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374-3375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方法将我院"光明行动"的600例(60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0例(各300眼),A组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B组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两组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A组)术后一周最佳矫正视力≥0.3者265眼(88.3%),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278眼(92.6%);超声乳化组(B组)术后一周最佳矫正视力≥0.3者271眼(90.3%),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285眼(95%)。A,B两组在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术后散光方面,远期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成本明显低于超声乳化吸除术。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的手术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后散光相近,远期对照临床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等优点,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膨胀期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乳化组行乳化超声技术,摘除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视力矫正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治疗后乳化组术后角膜散光低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化组为16.13%,摘除组为4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结论乳化超声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疗效大致相同,但乳化差生技术后角膜散光度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34-3635
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早期应用于老年白内障,能促进术后视力整体恢复,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将2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成本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操作简便、不需特殊器械、成本低、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4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57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B组(57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比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数,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3 d的视力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视力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散光度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散光度数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核硬度≤Ⅲ级时,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硬度≥Ⅳ级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治疗高龄白内障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但核硬度≥Ⅳ级时,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有助于术后视力恢复,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 ( 72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 ,通过 5 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对术后视力、散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0 5者 45例 ( 6 2 5 %) ,术前及术后 1周散光有统计学差异 ,术前与术后 1个月散光无统计学差异 ,术中后囊破裂 3只眼 ( 4 2 %)。术后视网膜脱离为 1只眼 ( 1 4 %)。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 ,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的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恢复、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 d,对照组视力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术后1 d,对照组眼压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高于观察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眼压和视力恢复,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单纯性白内障老年患者168例,共16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除术后3个月时角膜平均散光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期平均视力及角膜平均散光值均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内障大切口囊外摘除术、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的术后视力差异。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36例(1206眼)分为3组,大切口囊外摘除术组(A组)490眼,超声乳化吸出术组(B组)306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C组)410眼,观察术后1天、1月、3月的视力。结果A组与B、C组术后视力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术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视力优于大切口囊外摘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白内障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视力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术后视力恢复快,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438例(467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观察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视力I〉0.5者357眼,占81.6%。≥1.0者占26.4%。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手术易掌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焦晓玉 《临床医学》2013,33(8):44-4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284例(286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时的视力、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以上者175眼(61.19%),角膜水肿42眼(14.69%);术后1周视力0.5以上210眼(73.42%),角膜水肿2眼(0.70%);术后1个月视力0.5以上者214眼(74.83%),角膜水肿0眼(0%)。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屈光稳定较早,视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又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糖尿病硬核性白内障的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眼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硬核性白内障患者59例(69只眼),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小切口组)30例36只眼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phaco组)29例33只眼。记录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中心凹厚度(CMT)的变化,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无论小切口组还是phaco组,术后1天、1周、1月、3月BCVA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小切口组术后1天、1周的BCVA较phaco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及3月两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小切口组还是phaco组,术后1月和3月CMT和术后1周(相当于治疗前)比较,均不同程度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小切口组术后1月CMT较phaco组增厚,但两组术后1月及3月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phaco组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比率高于小切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角膜水肿均明显消退。结论治疗糖尿病硬核性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都可取得良好术后效果;影响早期视力的原因主要为术后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疗效及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白内障患者(364只眼)施行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1只眼术中及术后切口的密闭程度良好(96.4%),术后角膜水肿均在一周内恢复透明;术后1MO角膜散光值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0.82±0.50D;术后:0.90±0.35D,P>0.05).结论: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散光小、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复明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切1: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硬核白内障患者123例(162眼),分为ECCE组(67例89眼)和Phaco组(56例73眼),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7--晶体植入术,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d、3d时两组视力比较,ECCE组好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49眼)。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裸眼视力为0.1~0.3的比例、裸眼视力为0.4~0.8的比例较低,裸眼视力为0.8~1.0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可提高裸眼视力,降低角膜散光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及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可有效恢复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控制眼压升高,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丙美卡因(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05例(116眼)白内障患者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均能很好地配合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25 min,术后1 d及1周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61.2%和75.00%.结论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52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对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的52例5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不比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能有效地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3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度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视力情况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散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临床效果显著、手术费用少、易于操作、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