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视察针刺配合呼吸法及耳穴按压用于初产妇第一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以公认的Keele标尺图评级法[1]及VRS疼痛分级法[2]作为镇痛效果评定标准,对90例产妇针刺配合呼吸法及耳穴按压分娩镇痛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并与90例呼吸法分娩产妇的疼痛进行了对比,(2)通过记录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来观察针刺配合呼吸法及耳穴按压对母婴的影响,(3)通过观察针刺配合组治疗前后及相应时间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浓度变化,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机理。结果:针刺配合呼吸法及耳穴按压能有效减轻第一产程分娩疼痛,与呼吸法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能缩短产程。本方法能明显提高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浓度。结论:针刺配合呼吸法及耳穴按压作为分娩镇痛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镇痛效果可靠、无副反应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针刺及耳穴按压用于初产妇第一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通过分析本方法的镇痛效果,以及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从而提出了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针刺及耳穴按压分娩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1)以公认的Keele标尺图评级法[1]及VRS疼痛分级法[2]作为镇痛效果评定标准,对105例产妇针刺及耳穴按压分娩镇痛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并与105例呼吸法分娩产妇的疼痛进行了对比,(2)通过记录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来观察针刺及耳穴按压对母婴的影响,(3)通过观察针刺配合组治疗前后及相应时间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浓度变化,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机理。结果:(1)针刺及耳穴按压能有效减轻第一产程分娩疼痛,与呼吸法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能缩短产程。(2(本方法能明显提高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浓度。结论:(1)以针刺及耳穴按压作为分娩镇痛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镇痛效果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适合基层临床应用推广。(2)其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中枢镇痛系统与对子宫的直接作用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按压法对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5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联合组和呼吸法组,针刺联合组采用针刺穴位联合耳穴按压的方法镇痛采,呼吸法组除采用呼吸法外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针刺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呼吸组(P<0.05),针刺联合组在针刺后1小时以及第一产程末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呼吸法组(P<0.05);针刺联合组的产程缩短(P<0.05);针刺联合组产妇血清中的β-内啡肽(β- endorphin,β-EP)、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A)及5-羟色胺(5- hydroxy tryptamine ,5-HT)浓度明显高于呼吸法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按压法能有效缓解第一产程分娩疼痛,镇痛效果可靠,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自然镇痛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针刺配合呼吸法对产妇第一产程镇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呼吸法进行分娩镇痛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针刺处理。采取keele标尺图评级法评估第一产程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同时记录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采用新生儿评分量表(Apgar)评估2组产妇新生儿质量。结果:观察组镇痛干预1h后产妇镇痛有效率为100%,其中缓解32例,占53.3%,基本不痛28例,占4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采用针刺、耳穴压豆联合呼吸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对产妇无创伤,无副作用,可明显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可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并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00例,在本院定期产检,在孕期未接受爱力呼吸法培训不能掌握此方法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爱力呼吸分娩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减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病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耳穴按压、针刺和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耳穴按压组(对照组1),其总有效率为81.4%;针刺组(对照组2)其总有效率为90.5%;针刺配合耳穴按压组(治疗组),其总有效率为97.7%。结论:上述3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各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玛泽(Lamaze)呼吸法在产程中的效果。方法对180例妊娠28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该方法。结果自然分娩136例,剖宫产44例。结论拉玛泽呼吸法镇痛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压豆对产妇第一产程镇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3例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耳穴压豆进行镇痛,对照组采用呼吸镇痛法镇痛,观察2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联合耳穴压豆能增加产妇第一产程的镇痛效果,缩短产程,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对初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产妇进产室后均给予常规护理缓解紧张情绪,对照组使用自然分娩的方式,采用长腹式呼吸镇痛法缓解疼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镇痛法。观察2组产妇的Wong-Bakcr脸评分、VAS评分,评估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评定疗效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Wong-Bakcr脸评分(5.54±1.27)分、VAS评分(5.21±1.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01±1.02)分、(7.85±1.23)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显著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镇痛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分娩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减轻宫缩痛、缩短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疗效。方法:将50例足月、单胎、正常初产妇(无头盆不称,无产科和内科合并症,无产道异常)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针刺,对照组不用针刺。结果:治疗组宫缩痛减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应用于分娩过程中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Doula法对产程的影响及其分娩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Doula法对产程的影响及对分娩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住院分娩患者,随机分为Doula组及对照组,研究Doula法对产妇的影响及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结果:Doula法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结论:提示Doula法分娩是一种可积极倡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减痛法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本院700例初产妇,产程中运用呼吸减痛法,与未实施350例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呼吸减痛法显著缩短了产程,提高了阴道分娩率,产妇情绪稳定,愉快,顺利的分娩了宝宝.结论:在整个产程中,适用呼吸减痛法使产妇减少了痛苦,缩短了产程,提高了顺产率,也提高的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围产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分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既要求母子平安,又要求减轻分娩带来的疼痛和恐惧紧张,所以分娩镇痛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院采用助产士导乐配合耳穴镇痛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笔者多年来运用针刺配合耳穴按压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对不同年龄及不同病程患者的疗效 ,笔者对上述不同患者人群疗效进行了比较。分别按年龄将其分为 4组及按病程分为 4组 ,观察其体重、体重指数、腰髋比值等指标 ,并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结果 :其总有效率 ,年龄 2 0岁以下者 ,93 1 % ;2 0~ 30岁者 ,84 4% ;31~ 40岁者 ,80 0 % ;40岁以上者 ,6 3 0 %。病程在 1年以下者 ,95 2 % ;1~ 5年者 ,86 0 % ;6~ 1 0年者 ,80 0 % ;自幼肥胖者 ,2 0 0 %。提示其疗效年龄小者优于长者 ,病程短者优于长者。因此对于该病宜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患者均取膻中、中脘、足三里等为主穴,加以辨证配穴治疗;耳穴:取膈、胃、肝、神门、交感、皮质下、脑干;隔日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53例呃逆患者中治愈3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6.23%。结论:针刺配合耳穴疗法冶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控制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穴配合耳穴按压与口服利多卡因药物麻醉相结合;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药物麻醉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检查反应、满意度和愿意再检查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人在胃镜检查中的恶心呕吐、流涎、躁动、屏气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在病人满意度和愿意再检查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配合耳穴按压能有效控制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87-88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孕妇10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产检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玛泽呼吸法训练,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4.3%,剖宫产率为3.8%;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5.5%,剖宫产率为20.8%,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拉玛泽呼吸法用于分娩中,可以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程时间、改善孕妇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经过拉玛泽分娩法训练的孕妇视为观察组,采用拉玛泽分娩法分娩;将同期50例未进行拉玛泽分娩法训练的孕妇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娩法。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降低,产程时间缩短(P均〈0.01)。结论拉玛泽分娩法可减轻初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产程,减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