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24h尿肌酐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昼夜节律达标率、动态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方案可有效调节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治疗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24h平均舒张压(mSBP)及24h平均收缩压(m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可有效降压,且疗效远高于单一用药,并可保证患者肾功能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96-798
目的探讨分析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口服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安慰剂口服治疗。经2个月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40/54),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溴甲酚绿法检测尿液治疗后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变化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出现了更多的轻微副作用。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可以改善预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确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5mg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40mg替米沙坦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0%、5.88%,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且无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徐利  柏萍 《华西医学》2009,(8):2130-2131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降压药使用替米沙坦,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两组均使用胺碘酮复律,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防止房颤复发,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和氨氯地平单药治疗组,分别于服药1、2、4和8周观察血压.结果 联合用药组显效2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6.7%;单药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6.7%.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apelin-13和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将7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各35例进行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并检测两组的血清apelin-13和APN水平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第12周末, 替米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5.7%和62.9%,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77.1%及两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apelin-13、APN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治疗12周后,替米沙坦组apelin-13与AP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替米沙坦具有升高高血压患者血清apelin-13与APN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肾功能和血压指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和对照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肾功能和血压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肾功能和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且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MAP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相比,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ISH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耐受性更高,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分成两组,氨氯地平组49例,替米沙坦组69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的血压值。结果: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都是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选取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8w后进行测量,比较其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单纯使用替米沙坦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单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肾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微球蛋白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轻微(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MAU)阳性者104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观察组)52例,氨氯地平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片,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观察治疗后8周血压下降和MAU、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血管紧张素U(Ang11)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6周和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的趋势(P〈0.01)。观察组MAu、血β2-MG、尿β2-MG、尿NAGE、血AngⅡ的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分别为(67.2±35.2)mg/dVS(140.5±28.3)mg/d,(3.0±1.9)mg/dVS(3.3±1.3)mg/d,(151.4±1.2)mg/dVS(190.2±1.0)mg/d,(20.4±5.5)U/LVS(21.6±3.6)U/L,(54.1±24.1)ng/LVS(55.7±6.9)ng/L(P〈0.05)。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5.
徐瑞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58-5858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患者,在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对患者疗效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伴NAFL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加二甲双胍.结果 12周后两组血压均下降(P<0.05),两组TC、LDI-C、TG及IRI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二者联合治疗保证了降压疗效,且改善了TC、LDL-C、TG及IRI.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08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8w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组,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化痰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化痰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血压状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活血汤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30-3432
观察清肝降压胶囊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8),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对照组单独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清肝降压胶囊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睡眠疗效、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睡眠显效率(52.63%)、总有效率(89.47%)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清肝降压胶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状态,改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19-1220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11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口服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脂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8.18%)(P0.05)。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和血脂,减轻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与两药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一2009年12月人选268例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少数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选者在用药前停用其他降压药1周。A组:左旋氨氯地平2.5~5.0mg,每日1次;B组:替米沙坦40mg,每日1次;C组: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早上1次,替米沙坦20~40mg,每日晚上1次。治疗4~6周血压平稳,连续观察3个月,每日监测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89例,平均年龄(61±8)岁,总有效率67.4%;B组89例,平均年龄(60±7)岁,总有效率60.6%;C组90例,平均年龄(59±9)岁,总有效率80%。3组相比,C组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