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常规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在S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操作时间6~11分钟,平均8.43±1.70.OT组操作时间14~35min,平均24.45±6.27.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SICU危重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覃建泽  廖培生 《广西医学》2012,34(3):332-334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呼吸道梗阻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PDT组51例,OT组52例,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术中出血量(8.5±3.1)ml,显著少于OT组的(26.2±12.8)ml(P<0.01).PDT组手术成功率为88.2%,OT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声嘶、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OT组(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较安全的手术,但有些病人不宜使用.传统手术是一种适合所有患者的可靠的、安全性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急危重症治疗中应用的对照研究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PDT组(21例)与OT组(25例)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从开始穿刺至置管成功5~20min,平均(8±2.6)min.OT组从切皮至置管需20~40min,平均(28±6.8)min,PDT组手术时间明显比OT组短(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OT组为2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拔管后切口的愈合也较OT组快,PDT组为3~5天,OT组为5~7天.结论 PDT简单快捷,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比较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 S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 PDT(Portex法 )组和 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OT组 (P<0 .0 5 )。 OT组与操作相关死亡率为 1.1% ,PDT组则没有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 O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 2 3.8± 12 .9分钟 ,PDT组为 9.0± 4.1分钟 ,PDT操作时间明显比 OT短 (P<0 .0 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床边进行 ,操作时间短 ,并发症少 ,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尽管其一次性消耗费用较高 ,但依然在外科危重病人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余朝辉 《当代医学》2011,17(12):44-45
目的 讨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PDT技术40例,对照与同期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40例.对照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切口愈合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PDT组成功进行手术39例,操作时间为(7.35±2.45)min;切口长度为(1.62±0.35)cm;手术中出血量(6.15±2.30)ml,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予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结论 PDT在操作安全性、简单、快速、组织损伤少、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方面要好于OT,适合对危重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萍  缪建章  杜如飞  苏琴  李娟  何美娥  高琴霞 《中外医疗》2012,31(19):35+37-35,37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0D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成PDT组(24例)及OTN(24例)对手术操作时间、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局麻药用量、伤El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切口长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操作时间PDTm(8.2±3.4)min,与OT组(18.2±3.5)min比较,P〈0.01,PDT组病气管切开时生命体征波动小,伤口愈合后疤痕较小。OT组气管切开时生命体征波动大,伤口愈合时问较长,出血较多。结论PDT较O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基层医院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例7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31例)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小于OT组(P<0.05).PDT组出现皮下气肿1例;OT组出现皮下气肿4例,切口出血3例,气管导管脱出1例.PDT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OT组(P<0.05).结论 PDT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病房的应用情况来评定PDT的使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神经外科外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手术由同一医师组完成.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是一项操作简单快速的操作技术.本组31例中仅有1例术中少量出血,操作时间为2.5~10.0min,平均5.2min,低于常规气管切开组(22例,11~42min,平均21.4min).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少,可由神经外科医师自己完成,应该广泛应用于有条件的神经外科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30例)及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CT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皮下气肿,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操作导管气囊破损情况.结果操作时间:PDT组(6.3±1.6)min,SCT组(16.4±4.1)min,(P< 0.05);术中出血量:PDT 组(4.1±2.7)ml,SCT组(14.6±3.8)ml,(P<0.05).与SCT组相比,PDT组患者伤口长度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皮下气肿及意外脱管率均明显低SCT组(P<0.05).PDT组术后无意外脱管,SCT组4例意外脱管;PDT组无继发感染,SCT组有继发感染2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0±1.5)d,明显早于SCT组(4.0±2.0)d,(P<0.05)SCT组手术过程中有3 例导管气囊破裂.均由气管软骨划破,而PDT组无气囊破裂现象发生.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皮下气肿,伤口愈合快和疤痕小等优点,利于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OT)在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ICU需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PDT和OT两组。PDT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OT组20例行常规气管切开术。结果:PDT组平均手术时间(9±4.60)min,出血量(8.6±3.0)ml,OT组平均手术时间(36.5±11.5)min,出血量(25.4±4.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气管切开术无增多倾向(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适合在急救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  朱曦  幺改琦 《北京医学》2009,31(1):28-30
目的探讨影响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来院后是否行气管切开手术将患者分为气管切开组和非气管切开组。将15项指标作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象,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2例患者中,46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气切组),466例未行气管切开(非气切组)。两组年龄[(43.0±13.1)岁,(38.1±13.8)岁]、颈脊髓损伤程度(ASIA分级)(1.61±0.91,3.34±1.50)、损伤至入院的时间[(1.85±1.09)d,(3.24±4.28)d]、损伤至手术时间[(3.34±4.60)d,(11.47±16.91)d]、低钠血症发生率(53.3%,7.1%)、神经源性休克发生率(31.4%,2.4%)、中枢性高热发生率(31.4%,18.6%)、血白细胞数量[(11.1±3.5)×10^9/L,(9.1±4.0)×10^9/L]、血中性粒细胞(0.84±0.06,0.77±0.09)、血淋巴细胞(0.12±0.06,0.20±0.12)、血浆白蛋白[(36.93±6.18)g/L,(40.96±4.55)g/L]、肺部感染率(35.2%,4.2%)12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ASIA分级)、并发肺部感染为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3个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影响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患者年龄大、颈脊髓损伤程度重(ASIA分级)、并发肺部感染是3个相姜独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6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P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open tracheostomy,OT)组,各330例。观察两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T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小于O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T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可以替代OT。  相似文献   

15.
16.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治疗颈动脉严重狭窄、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患者多系老年人,且合并症多,术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和肺部并发症.术后一旦发生呼吸功能障碍,往往需要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而在机械通气期间或撤离机械通气后,为了减少呼吸做功和确保气道的通畅及痰液引流,许多患者需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7.
经皮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T技术治疗19例,并与常规气管切开术30例作对照研究。结果:PT从开始穿刺至置管成功3-17min,平均5min,应用机械通气未发现气管套管周围有明显的分泌物溢出。脱机后拔管12例,切口多在2-3d愈合。常规气管切开术从切皮至置管需7-20min,平均13min,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75%的患者每日气管套管周围有较多分泌的溢出,17例病情好转后拔除气管套管,多数患者经过7-14d切口愈合。结 论:PT简便快捷,患者痛苦小,两者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别,但PT不能完全代替正规的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8.
张军艳  张郭亮 《现代医学》2012,40(4):417-419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入住ICU的72例危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41例,同期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31例。对照两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预后、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术中低氧血症、切口感染、切口溢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T组(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速度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ICU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IPDT)在急诊和ICU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急诊、ICU需气管切开的急危重患者随即分为IPDT组及传统手术 (OT)组 ,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置管时间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IPDT组操作时间 (7 8± 4 1)min ,与OT组 (2 6 4± 14 6 )min比较 ,P <0 0 1;OT组发生与操作相关性死亡 1例 ,而IPDT组无。结论 :改良PDT技术较传统的OT技术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而轻 ,可广泛适用于各级医院 ,尤其适合急救和院外抢救  相似文献   

20.
Tracheostomy is a common airway procedure for life suppor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head injuries. This procedure is safe but also associated with early and late complications. Tube fracture and dislodgement into the tracheobronchial tree leading to airway obstruction is a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after prolonged tracheostomy tube placement. There are very few published reports of tracheostomy tube fracture and dislodgement into tracheobronchial tree in a neurologically injured patient. We report a case of a fractured tracheostomy tube which got impacted in the left main bronchus, in a 41-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had been on prolonged tracheostomy tube after craniotomy and evacuation of subdural hematoma. The distal part of the tracheostomy tube fractured and impacted in the left main bronchus. Fibreoptic bronchoscopy was performed through the oral cavity to extract it, and the anaesthetic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o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