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关节型过敏性紫癜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红  周建华 《海南医学》2005,16(7):102-103
目的 分析关节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方法 对49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伴活动障碍。有15例病程中无腹痛及皮疹症状,抗过敏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局部制动可缩短疗程。结论 过敏性紫癜中存在单纯关节型或先出现关节症状,敷小时后出现皮性紫癜或腹部症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四例误诊为关节炎的急性乙型肝炎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317016)葛昌邦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黄疸出现前,可出现风湿病的某些症状,如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的症状,而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自1993年10月以来诊治4例误诊为多发性关节...  相似文献   

3.
颈椎退行变性的典型X线表现,包括椎小关节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小关节改变包括上下关节突变尖,关节面骨质硬化和关节间隙变窄。可使钩突关节,椎间盘退行性变,椎体边缘出现骨赘,相对骨赘可联成骨桥。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①神经根型:表现为颈肩痛,上肢放射、手指麻木;②交感神经型: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中国一国际抗风湿联盟在中国流行病学协作调查,南北人群关节症状发生率差异的原因,再次在澄海城乡两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机关人群关节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而农村调查结果本次与上次无差异。作者认为南北两地人群关节症状发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应在于气候因素,北方寒冷漫长的冬天使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久坐造成关节姿势长时间固定,导致局部肌肉紧张,血流淤滞,加之日晒量减少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可能增加,均可导致关节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分析23例以骨、关节异常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占同期肺癌9.16%).本组均因骨、关节异常,而分别误诊为各种类型的关节炎,首次及第2、第3次就诊的误诊率分别达100%、91.2%和87.0%,误诊时间平均达79天。肺癌出现骨、关节系统症状,并非都是肺癌晚期表现,其中部分病例尚属病变早期,及时手术可望达到根治目的。分析认为老年人在骨、关节病变同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1)低热,血沉明显增快(>80mm/h);(2)咳嗽,持续痰中带血;(3)在关节病变同时出现无病性淋巴结肿大者均可视为肺癌信号。  相似文献   

6.
单鸣凤  郭君  周雪艳 《吉林医学》2008,29(7):611-612
幼年脊柱关节病(Juvenile SpondyloarthropathiesJSpA)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以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症状为主的综合征。表现为慢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最终致残。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骶髂关节炎初期由于关节炎症病变可出现关节积气现象,故骶髂关节CT有积气时应注意此病。本病在成人已有报道,但幼年脊柱关节病出现骶髂关节真空征尚报道很少。现将1例幼年脊柱关节病出现骶髂关节积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女,31岁,农民。因多关节肿痛4年,加重伴发热、皮疹3个月于1999年8月入院。患1995年始先后出现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腕、肘、膝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伴晨僵3小时,关节肿痛呈持续性,渐出现关节畸形。1999年5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面部紫红色斑,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该病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势剧烈,可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但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甚至不能完全缓解。同时关节内的痛风石造成关节侵蚀破坏,导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引起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全等。  相似文献   

9.
林鹤 《大家健康》2009,(8):50-51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承载着人体的大部分重量。它若受到外伤、寒冷、潮湿及退行性病变等因素的影响,就非常容易出现疼痛的症状。其中,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也叫关节老化)是使老年人发生膝关节疼痛的最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人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及关节软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磨损、变性或出现增生,从而可使人出现以疼痛为主的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一、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起病缓慢,在关节症状出现前,多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好发于手、足等小关节及脊柱关节,关节典型症状为疼痛、肿胀和僵硬。关节僵硬在晨间起床的时候最为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发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其发病部位多为手腕、足的小关节。在该病发生的早期,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到了该病的晚期,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残疾。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反应的表现与治疗。方法选取关节置换骨水泥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国产骨水泥人工关节,手术方式分别为前外侧和后外侧位。观察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反应的表现与治疗效果。结果出现严重骨水泥反应的患者共有3例,发生率为7.5%。其中心肺功能障碍1例,低血压2例。这些症状总称为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结论应用骨水泥的过程中,会出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多表现为低血压、心肺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本次研究中患者出现了心肺功能障碍和低血压的症状,都属于骨水泥反应的表现,所以应该采取预防治疗,尽可能避免骨水泥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100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髓核、椎间小关节、软骨、软组织等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和压迫邻近组织,出现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颈椎间软骨板及髓核突出及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纤维软骨增生肥大和硬化;上下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椎动脉孔周围骨质增生,使横突孔变窄;颈部韧带变硬,出现钙化等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好发于人的手、腕、足等小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会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晚期的此类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小关节非常脆弱,在用力不当时易出现剧烈的疼痛,并可发生畸变。刷牙、拧毛巾、开水瓶盖等普通人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发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其发病部位多为手、腕、足的小关节。在此病发生的早期,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到了此病的晚期,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  相似文献   

16.
王静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8):229-230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或是病毒所引起的,普遍发生于20-40岁,女性居多.初期症状为关节肿痛,早上起床时关节不灵活,特征是左右关节对称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由手指小的关节逐渐扩大至较大关节.全身性症状是没有精神、食欲不振、消瘦、畏寒、贫血、便秘、失眠或腰痛.关节疼痛和天气有关,季节转换或梅雨季节等湿气重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能CT检测高尿酸血症(HUA)儿童双足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HUA患儿42例,对27例有关节症状的HUA儿童(有症状组)和15例无症状的HUA儿童(无症状组)进行双侧足踝双能CT检查,比较两组HUA患儿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结果有症状组足部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为92.6%高于无症状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患儿发现尿酸盐结晶54处,最常沉积部位依次为第1跖趾关节(25.9%)、踝关节(14.8%)、跟骨(13.0%),无症状组患儿发现尿酸盐结晶24处,最常沉积部位依次为跟骨(28.0%)、第1跖趾关节(16.0%)、第1趾骨(16.0%)。结论双能CT提示有关节症状和无症状HUA患儿均可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可以作为发现HUA患儿关节尿酸盐结晶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助于儿童HU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喘憋8年.加重伴发热5天于1996年1月3日收住院。患者8年来无诱因喘憋,曾按“支气管哮喘”治疗,症状稍有好转。喘憋、气短症状反复发作,严重时呈端坐呼吸并有濒死感。1989年10月出现双侧手指关节、足关节肿痛,某院诊断为“痛风”,给以秋水仙碱治疗,效果不佳。3年前咳嗽、喘憋症状加重.除手、足关节肿痛外,还伴有耳、鼻、肋软骨及骶髂关节红、肿、热、痛。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肺炎”、“关节炎”,长期给以舒喘灵、消炎痛、强的松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5天前因受凉喘憋再次加重,并伴有发热,体温高达38.6℃…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2岁,学生。因右肘,双膝关节疼痛半年加重伴腰骶部疼痛20余天,于2003年10月收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剧烈运动后感右肘、双膝关节疼痛,当时出现双膝关节肿胀,以右侧为著。认为因活动不当所至,在学校医院口服止痛药及外用药,减少运动量后上诉症状逐渐好转。但此后每运动量多后仍感不适。20d前剧烈活动后出现上诉症状加重,伴右手小指指间关节、肘、双腕,双髋及腰骶部痛,尤腰骶部疼痛明显,翻身及起床困难。在私人门诊口服芬必得0.2,3次/d。静脉滴注青霉素效果不理想。入院查体:扶入病房,右拇指掌指关节,小指指间关节,右肘关节,双腕,双膝关节肿胀、触痛。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20岁。2007年9月中旬无诱因出现右侧颞下颌关节区持续性疼痛,在外院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给予关节区封闭,治疗20余天,症状无好转,随后逐渐出现右耳屏前面部肿胀,咬合关系紊乱。2007年10月末来我院就诊,经CT检查后诊断为颞下窝肿瘤,此时肿瘤最大直径为12.0cm,占据颞下及翼颌间隙,上颌窦后外侧壁压迫吸收,肿物突入上颌窦,右侧颞下颌关节受压向外侧移位,下颌中线向患侧移位5mm,髁突、髁颈及翼外板破坏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