,中焦之痰中脾论治,下焦之痰从肾论治,对痰浊咳嗽的辨证治疗具的指导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超声分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体检过程中500例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按轻、中、重分为3组,同时请我院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痰瘀阻络3型,探讨脂肪肝患者超声分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轻度脂肪肝以肝郁气滞型最常见,中度脂肪肝以痰湿内阻型为主,重度脂肪肝以痰瘀阻络型为主。结论将超声检查引入脂肪肝的中医辨证中,使辨证的内容更加丰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辨证及病机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虚证为病机之本,以肾虚为主,兼及肝脾亏虚,阴阳失调;实证为病机之标,以痰瘀为主,兼及风火;虚实夹杂为病理之常,多见肾虚痰瘀阻络;热毒损络为病理之甚,多见于各种危急表象。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甲亢”)属中医瘿气、瘿瘤等范畴。临床女性多见 ,易反复发作。应用中医辩证论治 ,不仅疗效明显 ,而且毒副作用小 ,复发率低。兹将笔者近年来临床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供同道参考。1 病因病机本病的病理特点是虚实夹杂 ,以虚为主。先天不足 ,素体气血亏虚 ,脾虚痰郁 ,七情所伤 ,造成气机郁滞 ,津液不行 ,凝聚成痰 ,日久则气滞血阏内生 ;或因气郁化火 ,炼液成痰 ,痰阻血行而成瘀 ,或因精神紧张 ,劳累忧思 ,气阴耗损 ,气虚无力行血 ,停而为瘀 ,阴虚虚火灼津为痰而生瘀。终成痰阻 ,血瘀结于颈前而成本病。心肝气阴两…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狼疮性肾炎(LN)的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以肾虚阴亏为主,瘀毒、热(火)毒内蕴为标,肾虚瘀毒则为病机关键。针对正气亏虚,邪毒内伏之病因病机,中医采用辨证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专方专药等治疗,疗效满意。今后应对本病的辨证分型、症候及疗效标准进一步标准化、统一化,完善治疗方案,明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西医病因病理,结合中医理论,认为其中医病机是气血失和、阴阳失调。Ⅰ期以肝气郁滞、脾胃不和、心肾不交为主证,Ⅱ期以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肝郁化火、阴虚阳亢为主证,Ⅲ期以气虚血瘀、气虚痰阻、痰瘀水结、阴虚火旺、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肝风内动为主证。治疗以调和阴阳气血,疏通血脉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其患病率不断上升,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等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机体健康。目前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不断得到关注,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可见于"痰饮""肥胖""消渴""眩晕"等病证。古今医家从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脏腑理论辨证等方面对其论治,病变涉及阴阳气血津液,病位在脾、肝、肾;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水等病理产物为标。文章立足中医哲学"道器"思维范畴,基于气血津液从阴阳升降-三焦-脏腑气化角度去认识代谢综合征,以期贯通辨证其法,识各家真传。  相似文献   

16.
痰浊与瘀血皆为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而致,在生理上津血同源,在病理上痰瘀交结,变化多端。李军教授认为痰瘀为眩晕的基础病机,在辨证时,要识别痰瘀的主要特征,辨明痰瘀的主次轻重、兼夹证候,在其治疗中应重视从痰瘀论治。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痰瘀辨证的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高脂血症痰瘀辨证的病理机制,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对35例痰瘀阻络证、33例脾虚痰凝证及29例非痰非瘀证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中医症征积分和血脂、血流动力学检测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痰瘀阻络证和脾虚痰凝证病人的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显著异常于两对照组,“痰凝”症征积分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高度相关,而“血瘀”症征积分与总胆固醇(TC)及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总外周阻力(RT)、血管弹性(C)均高度相关,提示血脂升高是高脂血症“痰浊内阻”病理的物质基础,而高血脂并见心功能减低是其“由痰致瘀”的病理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在论治冠心病时,多以痰、瘀、阳虚等为辨治的病理基础,但临床罕见单一病邪,多为多种病理产物夹杂,应用浊邪理论能够更好地解决多病因致本病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从浊论治本病,主要有寒浊、脂浊、痰浊、瘀浊等致病因素。现对其辨证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从痰瘀方面论治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结果:痰瘀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理因素。结论:痰瘀是贯穿代谢综合征主要证候的中心病理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F0002-F0002
陕西省痰瘀论治中医脑病重点研究室是陕西中医管理局2008年批准的陕西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之一。本研究是以陕西中医学院为依托,联合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共同组建的临床、科研开发实体。本研究室通过长期以来对中风病、头痛、眩晕以及痴呆、痫证、颅脑水瘀证、中风先兆症、卒中后抑郁症等脑病的观察研究,提出以痰瘀交结做为中医脑病的基本证型,以涤痰化瘀法作为基本治法的观点,并首先建立国内外认可的痰瘀交结证数字化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估标准,采用“以方佐证”的方法,检验辨证准确性,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采用循证医学及多中心RCT的临床研究方法。倡导传统脑病痰瘀交结论治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