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6例(189处),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及有限切开部位,术中单纯空心钉、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51处,T型、L型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89处,复合固定包括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加T板、L板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49处;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101处。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骨折均在12周内愈合,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优96例,良68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遵循分期治疗原则,满意的疗效取决于:①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连续性的恢复;②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支撑;③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④妥善处理软组织包括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⑤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86例 (189处 ) ,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及有限切开部位 ,术中单纯空心钉、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 5 1处 ,T型、L型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 89处 ,复合固定包括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加T板、L板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 4 9处 ;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 10 1处。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 ,骨折均在 12周内愈合 ,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优 96例 ,良 6 8例 ,可 11例 ,差 3例 ,优良率 92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 ,遵循分期治疗原则 ,满意的疗效取决于 :①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连续性的恢复 ;②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支撑 ;③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 ;④妥善处理软组织包括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 ;⑤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Yang L  Li B  Yang LL  Pan XY  Li C  Guo XS  Huang JW  Wang ZW  Chen H  Zhao YM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22-1124
目的 评估微创可注射型植骨材料(MIIG)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IIG结合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较为相似且行自体髂骨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的1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对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面的复位及手术后1年的软骨面再塌陷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18个月。MIIG结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在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面术后1年再塌陷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自体髂骨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有显著优势,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手术后即刻关节软骨面复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MIIG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大优点在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有效防止关节软骨面的再塌陷,是骨外科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多板钉排筏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Schatzker分型V~VI型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例。肢体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软组织情况满意后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机,通常为伤后3~14 d。采用前外、后内倒"L"联合切口完成断端及平台关节面的显露与复位固定。对关节面骨折块进行开窗撬拨或隧道顶托复位。复位满意后选用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1~2块T型或重建钢板塑形后固定后侧柱。屈膝位下于前外切口进行外侧柱骨折复位及钢板螺钉固定,将主力钢板螺钉,置于胫骨平台软骨下骨的下方,以起到支撑作用,达到多板钉排筏式固定效果。[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出现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坏死,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及关节面复位满意,内固定无松动断裂,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3.33%。[结论]多板钉排筏式固定可以达到坚强固定,利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董俊成  刘勇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0):780-781
目的总结西藏高原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56例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0.8个月。保守治疗35例,手术治疗21例。Hohl法膝关节功能分析结果优良率达75%,其中术后感染1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关节僵直2例。结论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并发症相对较多,手术解剖复位、恰当内固定、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35例,采用切开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22例,MIPPO技术微创复位内固定10例,经皮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3例.结果 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功能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91.42%;解剖学评定:优23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29%.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应进行全面健康评估,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结合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的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72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III型lO例,IV型18例,V型28例,VI型16例,均予以手术治疗。单髁空心螺钉固定4例,单侧植骨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31例,切开复位植骨双侧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34例,间接复位钢板内固定3例。结果:所有病例无膝关节内外翻现象,5例术后有轻微的胫骨平台再次塌陷。参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0.28%。结论:根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在保护骨折部血运的情况下,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予以适当的内固定,特别重视对软组织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其治疗原则为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前外和(或)前内侧切口显露,钢板和(或)螺钉固定,必要时植骨。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为一种相对少见的骨折类型,常用的Schatzker和AO/OTA等胫骨平台分类系统均没有系统地描述这一类型的骨折.  相似文献   

9.
胫骨外侧平台外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堃  李忠  庄岩  彭慧 《临床骨科杂志》2004,7(3):272-27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后侧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胫骨外侧平台外后侧骨折,常规行正侧位、左右斜位X线片、CT检查.采用膝外侧"S"形切口,开窗法显露骨折端,复位、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明确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的程度,并做相应处理,早期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0例均手术随访,平均18个月,优2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对胫骨外侧平台外后侧骨折可采用开窗法显露骨折端,钢板、螺钉联合固定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比较常见,治疗方法也有许多分歧和争论,本文仅就骨折复位和受损关节的早期活动进行分析。作者查阅了95例胫骨平台骨折资料。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更进一步分为初期牵引,有没有骨折或用石膏支架或单纯用石膏固定。手术治疗更进一步分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和骨移植。或开放复位单纯骨移植。本组开放复位者都没有用石膏支架。全部病例均为从受伤起1年至15年。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冰  毕擎  吴健 《浙江创伤外科》2001,6(3):147-14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方法。方法 对1994年10月~2000年10月在关节镜下治疗的2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3例经6个月~6年随访,除1例有10。内翻畸形外均复位良好,未发生感染和严重的骨关节炎,Hohl评分:优17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1.3%。结论 Sehatzker Ⅰ~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撬拨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比非手术治疗在复位、固定上更可靠,可避免遗留常见的关节内伴随损伤,比常规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更有利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在AO分型与三维CT重建下将胫骨平台划为4个象限进行不同手术的临床结果,总结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43例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涉及胫骨后侧骨块者在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 43例获随访4~24个月,膝关节功能按Hohl评分法评定:优25例,良10例,可8例,优良率81.4%。结论术前强调三维CT重建了解骨折程度和类型,对有胫骨后侧骨折块在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固定,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的治疗,观察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无移位的轻度劈裂骨折、关节面塌陷<5mm、稳定的双髁骨折及无移位的内髁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本组4例;其余32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植骨加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参照雍氏评级标准,本组优21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复位标准高,均应积极治疗,特别是及时手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关节内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15例陈旧性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关节内截骨治疗。显露原始骨折线,骨折未愈时经原始骨折线插入骨刀,劈开骨折块行关节内截骨;骨折已愈时在畸形最明显处打入2枚平行的克氏针,沿克氏针行关节内截骨。截骨块翻开后,骨刀插入软骨下骨撬拨,恢复胫骨平台高度,骨缺损区植骨,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19.1±26.3) min。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9.3±3.1)周。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89.9±4.6)分,优良率93.3%。均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内截骨术能够有效恢复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整性、重建下肢力线,在陈旧性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术后并发症极其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4例、Ⅱ型25例、Ⅲ型16例、Ⅳ型9例、Ⅴ型12例、Ⅵ型22例。除Ⅰ型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外,其它各型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处自体骨植骨。对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2~5)年,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86.7%。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22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2例,关节强直4例,关节不稳6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并发症及骨折的严重度密切相关,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恰当的内固定,正确处理术前并发症和术后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纷纷探索开发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并应用于临床。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月应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内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芬兰生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已交酯(SR-PGA)和聚丙交酯(SR-PLLA)制成的自身增强拉力螺钉和内固定棒。手术共使用拉力螺钉33枚,内固定棒9根。 1.2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2~65岁,平均37岁。踝关节骨折12例(WeberB型8例,C型4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肱骨头骨折1例,均为新鲜骨折。手术指征①严重的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②闭合手法复位失败者;③开放性关节内骨折, 1.3 手术方法 以踝关节骨折为例:首先将骨折解剖复位,用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骨折断端,若合并有下胫腓关节分离,再用一可吸收内固定棒固定,以防骨折断端旋转。本组单纯内踝骨折2例,内、外踝骨折5例,内外踝及后踝骨折5例;内踝和外踝骨折复位后各用一枚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25%胫骨关节面时再加用一枚拉力螺钉固定(本组2例),后踝骨折>25%胫骨关节面时加用一根内固定棒(本组3例)。术后采用“U”型石膏托固定6周。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3月,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膝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Hohl分型:Ⅱ型14例,Ⅲ型9例,IV型9例。取膝前内、外侧标准入路进镜,依次检查整个关节腔。在膝关节镜监视下,用撬拨器将塌陷的平台解剖复位,直到关节软骨面平整。平台复位后其下的空隙用人工骨或自体骨填充,经皮或小切口用空心螺纹钉、可吸收螺钉或支持钢板固定骨折块。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时镜下作相应处理。术后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4个月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大于110°,无并发症。2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6个月时按雍氏评分标准,优2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2%(25/26)。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超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1月--2001年5月,对37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超关节外固定架牵引复位固定,同时作有限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8月--46月,平均21月,骨折全部愈合,优2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35/37)。结论:超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术后并发症极其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e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4例、Ⅱ型25例、Ⅲ型16例、Ⅳ型9例、V型12例、Ⅵ型22例。除Ⅰ型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外,其它各型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处自体骨植骨。对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2~5)年,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86.7%。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22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2例,关节强直4例,关节不稳6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并发症及骨折的严重度密切相关,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恰当的内固定,正确处理术前并发症和术后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51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采用影像学检查分析骨折块大小,骨折线的角度以及合并膝关节内韧带、半月板等损伤情况。单纯后内侧骨折21例采用前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单纯后外侧骨折16例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后内侧合并后外侧平台骨折14例采用前外侧切口结合前内侧切口或前正中切口外侧支撑钢板加内侧拉力螺钉或钢板内固定。结果 49例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5(50-160)min。51例均获随访8-48个月,平均21.5个月。末次随访时,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25例,良1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6.3%;Rasmussen功能评分:优13例,良28例,可5例,差5例,优良率80.4%。结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影像学特异性,经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可行性,并可同时处理合并的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