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五年初,上海科大辐射应用研究所在研制成功通用型软角膜接触镜的基础上,为制造超薄型软角膜接触镜解决材料问题。采用辐射聚合新型配方工艺材料(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研制成功的超薄型软镜,因不加入任何引发剂有害物质。所以,质地纯净,无毒害。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抗张强度、断裂延伸率、透氧率和纯净度大于国内外同类产品(见附表)。柔软而富有弹性,含水量高而透气性能好,对角膜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8年初,我科应用上海科大研制的高含水超薄型软镜,对345例(647眼)近视眼患者进行临床配戴,现将配戴情况报告如下.镜片主要性能指标: 含水量>55%透氧系数7.5-8×10-10m\cm/cm2sec.cmhg 可见光透可率 96% 相似文献
3.
低旋设计散光软镜临床配戴结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低旋(Lo-Torque)设计散光软镜的临床效果。方法103名近视散光自愿者分别配戴A、B镜片各两周。对配戴的临床表现进行客观和主觉评价,采用双盲法。结果①镜片稳定性A镜片旋转范围≤5°为82%,B镜片为52%。②镜片在眼中状态移动度优良者,A镜片为91%,B镜片为95%;中心定位优良者,A镜片为87%,B镜片为77%。③舒适度评价A镜片优良者为85.5%,B镜片为80.2%。结论低旋设计特征的散光软镜更符合人眼的生理特征,可以提高视觉质量,增加配戴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角膜塑形镜423例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方面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423例789眼使用角膜塑形镜验配和定期的跟踪复查,观察使用角膜塑形镜后的角膜健康状况以及视力、屈光度等变化;同时针对15岁以下戴镜人群,观察戴镜1a后近视度数增长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矫正视力;针对以控制近视增长为目的戴镜者,1a后对戴镜结果基本满意。结论:在使用合格的产品、规范的流程、合格的验配技术和严格的复查的前提保障下,角膜塑型镜是青少年阶段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是眼视光技术针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OK镜致细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 1999年 5月~ 12月间在门诊收治的因配戴OK镜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 5例 ,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 :有配戴OK镜史 ,有眼疼、畏光和视力下降史 ,眼部混合充血 ,角膜组织水肿、浸润、溃疡灶。2 病例资料 :共 5例 ,2例为女性 ,3例为男性 ,年龄 10~ 14岁 ,学生 ,戴镜史 10天~ 2月。初次擦伤史 3例 ,再次擦伤史 2例。就诊时间 1~ 5天不等。其中 1例角膜溃疡面积大 ,水肿重 ,前房有积脓 ,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3 治疗及预后 :大部分病例都给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而愈合。炎症较重伴有前房积脓者 ,给予局… 相似文献
6.
7.
角膜移植术后,因线头的异物性刺激常导致病人的严重刺激症状。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配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方法,对改善病人症状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本组病人34例(36只眼),男31例,女3例。年龄19岁~60岁。其中角膜溃疡19例,角膜白斑10例,角膜变性疾病4例,深层角膜异物1例。手术方式除二例为全角膜板层移植外,其余均为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植片口径为7.0mm~8.5mm之间)。采用9/0单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5月到1998年1月应用艾爵散光片(新加坡英国艾爵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产),配戴148人215只眼。现将配镜矫正及随访情况报告如下。收稿 19990810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200031 南京市中华路卫生院表1 IGEL、NU—TORIC散光片配戴统计表柱镜屈光度病例(-)(±)(+)配戴成功病例%-0.5D~-1.50D13130013100-1.75D~-2.50D1019560101100≥-2-75D2415632187.5合 计14812312314598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散光软镜配适中代表镜片稳定性的评估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32名散光软镜配戴者,经角膜接触镜的常规验配前检查,给予双眼配戴一种低旋智动定位设计的频繁更换型散光软镜,20 min后进行稳定性的评估,评估因素包括戴镜视力、镜片定位、活动度、散光轴旋转方向、旋转度数、旋转稳定性、鼻侧旋转恢复速度和颞侧旋转恢复速度.随机选择一眼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对配适评估因素之间进行Partial相关性分析.结果 散光软镜配戴者中,旋转方向为偏颞侧者占59%,所有配戴者的平均旋转度数为(10.56±7.77)°:鼻侧旋转恢复速度和整体评估之间呈负相关(r=-0.49,P=0.005),镜片配适越松,旋转恢复速度越快:旋转度数与旋转方向之间存在正相关(r=0.48,P=0.006),向颞侧旋转时的旋转度数少于向鼻侧旋转时的旋转度数:旋转度数与旋转稳定性之间呈正相关(r=0.45,P=0.010),旋转度数越少,旋转稳定性越好.结论 目前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频繁更换型散光软镜相对容易向颞侧旋转,其整体配适以相对偏松为主,旋转程度偏大,临床验配中应该引起重视;散光软镜配戴者的配适评估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影响镜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整体配适评估和旋转度数,提示在临床运用中应该更加重视散光软镜的整体配适评估结果和旋转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庞春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6,(2)
我院从1993年开始采用高含水率角膜软镜治疗角膜小穿孔.效果良好,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2岁.角膜穿孔伤口均在3mm以下,没有眼内组织的嵌顿,伤口整齐,前房稍浅,多数不必缝合,可以愈合.戴取镜的方法:戴右眼时,用右手的食指及拇指把上下睑扒开,左手拿消毒棉棒用头部托起镜片,对准角膜戴好.戴左眼镜片时与右眼相反.如镜片未戴在角膜上,可活动眼球,同时用棉棒把镜片推正.取软镜时滴地卡因2次,嘱患者眼睁大,用消毒针头在镜片缘挑起,这时软镜翘起,用棉棒托起取下.治疗方法:清洁角膜伤口及结膜囊,戴软镜,球结膜下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滴阿托品及抗生素眼液,肌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注意事项:(1)不能滴用带颜色的眼液,否则可使镜片染色.(2)每周需换上煮沸消毒的镜片.(3)戴软镜不需包扎要卧床休息.(4)洗脸时不要挤压或擦眼球.(5)不用的软镜始终浸泡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1.
12.
角膜软镜治疗角膜穿通伤93例张鸣玉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4~1994年收治单纯性角膜穿通伤93例,其中男68例,女25例。年龄4~54岁。角膜穿通伤口长3.5~6.0mm。除应用抗生素、散瞳剂、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外,角膜伤口均不缝合,直接戴用角膜软... 相似文献
13.
我院用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简称软镜)戴入眼内治疗角膜穿通伤和角膜瘘在临床上进行了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介绍如下:摘要情况:88年 相似文献
14.
Nage氏色觉检查镜的临床应用: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觉的检查目的,是为了查明先天性色觉异常的性质和分类以供职业选择的指导或后天性色觉异常的疾病研究,尤其对挑选飞行人员及学校招生体检中都有重要意义. 色觉的检查方法,从来是用反射光和分散光两利方法.美制假同色版、苏制拉布金氏、日制石原氏、中制俞氏等色觉检查表即属前者,优点为携带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张振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3,(2)
患者,男,15岁,住院号242518,于1991年3月因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配戴角膜接触镜4个月,镜片每周用生理盐水冲洗1次,每1瓶500ml的生理盐水用1个月,近1周来自觉左眼磨痛,怕光、流泪.于1991年7月29日,以左眼角膜溃疡收住院,入院检查:左眼 相似文献
16.
例1,女,19岁。病历号5420。于1986年11月2日因左眼角膜白斑戴用美容软镜2个月,眼红、疼来诊。检查:左眼重度混合充血,结膜囊内有粘性分泌物,角膜下中1/3区域有5×5mm溃疡,表面有淡绿色粘脓性分泌物附着。病灶周围角膜水肿,KP ,房水闪辉阳性,瞳孔3mm大,对光反应迟钝。诊为化脓性角膜溃疡。做眼分泌物培养。给以 相似文献
17.
从90年2~5月,我们用博士伦角膜软镜治疗角膜穿通伤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0~34岁。角膜穿通伤口长2~7mm,多为不规则裂伤。除应用抗生素,扩瞳剂,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外,角膜伤口不缝合,直接戴用软镜4人,对角膜伤口复杂,创伤严重者,先行清创缝合包扎,第二天戴入软镜者6人。戴镜时间8~34天,平均16.63天。角膜伤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因戴镜而发生不良反应。例1 男20岁左眼被铁丝刺伤4小时来 相似文献
18.
软接触镜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统计分析软接触镜致眼部并发症434例(737眼),其中急性红眼反应162例(37.3%),滤泡性结膜炎或巨乳头状结膜炎54例(12.4%),角膜浸润147例(33.9%),角膜溃疡62例(14.3%),角膜新生血管2例(0.5%)及角膜上皮片状损伤7例(1.6%)。统计结果显示长戴型软接触镜比日戴型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20.
角膜塑形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0):648-650
眼角膜塑形矫治技术 (orthokeratology)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非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角膜塑形镜 (OK镜 ) ,即是通过对角膜顶点的持续压迫塑形 ,使角膜中央部分因受压而变扁平 〔1~ 3〕。我院眼科自 1999年 3月开始。应用美国生产的 OK镜进行临床角膜塑形治疗近视。现将临床应用观察和结果报告如下。角膜塑形矫治 OK镜采用高透氧硬性 RGP材料制成。镜片直径为 10 mm,镜片内面为二个不同曲率的光学面。其中心部位是根据治疗者角膜前曲率半径和屈光度确定。直径为4mm的扁平光学面 ,用于角膜顶点压迫塑形。本文应用 OK镜进行临床近视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