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再良 《四川中医》2007,25(6):38-39
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从病因病机、症状鉴别、处方用药等方面展开,叙述伤寒和温疫各不相同的诊治规律,于临床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在温病学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3.
4.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撰写于1784年,杨氏学术成就渊源,主要受到吴又可《温疫论》的启发,上溯经典,旁及诸家,继承发展了其杂气学说,阐明了伤寒温疫证治之异,并认为温疫与四时温病有别,温疫是杂气为病,传染性猛烈,杨氏对温疫的治疗自云:“余椎广河间双解、三黄之意”,但有发挥与创见。本文试就《寒温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作一粗线探索。若有谬误,企望指教。吴又可的杂气学说,曾使温病病因学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杨栗山承又可之说,面对“温疫盛行,死者枕藉”的现实,全力研究当时温疫流行的…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是杨栗山治疫十五方的基础方,反映了杨栗山对温疫病病因、病机、治则、用药的认识.文章从升降散的组方思路分析杨栗山对温疫病认识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升降散的理解指出其对现代临床传染病、外感热病及内伤杂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在金元时期开始倡兴。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云:“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后王安道著《医经溯洄集》中,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眉列。”二公虽识伤寒与温病异治,但未洞悉温病中于杂气,仍从外感风寒化热同治,实有千虑一失之弊。明·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邪自口鼻而入,侵及募原,而即发病。他说:“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皆同,皆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茅 《河南中医》2003,23(6):59-60
1 方药介绍升降散是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中的方 ,原方为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一钱、广姜黄三分、生川大黄四钱 ,共七钱三分 ,病轻分四次服 ,病重分二次服 ,用黄酒盏、蜂蜜五钱 ,调均冷服 ,适应证“温病亦难气中之一也 ,表现三焦大热 ,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将升降散炼蜜为丸 ,名为太极丸。今医者多入汤剂煎服。蝉蜕 ,《本草纲目》言 :“治头风眩晕 ,皮肤风热作痒 ,破伤风及疔肿毒疮 ,大人失言 ,小儿噤风天吊 ,惊哭夜啼”。归肺、肝经 ,其功效疏风透麻 ,熄风止痉 ,有升散之功。白僵蚕 ,《寒温条辨》言 :“以清化之力 ,涤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温疫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温疫提供文献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为研究基础,采用频数统计法综合性的整理分析《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中防治温疫的方药.结果:《温疫论》中44首方剂,单味药用药总频数217次;《伤寒温疫条辨》中正方181首,附方34首,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杨粟山《伤寒温疫条辨》有关“两感”学说的渊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病理机制特点及临床表现和证治规律,加深对温病,特别是伏气温病本质的理解,并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杨氏“治温十五方”的组方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直 《光明中医》2001,16(4):58-59
升降散 (白僵蚕、蝉衣、片姜黄、大黄 ) ,系清代温病学家杨粟山《伤寒温疫条辨》创制的治疗温热弥漫内外的一首主要方剂。该书标明“表里三焦大热 ,其证不可言状者 ,此方主之”。并列出如头痛眩晕 ,胸膈胀闷 ,心腹绞痛 ,呕哕吐食者 ;如内火作渴 ,上吐下泻 ,身不发热者等二十余条适应症 ,“但服此方 ,无不辄效”。该方以僵蚕清热解郁、除湿化痰为君 ,蝉衣祛风胜湿、涤热解毒为臣 ,姜黄行气散郁为佐 ,大黄泄热排毒为使 ;名曰升降散 ,盖取僵蚕、蝉衣升阳中之清 ,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 ,“一升一降 ,内外通和 ,而杂气之流毒顿消”。其组方之精、…  相似文献   

11.
杨《伤寒温疫条辨》为中医疫病学之佳作,书中开篇首论运气,并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为外感病,但其本质不同,理应化为二门。温疫的病因病机为杂气由口鼻进入三焦,在“中焦发病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传变”的论点。治疗上主张辛凉宣透,攻逐解毒,调理气机,并创治疫十五方,在温疫病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九、增损双解散功用:解表清里,败毒通下。主治: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干则头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痛足肿;注于皮肤则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方出自清·杨栗山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原方用治温病表里三焦热深怫郁不解之证。其方由僵蚕、蝉蜕、广姜黄、生大黄组成,方取辛凉与苦寒合用,有轻宣郁火,清泄秽浊之功。余用本方治疗一些常见的皮肤病,针对病机属风湿热邪,聚而化热,郁热下泄,气血运行受阻,师其法将本方化裁治之,多获疗效。简述于下: 一、湿疹案:李×,男,4岁。颜面、两耳、臂部皮肤颜色潮红,发生水泡,渗液淋漓、瘙痒不休,啼哭不已,夜间尤甚,已两周许。前医用西药医治无效。现症轻微发烧,大便干,小便黄,食欲欠佳,舌红,苔黄白腻,脉弦数有力。证属风湿热毒蕴而不解。治宜宣透火郁,疏泄风湿,处方:僵蚕6克蝉蜕3克生大黄3克赤芍6克生地12克黄芩6克 苦  相似文献   

14.
15.
治疫名方升降散配伍严谨、组方精妙,备受后世医家推崇,不仅治疫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文章从升降散的组方特点、制方机理、化裁发挥3个方面对升降散的制方主旨进行了论述和阐发,升降散紧守“阳热怫郁”核心病机,主要作用特点是以僵蚕、蝉蜕为主药辛凉宣散腠理之郁热,通过“火郁发之”疏畅气机之壅滞,运用升清降浊法通利三焦邪热。以升降散为首的《伤寒瘟疫条辨》温病十五方通过清泄三焦郁热透邪外达,旨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平衡气血阴阳。升降散的证治理念不仅为治疗温疫类疾病提供了思路,而且对新发疫病的防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赖明生  朱平 《中医杂志》2013,(4):355-356
杨栗山治疫探病求源,明确"杂气"为疫病之因,郁热为温疫病理演变的基础。总结出清热散邪、辛凉宣透、逐秽解毒、通下逐邪等祛除火毒淫热邪气的治疗方法,创制了著名方剂升降散。其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给邪以出路,并注重气机的调和,开拓了温疫治疗的新思路,为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升降散治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散出白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方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等组成,本为治疗温疫所设。笔者取其升降气机之功,用于治疗胃肠病变效果较好。举例于下。  相似文献   

18.
杨璇,字玉衡,号栗山,生活于清代乾隆年间,以擅长火热疫毒证治而闻名。其认为“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而当时医者“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以致因医枉死者无以数计。于是集毕生之精力,专事外感病的研究,详辨伤寒与温病之异同,晚年著成《伤寒温疫条辨》(即《寒温条辨》)一书。书中力倡吴有性“温病杂气”说,推重张璐“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之论,独重温热火郁证治,制升降散等“治温十五方”,为后世称颂。  相似文献   

19.
杨栗山,名璿,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精研伤寒与温病,“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参以己见,著成《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此书深得后人推崇,近贤蒲辅周老中医认为:“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本文拟从《寒温条辨》的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成就,着重探讨其治温15方临床  相似文献   

20.
叶人  徐韧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98-698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专治温疫及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由僵蚕(酒炒)、蝉衣、姜黄(去皮)、生大黄组成,以蜜及黄酒送服.僵蚕味辛气薄,药性升浮,功能祛风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衣性寒味甘,功能疏风解郁,涤热解毒;姜黄气味辛苦,祛淤行气散郁;大黄味苦,上下通行,涤荡实邪.诸药共奏辛凉宣泄、升清降浊之效.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神经衰弱症、急性咽喉炎、神经性皮炎、头痛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