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癜风是以黑素细胞丢失和白斑形成为特征的常见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多数学者认为白癜风是一种多因性疾病[1],大量研究表明白癜风不仅存在免疫学遗传基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相关细胞因子也参与其发病,而以细胞免疫的效应较为突出。 Baltas等[2]首次报道了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取得确切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白癜风是以选择性黑素细胞破坏为特征,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可通过对细胞及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抑制白癜风病变的进展[3],因此本实验通过检测经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前后患者血清干扰素-γ( IFN-γ),白介素( IL-10)浓度的变化,来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免疫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白塞病(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B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5例BD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PBMC培养上清IL-10和IFN-γ水平。结果①BD活动组PBMC自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PBMC分泌IFN-γ水平3组(BD活动组、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患者PBMC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增高程度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分泌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PBMC分泌IL-10水平对BD诊断和病情活动性检测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玉环  陈保疆  焦振山  赵丽 《天津医药》2006,34(12):833-83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中的作用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方法检测97例AD患者(AD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水平和IFN-γ、IL-4 mRNA表达。结果:AD组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AD组PBMCs IFN-γ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D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失衡,并提示AD属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对P物质诱导HaCaT细胞表达IFN-γ和IL-10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P物质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表达IFN-γ和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P物质诱导HaCaT细胞分泌IFN-γ和IL-10的时效关系与量效关系。以P物质刺激HaCaT细胞,加入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共孵育24 h,测定苦参碱对IFN-γ和IL-10表达的影响。结果:以1×10-8mol/L P物质刺激HaCaT细胞24 h,可以显著增加HaCaT细胞IFN-γ和IL-10的分泌量,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均可以促进HaCaT细胞分泌IFN-γ,其中50μg/mL和100μg/mL的苦参碱均可以显著增加IFN-γ的分泌量;但苦参碱对P物质诱导的IL-10的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促进抗炎因子IFN-γ的分泌而发挥抗皮肤变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和比较小鼠腹腔注射人流感病毒H3N2和禽流感病毒H9N2后外周血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质量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小鼠注射人流感病毒H3N2、禽流感病毒H9N2或无病毒尿囊液,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注射后第1、2、3、4和5天外周血IFN-γ、TNF-α和IL-2质量浓度.分别比较人流感病毒H3N2和禽流感病毒H9N2注射组与阴性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的IFN-γ、TNF-α和IL-2质量浓度.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某些时间段,病毒注射组外周血IFN-γ和IL-2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问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毒注射组TNF-α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腹腔注射人流感病毒H3N2和禽流感病毒H9N2可促进IFN-γ和IL-2产生,而对TNF-α产生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IFN-γ、IL-4、IL-10在川崎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FN-γ、IL-4、IL-10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45例急性期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血浆中的IFN-γ、IL-4、IL-10蛋白浓度与25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浆IFN-γ、IL-4、IL-10水平觉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IVIG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IL-4、IL-10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机制参与KD发病的自身免疫耐受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荨麻疹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产生IL-4、IL-10及IFNγ的水平,有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23例荨麻疹患PBMC产生这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IL-10及IFNγ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意义(P>0.05)。IL-4由Th1细胞分泌,为B细胞增殖活化及IgE产生必需,其异常分泌导致IgE过量产生,在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干扰素 -α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利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方法 ,对应用干扰素 -α治疗的 4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 IL-12、IFN-γ和 IL-10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 ,干扰素可以使 Th2占优势的免疫应答转化为 Th1占优势并伴有病毒复制指标转阴及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邹叶青  杨青  况九龙 《天津医药》2011,39(10):890-892
目的:研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抽取哮喘患者(哮喘组)外周血样本20例,同期健康献血员(对照组)外周血样本10例。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并用BCG(100mg/L)干预培养,于培养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h1、Th2百分率及Th1/Th2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培养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经BCG干预前Th1百分率和Th1/Th2均低于对照组,Th2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Th1百分率和Th1/Th2均升高,Th2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经BCG干预前IFN-γ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IL-4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干预后,IFN-γmRNA表达水平升高,IL-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中Th2型免疫应答占优势,卡介苗干预可在基因表达水平和细胞数量上纠正哮喘患者的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pG寡脱氧核苷酶(ODN)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以及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例T2DM患者和20名健康人PBMC根据刺激物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CpG ODN组(2μmol/L)。用实时足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法检测PBMC IFN-γmRNAI、L-12 mRNA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T2DM患者PBMC空白对照组IFN-γmRNA和IL-12 mRNA的表达低于健康人(P<0.01,P<0.05),IL-10 mRNA的表达与健康人相似(P>0.05)。经CpGODN刺激,IFN-γmRNA和IL-12 mRNA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1),但低于健康人(P<0.01,P<0.05),IL-10 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似(P>0.05),与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G ODN可促进T2DM人PBMC产生IFN-γ和IL-12,增强Th1型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因子Th1/Th2失衡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期是否存在Th1/Th2失衡。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哮喘发作组、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每组17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急性发作组患者PBMC产生的IFN-γ[(139.6±13.0)pg/L]明显降低(P〈0.01),而IL-4[(114.7±20.8)pg/L]水平增高(P〈0.01),哮喘缓解组两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着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IL-10+ CD19+调节性B细胞(Breg)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CHB患者61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26例,对照组30例,抽取EDTA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anti-IL-10-PE,anti-CD19-APC抗体进行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IL-10+ CD19+ Breg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Breg表达差异以及Breg与CHB临床指标的相关性;ELISA分析血清IL-10表达水平.结果 CHB和HCs组Breg分别为1.75%(1.20% ~2.55%)和0.78%(0.55%~1.40%),CHB组Breg表达高于HCs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0.01);CHB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Breg为2.39%(1.68%~2.86%),较阴性患者1.28%(1.05%~2.25%)显著升高(Z=-3.354,P=0.001);CHB和HCs组血清IL-10分别为6.80(5.41~8.42) pg/mL和5.75 (4.40~6.54) 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7,P=0.007),并且CHB组IL-10与Breg呈正相关关系(r =0.335,P=0.008).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Breg表达显著升高,且可能受到HBeAg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Berberine is a natural isoquinoline alkaloi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erberine on cytokine gene expression in mouse primary splenocytes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using 4 different experimental models in vitro.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he following cytokine genes was determined using a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pro-inflammatory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anti-inflammatory interleukin (IL)-10, T-helper type 1 (Th1) (IL-2), and Th2 (IL-4) cytoki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rberine down-regulated ratios of the relative Th1 (IL-2)/Th2 (IL-4) cytokines expression fold in mouse primary splenocytes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LPS in a preventive manner.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berberine may possess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by shifting the Th1/Th2 balance toward Th2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_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及其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时照组外周血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时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Th1/Th2平衡失调,Th1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2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Th1/ 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16.
IL-7和IL-2协同对肺结核患者Th1/Th2平衡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2(IL-2)协同对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肺结核病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PBMC按加入刺激物的不同分为RPMI-1640组、PPD组、PPD IL-7组、PPD IL-2组,PPD IL-7 IL-2组,培养72小时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与PPD组相比,加入IL-7或IL-2均能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分泌IFN-γ(P<0.05),IL-7可抑制IL-4的合成(P<0.05);同时加入IL-7和 IL-2可显著增加肺结核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分泌IFN-γ(P<0.01),抑制IL-4的合成(P< 0.05)。结论IL-7和IL-2协同可显著促进IFN-γ分泌,抑制IL-4合成,从而调节Th1/Th2平衡,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发挥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Th1/Th2细胞含量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5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Real time-PCR测定2组Th1相关转录因子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维A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3(Foxp3)及Th1/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TNF-α、IFN-γ、IL-6、IL-10蛋白表达及补体C3、C4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树突状细胞表型、Th1、Th2及T淋巴细胞亚群( 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含量。结果病例组外周血Th1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RORγt、Foxp3及Th1细胞、Th1/Th2、TNF-α、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h2细胞及IL-6、IL-10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例组CD8+3、CD8+0、CD8+6阳性的树突状细胞比例、CD4+T细胞、NK细胞及补体C3、C4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T细胞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NF-α、IFN-γ含量与CD4+T细胞、NK细胞、C3、C4含量呈正相关性( r值分别为2.879、3.214、3.255和2.978, P <0.05),与CD8+T细胞含量呈负相关性( r值分别为-3.146和-3.011, P <0.05)。 IL-6、IL-10含量与CD4+T细胞、NK细胞、C3、C4含量呈负相关性( r值分别为-2.124、-2.343、-3.423、-2.789、-2.993、-2.566、-3.758, P <0.05),与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性( r值分别为3.465、3.129, P <0.05)。结论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成熟树突状细胞数目减少,同时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失衡,且与机体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这可能在布鲁氏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γ活性与病毒载量、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IL-2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法),IFN-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HBV-DNA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相比IL-2水平明显低下(P<0.05),两组间IFN-γ水平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IL-2水平逐渐降低,IFN-γ逐渐增高;与非肝硬化组比较,肝硬化组的IL-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IFN-γ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在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IL-2与HBV清除有关,其降低的程度与肝损伤严重程度及肝纤维化相关;IFN-γ的抗病毒作用不明显,但它作为炎症介质参与了肝脏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