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3例择期行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39例),对干预组入院后在剖宫产前、后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率及血压比较,分别比较入院时、剖宫产前1 h及剖宫产后第3天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产妇剖宫产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可有效控制剖宫产前、后产妇的应激反应,提高对手术耐受力,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焦虑、抑郁、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中疼痛情况,术后测试其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护理干预组焦虑、抑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术中总疼痛率和术后满意率分别为7.4%、70.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对照组的总疼痛率和术后满意率分别为64.8%、38.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血压、心率波动,减轻疼痛,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心理、血压及自我认识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术前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血压及自我认识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2组SAS、SDA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的SAS、SDA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前干预组TSCT各个因子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自我批评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及社会自我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能缓解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认识,改善患者的血压,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闭彩旗 《右江医学》2013,(6):897-89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61例,给予个性化术前访视.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统计焦虑发生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显著降低(P<0.01),心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的收缩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对LC患者进行个性化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血压、心率的稳定,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王玲  王海艳 《海南医学》2014,(16):2495-2496
目的 探讨个性化音乐对择期剖宫产初产妇术中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择期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60例)和音乐组(60例),常规组行手术室护理常规,音乐组除行手术室护理常规外加个性化音乐干预。入室时及入室1 h后测收缩压、心率,于入室时、切皮时及胎儿取出时利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Anxiety Inventory,STAI)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对焦虑、疼痛程度进行测量。结果 入室时两组产妇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音乐干预后,音乐组产妇的收缩压、心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时,音乐组和常规组VAS及S-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音乐干预后在切皮及胎儿取出时,音乐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1 h后音乐组S-A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音乐能够减轻择期剖宫产初产妇术中焦虑及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积极寻找护理对策,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60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术毕时和术后24 h 5个时点的焦虑值、血压和心率与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15 min、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 3个时点的焦虑值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和心率只在入手术室15 min和麻醉前2个时点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护理访视能减轻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二组术前干预前(入院时)与干预后(术前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观察二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二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二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千预组术后总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4%和67.9%,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术中生命体征而利于疾病的救治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围手术期病人心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围手术期病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围手术期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心率、血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前3d,两组病人焦虑抑郁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晚上,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入院次日心率、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随着手术临近,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均不断上升,且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均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愈合良好,而且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对手术的应激反应,使手术和麻醉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采取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麻醉前及苏醒期配合的效果。方法: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前访视,测量记录患者术前1 d和麻醉诱导前血压、心率及麻醉苏醒期配合情况。心理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术前访视外还给予心理干预:介绍麻醉、手术相关信息及麻醉苏醒期不适等。测量记录项目同对照组。结果:2组患者术前1 d血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麻醉诱导前血压和心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麻醉诱导前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麻醉苏醒期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焦虑程度,缓解紧张心理,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0.
王秀香 《当代医学》2009,15(21):130-131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血压和情绪状态影响。方法将94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病人,根据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干预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前后采用SAS评定情绪状态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系统的术前健康教育和手术指导,对照组则只进行手术前后情绪状态的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和情绪状态的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通过术前的健康教育后术前、术后血压无明显波动(均p〉0.05)。对照组术前1h、术后1h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对照血压明显增高,术后3h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对照血压降低。干预组术前焦虑状态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焦虑状态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无显蓍性差异(P2〉0.05)。对照组术前焦虑状态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1〈0.01),术后焦虑状态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2〈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血压和焦虑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骨科PFNA手术患者3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20例,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18例.比较两组术前、阻滞后5min、10min、20min、30min、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 A组SBP、DBP、HR术前、阻滞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B组在阻滞后5min开始SBP、DBP明显降低(P<0.05),HR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前SBP、DBP、HR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SBP、DBP在阻滞后5min、10 min、20min、30min、术毕min明显低于A组(P<0.05).A组起效时间晚于B组,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能提供较准确的穿刺位置,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效果确切,术后不良反应少,对老年骨科PFNA术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高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实用性。方法将60例行胃镜检查的高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各30例。无痛组先予曲马多静脉推注,再予丙泊酚静脉推注,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开始进镜;常规组仅行咽部麻醉后,即开始进镜。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痛组还记录清醒时间。结果由于吸氧两组SpO2无明显变化(P〉0.05);常规组检查中较检查前SBP、DBP升高、心率加快(P〈0.05);无痛组检查中较检查前SBP、DBP、心率下降(P〈0.05),检查结束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丙泊酚和曲马多联合应用于高原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可行、安全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靶控输注(TCI)全麻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择期行全麻开腹手术的非孕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2μg/kg TCI泵入,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2.5μg/kg TCI泵入。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和麻醉诱导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诱导前SBP、DBP、HR值及诱导后DBP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诱导后、插管后、手术开始时的SBP较芬太尼组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插管后、手术开始时的HR较芬太尼组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芬太尼组延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具有安全、高效、苏醒迅速、不蓄积等特点,比芬太尼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和心率,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应激的高血压反应,故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情绪的疗效影响。方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情况;并对干预组(40例)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降压药物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情绪症状及降压疗效。结果:1.治疗后干预组、对照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5);2.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焦虑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1;t=4.29,P〈0.05);3.治疗后干预组对比对照组焦虑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1);4.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对照均有显著下降(P〈0.01);5.治疗后干预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下降(t=4.2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常规降压治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喻超英 《中外医疗》2010,29(13):119-12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辛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组(治疗组)50例和单用辛伐他汀组(对照组)50例,观察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46例(92.0%)高于对照组36例(72.0%)(χ2=4.112,P〈0.05);2组治疗后HR、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t=2.123,t=2.278,t=2.241,P〈0.05);治疗组治疗后HR、SBP、DBP均较对照组下降(t=2.145,t=2.318,t=2.285,P〈0.05);2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t=2.313,t=2.358,P〈0.05);LVEF较治疗前上升(t=2.391,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F较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5,t=2.288,t=2.315,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杜桑山楂饮联合辅酶QlO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血压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综合行为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杜桑山楂饮并联合辅酶QlO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口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SBP、DBP和F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耿0.05),且观察组TC、SBP、FBG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尸〉0.05)。结论自拟杜桑山楂饮联合辅酶QlO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熊添  樊宏  张晖 《当代医学》2014,(9):25-2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北京航天总医院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5组,A组(对照组)、B组(艾司洛尔05mg/kg)、C组(艾司洛尔10mg/kg)、D组(艾司洛尔15mg/kg)和E组(艾司洛尔20mg/kg)。插管前30s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05mg/kg,10mg/kg,15mg/kg,20mg/kg。记录患者给药前、插管时、插管后1、3、5、1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计算出相应的脉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A组插管时SBP、DBP、HR、RPP及插管后1rainDBP、HR、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B组插管时DBP、HR、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SBP、HR、RPP显著低于A组(p〈0.01);C、D、E3组插管时SBP、DBP、HR、RPP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插管后1rainSBP,HR,RPP显著低于A组(P〈0.01);插管后3minC、D两组SBP,D、E两组HR,C、D、E3组RPP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插管后3~10minHR、RPP,E组插管时及插管后1~10minHR、RPP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但E组有5例用药后发生心动过缓。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5mg/kg对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预防效果较好,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副作用发生少。  相似文献   

18.
李军  石理  陈曦  姜小飞  朱媛 《西部医学》2010,22(12):2207-2209
目的采用血管弹性量化分析技术-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技术)观察非洛地平对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首次诊断原发性高血压(WHO/ISH原发高血压诊断标准),最终符合实验要求56例纳入高血压治疗组,以血压水平正常范围内56人为健康对照组。高血压治疗组患者服用非洛地平(5~10 mg/d),随访24周,治疗前后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心率,并利用ET技术获取动脉弹性功能指标,包括僵硬度指数、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反射波增强指数、压力-应变弹性指数、动脉顺应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①治疗前高血压治疗组的收缩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僵硬度指数、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压力-应变弹性指数各项指标均值都比健康对照组高(P〈0.05);动脉顺应性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②高血压治疗组使用非洛地平24周后,收缩压、僵硬度指数、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压力-应变弹性指数比用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动脉顺应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用药前后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①应用ET技术可无创、直观监测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减低。②非洛地平能显著改善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作用,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焦虑量表(SAS)及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HR、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_AI及T—A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SAS、S-AI及T—AI值显著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利于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磷腺苷(ATP)对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于术毕拔管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ATP 0.3 mg/kg,对照组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记录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1、3、6 min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计算出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结果:拔管前5 min 2组各项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6 min,其SBP、DBP、MAP、HR与拔管前5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P仅在拔管时增加(P<0.05)。对照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 min与拔管前5 min比较SBP、DBP、MAP、HR、RPP均显著升高(P<0.05~P<0.01),拔管后3 min与拔管前5 min比较SBP、MAP、HR、RPP显著升高(P<0.05~P<0.01),拔管后6 min各项指标值接近拔管前5 min水平(P>0.05)。观察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3 min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TP可有效预防全麻手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