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5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早产儿及足月未成熟儿28例,足月儿24例。发病时间为生后2 ̄7d,52例均有拒奶,呕吐38例,腹泻46例,发热29例。X线表现肠腔扩张肠间隙加宽30例,肠壁积气6例,门脉积气4例,肠梗阻5例,肠穿孔3例。本组52例中手术10例,其中肠切除肠吻合4例,肠造瘘6例。其中42例行保守治疗。本组病例无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疗效。方法:31例中低体重儿21例,未成熟儿7例,足月儿3例。手术11例,保守治疗20例。本组无论手术或非手术病人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高营养疗法。结果:治愈26例占84%,死亡5例占16%。结论:新生儿NEC应早期诊断,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静脉高营养疗法,满足了患儿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抗病能力,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有利于肠道病变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张玉霞 《护理学杂志》1990,5(4):145-14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本文通过7例临床病例分析,总结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的体会,并对护理重点和措施做了重点阐述,如早期症状的发现;腹胀、腹泻、血便的观察与处理;呕吐的观察与处理;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及补充营养;体温控制;口腔与臀部护理;中毒性休克的观察与抢救等。特别是预防缺氧而致的肠道供血不足,肠粘膜损害,对于降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特点,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其中早产及低体重儿38例,足月儿8例,手术12例,保守34例。结果治愈40例(占87%),死亡6例(占13%)。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早期诊断,在禁食胃肠减压的基础上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报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21例,治愈16例,占76.2%;好转2例,占9.5%;死亡3例,占14.3%。结合文献,重点讨论了NEC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引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NEC 61例,临床分期为改良Bell Ⅱ期.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34例行保守治疗,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27例行腹腔引流术.结果:保守治疗组和腹腔引流组治愈率分别为55.9%(19例)、81.5%(22例),肠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32.4%(11例)、7.4%(2例),肠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35.3%(12例)、11.1%(3例),腹腔内脓肿的发生率为14.7%(5例)、7.4%(2例),分别有38.2%(13例)和7.4%(2例)行手术治疗.腹腔引流组死亡率、肠穿孔、肠狭窄和中转手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早期应用腹腔引流可提高Bell Ⅱ期NEC的治愈率,可避免肠坏死、穿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期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早期NEC新生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6例患儿中23例入院诊断为NEC,22例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1个月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再次手术治愈。3例发展为晚期NEC,予肠造瘘或肠切除吻合术,其中1例全小肠广泛坏死,术后放弃治疗死亡。结论应重视新生儿早期NEC高危因素的筛查。对于早产儿、缺氧窒息、感染,腹胀、便血等高危患儿,应重点观察,及时给予大便潜血检查,反复复查腹片和彩色多普勒。并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使用多巴胺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支持、抗感染、对症处理,可以避免发展为中晚期NEC,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简称NEC)是新生儿期的多发病,且死亡率高。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52例,综合治疗疗效护理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迅速、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临床争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问题;第二,如何尽可能多的保留肠管,防止术后短肠综合征发生。笔者就目前NEC外科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寻求启发与解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0例NEC患儿和140例非NEC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NEC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NEC患儿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患儿按照其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手术年龄≤7 d)和晚期手术组(7 d手术年龄≤28 d),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NEC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喂养方式与非NEC组存在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新生儿体重2.5 kg、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新生儿NE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手术组手术指征、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与晚期手术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NEC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和母乳喂养,需根据NEC患儿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1.
12.
刘永建 《腹部外科》2008,21(3):171-172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2例急性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25例,死亡7例,误诊11例。死亡率为22%,误诊率为35%。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治疗急性出血性肠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62例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56例能下地活动,5例能坐起。结论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围手术期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的带线针和En-doc lose与操作钳配合,运用提插式缝合方法,高位荷包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2例。结果:6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15m in,住院2~3d。术后随诊1~28月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下高位荷包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侧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再次肝移植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不同移植间隔时间患者的生存率,并比较围手术期死亡组和围手术期存活组患者的术前检查结果。结果 62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1、2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7%、59.7%及56.4%,其中早期再次肝移植患者为38.5%、38.5%及30.8%,远期再次肝移植患者为75.5%、65.3%及63.3%。术后死亡28例,其中围手术期死亡20例(71.4%),感染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65.0%(13/20);余因多脏器衰竭死亡4例(20.0%);因肝动脉并发症死亡2例(10.0%);因门静脉并发症死亡1例(5.0%)。围手术期后死亡8例(28.6%),均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组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6.95±9.28)分比(14.23±9.06)分〕、血肌酐(Cr)〔(157.3±88.0)μmol/L比(69.8±35.9)μmol/L〕、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676±0.744比1.124±0.286〕及总胆红素(TBiL)〔431.8μmol/L比248.2μmol/L〕均高于围手术期存活组(P〈0.05);前者有12例(60.0%,12/20)患者的Cr值增高,后者有3例(7.1%,3/42)。生存的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4个月,平均49个月。随访期间,其生存状况均良好,肝功能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治疗移植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制定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以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率,均有利于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62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并梗阻23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39例。结果显示,6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一期切除吻合45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16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9例)。回横结肠吻合7例.Hartmann术4例,单纯造瘘手术2例,Miles术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肺部感染3例,创口感染5例(其中切口裂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死亡2例,1例(3.2%)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力衰竭。除死亡2例外,其他病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结果表明,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症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浆细胞性乳腺炎外科治疗方法初步探索(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6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导管扩张行溢液乳段切除术24例(38.7%),因急、慢性炎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11例(17.7%),因脓肿形成行B超引导下乳腺脓肿穿刺冲洗术8例(12.9%),脓肿置管引流术4例(6.5%),脓肿切开引流10例(16.1%),因瘘管或窦道形成行瘘管或窦道切除术5例(8.1%)。结果乳腺导管扩张期、急慢性炎症期行溢乳段切除、乳腺区段切除的35例均愈合,脓肿形成期的22例中,2例经3次脓肿穿刺冲洗未愈而改行切开引流术,余均痊愈,但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的10例中复发4例(6.5%);窦道期的5例经1~10个月换药痊愈。结论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的阶段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避免贸然采取乳腺单纯切除术,可使患者手术创伤减小,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1(IL-11)调控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增殖与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EC组和IL-11治疗组。1.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IL-11对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2.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1对Bax、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细胞凋亡表达变化和病理图像分析MOD值的变化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One-Way-ANOVA方差分析,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细胞凋亡变化:正常对照组肠上皮细胞核为弱阳性;NEC组绝大部分细胞核呈棕色,为强阳性;IL-11治疗组大部分呈棕色,呈阳性。定量分析表明NEC时肠上皮细胞凋亡显著增加,IL-11能显著减少凋亡。2.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NEC时肠上皮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PCNA表达下降,表明IL-11能显著下调Bax,上调PCNA、Bcl-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上皮细胞凋亡在NEC显著增加,外源性IL-11能显著减轻肠道损伤,促进修复。其机制与IL-11下调Bax,上调Bcl-2、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绝经后卵巢可触及(post menopausal palpable ovary,PMPO)综合征的肿物性质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62例绝经后卵巢可触及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绝经时间、肿瘤直径、下腹不适、阴道出血、B超所见、CA<,125>水平等与肿物性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