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发急性肾衰竭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 对1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4%。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发急性肾衰竭及时行肾活检,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给予正确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5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5例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结果显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最常见,占40.5/,其次是微小病变肾病(MCD),占14,6%,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占12,7%。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共102例,占50.0%,其中以MsPGN和MCD居多,分别占36.3%和29.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类型.[方法]11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均行肾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110例肾小球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92例,占83.6%.IgA肾病(27.2%)居首位,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炎(22.8%)和微小病变(1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sLE居首位,其次为乙肝相关性肾病.[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肾活检十分必要,特别是在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 20~39岁为高发年龄,肾小球疾病中原发占76.47%,继发为20.39%,二者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以IgAN居多为37.95%,继发性中狼疮性肾炎(LN)占51.92%;在原发性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占49.23%,尿检异常(Uab)为25.64%;NS和Uab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MCD和IgAN,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以NS为表现的LN的病理类型中LN2Ⅳ58.7%。结论肾小球疾病好发于青壮年,IgAN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现NS和Uab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MCD和IgAN;LN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NS为表现的LN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LN2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要幼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及其与临床诊断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3岁以下婴幼儿肾活检资料,按照2001年全国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方案,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诊断。结果 111例中,男孩81例,女孩30例,平均年龄2.7岁(3个月~3岁),男女之比为2.7:1,其中1岁以下4例(男3例,女1例,男女之比3:1),1~2岁43例(男31例,女12例,男女之比2.6:1),2岁以上64例(男47例,女17例,男女比2.8:1);病理类型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03例(92.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例(2.7%),遗传性肾小球疾病5例(4.5%)。其中微小病变30例(27.0%),系膜增生53例(47.7%),IgA肾病14例(12.6%),膜增殖5例(4.5%),膜性肾病2例(1.8%),毛细血管内增生1例(0.9%),局灶节段性硬化1例(0.9%),婴儿髓质囊性病1例(0.9%),Alport综合征1例(0.9%),弥漫性系膜硬化3例(2.7%)。结论 结果表明国内婴幼儿阶段的肾小球疾病仍以原发性为主,病理分类依次为系膜增生、微小病变等;婴幼儿肾活检是安全可靠的检查,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可早期诊断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7.
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0例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位年龄34岁,双侧受累占80%,肿瘤平均直径10.95cm。10例均为B细胞性;其中小淋巴细胞性1例,中心细胞性3例,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性2例,中心母细胞性4例。讨论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肾活检168例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郴州地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类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8月~2009年5月共168例因肾小球疾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资料.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的特点,提出诊断设想,然后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明确诊断.结果 168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7.6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33.3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最多,占20.83%,其次分别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19.05%,膜性肾病(MN)占13.09%,微小病变(MCD)占5.95%.继发性肾脏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多见,占17.85%,其次是乙肝相关性肾炎占4.76%.临床表现肾病综合症占63.69%,肾炎综合症占31.55%,急性肾衰竭占4.76%.结论 郴州地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仍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以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多见;其它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肾脏病的组织学特点及类型,要用经皮肾穿,对肾脏尖检标本行常规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查。显示92例肾脏病中,原发性肾小球占71.7%(66/92)继发性肾小球病占28.3%(26/92);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其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局灶性肾小球病为主,且病主要累及系膜区,同时明确诊断IgA肾病5例,IgM肾病1例,淀粉样变性肾病1例,说明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20~39岁为高发年龄,肾小球疾病中原发占77.6%,继发为22.4%,二者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以IgAN居多为33.3%,,继发性中狼疮性肾炎(LN)占50%;在原发性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占46.7%,尿检异常(Uab)为35.6%;NS和Uab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MCD和IgAN,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以NS为表现的LN的病理类型中LN-Ⅳ60%.结论:肾小球疾病好发于青壮年,IgAN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现NS和Uab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MCD和IgAN;LN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NS为表现的LN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LN-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下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鳞状细胞基底层色素增生。免疫组化示CD34、NSE、S-100(+)。结论: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周围神经疾病,可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节性硬化症、McCune-Abright综合征、Proteus综合征等鉴别。  相似文献   

12.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4):383-385,F0003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以期对此类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方法:收集临床病史并结合B超、CT、MRI、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等检查结果与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影像学检查B超、CT以及MRI均显示肝脏浅表部位存在低回声或低信号的病灶.大体上,病变直径1.5~5.0 cm,切面淡黄色、灰黄色,与周围境界清楚.镜下:病变中央为均匀一致、无一定形态结构的坏死性核心,但网状结构保存完好,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有散在的血管分布.周边围绕一层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组织.结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有其较为特征的影像学改变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对其诊断没有意义.病灶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结节CT的鉴别诊断价值(附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特征,探讨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性结节13例和恶性结节14例CT平扫片,其中13例甲状腺癌和9例良性结节加做了薄层增强扫描。结果:14例甲状腺癌CT确诊率为92.9%;CT主要表现为:13例癌灶与甲状腺间分界模糊或不整齐,13例CT增强扫描后甲状腺边缘连线中断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4例侵犯气管,6例侵犯颈鞘血管,4例侵犯气管-食管旁沟,9例侵犯肌肉或纤维结缔组织,7例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3例甲状腺良性结节CT确诊率为84.6%;CT主要表现为:12例病灶与甲状腺间分界清晰、光滑,13例CT增强扫描后甲状腺轮廓完整,12例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存在。27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确诊率为88.9%。结论:CT薄层及其增强扫描多可作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例HPS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8例HPS患儿均有不明原因持续发热、肝脾肿大(其中脾肿大5例),外周血象两系血细胞减少3例,全血细胞减少5例;骨髓细胞学检查均见网状吞噬细胞增生,噬血细胞易见。1例确定为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治疗后好转。结论: HPS属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对于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病例应及时或多次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为进一步的治疗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对1992~1997年住院的36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总结分析。其占同期原发性痛风的75%,伴有关节损害者占83%。据BUN、Scr值,将患者分为非肾衰组与肾衰组。肾衰组合并高血压者显著高于非肾衰组;两组尿渗透压/血渗透压比值几乎均<1.5;肾衰组血尿酸/血肌酐>2.5仅47%;尿尿酸排泄量肾衰组较非肾衰组显著减少。提示尿酸性肾病多数伴有关节炎,且肾功能损害进展缓慢,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另肾衰时不能简单地根据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判断有无尿酸性肾病  相似文献   

16.
肾疾病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19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诊断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因、病变类型、肾脏损害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肾穿刺组织按规定分割,部分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PAS、PASM、Masson特染,个别加做刚果红染色;另部分做免疫荧光,标志物为IgG、IgM、IgA、C1q、C3、C4,少数病例加做FRA、HBV,阳性程度按统一标准判定.结果:肾穿刺活检194例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57例(80.9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7例(19.07%).结论: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使临床诊断的修正率约60%,证实病理与临床相结合可提高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肾穿刺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UPS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做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UPSC中,52%的病例肌层浸润深度超过1/2肌层(13/25),60%的病例有宫颈、阴道、卵巢或输卵管或宫旁、腹腔、大网膜等部位的子宫外转移(15/25),淋巴转移率为44 9,6(11/25).结论:UPSC病期晚,易浸润深肌层和向子宫外扩散,且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与淋巴转移、子宫外转移、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病理分级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前应提高诊断率,提高手术分期的正确率,术后给予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以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王艳丽 《重庆医学》2015,(16):2219-222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为34.0%(16/47)。良性肿瘤占12.8%(6/47),病理以腺瘤为主,预后好。恶性肿瘤占70.2%(33/47),贫血是其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病理主要为腺癌(29例,失访3例),好发于十二指肠,预后差。26例腺癌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42.4%、29.4%、22.8%,中位生存期为20.3个月。间质瘤占17%(8/47),主要来源于空肠,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但以恶性为主,预后差,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尽早发现病灶并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探讨PTL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按WHO(2008)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4例HT合并PTL,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分型并随访。结果:4例中女3例,男1例,年龄56~62岁。单侧甲状腺无痛性肿块常为首发症状。镜下表现为中等或较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可见残存的甲状腺腺体,腺体萎缩,并可见淋巴上皮病变。结论: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少见,与HT的发生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确诊,治疗以手术治疗辅助联合化疗、放疗等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标实证和本虚证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讨湿热证与本虚证的关系,以及湿热证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5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观察本虚证各型分布及交叉分布情况;观察不同原发病中本虚证的分布;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兼夹标实证分布情况;观察湿热证症状分布;观察湿热证、非湿热证中本虚证的分布。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虚证中脾肾气虚为最常见的证型,脾肾气虚最常合并脾肾阳虚;标实证中湿热为最常见的证型,可与血瘀兼夹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最常见证型均为脾肾气虚证;湿热证中出现率高的症状为腰困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口干不思饮;湿热证中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结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虚证中脾肾气虚为最常见的证型,标实证中湿热证的发病率最高,并且可以合并各种肾脏病的本虚证,也可以兼夹血瘀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