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倩  谭毅  张倩  罗文萍  谭冬梅 《生殖与避孕》2010,30(1):15-20,25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在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观察BMP-7的mRNA和蛋白在妊娠第5~8日小鼠子宫中的表达情况;②原代培养小鼠子宫基质细胞,用孕酮(P4)、E2和cAMP诱导蜕膜化的同时分别加入1ng/ml、10ng/ml、100ng/mlBMP-7重组腺病毒,Westernblotting检测催乳素(PRL)的表达。结果:①BMP-7mRNA在妊娠第5~8日小鼠子宫着床位点的表达高于着床旁组织(P<0.01),且在着床点的表达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强(P<0.05)。BMP-7蛋白在妊娠第5日、第6日分别表达于植入胚胎周围的基质细胞和初级蜕膜带,第7日、第8日时主要表达于次级蜕膜带以及植入位点系膜侧基质细胞。②在小鼠子宫基质细胞的蜕膜化过程中,BMP-7重组腺病毒组的催乳素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10ng/ml组增加最明显(P<0.01)。结论:BMP-7蛋白具有促进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体外蜕膜化及其与腺体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体细胞,待基质细胞生长融合后,加入孕酮刺激,使其蜕膜化。结果显示,孕酮(progesterone,P)组基质细胞胞体变大、变圆,尤以含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组显著。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中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发现,培养d17~20PRL分泌量达到高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基质细胞PRL免疫反应阳性。在此基础上,将同期培养的腺细胞匀浆液加入到已蜕膜化的基质细胞中,结果发现,在加入腺体匀浆液3d后蜕膜细胞胞体变小,PRL分泌量减少,而对照组的PRL产量则递增。结果提示,子宫内膜腺细胞对蜕膜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方式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子宫内膜的发生、发展和浸润性生长与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芳香酶活性增强和雌激素分泌增加密切相关。芳香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可以竞争性灭活芳香酶,降调节雌激素水平,影响细胞的凋亡。本研究通过观察依西美坦对异位子宫内膜问质细胞芳香酶表达、雌激素分泌和间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探讨芳香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子宫内膜是一种由柱状上皮排列成的腺体及非上皮基质构成的二态组织。因此,当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时必须考虑其复杂构型。与恶变、癌前改变相关的变化和某些子宫内膜在形态上的改变(如腺体、基质的不同程度的增生、细胞形态不规则性和多形性)都使组织构型更复杂。子宫内膜的细胞培养为探讨诸如生长调节、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治疗中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接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72例,共115个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结合促性腺激素(Gn)长、短方案促排卵治疗,定时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并采用酶联免疫发光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LH)、孕酮和催乳素的水平,分析患者雌二醇、LH、孕酮水平与催乳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催乳素与雌二醇水平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随着雌二醇水平的上升,催乳素水平有显著上升的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97,P<0.01).对催乳素与孕酮水平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孕酮水平随催乳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412,P<0.01).但是LH水平与催乳素水平之间未见明显关联.结论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治疗中,催乳素的分泌不受Gn的影响,而雌二醇水平的升高可能刺激催乳素的分泌,且催乳素与孕酮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催乳素及多巴胺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甾体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含有FSH和雄烯二酮的DME-F 12培养液培养未成熟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观察了不同剂量的催乳素和多巴胺对颗粒细胞合成孕酮和雌二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催乳素(0.5 μg/ml)促进孕酮产生,高浓度时(5 μg/ml)抑制孕酮产生。催乳素能抑制雌二醇产生。低浓度的多巴胺(0.5 μg/ml)不影响这两种甾体激素的产生。当浓度为5μg/ml时能明显抑制这两种激素的产生。但是,多巴胺对颗粒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催乳素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敏  石一复  周彩云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9):527-529,I010
目的 探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催乳素(PRL)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水中高PRL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12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及12例正常育龄妇女在位子宫内膜进行体外细胞分离、培养。两种内膜间质细胞在加入10^-8mol/L浓度孕酮培养6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分泌的PRL水平;并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PRL水平与美国生育协会(AFS)修正标准分期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胰岛素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雌二醇和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增生晚期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 4h后 ,留取培养液测定IGF 1。用含不同浓度孕酮和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分泌晚期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 4h后 ,留取培养液测定IGFBP 1。结果 :1.增生晚期间质细胞培养液中IGF 1的浓度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1.39±0 .33μg L ,低于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2 .0 3± 0 .5 3μg L) (P <0 .0 1) ;10 0ng L雌二醇 +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2 .18± 0 .36 μg L ,低于 10 0g L雌二醇 +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3.4 2± 0 .75 μg L) (P<0 .0 1)。 2 .分泌晚期间质细胞液中IGFBP 1浓度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0 .16± 0 .5 8μg L ,低于对照组 (P <0 .0 1) ,高于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0 .10± 0 .4 8μg L) (P <0 .0 1) ;10 μg L孕酮 +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2 .10± 1.17μg L ,低于 10 μg L孕酮组 (P <0 .0 1) ,高于 10 μg L孕酮 +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0 .5 0± 0 .2 8μg L) (P <0 .0 1)。 结论 :1.胰岛素促进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GF 1;2 .胰岛素抑制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GFBP 1。  相似文献   

9.
国内近期有关文献题录基础理论03637吴燕婉石心泉等:大鼠离休卵泡释放卵子的动态过程。生殖医学杂志3:69,199403638于俊荣YuxianZheng等:雌二醇及孕酮对离休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的影响。生殖医学杂志3:110,1994...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盆腔痛常见原因.孕激素可抑制异位内膜生长和炎症反应,但部分患者对孕激素治疗不敏感,这种孕酮抵抗的分子学基础可能与孕激素同源受体B(PRB)有关.孕激素作用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后者作用于相邻的上皮细胞,诱导产生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2),该酶则将雌二醇(E2)灭活为雌酮.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缺陷,缺乏PRB孕激素不能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进而产生17βHSD2,最终使异位内膜E2增加.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孕酮抵抗和异位内膜E2代谢异常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有3.5%的不孕症患者由于黄体期功能不全,发生黄体期短,在黄体期时血清中孕酮水平低以及子宫内膜生长延迟等现象。但是在正常子宫内膜及生长延迟的内膜之间孕酮的值常有交错重叠现象。也有研究提示尽管血清中孕酮水平正常,可仍有子宫内膜不完全成熟。由于对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研究较少,本文着重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延迟分泌或分泌不全的孕酮受体水平与血清中孕酮水平的关系。 36例因不孕而求诊者被纳入本研究,检查项目包括基础体温,在月经的晚滤泡期、黄体中期及晚期分别采血测孕酮及雌二醇。在预期的月经前2~4天嘱患者复诊并在此时取子宫内膜活检。从子宫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碎片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介导其对腹膜的侵袭。雌二醇(E_2)在正常宫内膜细胞增生时促进MMP的表达,而孕酮(P)可抑制MMPs分泌及增加宫内膜细胞凋亡。环境中化学分子,如二噁英(dioxin)可以阻断卵巢类固醇的合成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发生产生影响。从EM患者取出的异位病灶显示MMPs表达升高,这可能与二噁英和类二噁英化合物降低宫内膜对P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盆腔痛常见原因。孕激素可抑制异位内膜生长和炎症反应,但部分患者对孕激素治疗不敏感.这种孕酮抵抗的分子学基础可能与孕激素同源受体B(PRB)有关。孕激素作用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后者作用于相邻的上皮细胞,诱导产生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2),该酶则将雌二醇(E2)灭活为雌酮。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缺陷,缺乏PRB孕激素不能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进而产生17βHSD2,最终使异位内膜E2增加。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孕酮抵抗和异位内膜E2代谢异常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尤其孕激素)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OXA11基因和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二者表达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时,加入17β-雌二醇或/和孕酮培养4h、4d、6d、8d,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HOXA11mRNA和PR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17β-雌二醇使上皮细胞HOXA11和PR基因表达量增加;而孕酮的作用效应则有所不同,当孕酮作用于与间质细胞分离培养的上皮细胞时,其HOXA11的表达增加,当上皮与间质细胞混合培养时,孕酮则降低上皮细胞HOXA11表达;孕酮对PR的影响则显示无论分离培养还是与间质细胞混合培养的上皮细胞,孕酮均可使上皮细胞PR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子宫内膜HOXA11基因表达受雌、孕激素调节,孕激素对内膜腺上皮HOXA11和PR基因均起负调控作用,但二者的发生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及其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能否直接或间接分泌雌激素及其调节因素。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培养模型观察睾酮(T)、孕酮(P),T、P对ESC分泌E2的作用;观察HCG、FSH、LHRH对ESC分泌E2的影响。结果:ESC能直接或利用T产生E2,而且P与T有协同作用;LHRH、FSH对ESC分泌E2有促进作用。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E2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调节子宫的功能;下丘脑-垂体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推测子宫切除后,即使卵巢完好无损,雌激素的转化途径亦被切断,循环中的雄激素相对增多,可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莉芬  罗宏志等 《生殖与避孕》2002,22(1):18-22,F00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尤其孕激素)对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OXA11基因和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二者表达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时,加入17β-雌二醇或/和孕酮培养4h、4d、6d、8d,提取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法检测HOXA11mRNA和PR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17β-雌二醇使上皮细胞HOXA11和PR基因表达量增加;而孕酮的作用效应则有所不同,当孕酮作用于与间质细胞分离培养的上皮细胞时,其HOXA11的表达增加,当上皮与间质细胞混合培养时,孕酮则降低上皮细胞HOXA11表达;孕酮对PR的影响则显示无论分离培养还是与间质细胞混合培养的上皮细胞,孕酮均可使上皮细胞PR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子宫内膜HOXA11基因表达受雌、孕激素调节、孕激素对内膜腺上皮HOXA11和PR基因均起负调控作用,但二者的发生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SCs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并鉴定,将BMSCs与ESCs共培养,并补充生长因子(TGF-β10ng/ml,EGF10ng/ml,PDGF-BB10ng/ml)和雌激素(17-β-雌二醇1×10-7mol/L),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分化的BMSCs是否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标记角蛋白。结果:小鼠BMSCs增殖潜能强,呈克隆性生长,其表面标记Sca-1,CD117,CD29,CD34表达率分别为5.36%,2.41%,2.63%,0.68%。小鼠ESCs特异标记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阴性。小鼠BMSCs与ESCs共培养5天后大部分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向上皮样细胞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的BMSCs表达角蛋白。结论:小鼠BMSCs在ESC分泌和外源性因素诱导下可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生长因子和雌激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贵安  郭滨 《生殖与避孕》1994,14(5):328-331
孕酮拮抗剂米非司酮(RU486)在离体下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因子(tPA)及腺体细胞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元激活因子(uPA)均有刺激作用,并抑制两种细胞分泌纤溶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PAI-1),其作用与孕酮相反。内美通(R2323)抑制tPA和uPA而刺激PAI-1在二种细胞中的分泌,其作用与孕酮一致。提示RU486催经止孕、R2323抑制异位子宫内膜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影响两种PA和PAI—1的平衡介导的。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组织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与腹膜黏附的细胞学行为及分子生物学表现,探索子宫内膜组织培养条件及子宫内膜组织与腹膜组织黏附的培养条件。方法:对比观察气液面培养和培养基中培养对于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组织黏附腹膜的影响,子宫内膜黏附腹膜后分别于1h,6h,12h,24h,1h~6天收集标本用光镜观察子宫内膜与腹膜黏附发生的时间,黏附部位的细胞学行为。结果:子宫内膜组织气液平面培养较培养基中培养组织结构维持好,离体培养时间长;子宫内膜组织接种腹膜组织离体培养3d后能观察到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明显侵袭腹膜间皮层,黏附处大部分腹膜间皮层缺损,可以通过腺体和基质细胞与腹膜间皮面黏附。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与腹膜组织共培养于气液平面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孕酮拮抗剂米非司酮(RU486)在离体下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因子(tPA)及腺体细胞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元激活因子(uPA)均有刺激作用,并抑制两种细胞分泌纤溶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PAI-1),其作用与孕酮相反。内美通(R2323)抑制tPA和uPA而刺激PAI-1在二种细胞中的分泌,其作用与孕酮一致。提示RU486催经止孕、R2323抑制异位子宫内膜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影响两种PA和PAI—1的平衡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