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 estern B lot检测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 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与无刺激组相比,AngⅡ(10-8M、10-7M、10-6M)抑制HUVECs eNOS mR-NA和蛋白表达(P<0.05);HUVECs未受刺激时NO生成量是(50.21±4.39)μM,不同浓度的AngⅡ(10-8M、10-7M、10-6M)与HUVECs共孵育12 h可明显减少NO释放(30.01±4.10)μM、(21.33±4.81)μM、(16.35±2.56)μM,使其浓度分别下降49.7%、63.4%、71.1%。结论:AngⅡ明显抑制HUVECs表达eNOS,并呈浓度效应减少内皮NO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释放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9 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 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 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 h即有ICAM-1 mRNA和VCAM-1 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 h左右,后者为12 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19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 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h即有ICAM-1mRNA和VCAM-1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h左右,后者为12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全华  陈加飞  王平  吴芹  蒋青松 《重庆医学》2012,41(21):2131-2133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血管紧张素Ⅳ(AngⅣ)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采用BCA法测细胞总蛋白含量和MTT法观察VSMCs的增殖;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比色法和硝酸还原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BBR(10、30、10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Ⅳ(0.1nmol/L)诱导的VSMCs的增殖和蛋白含量的增加(P<0.05);并上调AngⅣ所致eNOS mRNA表达的减少(P<0.05),同时升高AngⅣ降低的NOS活性和NO浓度(P<0.05)。L-精氨酸也有类似作用(P<0.05),而NG-硝基-L-精氨酸甲酯可以抵消BBR和L-精氨酸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BBR可抑制AngⅣ诱导的VSMCs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eNOS mRNA的表达,增加NOS活性,促进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LPC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非诺贝特不同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低浓度非诺贝特(10μmol/L)组、中浓度非诺贝特(50μmol/L)组、高浓度非诺贝特(100μmol/L)组,根据非诺贝特不同干预时间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非诺贝特(50μmol/L)干预6h组、12h组、24h组、48h组进行实验.分别观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非诺贝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NO浓度及e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使HUVECs eNOS mRNA表达降低,NO合成减少.非诺贝特可干预LPC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且其作用呈时间-效应、浓度-效应依赖关系.结论非诺贝特可改善LPC对HUVECs的影响,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从而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24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构建miRNA-24高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eNOS的表达活性,硝酸还原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NA-24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54.32%、迁移能力下降48.62%;转染miRNA-24后eNOS mRNA降低43.92%,蛋白表达量减少42.71%;转染miRNA-24后eNOS的酶活性降低73.20%,同时NO的合成与释放减少55.29%.结论 miRNA-24高表达抑制eNOS的表达及酶活性;miRNA-24抑制代谢产物NO的合成与释放,这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LPC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非诺贝特不同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低浓度非诺贝特(10μmol/L)组、中浓度非诺贝特(50μmol/L)组、高浓度非诺贝特(100μmol/L)组,根据非诺贝特不同干预时间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非诺贝特(50μmol/L)干预6h组、12h组、24h组、48h组进行实验。分别观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非诺贝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NO浓度及e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使HUVECs eNOS mRNA表达降低,NO合成减少。非诺贝特可干预LPC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且其作用呈时间-效应、浓度-效应依赖关系。结论:非诺贝特可改善LPC对HUVECs的影响,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从而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阮骊韬  曹铁生  段云友  庄磊  扬一林 《医学争鸣》2003,24(18):1697-1699
目的 :通过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 bl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 ,研究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对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 (NO)以及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eNOS)转录水平的影响 .方法 :收集HUVEC ,然后进行细胞培养 ,传至第 3代后 ,将其与不同浓度的Hcy(生理浓度 0 .0 1mmol·L -1、病理生理浓度 0 .5mmol·L -1、非毒性药理浓度 2 .0mmol·L -1、毒性药理浓度5 .0mmol·L-1)共同培养 2 4h ,分别在 4 ,6 ,8和 2 4h检测培养液中NO的含量 .2 4h后 ,收集HUVEC ,提取总的RNA ,利用eNOS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 ,从而探讨Hcy对eNOSmR NA水平的影响 .结果 :HUVEC与不同浓度的Hcy培养 2 4h后 ,其NO呈现剂量依赖性的下降 (2 4h时 ,各浓度Hcy的培养液中的NO的含量分别为 19.71± 3.88μmmol·L -1,14 .0 8± 4 .4 6 μmmol·L -1,8.71± 6 .6 3μmmol·L -1,7.0 1±3.6 3μmmol·L -1,2 .37± 0 .77μmmol·L -1,P <0 .0 1) ,但2 4h后 ,eNOS的RT PCR结果显示各组间的产物电泳带无明显的差异 .结论 :Hcy可以导致内皮细胞释放NO减少 ,但对eNOS的转录却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彭晓凤  陈加飞  王全华  周龙洋  王佳  蒋青松 《重庆医学》2012,41(11):1055-1057,1061
目的研究PI3K/Akt-NO信号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Ⅳ(AngⅣ)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以细胞表面积和心房利钠因子mRNA表达为心肌肥大指标,观察不同浓度AngⅣ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并观察PI3K阻断剂LY294002和NO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对AngⅣ作用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硝酸还原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NO和内皮型NOS(eNOS)含量。结果 AngⅣ浓度依赖地(0.01、0.1及1nmol/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使Ak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eNOS mRNA表达以及细胞培养液中eNOS的含量减少,NO的释放下降(P<0.05);LY294002和L-NAME均使AngⅣ的作用加强(P<0.05)。结论 AngⅣ诱导的心肌肥大作用至少部分地与PI3K/Akt-NO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 min后加入AngⅡ 10-6 mol/L孵育HUVECs 24 h,观察细胞活力变化的量效关系.选择一个最佳浓度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 min后加入AngⅡ 10-6 mol/L孵育HUVECs 24 h观察TF,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浓度(NO),并予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内皮细胞30 min后,再加入通心络含药血浆和AngⅡ,观察孵育24 h细胞活力,TF,AT1,NOS及NO变化.结果: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以10%浓度作用最明显,通心络能降低TF及AT1水平及提高NOS活性和NO浓度;L-NAME可明显抑制通心络对血管内皮的作用.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上调NOS-NO通路提高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及抗血栓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CTGF)的影响。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及免疫组化法对其进行鉴定 ,不同浓度的AngⅡ (10 -8、10 -7、10 -6、10 -5mol/L)刺激CFs 4 8h ,再选浓度 10 -6mol/L分别作用 6、2 4、4 8及 72h得出AngⅡ对CTGF表达作用的时量关系 ;再选 10 -6mol/L作诱导浓度 ,与 10 -5mol/L洛沙坦孵育 4 8h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CFsCTGF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测定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AngⅡ (10 -8、10 -7、10 -6、10 -5mol/L)作用 4 8h及 10 -6mol/LAngⅡ分别作用 12、2 4、4 8、72h ,AngⅡ以浓度 -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CFsCTGF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洛沙坦 10 -5mol/L作用4 8h ,与AngⅡ组比较 ,6 5 %以上抑制AngⅡ诱导的CTGFmRNA水平的表达即 (1.4 6± 0 .18)比 (2 31± 0 .2 3) ,(P<0 .0 1) ,蛋白水平上使AngⅡ诱导的CTGF的表达减弱约 73%即 (35 .99± 5 .6 4 )比 (6 8.86± 7 2 7) ,(P <0 .0 1)。结论 :AngⅡ通过AT1受体介导机制上调CFs中CTGF的形成 ,可能是AngⅡ致纤维化通路中的关键环节 ;洛沙坦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 ,从而延缓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取对数生长期HUVECs细胞接种96孔培养板中,常规培养细胞24 h后,弃掉旧培养基,加入新Ham′s F12k培养基,并分别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1、0.01μmol.L-1、0.1μmol.L-1、1μmol.L-1和10μmol.L-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AngⅡ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μmol.L-1AngⅡ组作用24 h和10μmol.L-1AngⅡ组作用12 h、18 h和24 h的HUVECs的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10μmol.L-1AngⅡ组作用18 h的HUVECs呈现明显的"梯状"DNA断裂条带。流式细胞术结果:对照组和10μmol.L-1AngⅡ组作用18 h的HUVEC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0.54)%和(19.87±3.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μmol.L-1AngⅡ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引起HUVECs损伤,从而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荷叶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s)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 s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 s细胞系ECV 304,以10μm o l/L卡托普利或10、1、0.1、0.01μm o l/L前荷叶碱作用于HUVEC s,30 m in后再加入A ngⅡ1μm o l/L,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 TT法观察前荷叶碱对HUVECs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测定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能明显诱导HUVECs的凋亡(P<0.01),10μmol/L卡托普利及0.01~10μmol/L前荷叶碱可明显改善内皮细胞形态,组织活性明显升高(P<0.05),能增加HUVECs释放NO及生成tNOS(P<0.05),但对iNOS影响不大,使Ang诱导的HUVECs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前荷叶碱通过增加NO生成而抑制Ang诱导的HUVECs凋亡,从而发挥可能的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以及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组织(VSM)iNOS m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30只12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雄性WKY大鼠作为时照.各给药组均采用灌胃法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12周.放免法测定血浆ET、Ang Ⅱ浓度,NO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用RT-PCR检测VSM组织iNOS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未治疗组SHR相比,大、小剂量通心络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HR大鼠血压升高(P<0.05);小剂量通心络治疗可降低血浆ET浓度(P<0.05),升高NO浓度(P<0.05),Ang Ⅱ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VSM iNOS mRNA表达增强(P<0.05);大剂量通心络治疗可使血浆ET明显降低(P<0.01),Ang Ⅱ浓度下调(P<0.05),NO浓度显著升高(P<0.01),VSM iNOS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 结论 通心络治疗能有效降低SHR大鼠血浆ET、Ang Ⅱ水平,促进VSM组织iNOS mRNA表达,增加血浆NO浓度,抑制血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波动性与持续性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5 或20 mmol/L) 与持续性高浓度葡萄糖(20 mmol/L)环境下NO浓度,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波动性高糖组NO均明显低于持续高糖组和正常组(P<0.05);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的PI3K,PKB,e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下调(P<0.01),而波动组又低于持续组(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较持续性高血糖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损伤效应,并可能通过影响信号通路PI3K/PKB/eNOS导致NO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T786C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167例健康人和267例高血压患者的eNOS基因T786C多态性,并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空腹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NOx)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EH组CT+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基因型的空腹血清NOx浓度[(77.68±33.36)μmol/L]、NOx/ET比(1.41±1.28)明显高于CT+CC基因型[(67.15±24.22)μmol/L、0.93±0.51](P<0.05);TT基因型ET水平[(68.70±29.04)ng/L]明显低于CT+CC基因型[(78.23±31.17)ng/L](P<0.05)。结论eNOS基因T786C多态性的C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EH的发生相关,C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通过减少内皮NO的释放参与EH发病。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皂苷Rb1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Rb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细胞直径、蛋白含量为心肌肥大标志,观察药物的抗心肌肥大效应。ANFmRNA的表达用Real-timePCR检测;用Fura-2/AM负载的培养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以探讨Rb1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AngⅡ1×10-7mol.L-1使心肌细胞细胞直径明显增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mRNA表达明显上调,并使细胞[Ca2+]i明显升高。Rb150、100和200μg/ml使经AngⅡ处理的心肌细胞直径分别缩短18.4%,32.7%和43.8%;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分别减少8.4%、13.6%和17.2%;降低ANFmRNA的表达;Rb150、100和200μg/ml呈剂量依赖地抑制AngⅡ所致的[Ca2+]i升高,NO前体L-精氨酸L-arg10-3molμL-1具有相似的作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对Rb1的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Rb1可抑制A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NO和ET1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对其进行不同浓度AngⅡ刺激(1×10-9、1×10-8、1×10-7、1×10-6mol/L刺激组),及相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AngⅡ刺激(1×10-7mol/L刺激2、6、12、18、24 h),并应用不同的受体阻断剂(AT1R阻断剂替米沙坦、AT2R阻断剂PD123319)及信号通路阻断剂(Erk1/2阻断剂PD98059、P38 MAPK阻断剂SB203580、PKC阻断剂Staurosporine)观察AngⅡ的作用通路,用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内皮素1(ET1),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用RT-PCR方法检测e NOS/ET1 mRNA水平。结果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作用有浓度效应,AngⅡ越高,e NOS mRNA表达和NO水平越低,而ET1 mRNA表达与蛋白水平越高;AngⅡ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有时间效应,AngⅡ作用时间越长,NO/ET1水平越低;替米沙坦、PD98059和SB203580能阻断AngⅡ的效应;而PD123319和Staurosporine不能阻断AngⅡ的效应。结论 AngⅡ可损伤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表现为NO降低而ET1升高,其通过AT1R发挥,用并可能通过Erk1/2及MAPK信号通路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姜黄素和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内皮间质细胞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然后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刺激药物的正常培养组);AngⅡ组(加入刺激浓度为0.1 μmol/L或1μmol/L的AngⅡ);姜黄素+AngⅡ组(先加入12.5 μmol/L的姜黄素预孵1h,再加入1 μmol/L的AngⅡ);氯沙坦+AngⅡ组(先加入10 μmol/L的氯沙坦孵育2h,再加入1μmol/L的AngⅡ);刺激24 h后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改变和CCK-8检测细胞活力;刺激5d后,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 HUVECs经AngⅡ刺激后形态改变,长梭形样细胞明显增多;姜黄素和氯沙坦可维持内皮细胞铺路石样形态.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UVECs存活率(P<0.01);各组存活率均>50%(均P<0.05).相比对照组,AngⅡ促进HUVECs的迁移(P<0.05);相比AngⅡ组,加入姜黄素和氯沙坦可抑制HUVECs的迁移(均P<0.05).AngⅡ可诱导EndMT,AngⅡ刺激5d后VE-cadherin表达减弱(P=0.003),而α-SMA和TGF-B1的表达都明显增强(均P<0.01),姜黄素和氯沙坦使V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而α-SMA和TGF-β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 姜黄素和氯沙坦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End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