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葱提取物对蛋黄乳液诱发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药物1、2、3组分别给予100、50、25 g/kg的大葱提取物,阳性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1g/kg,给药量均为0.5 mL/20 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3d.第3d给药后2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腹腔注射75%的蛋黄乳液0.5 mL,禁食过夜,自由饮水,10 h后,各组再给相应药物1次.末次给药后1h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药物1、2、3组及阳性对照组TG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TC水平略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大葱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蛋黄乳液诱发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TG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北京及广州男性工人及农民样本人群的膳食与血清胆固醇关系的资料与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职工的一组相似资料进行对比,以比较在中国低脂肪低胆固醇膳食条件下与美国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条件下膳食脂质对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此组中国研究人群中膳食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及其综合分值对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强度不低于美国研究人群。提示在膳食迅速变化的时期,应注意控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以总胆固醇水平大致估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简便,本文根据我们调查的实际数据对此作简单讨论。从2001年北京某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度体检资料中选取40-59岁中年人2817例(男1725人,女1091人),已除外甘油三酯水平≥4.mmol/L(400mg/dL)者,以基本健康对象的空腹血脂数据作统计。血脂测定按标准化要求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Friedewald公式计算。以线性回归统计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对关系。结果显示男女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直线相关,本文计算值与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数据符合。而在相同的总胆固醇水平下,美国制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血脂分类繁多 ,不易被临床医师掌握。近年来 ,有学者 [1]提出了一个新的检测致动脉粥样硬化 ( AS)的脂蛋白指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 HDLC) ,其能全面反映胆固醇的致 AS作用。本文从 1 999~ 2 0 0 0年干部查体中选取 2 62例冠心病稳定期合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 ,与 2 1 0例正常健康者 ,分别测定 n HDLC进行比较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2例冠心病稳定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男性 1 46例 ,女性 1 0 9例 ,年龄 40~ 81岁 ,平均 5 9.87…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回顾性研究,以评估TC和HDL-C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冠心病且伴有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231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3.7±14.8)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身高体质量,吸烟饮酒状况,家族冠心病史,病史(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等),血脂,肝功能,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指标。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12~24)个月。结果:231例患者中,总共完成随访208例,余23例患者失访,随访成功率90%。加重组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家族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缓解组(P<0.05),而加重组患者的TC和HDL-C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的TC(OR=0.831,95%CI:0.737~0.912,P=0.002)和低水平的HDL-C(OR=0.815,95%CI:0.697~0.933,P=0.013)是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饮酒和冠心病家族史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TC和HDL-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患者TC和HDL-C水平越低,其预后结局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通常被认为是调脂有效药物,但个体反应有很大差异。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试图寻找普伐他汀40mg/d对中度高脂血症男性治疗效应的影响因素。严格遵循医嘱的1604例受试者在接受普伐他汀6个月之后,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显示,LDL胆固醇平均下降30.4%,其变化受基础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酒精摄入量以及年龄  相似文献   

7.
对49—54岁年龄组的拉萨藏族98例(男42、女56)的血清TC、TP、AlB、Na、K及FA(N=42,男14,女56)等指数作了测定,以探讨血脂质及脂肪酸与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血清亚油酸、C:20—3、ω—3族等脂肪酸含量较低。C:14—0与SBP、DBP呈显著正相关;TC、C:20—3、C:20—4及C:20—5与SBP或DBP呈显著负相关。C;14—0及C:16—1cis作为正性因子进入SBP及DBP多元回归方程;TC、C:24—1、C:20—2、C:20—3及C:20—5作为负性因子进入SBP及DBP多元回归方程。高血压组SBP变异可能41%归因于C:14—0、DBP变异可能45%归因于C:20—3。结果提示饮食中饱和脂肪酸C:14—0过多以及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如C:20—3,ω—3族不足是引起拉萨藏族人群平均血压和患病率高的因素。而摄取动物性脂肪过多、植物性食油和鱼类食物较少可能是导致上述饮食中营养成分结构失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人群血清胆固醇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讨论发生冠心病的人群中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血脂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析仪器对200例不同浓度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测定,并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对测量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进行分析。结果血清中甘油三酯4.51mmol/L,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的数值相差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51m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浓度6.21mmol/L时,测定结果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21时,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结果没有影响,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时,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保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准确性,帮助高血脂病人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处理后小鼠血清及不同浓度普罗布考体外干预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探讨普罗布考调节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可能机制.方法 16只健康雄性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或添加普罗布考饲料饲养4周后,收集血清,酶法测定血清脂质;以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3H-胆固醇标记巨噬细胞,并以不同浓度普罗布考干预细胞,然后以上述血清介导,测定细胞胆固醇流出;收集干预后的细胞,提取mRNA及膜蛋白,分别检测ATP结合盒转运子A1和G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结果 普罗布考干预4周后小鼠血清较对照组介导更多的胆固醇从巨噬细胞流出,普罗布考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G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加速血清诱导的胆固醇流出率,而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普罗布考干预后的小鼠血清显著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ATP结合盒转运子G1的表达,而与细胞膜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ATP结合盒转运子A1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3.
1981~2001年北京市职业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北京市部分职业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在力求做到血脂测定标准化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20年来北京市部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7434人次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按年度、性别、年龄分组统计,结果发现,总胆固醇水平从1981年至1988年间上升幅度较大,年龄调整均值男性上升0.73mmol/L(28m/dL),女性上升0.62mmol/L(24mg/dL)。至1990年已达最高值,2001年低于1991年,男、女年龄调整均值分别回落0.21mmol/L(8mg/dL)及0.23mmol/L(9mg/dL)。男女总胆固醇水平随年龄上升,从青年至老年,男性上升约20%,而女性升高达35%,上升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年龄组间上升幅度有明显的男女差异,青年期男性大于女性,中年以后女性上升幅度增大,从40~49岁至50~59岁组男性平均上升3%.而女性上升达14%.60岁以后上升很少。所以总胆固醇水平在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以1985年、1991年和2001年为例,无论男女,年龄标化的高胆固醇检出率[总胆固醇≥5.17mmol/L(200mg/dL)、≥5.69mmol/L(220mg/dL)及≥6.02mmol/L(240mg/dL)]1991年比1985年明显增高,而2001年与1991年相差不多且有所回落。目前北京市职业人群的总胆固醇年龄调整均值男性4.86mmol/L(188mg/dL),女性4.78mmol/L(185mg/dL),年龄标化高胆固醇检出率≥5.7mmol/L者约20%,≥6.2mmol/L者约10%。结果提示,北京市职业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年龄标化的高胆固醇检出率在80年代升幅较大.90年代不再升高且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1年北京市中年职业人群2915人的年度体检资料,结合作者以往对血脂临床研究的经验,定量地观察了血清甘油三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和新提出的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探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水平。结果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0.9mmol/L者少于5%,低于美国白人;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呈梯度升高,甘油三酯为1.14mmol/L时相应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论男女都在合适水平,甘油三酯>1.7mmol/L时,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略有降低,甘油三酯>2.27mmol/L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偏低。因此我们主张参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指南,将中国人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诊断界限以<0.9mmol/L代替过去制定的<1.03mmol/L。此研究提示以前所定甘油三酯合适水平(<1.7mmol/L)是恰当的,但应以甘油三酯1.7-2.26mmol/L作为边缘性增高(即临界范围),>2.27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适比值为2-3(mg/mg)。这些意见可供今后讨论我国血脂分类诊断标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对势雌兔血清胆固醇代谢及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增殖的 影响,为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及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和广州工农人群中营养因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在北京和广州35~54岁工人农民中进行心血管病基线调查时的膳食调查813例资料,对比分析北京和广州工农男女共八个组的营养素摄入量和血脂水平,并在北京和广州两大组人群内分析有关营养因素和血脂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年龄、性别、工农、体重指数及饮酒量等混杂变量的条件下,“膳食脂质分值”与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显著正关联,饱和脂肪酸在北京人群内、膳食胆固醇在广州人群内与血清总胆固醇呈显著正关联。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关联,而碳水化合物则呈负关联。未见上述各营养素与血清甘油三酯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7.
甲亢病人血清及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甲亢病人红细胞膜胆固醇及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 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甲亢病人31例(男14,女17),年龄15~57岁,平均35岁。均经临床及实验检查确诊。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25例(男12,女13),年龄20~59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18.
复合膳食纤维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的长期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健康、断乳SD大鼠 84只 ,经高脂饲料诱导形成高脂血症模型后按体重及血胆固醇均衡的原则分为 7组 ,分别以基础饲料及高脂饲料作为对照组 ,其余 5组饲以不同水平的复合膳食纤维配方B(可溶性纤维 不可溶性纤维 =2 .0 ) ,实验期为 3个月 ,观察配方B对大鼠血浆胆固醇代谢的长期作用。结果表明 :与高脂组相比 ,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同水平的复合膳食纤维配方B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5 ) ;复合膳食纤维配方B在降低大鼠血总胆固醇浓度的作用上 ,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以上结果提示 :以燕麦麸、沙棘皮、瓜儿豆胶为主要原料研制成的复合膳食纤维确能长期有效地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的改变卢新梅(空军石家庄医院石家庄050000)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不仅有糖代谢紊乱,而且往往伴有脂类代谢异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是促成动脉粥佯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而血清胆固...  相似文献   

2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长期来被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决定性因素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首要目标。在低甘油三酯(TG)水平时,LDL-C含有大部分致AS的胆固醇;然而,当TG水平增高时,富含TG的脂蛋白、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有大量致AS的胆固醇,也应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