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9-1999年收治的2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物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首发症状为单纯腹部包块15例(57.7%J),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5例(19.2%),肿块伴腹痛2例(7.7%),肿块伴发热3例(11.5%),妇科手术时发现1例;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12例,腰大肌血肿1例;B超检查24例,CT检查25例;完整切除20例(76.9%),姑息切除4例(15.4%),未手术1例(3.8%),插管化疗1例(3.8%)。结论 组织来源多样性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物的突出特点,本组良、恶性肿物发病率各半。B超和CT对肿物定位的准确度较高,对定性诊断也有一定帮助。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腺膜后肿瘤因解剖位置深 ,在早期缺乏特有临床表现 ,常被延误诊断。我院1990年以来共收治15例 ,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 ,女8例 ;年龄22~74岁 ,平均49.7岁 ;病程2~13个月 ,平均5个月。表现为腰背部疼痛4例 ,腹部肿块2例 ,腹痛3例 ,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便秘、乏力、消瘦及下肢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另5例在B超检查时发现 ,1例在其他疾病手术时发现。本组病人均作B超及CT检查 ,发现肿块12例。9例行静脉肾盂造影、腹部X线平片检查 ,3例行胃肠钡餐造影 ,均无…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青海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杨大宇,梁景星,马国忠1977年8月~1994年7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2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就其诊断、治疗中的经验分析、报告于下。临床资料24例,女性16例,男性8例。年龄11月~63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1992年7月—2003年5月手术治疗5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为腹(盆)部较固定包块和/或腹痛。B超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CT有助于对肿瘤与邻近脏器关系的判断,DSA对肿瘤血供的显示有助于术中控制出血。本组收治的58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37例。肿瘤全切除31例(53.4%),整块切除14例(24.1%),部分切除术8例(13.8%),单纯探查取活检6例(8.7%)。结论:发现腹部无症状性较固定肿物要考虑本病,CT是最重要的诊断性辅助检查,手术全切除及整块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经验与教训。方法对199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8例中,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者39例,首发症状为邻近脏器压迫症状者27例,其他原因剖腹时发现3例,无症状9例。手术治疗56例,其中良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完全切除率88.9%(24/27);恶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57.1%(16/28)。恶性肿瘤术后6例接受化疗,2例术前行放疗,4例术后接受放疗。未行手术治疗者均出院。手术病例中死亡2例,痊愈38例,好转7例,9例病情无变化出院,42例手术病人获得随访,良性肿瘤已生存5-10年14例,恶性肿瘤已生存3-5年5例。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消化道造影、B超、CT、MRI都有重要价值。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95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31例腹膜后肿瘤,现将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8-75岁,平均45.42岁;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15例;肿瘤直径最小3cm×3.3cm×4cm,最大直径25cm×20cm×15cm;最重达3.7kg。本组病人入院影像检查见表1。表1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影像检查(例)1.2临床表现临床上无症状,依据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瘤9例;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腹部肿块5例;腹胀伴腰部不适者6例;单纯腰痛者4例,出现肉眼血尿者1例;腹痛伴少尿、恶心、呕吐者2例;食管贲门癌肿探查术中发现腹膜后肿瘤1例;睾丸肿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9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恶性占5/9,良性占4/9。肿瘤切除恶性3例(60%,3/5),良性3例(75%,3/4)。肿瘤完全切除患者随访1年,有3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50%。结论: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彩超和CT是诊断腹膜后肿瘤的重要手段。腹膜后肿瘤应尽可能手术完全切除,这对提高治愈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与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1例临床资料。结果:良性24例,恶性27例。完整切除43例(84.3%),其中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22例;肿瘤部分切除3例,探查活检5例;联合脏器切除13例(25.5%)。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林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6):661-66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非器官性肿瘤.PRT发病率低,占全身肿瘤的0.07%~0.20%、恶性肿瘤的0.5%以下;但PRT中恶性为60%~85%[1-2].笔者于1997-2005年手术治疗33例PRT,现对诊断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operitonealtumor,PRT)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加之腹膜后间隙大 ,肿瘤部位深在 ,故早期诊断困难。我院1985~2002年手术治疗31例 ,现将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8例 ,女性13例 ;年龄10~75岁 ,平均 (50.1±13.1)岁。首发症状 :腹部肿块23例 (74.2 % ) ,腹痛15例 (48.4% ) ,腹胀10例(32.3 % ) ,恶性者伴消耗性体征。恶性肿瘤25例(80.7 % ) ,良性肿瘤6例 (19.3 % )。1.2诊断本组行B超、CT、腹部平片、消化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的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25、22、3、15…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s)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回顾分析26例原发性PRP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PRFF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腰痛,多数瘤体较大,组织学类型繁多,并常累及泌尿系、消化系及血管等.本组病例肿瘤手术切除率为88.46%.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提高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肿瘤良恶性、切除程度是影响手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原发性PRPT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类型、累及脏器、外科治疗均较复杂.完整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降低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附件肿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87例绝经后附件肿物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CA125检测,手术标本均送病理,以确诊其性质。结果 180例患者术前测定血清CA125(临界值35U/ml),结合B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1.2%。敏感性为88.6%,准确性为89.4%。结论 B超结合CA125可作为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绝经后附件肿物恶性率高,尤其是双侧、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多房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绝经后附件肿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87例绝经后附件肿物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CA125检测,手术标本均送病理,以确诊其性质.结果 180例患者术前测定血清CA125(临界值35U/ml),结合B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1.2%.敏感性为88.6%,准确性为89.4%.结论 B超结合CA125可作为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绝经后附件肿物恶性率高,尤其是双侧、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多房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张金文,王增耀,吴淑兰,乔占英,侯广昌附属二院外科(050000)关键词肿瘤;腹膜后;原发性;诊断,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有一定困难,术前误诊率高达72.2%[’],手术切除率较低,尤...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real tumors.PRT),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但不包括胰、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和大血管的肿瘤。PRT发病率为2.3/10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5%,占全身肿瘤的0.07%~0.2%,占软组织肿瘤的15%左右。在美国每年新发病约1000例。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作一综述。1病理分类PRT组织学类型繁多,国内外文献报道恶性者居多,约占80%,且来源复杂。文献报告可分为五类。1来源于… 相似文献
19.
20.
腹膜后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脓肿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腹膜后脓肿的病例,对其诊断及治疗作一总结。结果:7年来我院共收治该病12例,术前超声及CT有异常发现者10例,占83.3%。经抗炎治疗1例,治愈。其余均手术治疗,死亡2例,占16.7%。结论:腹膜后脓肿多依据影象学检查作出诊断,治疗应采取针对原发病为主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