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背俞穴走罐(凡士林为介质,以背部皮肤微红为度)加针刺治疗(取穴及手法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穴取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平补平泻)。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走罐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验证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通过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对照组取常规穴位平补平泻,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1.8%,对照组治愈率为46.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走罐法对军事训练运动疲劳新兵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60名男性新兵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1侧线、第2侧线于训练后30min走罐治疗,皮肤潮红为度,3次/周,疗程1个月;对照组训练后常规休息,不做任何治疗。分别于入组时、第1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治疗组第1次以及末次治疗后与入组时比较,血清CK、LDH值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CK、LDH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罐法可促进新兵军事训练运动疲劳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K、LDH值,提高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背俞挑刺闪罐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背俞穴挑刺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疗效经R 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俞挑刺闪罐法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肠俞募合穴埋线结合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治疗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大肠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埋线结合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埋线每周1次,共12次;走罐每周2次,共24次。观测2组患者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结果: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腹围、脂肪含量百分比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肠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埋线配合背部督脉、膀胱经走罐疗法在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方面优于单纯用大肠俞募合穴埋线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背俞穴针罐疗法联合中药内服从肝肾论治妇女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谷维素片治疗,治疗组予以背俞穴针罐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针罐疗法联合中药内服从肝肾论治能有效减轻围绝经期失眠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背俞穴针罐疗法对肥胖合并血脂异常症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背俞穴针罐疗法对肥胖合并血脂异常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肥胖病人合并有血脂异常的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后针上加拔火罐的方法,前3天每天治疗1次,然后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20m in,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日2次早晚饭后服2粒,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全部病例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分别为:治疗组TC(6.81±1.41)/(5.66±0.73)mmol.L^-1、TG(2.57±0.91)/(1.77±0.80)mmol.L^-1、HDL-C(1.03±0.33)/(1.29±0.22)mmol.L^-1、LDL-C(4.47±0.44)/(4.09±0.38)mmol.L^-1;对照组TC(6.88±1.40)/(5.64±0.86)mmol.L-1、TG(2.55±0.94)/(1.71±0.71)mmol.L-1、HDL-C(0.99±0.35)/(1.31±0.30)mmol.L^-1、LDL-C(4.62±0.53)/(4.12±0.49)mmol.L^-1。经t检验,每组的血脂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相比血脂水平在治疗上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针罐疗法对肥胖合并血脂异常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与口服血脂康胶囊效果相当,从而证明,背俞穴针罐疗法是治疗血脂异常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谷婷婷  钟伟泉 《世界中医药》2013,8(11):1342-1343,1347
目的:评价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失眠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背部俞穴为主结合耳穴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背部俞穴为主。观察及比较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是治疗失眠比较满意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百会、印堂、神门等穴治疗。观察疲劳整体症状量表、疼痛量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疲劳整体症状量表评分和疼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引起的心理问题,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宁 《四川中医》2011,(9):123-124
目的: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对照组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46.4%。用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疗效优于单纯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11.
孙丽 《河南中医》2014,(10):2023-2024
目的:观察针灸背俞穴配合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染后咳嗽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止嗽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背俞穴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背俞穴配合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灸法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运动员主观体力感觉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例体操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大强度运动后,治疗组15例采用温和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15例休息30min,观察一次性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前后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常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变化。结果:大强度训练后,治疗组升高的CK水平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运动员的人际关系优于对照组。RPE分析表明治疗组运动员的疲劳感觉轻于对照组。结论:灸法结合拔罐疗法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一种有效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寻求对于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法和口服丹参酮胶囊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从而判断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能明显消除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配合走罐治疗乳腺增生病6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英  莫小勤  陈日兰 《陕西中医》2010,31(2):209-2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走罐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组68例,治疗组采用肩井、天宗及背俞穴等穴位埋线配合背腰部走罐;对照组68例口服乳康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配合走罐对本病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0.0%,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体倦乏力、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劳累后持续不适、肌肉痛4项单项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温和灸结合拔罐对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作用。方法:将体操运动员3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人。大强度运动后,治疗组采用温和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休息30分钟,观察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停止训练16小时后,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或周期性大强度训练引起的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为227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U/L(P<0·05)。结论:本法具有较好的消除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即束缚大鼠的方法进行造模,观察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模型大鼠的慢性疲劳表现以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艾灸组动物造模。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进行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并进行一般情况观测、鼠尾悬挂试验、旷场实验(开阔法)、力竭游泳实验。结果: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一般情况优良,鼠尾悬挂不动时间缩短,跨格数(水平运动)和直立时间(垂直运动)增多,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5)。结论:艾灸五脏背俞穴可以改善模型大鼠的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8.
运动结合五脏背俞穴按压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整体调节五脏功能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将中医推拿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探索出可靠、经济、有效、安全且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以祛痰瘀、降血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运动组(YD)和五脏背俞穴按压组(AY)的Tc、LDL-C在干预后第8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运动结合五脏背俞穴按压组(YA)的TC、TG、HDL-C、LDL—C(YA)在干预后第8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第8周,运动结合五脏背俞穴按压组(YA)分别相比较于运动组(YD)、五脏背俞穴按压组(AY),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证明三种方法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主动运动与被动按压相结合的方案最佳,可以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穴位埋线于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机理。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4周。结果: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P〈0.05);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积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高脂血症在改善TC、TG及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背俞穴刺络放血可有效地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