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变化.方法 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8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8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患者在A-BL后10d血清中IgG、IgA、IgM及I吐含量及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对比研究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EN组患者血清中的IgG、IgA和IgM显著高于PN组(P<0.05);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PN组(P<0.05);IgE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胃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迟达超  韩希望  闫立昆  何文宪 《医学争鸣》2004,25(15):1435-1437
目的:探讨应用乌司他丁对胃肠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胃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 实验组在手术当日起至术后6 d,每日给予20万U乌司他丁(UTI)静脉注射;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检测和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 ,CD4 ,CD8 ,CD4 /CD8 ,NK细胞、IL-2,IgA,IgG和IgM等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的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IgG,IgM,IgA,IL-2水平表现为术后1 d降低,术后4 d,7 d逐渐回升的趋势.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CD4 细胞、CD4 /CD8 比值、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IgG,IgM,IL-2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应用乌司他丁对胃肠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予以长时程亚低温疗法)与观察组(n=25,予以常温治疗),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IgA、IgM、IgG含量均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第14 d时,两组各项指标开始回升,观察组IgG、IgM较对照组同期值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CD3~+、CD4~+/CD8~+均出现降低,观察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术后14d时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长时程亚低温疗法能稳定和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无严重并发症,且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n=24).干预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第15 d抽取外周血测定NK细胞活性、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CD4+/CD8+、免疫球蛋白.结果 入院后第1天两组患者NK细胞活性、CD4+、CD4+/CD8+、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d干预组术后NK细胞活性、CD4+、CD4+/CD8+、IgG、IgM水平明显上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胃癌患者免疫力,减轻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单纯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轻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15分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三色标记流式细胞仪对2组患者伤后第1、3、7和14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后第1天CD3、 CD4、CD4/CD8开始下降,CD8升高,第3天CD3、 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同正常水平,2组伤后第1、3和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伤后第14天 2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第4天肺部感染73.3%,对照组无肺部感染,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伤后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下降明显,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考虑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病人回顾性分为两组,即常规肠内营养组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组(谷氨酰胺营养组).对两组进行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疾病基础综合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检测患者外伤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IgA、IgG、IgM和T细胞亚群,同时监测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治疗第7天、第14天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第1天逐渐升高(均P<0.01),且谷氨酰胺营养组的上述各指标在外伤后第7、第14天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内营养组(均P<0.01).两组治疗第7天、第14天较第1天ALB和TF显著升高(均P<0.01),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1);谷氨酰胺营养组的ALB和TF在治疗第7天、第14天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内营养组(均P<0.01).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7.
白悦  孙大强 《中国全科医学》2013,(15):1345-1348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u)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6月收治的70例NSCLC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两组术后给予同质饮食,试验组术后第1~7天添加Ala-Glu注射液0.5 g.kg-1.d-1,静脉滴注。观察所有患者术前1 d及术后第4、8天IgG、IgA、IgM、C3、C4、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术前1 d、术后第4天、术后第8天对照组IgG、IgA、IgM、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gG、IgA、IgM、C3、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与术后第4天对照组和试验组IgG、IgA、IgM、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1 d及术后第4天IgG、IgA、IgM、C3、C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IgA、C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第4天、术后第8天对照组CD3+、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与术后第4天对照组CD3+、CD8+和试验组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1 d及术后第4天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第8天试验组患者的IgA、C3、CD4+、CD8+水平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Ala-Glu注射液能改善NSCLC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评分≤ 8分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行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 ,并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伤后第 1天和第 7天 ,血清IgG、IgM、IgA和补体C3均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伤后第 14天 ,亚低温治疗组IgG、IgM、IgA和C3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时间 ,促进外伤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重型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仅用常规肠内营养混悬液.检测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5 d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同时监测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ALB和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第15 d实验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ALB和T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免疫功能、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10.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接受(EN)和(PN);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第8天测定补体C3, IgA, IgM, IgG, CD3 , CD4 , CD8 , CD4 /CD8 及NK细胞百分率,并观察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感染率.结果 7d后补体C3, IgA, IgG, CD4 , CD4 /CD8 和NK细胞的恢复程度EN组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14.28%)低于PN组.结论 与PN对比, EN更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结果 ...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指标检测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WB  Men LN  Xia Q  He XT  Huang RX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7):3331-3334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免疫指标与病情、分类及疗效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在治疗前后动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及比浊法检测IgG、IgA和IgM,进行分类比较其变化。结果全身型MG患者的IgG、IgA较眼肌型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体液免疫低下组中,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缓解率为95.2%,仅用吡啶斯的明组缓解率为28.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比值降低占48%,比值升高占24.4%,比值正常占27.6%。根据IgG、IgA、IgM的值进行分类,低下组占48.9%,升高组占20.4%,紊乱组占9.7%,正常组占21%。各免疫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免疫分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G患者的免疫状态比较复杂,以低下或抑制为主,还有相当比例在正常范围。IgG、IgA、IgM、CD3、CD4、CD8不能作为MG病情、疗效的惟一评价指标,但对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无严重并发症的特重度烧伤患者 1 5例 ,取 5个不同时相点测定观察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全套 ,再统计分析以判定其变化。结果 :特重烧伤患者伤后第 1、3、7、1 4、2 2天血中CD3、CD4 、CD4 /CD8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P <0 .0 1 ) ,而CD8值均显著增高 (P<0 .0 1 ) ;特重度烧伤发生后即出现IgG、IgA、IgM降低 ,于第 7天出现最低值 ,低于正常 (P <0 .0 1 ) ,至伤后第2 2天 ,均趋于正常 ;而C3、C4 值伤后即降低 ,3~ 7d达最低 ,而后渐趋于正常。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行参附注射液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变化,从而观察其对ICU治疗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参附治疗组(30例),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治,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7 d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CD3+、CD4+、CD8+和NK细胞的数量。并观察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结果 两治疗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3 d,参附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7 d,两治疗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参附组CD3+、CD4+、CD8+和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免疫障碍,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刘国忠  邱明链  陈思曾 《医学综述》2009,15(9):1419-1421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u)的胃肠外营养(PN)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分4组:Arg组、Glu组、Arg+Glu组及常规PN组(Rou组)。术后第1天起各组均连续给予PN支持7 d,均为等氮等热量。另取15例同期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溃疡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前、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前60例胃癌患者的CD3+、CD4+、CD4+/CD8+、IgA、IgM及IgG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D8+则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第8天,IgA、IgM、IgG在Arg组、Glu组和Arg+Glu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高于Rou组(P<0.05);CD3+、CD4+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在Arg组和Glu组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Rou组(P<0.05),均低于Arg+Glu组(P<0.05);而CD8+的百分比和CRP、C3、C4的浓度与上述相反,CD3+、CD4+及CD4+/CD8+在Arg+Glu组和Rou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rg和Glu联合应用比单用Arg或Glu更能增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江志贵  李微  吴洁  杨翠艳  刘玲 《医学综述》2012,18(23):4051-4053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乌体林斯)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HSP患儿随机分为草分枝杆菌组(n=38)和一般治疗组(n=3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草分枝杆菌组加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内注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预防HSP复发的疗效及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另取15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健康对照。结果草分枝杆菌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HSP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及CD4/CD8低于健康组(P<0.05),IgA高于健康组(P<0.05)。草分枝杆菌组经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而IgA低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内注射对预防HSP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HSP免疫异常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其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高低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36)和重度组(n=31);另选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 SB/白蛋白(B/A)比值、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的差异,并分析T SB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患儿血清B/A比值、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T SB水平的升高,血清B/A比值、S-100B蛋白和NSE水平逐渐升高,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逐渐降低,且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清TSB水平与B/A比值、S-100B蛋白及NS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和免疫功能损害,且胆红素水平越高,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精氨酸(arginine,Arg)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u)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 tion,PN)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分为四组:Arg组、Glu组、Arg+Glu组及常规PN组(Rou组)。术后第1天起各组均连续给予PN支持7d,均为等氮等热量。另取15例同期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9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前、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前60例胃癌患者的CD3、CD4、CD4/CD8、IgA、IgM及IgG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D8则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第8天,IgA、IgM、IgG在Arg组、Glu组和Arg+Glu组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均高于Rou组(P<0.05);CD3、CD4的百分比及CD34/CD8比值在Arg组和Glu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高于Rou组(P<0.05),均低于Arg+Glu组(P<0.05);而CD8的百分比和CRP、C3、C4的浓度与上述相反,CD3、CD4及CD4/CD8在Arg+Glu组和Rou组组间差异有极为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Arg和Glu增强的PN比单用Arg或Glu增强的PN更能增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肠外营养组50例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50例化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化疗开始后第1天开始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持续8天。检测并记录化疗前和化疗后第8天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NKC活性及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结果:肠外营养组化疗后CD3、CD4、CD8值及NKC活性明显下降,IgA、IgG、IgM值明显升高;肠内营养组化疗后CD3、CD4、CD8水平和NKC活性与化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IgA、IgG、IgM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肠外营养对胃癌病人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肠内营养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可有效地纠正胃癌病人化疗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王桂芝  刘德光  吕敏  郝建华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17-1717,1746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T细胞亚类(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值(IgG、IgA、IgE、IgM)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2月莱钢医院住院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血T细胞亚类(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喘憋减轻、咳嗽、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血T细胞亚类(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腺肽可使患儿免疫功能增强,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增强和调节作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