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琳  陈洁  瞿佳 《眼视光学杂志》2008,10(2):147-149
目的观察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以及屈光参差中立体视和融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隐性斜视小于4△的5~12岁屈光参差儿童46例。对以上所选病例.测定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及矫正后TNO立体视及Worth四点、Bagolini线状镜、4D三棱镜检查。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golini线状镜检查中所有患者均有融像功能:Worth四点检查中近距39例有融像.远距22例患者有融像:TNO立体视检查中37例视锐度值下降.其中19例无立体视。4D三棱镜检查中34例有中心抑制暗点.融像功能减弱与立体视锐度下降、屈光参差程度及弱视程度有关,弱视与立体视的相关性大于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相关性。立体视锐度与融像能力的强弱有关。结论双眼视功能随着屈光参差程度和弱视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融像功能检查中.Bagolini线状镜提示融合状态,Worth四点提示融合强度。中心抑制暗点可能是导致立体视和双眼视功能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方法给14例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儿童长期佩戴下加压贴球镜的双焦点眼镜,并观察眼位变化及近立体视功能。结果戴镜后所有患者视近眼位正位,AC/A值2—4;14例Titmus检查获400″-40″立体视锐度,11例随机点图片检查获800″-60″立体视锐度。结论8岁前儿童长期佩戴压贴膜球镜制做的双焦点眼镜,可以替代双焦点眼镜治疗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年龄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6-01/2018-01在我科住院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72例,其中男95例,女77例,年龄3~32岁(平均11.4±1.5)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均为基本型。根据手术年龄分为两组:≤9岁组(90例)和>9岁组(82例)。术前和术后1、7d,1、3mo,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结果:≤9岁组患者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融合范围、远立体视、近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患者(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建议在9岁前手术治疗,尽早手术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4.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后双眼视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亮  胡琦  康杨  黄磊  王珂萌 《眼科》2012,21(3):187-190
目的 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探讨LASIK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对三级视功能的影响,从双眼视觉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36例(72眼)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屈光参差 ≥ 2.50 D)。 方法 对36例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的检测,并对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进行随访研究。 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 结果 术前72眼的裸眼视力在0.01~0.2之间,术后3个月时均达到1.0。双眼屈光参差由术前的(5.01±1.96)D( 2.50~9.00 D),降低到术后3个月的(0.28±0.22)D(0.00~0.75 D)。手术前后的屈光参差度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6例屈光参差量≥2.50 D且≤6.00 D的高度屈光参差者术前戴框架眼镜下近立体视正常的12例,术后3个月增至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屈光参差量>6.0 D的重度屈光参差者手术前后均没有正常近立体视。术前戴框架眼镜下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正常的分别为33例、18例、13例,LASIK术后3个月三级视功能正常的分别为34例、33例、23例,手术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LASIK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不仅可提高患者裸眼视力,而且可通过减小患者双眼间的屈光差异,增加双眼物像的融合,改善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立体视锐度的临床检查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制的SVT软件包及Lang、颜氏图、Titmus,对243例正常学龄前儿童和117例斜视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学龄前儿童中93.82%(SVT)、91.77%(颜氏图)立体视锐度≤60〃,用Titmus检查≤60〃者为70.37%,斜视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异常者(>60〃及立体视盲者)均≥90%;所有检查方法两组间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SVT立体视觉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立体视觉异常或儿童立体视觉异常的筛选;并通过几种方法结果的比较证明对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发育进行研究时,选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方法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斜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方法对89例远视性屈光参差进行Worth四点灯、Bagolini线状镜、同视机、立体视图谱检查。56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随着双眼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四点灯远距离抑制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立体视锐度增加。Bagolini线状镜检查大部分患者具有融合功能。同视机检查屈光参差患者融合范围小于正常组(P〈0.05),大部分患者具有远距离立体视。结论屈光参差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及建立.但不能完全破坏双眼视功能.屈光参差患者仍存在相对弱的融合功能和粗略的立体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维视顿智能视功能检查治疗仪(以下简称维视顿)进行融合集合及立体视集合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应用维视顿进行融合集合及立体视集合训练,每天1次,20d后改为家庭版训练,融合范围及远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后终止训练;对照组单纯配戴矫正眼镜治疗。随访20~24个月,观察两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一般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前斜视度为-19.23△ ±076△,治疗后为-1063△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融合功能无丧失,对照组12例(37.5%)丧失;治疗组治疗后融合范围(分开和集合)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后远立体视恢复率达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维视顿对儿童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融合集合及立体视集合训练,有助于提高融合功能和建立或强化立体视功能,有望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矫正在共同性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重建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了3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屈光检查和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远、近斜视度;同时视、融合功能采用同视机检测,立体视功能采用颜少明编绘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有屈光不正的患者须戴眼镜矫正后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1、3、6个月各项检查数据,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所有患者中,有同时视功能者8例,占21.6%,有融合功能者7例,占18.9%,平均融合范围1.90°±4.15°,有立体视功能者0例;术后1个月同时视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无明显恢复(P〉0.05);术后3、6个月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1)共同性斜视患者视觉三级功能都受到了严重损害。(2)术后视觉三级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手术矫正眼位是双眼视觉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前提因素。(3)我国斜视患者手术年龄偏大,病程较长,应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全国斜弱视的普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的功能治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斜视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斜视矫正术后获得眼正位的113例共同性斜视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视机及颜少明远用和近用随机点立体图对其进行双眼视功能和远、近距离立体视锐度的检测。结果①113例中术后有111例(98.23%)获得Ⅰ级以上的双眼视功能,49例(43.36%)获得≤60″近立体视锐度,54例(47.79%)获得≤60″远立体视锐度。②外斜视组84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46例(54.26%),远立体视锐度≤60″者49例(58.33%);内斜视组29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3例(10.34%),远立体视锐度≤60″者5例(17.24%)。两组比较(P<0.001)。③间歇性外斜视50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36例(72%);远立体视锐度≤60″者38例(76%)。两组比较(P< 0.001)。④内斜视组手术年龄与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秒角的相关关系:近立体视锐度r=0.472,P<0.01;远立体视锐度r=0.438,P<0.05。内斜视组病程与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秒角的相关关系:近立体视锐度:r=0.534,P<0.01;远立体视锐度:r=0.536,P<0.01。结论①儿童后天性共同性斜视患者在视力发育敏感期内得到正确的手术治疗,功能治愈率良好。②内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重建率低于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功能治愈率高于恒定性外斜视。术前有一定的双眼单视功能有利于术后获得更敏锐的立体视觉。③手术时机应取决于斜视类型,并参考术前双眼单视功能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代诚  刘梦  李宾中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97-2000

目的:探讨多焦点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于2020-07/08在川北医学院招募近视学生15人作为试验者,试验者首先配戴框架眼镜行双眼视功能检查,然后分别配戴单焦点与多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间隔1wk),每种镜片配戴2wk后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MFRGP)、单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SVRGP)和框架眼镜双眼视功能的差异。

结果:三种镜片立体视、远距水平隐斜、远距正融像性聚散、远距负融像性聚散、近距正融像性聚散、聚散灵活度、集合近点、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负相对调节比较均无差异(P>0.05)。与框架眼镜相比,配戴MFRGP近距水平隐斜、近距负融像性聚散、调节滞后、正相对调节增大,AC/A降低(P=0.023、0.048、0.001、0.013、0.046); 与SVRGP相比,MFRGP近距水平隐斜、调节滞后、正相对调节增大,AC/A降低(P=0.014、<0.001、0.001、0.009)。

结论:配戴MFRGP会引起近距水平隐斜、调节滞后、正相对调节增大和AC/A降低,这些变化可能对配戴者近距离用眼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中要考虑这些预期的变化,以便正确评估和管理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合并不同屈光状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差异。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歇性外斜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38例患者。方法 将患者按照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组(双眼等效球镜均≥+1.00 D)、正视组(-1.00 D<双眼等效球镜<+1.00 D)、近视组(双眼等效球镜均≤-1.00 D)和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相差≥1.00 D),用同视机检查患者的远立体视,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比较分析四组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状况。主要指标 远立体视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1)23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平均看近斜视度(45.71±18.81)△,平均看远斜视度(43.98±19.55)△,远视组、正视组、近视组和屈光参差组保留远立体功能的比率分别为23.3%、15.5%、19.7%、 18.8%,各组之间远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近立体视功能的比率分别为66.7%、79.8%、81.6%、64.6%,屈光参差组的近立体视功能丢失最多,近视组的近立体视功能丢失最少,屈光参差组与近视组的近立体视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33)。(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20.1%,其中近视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12.6%)最高,远视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1.3%)最低。(3)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患者中,有、无远立体视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2.35±0.75)D和(2.34±1.75)D,两组间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1);无近立体视患者双眼等效球镜的差值(3.11 D±2.29 D)明显大于有近立体视患者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93 D±0.83 D),两组的差值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对于斜视角度较大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不同的屈光状态对远立体视功能影响不大,屈光参差加重对近立体视功能的损伤,屈光参差度越大,近立体视功能损伤越重。(眼科, 2016, 25: 396-399)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持续观看3D电视对视功能的影响,以及探索不同视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录入19位受试者,每位受试者观看90分钟的2 D电视或90分钟的3 D电视,两部电视观看间隔时间为一周,顺序随机.每次观看电视前及观看后15 min内都做相关视功能检查,检查包括以下四种视功能参数:调节功能(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调节灵敏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AC/A),融像性聚散功能(远距负融像性聚散功能、远距正融像性聚散功能、近距负融像性聚散功能、近距正融像性聚散功能),隐斜量(远距隐斜量、近距隐斜量),立体视.结果:无论是与观看前的基础值比较,还是与观看2D电视后的数据比较,观看3D电视后近距离调节反应增加,汇聚减少,远距隐斜量向外隐斜改变(P<0.05).结论:持续观看3D电视会对人们的视功能有一定影响,主要是打破了调节和聚散系统的平衡.厂家和公众应该引起重视,将调节功能、融像性聚散功能、隐斜量等参数作为评估3D电视安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8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行矫正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分析各种因素对其建立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结果:78例中,55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功能治愈率为70.5%,早期手术组及具有融合功能组获得立体视显著高于较晚手术组及无融合功能组(P<0.01);发病越早,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其由于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当患儿戴全矫镜半年后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其残存的内斜视。应根据戴全矫眼镜后的眼位决定手术量。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仍需戴镜矫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渐进多焦眼镜的现状,分析其对眼部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配戴渐进光眼镜的近视患者214名,对其进行视光学检查,包括屈光度、斜视度、AC/A率、辐接近点和融合范围等项目,并调查其心理感受。其检查结果与256名年龄相匹配的戴用单焦眼镜的近视患者相对照,分析其变量的变化。结果:配戴渐变多焦眼镜的近视患者中140例无不适感觉,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屈光度平均为-3.5D,约半数患者(48.6%)存在不同程度的外隐斜,其中8位是间歇性外斜患者,没有融合能力,辐辏近点大于20 cm;平均AC/A率为(2.95±1.49),平均融合力为+16.41°~-7.06°,平均辐转近点为(72.63±24.42)mm。实验组除AC/A率低于对照组(t=3.52,P<0.05),且与屈光度无明显相关(r=-0.0318,P>0.05)外,其余检查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渐进多焦眼镜可以引起AC/A率降低,并有可能通过掩饰间歇性外斜患者 的症状而耽误其治疗。因此,渐进多焦眼镜虽然普遍受青少年近视患者欢迎,但验配中仍存在适应证选择问题,青少年在验配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手术前后变化,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5岁、5~9岁和≥9岁分为A、B、C三组,再根据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及远或近立体视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前后融合功能变化、远或近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77.8%、B组91.7%、C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率A组88.9%、B组87.5%、C组5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组术后正位率优于A组,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却A组优于B组.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率高.近立体视丧失、远立体视保存者术后远立体视锐度恢复好,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由远立体视开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应根据病人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立体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近视矫正前后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立体视功能和近视矫正前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颜少明等《立体视觉检查图》对50例正常青少年及90例矫正视力正常的近视眼初诊及截矫正眼镜后立体视阈值测定。结论 初诊立体视功能≤60S者为35人(38%),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立体视阈值≤60S者79人(87.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果 近视可影响立体视阈值,除因远视力减退外,还与调节、辐辏等因素有关。建议近视虱应及时矫正或中高度近视应该经常配戴矫正眼镜。  相似文献   

17.
胡琦  俞佳伟  李雪  李庆军 《眼科新进展》2008,28(12):911-912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屈光参差对40岁以上近视眼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探讨老视患者的屈光手术治疗。方法对40岁以上近视患者48例用综合验光仪完全矫正其屈光不正后,在单眼前加不同度数正球镜,诱导单纯近视性( 0.5D、 1.0D、 1.5D、 2.0D、 2.5D和 3.0D)屈光参差。测定诱导屈光参差后的远视力、双眼同时视、融像功能、立体视情况。结果诱导的屈光参差超过 1.5D时,欠矫眼的远视力、立体视、融像功能和同时视随着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可引起中年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异常,当屈光参差超过 1.5D时可引起双眼视功能急剧下降。大于40岁近视患者行屈光手术可留有小于 1.5D的近视性屈光参差,利于视近,且对高级视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9-06/2020-12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60例120眼,根据家属和患者的意愿,分别将术后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单焦框架眼镜的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B组30例60眼),随访时间6mo。分别于术前、术后6mo观察两组患者的同视机三级视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

结果:术前,A组与B组各观察指标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得到矫正的同时,双眼视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A组在融合范围、近立体视功能方面均优于B组(P<0.05),两组同时视、同视机立体视功能均无差异(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改善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状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4月110例间歇性外斜视行矫正手术的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均有所改善;用同视机进行训练后可以建立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应常规进行同视机检查,发现有异常,应及时行手术矫正眼位,有利于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