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丽 《光明中医》2016,(14):1999-2001
目的研究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感觉无疼痛者达71.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自拟活血化瘀方对改善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化瘀通络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络方,1剂/d,水煎服。2组均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络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肝病瘀血舌象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象患者的血液生化物质的变化与不同血瘀证型是否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瘀血舌不同血瘀证型有其不同的中医生理病理基础,肝病瘀血舌血液流变性与中医不同血瘀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药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活血化瘀药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对31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检测,以发现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规律。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全血比黏度(低切)治疗前后有比较显著差异(P<0.01)、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有显著差异(P<0.05)、全血比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化瘀药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3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症状及PAG、SICAM-1、GMP-14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PAG、GMP-140及部分血流变性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可能与其降低黏附分子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7.
8.
<正> 肝性腹胀系慢性肝病所致的难治性腹胀。我们应用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研制的舒肝润肺方治疗16例,在观察临床疗效的同时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自身对照,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 1.正常对照组为无肝脏和心脏病史,肝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药对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毅  杨艳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64-26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运动导致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患者40例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骨友灵搽剂外擦患处;实验组采用内服活血化瘀药外擦患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大多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内外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软组织损伤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瘀血阻络证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笔者选择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和非血瘀阻络证患者各40例,观察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将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甲胎蛋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瘀血阻络证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 :对 1995年 1~ 12月资料完整的41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进行溃疡病变部位及非溃疡区域的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并与祖国医学理论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溃疡处的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非溃疡区域 ,并具有显著动脉血管管腔的瘀血、毛细血管增生和毛细血管瘀血 ,与非溃疡区比较均有明显意义。结论 :揭示了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血瘀证认识的病理组织学基础。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采用活血化瘀治疗的意义在于逆转其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使血流通畅 ,聚积减少 ,血管再通 ,供血增加 ,血瘀的病理改变得以改善 ,从治本上完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机制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 ,认为瘀血是糖尿病重要的病理基础 ,血液循环障碍则是糖尿病瘀血的重要客观标志 ,活血化瘀为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重要方法。提出瘀血与血液循环障碍共同为影响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瘀论治为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血瘀证的临床诊断 血瘀证诊断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诊断,涉及病种多,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久病多瘀,慢病多瘀,温热病重症及创伤也多有瘀证.瘀血证具有多样性,有潜瘀血证或前瘀血证.不少国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美国医生所熟识的ABC药(Activating BloodCirculation Herbs),即活血化瘀药;日本医生称之为Oketsu Syndrome,即血瘀证.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活血化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 ,水病可致血病 ,而血瘀亦可导致水肿 ,血、气、水三者相互影响 ,瘀血是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把肾病综合征分为阴亏血瘀和阳亏血瘀两种 ,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达到改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恢复肾脏功能、促使疾病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直丸的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为II缶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曲直丸对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影响;采用大鼠肉芽肿试验,观测曲直丸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疼痛模型试验和热板试验,观测曲直丸的镇痛作用。结果曲直丸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能明显抑制药敏纸片植入法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的增生,对化学刺激和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曲直丸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式的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用药。但随着西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抵抗性及副作用的出现,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的抗血小板聚集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方向。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作为生物活性材料在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包括中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筛选2个方面。该文针对近年来血小板在活血化瘀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院内科门诊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中药,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血脂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87,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口干的症状积分得到明显改善[分别为( 1.07±1.01)分、(1.33±1.21)分、(1.47±1.17)分、(1.53±1.14)分、(1.53±1.01)分,(P<0.05)],且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07±1.53)分、(2.27±1.46)分、(3.73±1.46)分、(3.73±1.87)分、(3.13±1.63)分,(P<0.05)].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再狭窄的程度均未见加重或出现新的再狭窄.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4.55±0.44)mmol/L、(1.81±0.56)mmol/L、(1.26±0.38) mmol/L、(2.25±0.49) mmol/L,(P<0.05)]均较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CHOL、TG、LDL-C[分别为(4.86±0.63) mmol/L、(2.29±1.06) mmol/L、(2.60±0.73) mmol/L,(P<0.05)]的水平.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脂水平,对防治介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5个活血化瘀方(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酶时间(TT)法测定家兔血浆凝血时间.结果:活血化瘀方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5个方剂醇沉上清液部位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比其全方和醇沉沉淀部位效果好(P<0.01),其中少腹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醇沉上清液部位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比其他方剂好,而在延长家兔血浆凝血时间方面全方效果最好(P<0.01),醇沉上清液部位效果最差.结论:5个活血化瘀方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且不同部位样品侧重的药效强弱不同.通过本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的方剂活血化瘀整体评价奠定了基础,为中医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至今仍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出活血化瘀药在防治再狭窄方面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单味中药、传统成方、新型制剂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方面临床及实验研究,旨在提高对活血化瘀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