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2003年4月19日至5月18日在北京市长辛店非典型肺炎(SARS)定点医院治疗了65例SARS患者。针对SARS湿热闭肺、热人营血、气阴耗伤的特点,使用三期论治的3方(姜良铎方),配合静脉滴注中药针剂,中西医结合治疗,下面报道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芪冬润肺方治疗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对照组41例,给予西医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冬润肺方口服。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冬润肺汤能明显改善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患者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IAP)中医四诊动态分布特点。方法:动态收集IAP患者中医四诊资料,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IAP早期多兼有卫表证及夹湿表现;中期多为热盛、湿阻,并可出现耗气伤正表现;恢复期则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正虚夹湿夹瘀为主要特点。结论:该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该病的中医四诊指标反映该病证候及病机,具有一定的动态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辨证分型与非线性分析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非线性方法对165例冠心病患者(心脉瘀阻型31例,胸阳痹阻型32例,痰浊内阻型24例,气阴两虚型44例,阴虚阳亢型34例)及41例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除痰浊内阻型表现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加强外,其余各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且以气阴两虚型和阴虚阳亢型较重。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辨证治疗胸痹,包括心脉痹阻、痰浊壅盛、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证型.采用相应的治法,并用中医理论阐明中医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为主,标实为风寒湿毒邪侵袭,导致邪气阻滞经络,气血瘀阻,湿郁化浊,血运不通而发为诸症。近几年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不仅充实了中医药学理论,而且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7-20
目的探讨DPN的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DPN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350例,参照2016年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证候分型,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各证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湿热阻络证>阳虚寒凝证。各个证型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初期以痰瘀阻络证及湿热阻络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及阳虚寒凝证逐渐增多。气虚血瘀证在各不同严重程度的DPN中分布频率均为最高,阳虚寒凝证在重度DPN中分布最多,而湿热阻络证则在轻度DPN中分布最多。结论 DPN属本虚标实之证,实证以痰、湿、热、瘀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阴损及阳为多,血瘀则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8.
观察90例肿瘤合并严重口干症患者,随症分为肾阴亏虚、湿热阻滞、气阴两虚3组.研究发现肿痛患者口干辨证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为主,虚证中以气阴两虚证为最常见证候,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法为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湿浊内阻及气血亏虚型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癌性疼痛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复方苦参注射液),根据治疗组患者症状及舌苔脉象情况,再次分为湿浊内阻组及气血亏虚组。治疗前后根据WHO疼痛程度分级(VRS)标准进行疼痛评价,比较治疗后各组间疼痛缓解率的差别。结果:治疗组镇痛显效率为83.33%,对照组镇痛显效率为74.67%,治疗组镇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湿浊内阻组的显效率为88.0%;气血亏虚组显效率为78.67%。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对癌性疼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湿浊内阻型癌性疼痛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医角度证明吸毒对身体存在的多方面损伤。方法:通过对107例戒毒者的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表现及中医证候、舌、脉象等分析,从临床表现及相关检验指标之间关系进行探讨毒品造成的损害。结果:初步发现主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湿浊瘀阻,气阴两伤;热毒浊瘀,气阴两亏;痰凝瘀结,元气虚损等证多见。结论:吸毒者存在多脏器损伤,损伤后且呈渐进性、难以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周婷娇 《首都医药》2014,(12):78-79
目的总结孙中林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以供参考。方法笔者跟随孙中林主任医师学习中医治疗冠心病方法,并进行临床经验总结。结果临床上冠心病多由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单一因素痹阻心脉,也可由以上因素互相影响、兼夹而致病。结论中医认为痰浊、气滞、血瘀、寒凝是冠心病发病之标,为标实。其本为气血阴阳亏虚,为正虚。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部分患者有瘀血夹浊毒之邪内侵心脉之变证(如心梗)。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过去人们曾用一般血管扩张药、维生素等药物进行支持疗法,但效果不确切[1、2]。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属中医之"消渴病"范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因虚致瘀而目络阻滞,本病的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非增殖期DR以气阴两虚,肝肾不足为基本病机,目络瘀阻为特点,进入增殖期后则以淤血阻络,痰浊内生及痰瘀互结致目络损伤为其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运用中医理论,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为主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初步获得一些成效,兹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一、早期肝硬化(功能代偿期) 本病属于中医“积聚”范畴。由湿浊久羁不解,情志抑郁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肝脾俱病。开始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久则营气痹塞,肝脉瘀阻,而致气滞血瘀,故肝硬化阶段主因为肝脉血瘀,肝失疏泄,势必横逆伤脾,致胃少受纳,脾失健运,形成肝郁脾虚;若病延日久,耗伤肝阴,则将致气阴两虚。据上所述分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观点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仝小林教授认为现代糖尿病是食、郁、痰、湿、热、瘀交织为患,病机演变基本按照以郁、热、虚、损4个阶段发展。仝教授根据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糖尿病期和并发症期。糖尿病期包括痰(湿)热互结证、热盛伤津证、气阴两虚证;并发症期包括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此外还有兼夹证:兼痰浊、兼血瘀证,在治疗上主张分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不同中医证型的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血气)的比较。方法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按中医证候分型,分为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痰蒙神窍等5型,分别对比各证型患者在治疗前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血气的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AECOPD患者主要有痰热郁肺、痰浊阻肺和肺肾气虚三型,其中痰热郁肺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动脉血二氧化碳水平高于痰浊阻肺型,而痰浊阻型又高于肺肾气虚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痰热郁肺、痰浊阻肺和肺肾气虚三种证型,痰热郁肺型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动脉血二氧化碳水平均高于其他两型患者,表明痰热郁肺型患者的炎性反应明显,更易引起高凝及二氧化碳的潴留。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心悸等.就其病理性质而言,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基本不离本虚标实.其中虚有阴阳、气血不足,实分瘀血、痰浊、气滞、寒凝.冠心病发病多以气阴亏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临证时应辨明阳虚、寒凝或火热扰心的病理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症候类型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和肌酐(Ccr)指标的变化,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辩证施治后,患者UAER、BUN、Ccr显著降低(P<0.05),总有效率达88.33%,其中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和湿浊瘀血型的有效率分别为95.45%、92.31%、66.67%,且后者的不同疗效频数分布与前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辩证施治,患者肾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尤以对气阴两虚型和脾肾两虚型的效果最好;应充分认识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性,采取早期诊断,并注重辩证治疗,有利于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178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病性证素进行提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症候分布排序为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气滞心胸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正虚阳脱证>寒凝心脉>水凌心肺证。病性证素分布排序为血瘀>痰>气虚>气滞>阴虚>脱>寒>饮。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以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为主。中医证素以血瘀、痰、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9.
偏方验方     
正盗汗方组成:五味子、白参各10克,黄芪25克,麦冬12克,炒白芍15克,生甘草6克。主治:病后及手术后的气阴两虚证及新产妇的郁冒证(产褥中暑)。凡自汗、盗汗均多,乏力,伴有心悸失眠症状者,用之大多有效。指征:自汗或盗汗较多、脉虚。禁忌:外感表实证无汗者,暑湿或湿热蕴阻中焦者,湿浊困中见舌苔浊腻者均不能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阴两虚)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40例稳定期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用西医标准化方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按静脉输液,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CAT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阴两虚有良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